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 明代中琉间的册封关系 1 明太祖诏谕琉球王(1 / 1)

在中国历史上,明代王朝是所谓“汉、唐、宋、明,齐称并列”的封建王朝。明太祖朱元璋称帝以后,为了稳定国内统治,先后实施了一系列的政策措施,而对外则是采取和平相处、友好往来的方针。如《皇明祖训》中明确记称:“吾恐后世子孙倚中国富强,贪一时战功,无故兴兵,致伤人命,切记不可”云云。[1]

在这种对外方针之下,洪武五年(1372年),明太祖朱元璋派遣行人杨载,携带诏书出使琉球。是为明代第一次遣琉使节。从此拉开了历时明清二代、长达五百余年的中琉友好往来的历史。据中国史书记载,当年杨载出使携带的诏书内容是:

“昔帝王之治天下,凡日月所临,无有远迩,一视同仁。故中国奠安,四夷得所,非有意于臣服之也。自元政不纲,天下争兵者十有七年。朕起布衣,开基江左,将兵四征不庭,西平汉主陈友谅,东缚吴王张士诚,南平闽越,勘定巴蜀,北清幽燕,奠安华夷,复我中国之旧疆。朕为臣民推载,即位皇帝定有天下之号曰大明,建元洪武,是用遣使外夷,播告朕意,使者所至,蛮夷酋长,称臣入贡。惟尔琉球在中国东南,远据海外,未及报知,兹特遣使,往谕尔其知之”云云。[2]

从这份诏书的内容来看,是为当时中国皇帝对外通聘的文告。它陈述了“朕起布衣”至“复我中国之旧疆”的过程,同时也宣布了所谓“中国奠安,四夷得所”的对外原则,并称“使者所至,蛮夷酋长,称臣入贡”。从这个意义上讲,它又带有大国的封建皇帝以我为中心而君临四方的意识。然而,并无恐吓、膺惩的动机。这说明当时的中国皇帝对外推行的,是一种含有华夷有别的和平外交。三十年后,三宝太监郑和七次下“西洋”,可谓也是这种“中国奠安、四夷得所”外交原则的延续。明代的这种外交原则,从根本上说,是当时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水平所决定的,它构成了尔后维系数百年的中琉关系,乃至东亚以中国为核心的国际秩序的基础。唯有从这里考察,才能历史地唯物地理解前近代的中国同周边国家的关系。

据琉球国史记载,杨载传谕太祖旨意后,中山王察度首先领“受其诏”,并立即派遣王弟泰期,于同年随同杨载前来中国“奉表称臣”。“由是,琉球始通中国,以开人文维新之基。”[3]继而,中山王察度又连续向中国派遣使节,“奉表贡方物”。明太祖除了回赐《大统历》及金织文绮、沙罗、币帛而外,对使节、通事及其随行人员也“皆有赏物”。洪武八年(1375年),明太祖“令附祭琉球山川于福建”,洪武十六年(1383年),“赐中山王察度镀金银印”。[4]如此种种记载虽说简单,但却表明当时的琉球已经是中国的附属之国。[5]

琉球中山王察度向中国皇帝奉表称臣后,山南王承察度和山北王怕尼芝,也相继于洪武十六年(1383年)向中国皇帝称臣入贡。[6]是时,如前所述,正值琉球“三山分立”,相互征战之时。于是,明太祖在向察度颁赐镀金银印的同时,[7]于同年派遣内使监梁民和尚佩监路谦,携带诏书前往琉球,诏谕琉球三王“息兵养民,以绵国祚”。明太祖在诏书中言称:

“(前略)近使者归言,琉球三王互争,废农伤民,朕甚悯焉。诗曰:畏天之威,于时保之。王能罢战息民,务修尔德,则国用永安矣。”“又诏山南、山北二王曰:上帝好生,寰宇之内,生民众矣,又恐生民互相残害,特生聪明者主之。迩者,琉球国王察度,坚事大之诚,遣使来报,而山南王承察度,亦遣人随使者入觐。鉴其至诚,深可嘉尚。近使者自海中归言,琉球三王互争,废弃农业,伤残人命。朕闻之不甚悯怜。今遣使谕二王知之,二王能体朕意,息兵养民,以绵国祚,则天必佑之。不然,悔无及矣。”[8]

对此,“中山王察度、山南王承察度、山北王怕尼芝,各受其诏,罢战息兵”,也即接受中国皇帝的政治意图,并“皆遣使谢恩”。[9]这说明中琉通交以来,中国皇帝的政治权威业已介入琉球。由此可见,梁民和路谦的出使,实际是中国皇帝以“中国奠安,四夷得所”为原则,通过和平外交来调解琉球三王相互争斗的具体事例。这可谓中琉册封关系形成的政治基础,也是洪武十八年(1385年)“补给山南、山北二王驼纽镀金银印”的前提。[10]

这里应该就便谈到的是,现今,有的日本学者认为:明太祖的诏书并没有阻止琉球三王的争斗,因为琉球三山的统一,是由左敷按司尚巴志完成的。这种说法,实际上是将三王的“罢战息兵”与最终的统一战争混为一谈。而且与前述《中山世谱》记载的“各受其诏,罢战息兵”不符。

及至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明太祖“更赐闽人三十六姓”。《中山世鉴》记称“为纲纪之役”,[11]而《中山世谱》则称,从此琉球“始节音乐、制礼法,改变番俗,而致文教同风之盛”。[12]现今,虽然无法确认这“三十六姓”的全部姓氏和人数,但这对业已开始的中琉关系,可谓又注入了血缘关系。据明代茅瑞徵在《皇明象胥录》中记载:“洪、永所赐三十六姓,多闽之河口人,子孙秀者,读书南雍,归即为通事,累升长吏、大夫。”[13]日本学者大城立裕氏也称:“闽人三十六姓”究竟是三十六人,还是三十六户,虽然并不清楚,但因是中国皇帝特意遣送的,并以那霸的久米村作为居住地点,其使命最初是向琉球人传授造船、航海技术,而后则必然地承担了琉球对外文书工作,那霸作为中国文化的窗口,不久便占据了独自的地位。[14]可见,闽人三十六姓不仅加速了琉球的社会发展,密切了中琉两国的友好往来,而且对中琉历史上形成的册封关系,赋予了强韧的纽带,产生了积极的影响。[15]

此外,据《中山世谱》记载,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中山王及世子遣使进贡,“并遣从子日孜每、阔八马、寨官子仁悦慈三人,入监读书(国人入监,自兹而始)”,[16]以接受中国的先进文化。同时具疏言称:“通事程复、叶希尹二人,以寨官兼通事,往来进贡,服劳居多,乞赐职、加冠带。使本国臣民,有所仰止,以变番俗。”[17]进而,洪武二十七年(1394年),中山王察度又派遣亚兰匏等人前来中国,“奉乞王位冠带,并贡方物”。[18]与此同时,具疏言称:“亚兰匏掌国重事,乞陛授品秩,给赐冠带。又乞以通事叶希尹等二人充千户。”“太祖皆从其请,并命礼部图冠带之制示之。俾亚兰匏称王相,而秩同中国王府长史(本国专掌国政者称王相自兹而始)。”[19]上述种种,说明中琉通交以来,琉球三王不仅奉表称臣,而且开始仿效中国的政治制度。进而,洪武二十九年(1396年)“中山遣使入贡(时未以察度讣告),山北王珉薨,其子攀安知立,受封于朝”。此时,明太祖还另行降旨,对即将归国的中山官派留学生三五郎璺等,赐以白金、彩缎和银两,对是年入学的官派留学生,也“仍赐如例”。[20]

明永乐元年(1403年),山北王“乞赐冠带衣服,以变国俗,成祖许之”。[21]永乐二年(1404年),成祖派遣行人时中,往封察度世子武宁为中山王。其诏书曰:“圣王之治,协和万邦。继承之道,率由常典。故琉球国中山王察度,受命皇考太祖高皇帝,作屏东藩,克修臣节。暨朕即位,率先归诚。今既殁,尔武宁乃其世子,特封尔为琉球国中山王,以承厥世”云云。继而,则晓谕武宁:“惟俭以修身,敬以养德,忠以事上,仁以抚下,克循兹道,作镇海邦,永延世祚”等等。[22]既是王位册封,又是治世规范的传导。如此种种,说明洪武五年开始的中琉关系,自始便是内含多种实际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