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交与军事,就像盾的两面和车的两个轮一样,是一个国家推行对外政策的两种手段。在战前、战时、战后,日本是如何调整这两种手段,使它们相辅相成,以实现战争目的的,是日本外交史研究中的重要课题。中国的日本外交史研究几乎都强调军事与外交的一致性,很少承认两者的矛盾和对立。本书认为,“九一八”事变与中日甲午战争、日俄战争、第一次世界大战、太平洋战争有所不同,它是以特殊形式爆发的战争。例如,这次战争不像太平洋战争那样,是在开战前通过四相、五相会议乃至御前会议,对外交、军事、财政等各方面进行充分的调整,并决定了一致的政策、路线之后发动的,而“九一八”事变则是在陆军中央部分将校的怂恿下,由关东军掌握主动权而挑起的战争。因此,从战争爆发开始,关东军、陆军中央、外务省之间便产生了分歧和矛盾,这是以往战争中从未出现过的特异现象,也是华盛顿会议以来日本对外政策中二重外交的一种表现。但是,在“九一八”事变的发展过程中,这种分歧和矛盾逐渐趋向统一,并最终在建立傀儡政权问题上,完全达成一致。
本节拟将币原外交与日本关东军和陆军中央在“九一八”事变前后从分歧到统一的过程,划分为四个时期,以分析币原外交在“九一八”事变中所起的作用,并阐述最终又与军方统一的币原外交的本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