币原外交的第四个时期是侵占锦州时期。侵占锦州的政治目的比军事意义更为重要。关东军占领奉天之后,张学良政权迁移到锦州。张学良政权的存在是建立伪满洲国的最大障碍。所以关东军要侵占锦州,就必须驱逐这个政权,为建立伪满洲国制造条件。否定张学良政权的币原外交,在这个时期也认为“锦州政府已经有名无实,唯有撤兵”[122],从否定到驱逐这个政权,与关东军连成一体,开展积极的外交活动。
关东军占领齐齐哈尔后,将矛头指向辽西,为侵占锦州做准备。在国联,中国理事施肇基于11月21日向秘书长德拉蒙德通报日军出兵锦州方面的情况,并希望采取对策。对此,币原外相于23日向国联传达说:“此时不会出现出兵锦州方面之事。”[123]但是,24日他却以张学良的2万军队在锦州方面集结,威胁日军为借口,为关东军侵占锦州辩解。他说:“上述形势使我方军队在感到重大威胁的同时,难以抑制强烈的同仇敌忾之情是理所当然的”“对于对方的挑衅态度,不可能拱手坐视”。[124]
同时,币原还企图通过外交交涉,使张学良军队从辽西撤兵,以期不流血占领锦州。他向泽田发出训令说:“应提醒白里安等注意中国军队在锦州方面的活动,在适当的时机警告中国方面不要向辽西地区集结兵力。”[125]25日,泽田按照币原外相的训令,提醒白里安:在锦州方面,“中国的挑衅行为有引起重大事态的危险……希望使其兵力不要向辽西地区集结”[126]。26日,泽田根据币原24日的电报宗旨起草了备忘录,交给白里安,再次提醒白里安:“日军即使不‘主动’采取行动,在中国军队进行挑衅的情况下,将不得不予以应战,致使两军有发生冲突的危险。就此希望议长采取适当措施使中国军队撤出该地区。”[127]
国联对日本侵占锦州并没有采取积极的对策,而是希望通过两国同时撤兵来解决锦州问题。白里安向泽田询问:“在中国撤兵的同时,日军是否可以撤回到附属地内?”[128]泽田拒绝说:“我方撤退是困难的。”[129]这明确表明外务省是支持关东军侵占锦州的。
但是,正出兵锦州方面的关东军,却在陆军中央的命令下于17日开始撤兵。这是由于南京政府提出了锦州地区中立案。外务省在锦州中立地带问题上,与关东军、陆军中央是完全一致的,外务省试图与国联和南京政府开展积极的外交活动,通过外交谈判占据锦州地区。外交谈判的内容几乎是同样的,为了更加明确外务省的作用,拟分别论述其与南京政府和国联的谈判。
南京政府不仅没有抵抗关东军的行动,而且于11月24日向驻南京的英、美、法三国公使提出了所谓中立案:“日本方面如果没有异议的话,则将锦州至山海关地区划作中立地带,日中两国军队都不应进入该地,且将现今滞留在锦州附近的中国军队全部撤回关内。由当事国让上述三国出具保障。”[130]27日法国驻日大使将此方案转告币原外相。币原外相认为这个提案,是日本不流血占领锦州地区的绝好机会,立即表示赞成,并于29日向南京政府转达了这一意思。但是30日,南京政府希望中立军队进驻中立地带,中立国派遣观察员,同双方保持联络并处理一切问题。对此,重光葵公使反对说:“日本对让第三者介入之部分内容不能表示赞成。”[131]顾维钧强调:“民国方面提案的重点在于日本政府对三国政府作出保障这一条件”[132],反驳了重光葵的意见。重光葵威胁中国方面,强硬要求中国军队从辽西撤退。他说:“日本军队的撤退是在时日紧迫之际,估计民国方面也撤兵,并按照贵方提案承认的意思来进行的。如果这一计划失败很难想象会引起我国舆论和军部的何种行动,而日本军部将有完全被欺之感。”[133]在事变初期,关东军成立了以袁金铠为委员长的辽宁地方治安维持会。在张学良军队撤兵后,袁等又企图在锦州建立傀儡政权,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伪满洲国。如果第三国介入的话,即使张学良军队撤退,也不可能建立锦州傀儡政权,而且还有使第三国势力向该地区渗透的可能性,所以日本始终对此强硬反对。
26日,中国理事施肇基向国联秘书长提出了以下方案:“中国政府请求理事会立即采取必要的措施,在现今中日两军驻地之间设立中立地带,在理事会的权利下,由英、法、意等其他中立国派遣军队占领该地区。如能达成上述请求,中国准备按理事会的希望将兵力撤回关内。”[134]同一天下午,理事会决定派遣观察员,并向日本传达具体内容。币原对此表示拒绝:国联的提案“有使第三者监视我军行动之虞,因此我方终究难以承认”[135]。之后,币原于12月3日又对国联说,“关于在锦州地方设置撤兵地带问题,我方有在日中之间直接协商的意向,希望理事会方面静观协商的进展情况”[136],依然反对国联和第三者介入。
与国联交涉的另一焦点是撤兵地带的范围。币原向泽田传达说:“我大体考虑为锦州山海关地区。”[137]而理事会方面却想以辽河作为东部界限。泽田等日本驻国联理事代表认为将锦州至山海关作为撤兵区“会给人以过分之感,只要我国持有如此庞大计划,就绝对不可能说服并怂恿中国方面进行日中直接谈判”[138],他们反对币原的意见,提议以大凌河为东部界限。币原立即表示反对:“我方的意向是将小凌河定为东部界限”[139],并训示,“最为重要的是努力促进日中直接交涉”[140]。泽田向币原询问,锦州在小凌河以东,该市是否在上述撤兵地区之外?币原说:“小凌河贯穿锦州市,该市街道的三分之二在河之左岸,其余三分之一在河之右岸,这三分之一当然是所说的撤兵地区(即日中两军的缓冲地带)”[141],明确说出占据锦州的目的。国联的日本代表也不得不承认:“其结果还是证实了日本最后将进军锦州这一预料之中的疑问。”[142]
国联欲与日本妥协,将大凌河定为东部界限,但币原依然坚持以小凌河为界,谈判陷入了僵局。
由于与南京政府和国联的谈判没有进展,币原外相认为应促进与张学良的对话。12月3日,他向驻北平的矢野参事官发出训令:“让张学良彻底了解,此时避免在锦州地区的日中军队冲突,乃是维护其自身利益的最重大的、最紧迫的任务,我方无意使此事成为锦州地区的永久事态。因此张学良是可以作为地方性问题来决断的。”[143]矢野按照训令向张学良传达了此意,但是张学良认为,“日本方面有某种隐藏的目的”[144],没有答应。币原外相又委托原东北参议汤尔和去说服张学良,在汤的怂恿下,张学良决定“自动撤兵至山海关”[145]。
币原外相在和张学良谈判中立地区问题时,与军部进行了充分的协商。军部的方针是,如果这次交涉失败,便派遣新的师团或旅团增强关东军的力量,用武力将张学良军队驱逐到山海关以西。
币原外相和国联的日本代表在交涉中立地区问题的同时,为了给关东军出兵锦州方面制造借口,还力图在理事会的决议及议长宣言中加入“讨伐匪贼权”的内容。然而,12月10日的决议案的第二项却规定:“理事会同意两个当事国约定采取一切必要措施避免事态更加恶化,并控制一切主动引起战斗或丧失生命的行为。”[146]这一规定试图牵制关东军侵占锦州,是对日本不利的决议。日本代表曾努力删除和修改这项内容,但是这个决议对中国方面也有同样的效力,可以牵制中国方面,因此决议案原封不动,并在议长宣言中对此项内容添加了保留条件。保留条件为:“若谅解不妨碍日本军队为直接保护日本臣民的生命财产,对满洲各地猖獗至极的匪贼及不法分子采取必要的行动这一宗旨,将以日本政府的名义,承诺此项内容。”即保留了关东军出兵锦州方面的权利,以议长宣言的形式使其侵略行为合理化,为占领锦州制造国际条件。
28日,关东军以“讨伐匪贼”为借口,进攻锦州。虽然进攻锦州是在犬养外相时期进行的,但是其外交态度却是在币原外相时期决定的。在此基础上,犬养外相于12月27日发表第三次政府声明,公然支持关东军侵占锦州。通过币原外相时期的交涉,张学良军队撤兵关内。关东军于第二年的1月3日不流血便占领了锦州,将张学良政权逐出锦州,在辽西地区建立了傀儡政权,为建立伪满洲国制造了条件。
通过上述四个时期可以看出,币原外交与关东军、陆军中央从对立和矛盾逐渐走向统一,在锦州问题上基本达到一致。这个过程可以总结为:在战线扩大问题上,从不扩大转向和平扩大,再转向军事扩大;在撤兵问题上,则连续添加确保生命财产安全、缔结五项大纲协定、缓和事态、成立治安维持会等中国方面绝对不能接受的条件;在傀儡政权问题上,从反对参与转向为之辩护,再转向赞成成立治安维持会,最后转向驱逐张学良政权。
这种转变的原因在于币原外交的内在本质。币原外相从加藤内阁时期开始到满洲事变时期为止,一直都想解决自日俄战争特别是“二十一条”要求以来的一切“满蒙悬案”,以扩大日本帝国主义在中国东北的殖民地权益。这就是币原外交的本质,这一本质与关东军、陆军中央的要求是完全一致的。在“九一八”事变初期,是将这种权益扩大到建立傀儡政权,还是通过一举占领的军事行动来解决呢?在这些问题上,他们曾存在分歧。但是这种分歧是达成目的的手段及程度上的差异,并不是侵略与非侵略的根本性差别。因此,虽然币原外相和关东军、陆军中央在内部发生矛盾,但是对外却是始终一致的,向国联和第三国歪曲事变爆发的事实真相,为关东军的军事、政治行动辩解,全力排除国联和第三国的干涉,为关东军制造有利的国际舆论和国际环境。这种一致性是币原外交转变的内在原因,也是外务省和军部最终达成完全一致的基础条件。
币原外交的转变还与客观条件的变化有关。事变初期,币原外交与关东军、陆军中央的对立是由于对客观形势的认识和对策的不同而产生的。在处理事变的问题上,对英、美、苏,关东军欲采取对抗态势,而币原外交则想采取协调态势。币原外交考虑到日本对英美的经济依赖和世界军事力量对比等,想在对英美协调的范围内解决“满蒙问题”。列强和苏联虽然试图干涉和牵制事变问题,但对日本是妥协的,没有采取经济制裁和军事干涉手段。因此,对币原外交来说,制约协调外交本质的客观形势发生了变化,而这一变化成了币原外交转变的客观原因。
币原外交和关东军、陆军中央的统一,不仅有币原外交被军方统一的一面,也有军方逐渐了解币原外交,注意军事行动和外交的调整,而被币原外交统一的一面。例如,在嫩江、齐齐哈尔问题上的妥协,在锦州的暂时撤兵和中立地带问题上,军部、关东军和外务省一边调整,一边推进军事行动。这也是因为军方和外务省对中国东北有着共同一致的目的的缘故。
“九一八”事变中的日本外交,与其他事物一样,有其形成和发展的过程。在事变前后的三年间,日本有三届内阁和三任外相更替。如将这三届内阁加以比较,后面的内阁比前届内阁更积极地处理事变问题。第三届斋藤内阁的内田外相为了达到事变的最终目的,让国际承认伪满洲国,不惜退出国联,被世界各国孤立。内田外相这种强硬的政策虽然也有“五一五”事件的影响,但也是对币原外相、芳泽外相外交政策的继承和发展。可以说币原外交为其后的芳泽、内田外交奠定了基础。
注释
[1]林久治郎:《满洲事变与奉天总领事》,原书房1978年版,第118页。
[2]日本外务省编:《日本外交文书·满洲事变》,第1卷第1册,第6页。
[3]日本外务省编:《日本外交文书·满洲事变》,第1卷第1册,第5页。
[4]原田熊雄口述:《西园寺公与政局》,第2卷,岩波书店1982年版,第62页。
[5]稻叶正夫等编:《走向太平洋战争之路》,别卷,朝日新闻社1963年版,第114页。
[6]稻叶正夫等编:《走向太平洋战争之路》,别卷,第114~115页。
[7]稻叶正夫等编:《走向太平洋战争之路》,别卷,第115页。
[8]稻叶正夫等编:《走向太平洋战争之路》,别卷,第129页。
[9]《现代史资料(7)·满洲事变》,三铃书房1980年版,第195页。
[10]《现代史资料(7)·满洲事变》,第190页。
[11]《现代史资料(7)·满洲事变》,第191页。
[12]参照江口圭一:《一九三〇年代论》(江口圭一编《体系日本现代史》第1卷)。
[13]稻叶正夫等编:《走向太平洋战争之路》,别卷,第124页。
[14]稻叶正夫等编:《走向太平洋战争之路》,别卷,第116页。
[15]稻叶正夫等编:《走向太平洋战争之路》,别卷,第115页。
[16]稻叶正夫等编:《走向太平洋战争之路》,别卷,第117页。
[17]稻叶正夫等编:《走向太平洋战争之路》,别卷,第119页。
[18]稻叶正夫等编:《走向太平洋战争之路》,别卷,第123页。
[20]日本外务省编:《日本外交文书·满洲事变》,第1卷第1册,第7页。
[21]日本外务省编:《日本外交文书·满洲事变》,第1卷第3册,第10页。
[22]日本外务省编:《日本外交文书·满洲事变》,第1卷第1册,第156页。
[23]日本外务省编:《日本外交文书·满洲事变》,第1卷第3册,第164页。
[24]日本外务省编:《日本外交文书·满洲事变》,第1卷第3册,第184页。
[25]日本外务省编:《日本外交文书·满洲事变》,第1卷第3册,第155页。
[26]日本外务省编:《日本外交文书·满洲事变》,第1卷第2册,第317页。
[27]日本外务省编:《日本外交文书·满洲事变》,第1卷第3册,第157页。
[28]日本外务省编:《日本外交文书·满洲事变》,第1卷第3册,第188页。
[29]日本外务省编:《日本外交文书·满洲事变》,第1卷第3册,第6~7页。
[30]日本外务省编:《日本外交文书·满洲事变》,第1卷第3册,第13页。
[31]日本外务省编:《日本外交文书·满洲事变》,第1卷第3册,第193页。
[32]日本外务省编:《日本外交文书·满洲事变》,第1卷第3册,第194页。
[33]日本外务省编:《日本外交文书·满洲事变》,第1卷第3册,第196页。
[34]日本外务省编:《日本外交文书·满洲事变》,第1卷第3册,第202页。
[35]日本外务省编:《日本外交文书·满洲事变》,第1卷第3册,第204~205页。
[36]日本外务省编:《日本外交文书·满洲事变》,第1卷第3册,第208页。
[37]日本外务省编:《日本外交文书·满洲事变》,第1卷第3册,第209页。
[38]日本外务省编:《日本外交文书·满洲事变》,第1卷第3册,第13页。
[39]日本外务省编:《日本外交文书·满洲事变》,第1卷第2册,第305页。
[40]重光葵:《外交回忆录》,每日新闻社1978年版,第94页。
[41]日本外务省编:《日本外交文书·满洲事变》,第1卷第2册,第308页。
[42]日本外务省编:《日本外交文书·满洲事变》,第1卷第2册,第343页。
[43]日本外务省编:《日本外交文书·满洲事变》,第1卷第2册,第395页。
[44]日本外务省编:《日本外交文书·满洲事变》,第1卷第2册,第343页。
[45]稻叶正夫等编:《走向太平洋战争之路》,别卷,第131页。
[46]山口重次:《满洲国》,行政通信社1975年版,第115页。
[47]原田熊雄口述:《西园寺公与政局》,第2卷,岩波书店1982年版,第84页。
[48]原田熊雄口述:《西园寺公与政局》,第2卷,第91页。
[49]日本外务省编:《日本外交文书·满洲事变》,第1卷第3册,第296页。
[50]日本外务省编:《日本外交文书·满洲事变》,第1卷第3册,第261页。
[51]日本外务省编:《日本外交文书·满洲事变》,第1卷第3册,第252~253页。
[52]日本外务省编:《日本外交文书·满洲事变》,第1卷第3册,第253页。
[53]日本外务省编:《日本外交文书·满洲事变》,第1卷第3册,第33页。
[54]日本外务省编:《日本外交文书·满洲事变》,第1卷第3册,第284页。
[55]日本外务省编:《日本外交文书·满洲事变》,第1卷第3册,第288页。
[56]日本外务省编:《日本外交文书·满洲事变》,第1卷第3册,第300页。
[57]日本外务省编:《日本外交文书·满洲事变》,第1卷第3册,第335页。
[58]日本外务省编:《日本外交文书·满洲事变》,第1卷第3册,第386~387页。
[59]日本外务省编:《日本外交文书·满洲事变》,第1卷第3册,第348页。
[60]日本外务省编:《日本外交文书·满洲事变》,第1卷第3册,第230页。
[61]日本外务省编:《日本外交文书·满洲事变》,第1卷第3册,第230页。
[62]日本外务省编:《日本外交文书·满洲事变》,第1卷第3册,第227页。
[63]日本外务省编:《日本外交文书·满洲事变》,第1卷第2册,第335~336页。
[64]日本外务省编:《日本外交文书·满洲事变》,第1卷第2册,第335~336页。
[65]日本外务省编:《日本外交文书·满洲事变》,第1卷第3册,第372~373页。
[66]日本外务省编:《日本外交文书·满洲事变》,第1卷第3册,第205页。
[67]日本外务省编:《日本外交文书·满洲事变》,第1卷第3册,第290~291页。
[68]日本外务省编:《日本外交文书·满洲事变》,第1卷第3册,第314页。
[69]日本外务省编:《日本外交文书·满洲事变》,第1卷第3册,第314页。
[70]日本外务省编:《日本外交文书·满洲事变》,第1卷第3册,第349页。
[71]日本外务省编:《日本外交文书·满洲事变》,第1卷第3册,第350页。
[72]日本外务省编:《日本外交文书·满洲事变》,第1卷第3册,第349页。
[73]马场明:《日本外交史·满洲事变》,第18卷,鹿岛研究所出版会1973年版,第215页。
[74]日本外务省编:《日本外交文书·满洲事变》,第1卷第3册,第358页。
[75]日本外务省编:《日本外交文书·满洲事变》,第1卷第3册,第359页。
[76]日本外务省编:《日本外交文书·满洲事变》,第1卷第3册,第383页。
[77]日本外务省编:《日本外交文书·满洲事变》,第1卷第3册,第383页。
[78]日本外务省编:《日本外交文书·满洲事变》,第1卷第3册,第390页。
[79]日本外务省编:《日本外交文书·满洲事变》,第1卷第3册,第390~391页。
[80]日本外务省编:《日本外交文书·满洲事变》,第1卷第3册,第399页。
[81]日本外务省编:《日本外交文书·满洲事变》,第1卷第3册,第399页。
[82]日本外务省编:《日本外交文书·满洲事变》,第1卷第3册,第400页。
[83]日本外务省编:《日本外交文书·满洲事变》,第1卷第3册,第410页。
[84]日本外务省编:《日本外交文书·满洲事变》,第1卷第3册,第415页。
[85]日本外务省编:《日本外交文书·满洲事变》,第1卷第3册,第410页。
[86]日本外务省编:《日本外交年表及主要文书》,下卷,第186页。
[87]日本外务省编:《日本外交文书·满洲事变》,第1卷第1册,第459页。
[88]日本外务省编:《日本外交文书·满洲事变》,第1卷第1册,第459页。
[89]日本外务省编:《日本外交文书·满洲事变》,第1卷第1册,第471页。
[90]日本外务省编:《日本外交文书·满洲事变》,第1卷第1册,第471页。
[91]日本外务省编:《日本外交文书·满洲事变》,第1卷第1册,第474页。
[92]日本外务省编:《日本外交文书·满洲事变》,第1卷第1册,第473页。
[93]日本外务省编:《日本外交文书·满洲事变》,第1卷第3册,第481页。
[94]日本外务省编:《日本外交文书·满洲事变》,第1卷第3册,第490页。
[95]日本外务省编:《日本外交文书·满洲事变》,第1卷第3册,第532页。
[96]日本外务省编:《日本外交文书·满洲事变》,第1卷第3册,第532页。
[97]日本外务省编:《日本外交文书·满洲事变》,第1卷第3册,第427~428页。
[98]日本外务省编:《日本外交文书·满洲事变》,第1卷第3册,第77页。
[99]日本外务省编:《日本外交文书·满洲事变》,第1卷第3册,第100页。
[100]日本外务省编:《日本外交文书·满洲事变》,第1卷第2册,第296页。
[101]日本外务省编:《日本外交文书·满洲事变》,第1卷第2册,第395页。
[102]日本外务省编:《日本外交文书·满洲事变》,第1卷第2册,第395页。
[103]日本外务省编:《日本外交文书·满洲事变》,第1卷第1册,第502页。
[104]日本外务省编:《日本外交文书·满洲事变》,第1卷第1册,第523页。
[105]日本外务省编:《日本外交文书·满洲事变》,第1卷第1册,第519、543页。
[106]原田熊雄口述:《西园寺公与政局》,第2卷,第133~134页。
[107]原田熊雄口述:《西园寺公与政局》,第2卷,第133~134页。
[108]原田熊雄口述:《西园寺公与政局》,第2卷,第134~135页。
[109]日本外务省编:《日本外交文书·满洲事变》,第1卷第3册,第610页。
[110]日本外务省编:《日本外交文书·满洲事变》,第1卷第3册,第642页。
[111]日本外务省编:《日本外交文书·满洲事变》,第1卷第1册,第502页。
[112]日本外务省编:《日本外交文书·满洲事变》,第1卷第3册,第618~619页。
[113]日本外务省编:《日本外交文书·满洲事变》,第1卷第1册,第503页。
[114]日本外务省编:《日本外交文书·满洲事变》,第1卷第3册,第102页。
[115]日本外务省编:《日本外交文书·满洲事变》,第1卷第3册,第104页。
[116]日本外务省编:《日本外交文书·满洲事变》,第1卷第3册,第109页。
[117]日本外务省编:《日本外交文书·满洲事变》,第1卷第3册,第559页。
[118]日本外务省编:《日本外交文书·满洲事变》,第1卷第3册,第519页。
[119]日本外务省编:《日本外交文书·满洲事变》,第1卷第3册,第560页。
[120]日本外务省编:《日本外交文书·满洲事变》,第1卷第3册,第565~566页。
[121]日本外务省编:《日本外交文书·满洲事变》,第1卷第1册,第529页。
[122]日本外务省编:《日本外交文书·满洲事变》,第1卷第3册,第727页。
[123]日本外务省编:《日本外交文书·满洲事变》,第1卷第3册,第643页。
[124]日本外务省编:《日本外交文书·满洲事变》,第1卷第3册,第656页。
[125]日本外务省编:《日本外交文书·满洲事变》,第1卷第3册,第656页。
[126]日本外务省编:《日本外交文书·满洲事变》,第1卷第3册,第665页。
[127]日本外务省编:《日本外交文书·满洲事变》,第1卷第3册,第673页。
[128]日本外务省编:《日本外交文书·满洲事变》,第1卷第3册,第673页。
[129]日本外务省编:《日本外交文书·满洲事变》,第1卷第3册,第673页。
[130]日本外务省编:《日本外交文书·满洲事变》,第1卷第2册,第435页。
[131]日本外务省编:《日本外交文书·满洲事变》,第1卷第2册,第447页。
[132]日本外务省编:《日本外交文书·满洲事变》,第1卷第2册,第458页。
[133]日本外务省编:《日本外交文书·满洲事变》,第1卷第2册,第459页。
[134]日本外务省编:《日本外交文书·满洲事变》,第1卷第3册,第668页。
[135]日本外务省编:《日本外交文书·满洲事变》,第1卷第3册,第679页。
[136]日本外务省编:《日本外交文书·满洲事变》,第1卷第3册,第726页。
[137]日本外务省编:《日本外交文书·满洲事变》,第1卷第3册,第740页。
[138]日本外务省编:《日本外交文书·满洲事变》,第1卷第3册,第740页。
[139]日本外务省编:《日本外交文书·满洲事变》,第1卷第3册,第750页。
[140]日本外务省编:《日本外交文书·满洲事变》,第1卷第3册,第751页。
[141]日本外务省编:《日本外交文书·满洲事变》,第1卷第3册,第755页。
[142]日本外务省编:《日本外交文书·满洲事变》,第1卷第3册,第762页。
[143]马场明:《日本外交史·满洲事变》,第18卷,鹿岛研究所,第286、287页。
[144]马场明:《日本外交史·满洲事变》,第18卷,第287页。
[145]马场明:《日本外交史·满洲事变》,第18卷,第289页。
[146]日本外务省编:《日本外交年表及主要文书》,下卷,第19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