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川后期,随着商品经济发达和兰学的影响,从儒学中分化出一部分注意社会经济,企图打开封建危机的学者。早在我国清代后期经世学家魏源(1794—1856)出生百余年前,日本就出现了熊泽蕃山(1619—1691)、太宰春台(1680—1747)那样一些钻研经济问题,提出具体政策的所谓经世论者。当时“经济”还只是“经世济民”一词的略语,具有今日政治学和经济学的综合意义,儒家从来主张重农抑商,熊泽则认为“欲行仁政于天下,不富有则徒善耳”。(《大学或问》)太宰更主张商品货币流通,开垦土地,奖励土特产的生产,积极兴利,坚持“以富国为本,国富兵亦易强”[249]的重商主义思想。
越后浪人出身的经世论者本多利明(1744—1821)在兰学影响下,著《经世秘策》《西域物语》。他主张日本应在统一君主下,发展生产,进行对外贸易,开发诸岛(北海道、库页岛等),侵占堪察加,建设一个理想的“大日本”国。设郡县制,不论身份,凡负众望者就任为官吏。他斥责封建剥削政策,反对排外,赞美荷兰等西方国家,指出他们所以文明,是由于不是日本那样的“武国”,没有身份制和割据势力,全国统一,平民议论政治,“对政务非常审慎”。他这种观点很接近西方资产阶级民主思想。他所主张的“大日本”国,就是要仿效荷兰这样的国家来建设。
秋田的经世济民思想家佐藤信渊(1769—1851),青年时代研究兰学,历游长崎、大阪,足迹几遍全国。晚年大量著述,宣扬空想的社会改革学说:废除诸侯武士割据及身份制,使日本成为统一君主国;土地物产国有,农工商业国营;人民分担“草、树、矿、匠、贾、佣、舟、渔”八种职业(“八民”),常备军从“八民”征集;老幼无靠者国家抚养;有才能者免费受各级教育;国务由大学毕业生担任。[250]他认为“封建世禄之士”,身心萎靡;进行近代战争,个人武艺更失意义。农民则有勇有力,所以应采征兵制。[251]他劝诸侯学西方军事,研究农业技术,殖产兴业。他还主张发动侵略世界的战争,“统一宇内”,“万国君长,皆为臣仆”。[252]
佐藤与本多两人思想相通,都主张建立统一国家,向海外侵略,肯定商业资本,批判封建社会,但又不主张推翻它。这只是一种企图修正封建制度的改良思想。
出身丹后宫津藩士家的海保青陵(1755—1817)也是经世学家。他游历各地,对诸侯、町人、富农讲藩财政的商业化,武士的町人化,以及繁荣商业的术策。著有《万屋谈》《升小谈》《稽古谈》等书。他强调合理主义,说“人间没有理(以)外之事”;重视商品经济,说人生万事都是商业交易,无论诸侯和武士,领主和农民的关系,都是一种买卖关系。诸侯武士,必须用商人兴利之法使国家富裕,藩营专卖或家庭工业就是营利之法。要实行这一经济政策,必须采取“简法严刑”,加强诸侯的统治力量。[2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