第五章 日本的阳明学 第一节 中国的阳明学(1 / 1)

王阳明

中国明代中期思想家王阳明的出现,是中国思想史上的一件大事。在中国思想史上,陆(象山)、王(阳明)二人并称,与程(颐)、朱(熹)相抗,形成了中国明清时代并立的两大儒家学派。当时的儒学者,非朱即王。两派中虽然程朱学派为主流,但在明朝末期,王阳明学说则风靡一世。在朱子学已经陷入停滞的明中期,王阳明心学继承发展陆象山心学,把儒家哲学从客观唯心主义转化为主观唯心主义,在中国思想史上极富创造意义,带来了发展的气运。王阳明心学一般被认为是陆象山心学的延续,但是从王阳明思想的内容及发展来看,其也与朱子学有直接关系。首先,他继承了朱熹心学思想以及其后具有心学唯心主义倾向的朱子学者的思想成果,完成了心学体系。朱熹的心性论本来就内含矛盾。朱熹一方面说“性即理”,这是从本体论出发而言,一方面又说“心与理一”(《语类》卷五)、“惟心无对,心统性情”(《语类》卷九十七),主张“心具众理而应万事”(《孟子集注》卷七),提倡心为本体的心本论,提出人心、道心理论,强调“尽心”和“收放心”。后者为真德秀、魏了翁、许衡、吴澄、吴与弼、陈献章等继承和发展,最终形成了王阳明的良知说。王阳明通过陈献章门人湛若水(甘泉),深受当时流行的心学思潮的影响。其次,王阳明最初并非从作为陆象山的学徒出发,而是从朱子学进入的。也就是说,王阳明是通过埋头于朱子学,与其僵持并勤奋思索,才最终突破难关拈出“心即理”这一原理的。以下简述王阳明的思想历程。

王阳明(1472—1528)名守仁,字伯安。他后来喜好会稽山阳明洞的风光,依洞名而号阳明。阳明生于浙江余姚,少时即有诗才。他在11岁时,随祖父游玩镇江金山寺,赋诗。祖父还没作出来,阳明就已经咏出:

金山一点大如拳,打破维扬水底天。醉倚妙高台上月,玉萧吹彻洞龙眠。

王阳明18岁时,在广信与朱子学者吴与弼的门人娄谅(一斋)会面,听闻朱子学入门之“格物”说,被告知“圣人可学而至”,自此崇信朱子学,常阅读经书、历史书到深夜。不过,阳明逐渐对朱熹思想产生怀疑。朱子学的修养方法源自《大学》的“格物致知”。朱熹思想认为,理既是个人的内在之理,同时又是外部的事物之理。要通过“格物”到达“致知”,不仅要穷尽内部之理,还须穷尽外部之理。在内省的同时,还要格外面的万事万物,以穷尽事物之理为要,要求内部之理与外部之理的合一。

图66 王阳明像

阳明21岁时,随父亲住于京师。他父亲所在官署庭院中有很多竹子,阳明就和朋友按照朱熹之教穷格竹子之理。两人端坐于竹子前,沉思默考,但完全不得要领。他朋友三天后精神恍惚,王阳明自己也在第七日病倒了。两人最终互相叹息说:“成圣贤等,非我等之能事。”阳明按照朱熹的修养方法,不管如何广格物、多读书,“物之理”和“我之心”(内部之理)依然二分,找不到其中的连接点,怎么也无法体认。王阳明的困境,即对朱熹修养方法的纠结。为此,王阳明很是苦恼,为了解决此苦恼,他修习道家养生法、导引术,甚至还要像佛教那样出世过隐居的生活。但是在出佛入道之间,他领悟出道教和佛教都非正道。自此,王阳明陷入了思想的僵境中。

37岁时,王阳明触怒宦官刘瑾一派被下狱,后贬于贵州龙场作驿丞。龙场地处贵州西北的山间僻壤,生活环境非常艰苦。其间,三位从者都生病了,王阳明自己割柴汲水,熬粥照顾他们。王阳明日夜打坐养心,想借此超越因种种困境而带来的辛劳和烦闷。一天晚上,他忽然顿悟,发现朱熹的“格物致知”说是错误的。他说:“圣人之道,吾性自足。向之求理于事物者误也”,认为理非在于外物,而实在于人心,即“心即理”。这就是“龙场大悟”。自此,王阳明从朱熹理学转至心学。陆象山也倡导“心即理”的命题,但他的重心在理上,是“心已具备众理”的意思。阳明的“心即理”则非常复杂,在此不作深入展开。后来,王阳明还给贵阳提学副使讲过“知行合一”论。他认为朱熹的“知先行后”说致使当时学者贵道德层面的空谈而不重视实行,出现所谓“文盛实衰”的状况,进而提出“知为行之始,行为知之成”的观点,以知行不可分开。王阳明把《大学》中的真知行解释为“好好色,恶恶臭”,属见美色于“知”的范畴,属好美色于“行”的范畴。事实上,人们在见美色时,已经好美色了,并非看到后才开始“立心去好”。也就是说,王阳明认为知、行本来就是合一的。这里面有“知即行,行即知”的意味。

图67 王阳明真迹《送日东正使了庵和尚归国序》

在度过两年谪居生活后,朝廷政治风向发生变化。随着刘瑾一派被诛,阳明回到京师。从42岁到46岁,王阳明边做官边为众弟子讲学,于46岁时转任南赣(江西省南部)巡抚,镇压了当地的农民暴动。当时,他在给门人杨仕德的信中写道:“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48岁时,王阳明兴兵讨伐皇族宁王朱宸濠叛乱,最终虏获宁王。因战功卓著,王阳明被委任为南京兵部尚书。

阳明49岁时,提倡“致良知”说。此说的理论来源有两个,一是《孟子》的良知良能说,一是《大学》的格物致知说。“良知”原出《孟子》,指人生来就有的辨别善恶是非的能力。关于《大学》“格物致知”说的解释,与朱熹解释“格”为“至”不同,他将其解释为“正”。他还认为“物”即事,为意之所在,“格物”就是格“事”,即正心之不正。关于“致知”的含义,他认为“致”指的是《论语》中“葬致哀”的“致”,“知”也只是指“良知”。阳明的“良知”内含有多种性格。据阳明所论,良知是“心之本体”、“是非之心”、“未发之中”、天理本身等。他甚至还认为,良知包含有作为天地万物本源的普遍性存在的意义。因此,他的“致知”是致吾心之良知于万事万物,即在万事万物中实现良知。他说:“吾心之良知,即所谓天理也。致吾心良知之天理于事事物物,则事事物物皆得其理矣。致吾心之良知者,致知也。事事物物皆得其理者,格物也。是合心与理而为一者也。”也就是说,致知并非推敲知识的意思。因此,没有必要“合内外”,反复“内省”才是强化人的道德、修养的最有效方法。这样一来,就把儒家强调的“作圣”工夫简单直接化了。

概言之,王阳明的学问不过是“心即理”“知行合一”与“致良知”。此三者,具有内在关联。“心即理”是“知行合一”的理论基础,即所谓“求理于吾心,此圣门知行合一之教”。“致良知”是“知行合一”的发展,为王阳明思想发展的最后归结点。

王阳明51岁时,父亲去世。此后六年间,他在越(绍兴)地专心讲学,门人众多。1528年,57岁的王阳明奔赴江西,镇压农民暴动,于回程途中的南安病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