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臣秀吉(1 / 1)

信长死后,统一事业为部将羽柴秀吉(1536—1598)所继承。秀吉是尾张国(今爱知县)一农民之子,自幼侍奉织田信长,能力出众。天正元年(1573)因多次战功,被擢为大名,与柴田胜家、明智光秀同为信长的得力部将。天正十年(1582)本能寺之变时,他正在备中国(今冈山县)同毛利辉元(1553—1625)作战,闻讯后即同辉元讲和,回师京都。山崎(兵库县西南)之役打败明智光秀,光秀在败走近江途中遭农民袭击自杀,距信长死11天。天正十一年(1583)起,秀吉逐次剪除异己,首先发动近江贱岳之战,消灭织田家臣柴田胜家。并从这一年兴建大阪城(今大阪市),强制各大名离开领地,连同堺市商人一并移居这里,将大阪作为自己称霸全国的根据地。1584年迫使雄踞关东的德川家康臣服,从而上升到织田信长继承者的地位。同年进军四国,迫令战国大名长曾我部元亲以全境投降。

天正十三年(1585),秀吉征服了最后一个守旧势力堡垒和歌山县的高野山(佛教真言宗的根据地)和纪伊的根来寺。同年迫朝廷授之以关白之职。1586年任太政大臣,更受天皇赐姓为“丰臣”。天正十五年(1587)进攻九州,大名岛津义久投降。这一年秀吉在京都建成宏大富丽的官邸聚乐第,围以城濠,宛如宫苑。天正十六年(1588)他在这里迎来后阳成天皇,召织田信长次子信雄、德川家康等一起表演了向天皇誓忠的一幕。

天正十八年(1590)秀吉出征关东,讨伐北条氏一族,包围小田原城,迫北条氏政(1538—1590)自杀,并使东北的伊达政宗(1565—1636)臣服,然后北进,平定奥羽地方。至此全国统一。文禄二年(1593)他又使战国时代统治虾夷地区(北海道)南部的松前氏归顺,北海道南部地区遂正式划归日本版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