织田信长
战国时代在各大名领地里商品经济发展,商人、农民经济力量日益增强,但封建割据、分裂混战不仅破坏农业生产,加重农民的负担,且由于各国间关卡林立,货币和量制不统一,阻塞了商品流通。因此农民、商人都反对割据,渴望统一。封建主们面对农民起义和市民的斗争,也企图集中力量,排除异己,建立全国性的中央政权。16世纪中叶,抱有这种野心和实力的战国大名,关东有北条氏,中部地方有上杉、武田、朝仓诸氏,中国(山阴、山阳两道)地方有毛利氏,四国有长曾我部等,但实际上掌握主动权的是一个较小的大名——尾张(爱知县)的织田信长。尾张地处农业先进的浓尾平原(名古屋地区),旧势力弱,小自耕农阶层发达。织田信长一面充实经济实力,一面加强政治军事力量,推行“兵农分离”政策,将领国内名主、武士编入自己的家臣团,组成一支以使用长枪为主、配备步枪队的常备兵。他采取远交近攻、各个击破的策略。永禄三年(1560)在尾张的桶狭间(今爱知县丰明市西南)以奇袭击溃10倍兵力的劲敌守护大名今川义元(1519—1560)。为巩固后方,信长将今川的领地让给三河国(爱知县南部)大名松平家康(德川家康,1542—1616),然后消灭阻碍他占领京都的美浓(岐阜县)领主斋藤龙兴,筑岐阜城,成为织田的军镇。永禄十一年(1568)失去权力的室町幕府和天皇都要求信长攻入京都,恢复朝廷和幕府的地位。信长便借拥立足利义昭做幕府将军的名义,率部入京,掌握了政权。
永禄十二年(1569年),织田迫使自由城市堺屈服。这时,农业发达的近畿地方和堺、京都、奈良等富庶城市都已在他手中。他的步枪队是一支无可匹敌的劲旅,元龟二年(1571)焚毁了守旧势力堡垒的比叡山延历寺;两年后迫使不满于傀儡地位而企图和一些大名联合反对织田的足利义昭投降,罢黜其将军职,室町幕府灭亡。
织田取得胜利的根本原因有二:首先是承认从自耕小农收取地租的寄生地主的存在,因此织田军队有能力离开本根据地长期进行征服政争。其次是掌握了畿内附近的富裕地方。还包括拥有了步枪、大炮等新武器,确保军事上的胜利。此外,织田对战国期的主要社会矛盾——自下起来冲破封建制的民众运动与自上加强封建制的领主运动,以后者胜利的形式来解决。
织田在统一过程中残酷镇压一向宗农民起义。1571至1574年他先后镇压了伊势长岛和越前的起义,屠杀几万人。天正八年(1580)攻下大阪本愿寺,又遣部将柴田胜家(1530—1583)扑灭加贺起义,与此同时,继续同各国大名争战。天正三年(1575)他联合松平家康,在长筱(三河境内)击溃日本中部最强大名武田胜赖的军队,总计平定26国。天正四年(1576)在琵琶湖畔近江安土修筑了安土城,作为统治的根据地。天正十年(1582),全国统一已指日可待,但就在这年6月2日,他在京都的本能寺遭部下明智光秀(1526—1582)的袭击,被迫剖腹自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