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始儒学即中国春秋战国时代儒家的学问,是以孔子(公元前551—前479)为创始人的学派。不过,在孔子以前,已经有被称为“儒”的人。“儒”从事教育和“相礼”(即礼仪的主持者)。世所公认,孔子学派发源于此,因此称为儒家。
孔子虽然参与政治活动,成果却并不可观。孔子的贡献主要在以下三个方面。(1)在“学在官府”这一局面逐渐衰落形势下,孔子私人授徒,传说门人有三千之多。(2)整理后来成为儒家经典的“六经”,即《诗》《书》《礼》《易》《乐》《春秋》。(3)其虽言“述而不作”,实际上提出了系统的理论。我们要认识孔子思想,作为孔子及其弟子之言行录的《论语》最为合适。
图3 孔庙圣迹殿碑刻画“先师孔子行教像”(山东省曲阜市)
孔子思想的核心是“仁”。《论语》说仁处极多,达100处以上。不过,要说到“仁”的概念,却未必十分清楚。古往今来,很多学者尝试进行过各种解释,不过,“仁”的主要内容应该是“爱人”和“克己复礼为仁”
(《颜渊篇》)。“爱人”是孔子“仁”思想的外面,表达原始的民主性和人道主义。“克己复礼为仁”体现出孔子试图通过追求内在人格的完善,维持崩坏中的尊卑长幼社会秩序的愿望。也就是说,孔子“仁”的思想,即主张尊重上下等级秩序,又强调人与人之间的团结、互助与和谐。
孔子的另一个重要思想是“礼”和“正名”。“礼”是政治制度和道德规范,也是具体的各种礼仪。孔子说:“不学礼,无以立”(《季氏篇》),主张人应该把礼作为立身的基础。如“吾从周”(《八佾篇》)所言,孔子要实行的“礼”基本上是周礼。孔子要把已经不合于当时实际情况的周礼作为政治的、社会的抑或是伦理性的规范,显示出保守的倾向。对孔子来说,实行“礼”的起点是“正名”。所谓“正名”,正如“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为政篇》)所示,是经由每个人践行合于自己地位的职分而社会秩序得以正确维持的思想。这是后来中国“三纲五常”名教思想的前身。
图4、5 孔子塑像及其匾额(山东省曲阜市孔庙大成殿内)
孔子在政治思想方面提出了“德治”思想。“为政以德”和“道之以德,齐之以礼”(《为政篇》)是其主张。他主张政治和道德合一,强调政治伦理化。
孔子对于现实世俗生活倾注了极大的关心,不太提及“天”或“性”(人之本性)。他说“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君子”(《季氏篇》),某种程度上继承了殷周的天命思想,但他又说:“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阳货篇》),把天视为自然现象。关于鬼神和死生的问题,他说“敬鬼神而远之”(《雍也篇》)、“未知生、焉知死”(《先进篇》)。
孔子死后,儒家分为八派。其中,最主要的是孟子和荀子两派。
据说孟子(前372—前289)从学于孔子之孙子思的门人。孟子晚年和万章、公孙丑等弟子合作《孟子》七篇。他继承并发展了孔子思想中观念论的方面,被认为是儒学正统。孟子的观念论思想包含宇宙观中的“天命论”,认识论中的“先验论”,道德观中的“性善论”。孟子力主人人“性善”,其关于性善的论证有“所以为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者,今人乍见孺子之入井,皆有怵惕恻隐之心。……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无羞恶之心,非人也。无辞让之心,非人也。无是非之心,非人也。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公孙丑上篇》),即“四端”说。他以“性善”论为基础,继承发展了孔子的“仁”和“德治”,提出“仁政”思想,主张“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公孙丑上篇》)。孟子更极力主张君主因人民而存在,失去了人民的支持就不是君主,即“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是故得乎丘民而为天下”(《尽心下篇》)。这一主张和其天命思想相结合,就成了有德者王的“革命”论。
图6 孔子墓(刻“大成至圣文宣王墓”)(山东省曲阜市孔林内)
图7 孟子像
荀子也是战国末期的儒学者,同时还是先秦时代唯物论的集大成者。荀子否定传统的天人关系说,把天完全看作自然物,认为它和人类的行为生活毫无关系。此外,他还提出了“制天命而用之”(《天论篇》)的思想。在道德观方面,荀子与孟子的“性善”论相反,主张“性恶”论,有“今人之性,生而好利焉。顺是,故争夺生而辞让亡焉……用此观之,然则人之性恶明矣,其善其伪也”(《性恶篇》)之说。荀子以“性恶”论为基础,提出“礼治”思想。他认为人性是恶的,社会自然的状态就是生存竞争,而缓和这一状态的就是作为外部规范的“礼”。先王是能够制定礼的人。而且他还承认现在的王者或先王之后的诸代王者,即“后王”所指定的新礼,与先王之礼具有同等的尊严地位。此思想一经展开,就导出了把当时的权力者制定的法令作为绝对权威的法家思想。
图8 荀子像
春秋战国时代,诸子百家百花齐放、名家辈出,思想界呈现百家争鸣的盛况。儒家(即原始儒学)与墨家作为“显学”,具有很大的影响力。儒家通过与其他学派(墨、道、法)及自身内部的论争,丰富了自身的思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