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瓷器方面。1833年清人朱琰撰《陶说》由葛西因是翻译出版,刺激了日本陶业的发展。九州佐贺县伊万里的陶工在长崎从中国人周辰官学会了“红绘法”(制色釉瓷法)后,经刻苦钻研,于1643年烧成半透明彩瓷。它是白地画红、绿色图案的瓷器。这种瓷器以伊万里为集散港,所以叫“伊万里烧”,也叫“有田烧”。
印刻及文房用品方面。日本的印刻技术是中国黄檗僧独立传入的。他著有《独立禅师石印》一书,后于明治三年出版。其次是心越,他带来了清·陈策的《韵府古篆汇选》。此书元禄年间(1688—1703)被翻印出版。黄檗山万福寺15、18代住持中国僧大鹏,著有《印章篆说》(1811年出版)。这些关于印刻技术的书籍的出版,使日本印刻术发达起来。
德川时代的文人爱用中国的文房四宝——笔、墨、纸、砚,促使日本文房用品制造业发达。当时日本能生产一种“和唐纸”(日本制的中国纸),还能生产一种名“华研写”的中国砚,同时出现了唐墨的模仿品。此外,裱装技术也从中国传入,清·张潮编《昭代丛书》第19集《装潢志》(清·周嘉胄著)对日本裱装技术的发展起了很大作用。
黄檗宗的传入
从室町时代起,日本的五山十刹逐渐衰落,至德川时代,佛教基本上没有什么变化。后以长崎唐三寺建立为契机,每年总要聘中国僧赴日定期(三年)担任住持。德川初,兴德寺逸然闻福州黄檗山隐元隆琦(1592—1673)之名,便向幕府推荐,四次招隐元前往。隐元于承应三年(1654)7月率弟子东渡长崎。那时已63岁。
隐元到日后,曹洞宗及临济宗的僧人先后受教。万治元年(1658)隐元到江户见德川家纲,家纲给他山城宇治(在京都南郊)地方的土地,让他建立黄檗山万福寺。宽文三年(1663)建成,成为日本黄檗宗的大本山。宽文四年(1664)隐元将黄檗山法席让给弟子木庵。
木庵到江户谒见德川家纲,家纲赐银2万两及土地。后黄檗宗又发展到关东。木庵的弟子铁牛、慧极和潮音在各地建立禅寺,大扬宗风。木庵另一弟子铁眼,经11年经营,于1678年完成了1618部7334卷日本黄檗版《大藏经》(根据明万历版)的翻刻。
黄檗宗来日僧侣都擅诗文、书画、印刻、医药,长崎唐三寺也以黄檗山为本庙。黄檗宗带给日本文化的影响十分深广,如隐元传来明代南方寺院的建筑样式。黄檗诸僧将当时独特的中国书法、绘画、音乐(明代琴、笛)、佛像雕塑、医学等传给日本,甚至日人家常食用的胡麻豆腐、隐元豆腐、黄檗馒头等到今天还受到喜爱。
本章第二节原载《文史知识》1984年第6期,中华书局。
第三节原载《世界历史》1992年第6期。
第四节原载《中外关系史论丛》1994年,与郑彭年合作。
第五节原载《日本史》第十四章,南开大学出版社,1994年。
【注释】
[1] 《史记》卷6《秦始皇本纪》第6,中华书局,第247页。
[2] 《史记》卷6《秦始皇本纪》第6,中华书局,第258页。
[3] 《史记》卷6《秦始皇本纪》第6,中华书局,第264页。
[4] 《史记》卷28《封禅书》第6,中华书局,1369页。
[5] 《史记》卷118《淮南衡山列传》第58,中华书局,3086页。
[6] 《三国志》卷47《吴主传》第2,中华书局,第1136页。
[7] 松下见林:《异称日本传》卷上一。
[8] 《后汉书》卷85《东夷列传》第75,中华书局,2822页。
[9] 松下见林:《异称日本传》卷上二。
[10] 《欧阳文忠公全集》卷15《日本刀歌》。
[11] 松下见林:《异称日本传》卷中七。
[12] 见《蕉坚稿》,引自《异称日本传》卷上一。
[13] 《日本历史》,第1卷,岩波书店,1962年,第141—144页。
[14] 西谷正:《古代日本和朝鲜——从考古学来看》,学生社,1978年,第102页。
[15] 《岩波讲座·日本历史》第1卷,1975年,第133页。
[16] 《农业考古》1986年第2期。
[17] 李江浙:《徐福东渡考》,《徐福研究》,青岛海洋大学出版社,1991年,第112页。
[18] 见滨田耕作、梅原末治:《金海贝冢发掘报告》,1923年。
[19] 西谷正:《古代日本和朝鲜——从考古学来看》,学生社,1978年。
[20] 江上波夫、松本清张:《古代朝鲜的文化和历史》,读卖新闻社,1975年,第68页。
[21] 西谷正:前引书,第104页。
[22] 杉原庄介:《日本农耕社会的形成》,吉川弘文馆,1987年,第4—5页。
[23] 同上。
[24] 田中冢:《古镜》,东京讲谈社,1979年。
[25] 贺川光夫:《宇佐—大陆文化与日本古代史》,吉川弘文馆,1978年,第187—231页。
[26] 同上。
[27] 窪田藏郎:《铁的考古学》,雄山阁,1981年,第46页。
[28] 《三国志·魏书·乌丸鲜卑东夷传》,中华书局,第853页。
[29] 窪田藏郎:前引书,第52页,62页。
[30] 窪田藏郎:前引书,第52页,62页。
[31] 窪田藏郎:前引书,第82页。
[32] 八幡一郎等编:《考古学讲座》第4卷,雄山阁,1969年,第207—208页。
[33] 木通口清之:《日本人之祖先》,东京每日新闻社,1978年。
[34] 参见木通口清之:《日本人之祖先》,东京每日新闻社,1978年。
[35] 参见冈田雄:《日本民族文化的源流和日本国家的形成》,吉川弘文馆。
[36] 赤城毅彦:《解开古代日本人之谜》,1980年,第189页。
[37] 同上。
[38] 徐松石:《日本民族的渊源》,香港东南亚研究所,1966年,第31页。
[39] 挪威人海尔达为证实古代文化能够渡海传播,1947年以九根圆木组成木筏,命名“太阳神号”,从秘鲁的卡亚俄(Callao)港出发,经101天漂流430海里而到达波利尼亚。1970年乘第二艘“太阳神号”卢苇船,从非洲出发,航程3270海里而到达大西洋彼岸。
[40] 根据《世界美术》第16卷(世界文化社编,东京,1980年)中的统计数字。
[41] 木通口清之:《日本人之祖先》,东京每日新闻社,1978年,第39页。
[42] 《三国志·魏书·乌丸鲜卑东夷传》,中华书局,第852页。
[43] 《三国志·魏书·乌丸鲜卑东夷传》,中华书局,第848页。
[44] 《文献通考·四裔考》,浙江古籍出版社,第2549页。
[45] 汪向荣:《古代的中国与日本》,三联书店,1989年,第37页。
[46] 《后汉书》卷76《循吏列传》第66《王景传》,中华书局,第2464页。
[47] 《日本书纪》卷10《应神天皇》十四年条。
[48] 《日本书纪》卷10《应神天皇》二十年条。
[49] 汪向荣:前引书,第46页。
[50] 赤城毅彦:前引书,第86页。
[51] 赤城毅彦:前引书,第92页。
[52] 松下见林:《异称日本传》卷上一。
[53] 副岛清高:《徐福来到佐贺》,《徐福研究》,青岛海洋出版社,1993年,第225页。
[54] 副岛清高:《徐福来到佐贺》,《徐福研究》,青岛海洋出版社,1993年,第225页。
[55] 井上光贞:《日本国家的起源》,1960年,第21页。
[56] 井上光贞:《从神话到国家》,收入《日本历史》第1卷,第211页。
[57] 《中国史研究》1981年第3期。
[58] 《历史与人物》1983年10月,第124页。
[59] 《考古》1981年第4期。1983年12月《考古学杂志》载近藤乔一《关于三角缘神兽镜制作的契机》一文,提出了异议。
[60] 《京都日中学术交流恳谈会会报》第15期,1983年6月。
[61] 田部是从事农业生产的皇室私有民。
[62] 辻善之助:《日本文化史别录》第1卷,春秋社,1955年,第2页。
[63] 《大日本史》卷242列传5《诸蕃十一》。
[64] 《新唐书》卷51志,第41《食货一》。
[65] 杜甫:《忆昔》,《全唐诗》卷220《杜甫五》。
[66] 《旧唐书》卷38志,第18《地理一》。
[67] 《旧唐书》卷50志,第40《兵》。
[68] 《新唐书》卷51志,第41《食货一》。
[69] 凡男女始生为黄,四岁为小,十六为中,二十有一为丁,六十为老……凡给田之制,丁男中男为一顷,老男笃疾废疾以四十亩,寡妻妾以三十亩,若为户者则减丁之半。凡田分为二等,一曰永业,一曰口分,丁之田二为永业,八为口分(《唐六典》卷3,《文渊阁四库全书》,第595卷)。
[70] 范文澜:《中国通史简编》,第二编第二册,第761页。
[71] 《新唐书》卷57志第47《艺文1》。
[72] 《令集解》卷12《田令》。
[73] 同上。
[74] 《令集解》卷13《赋役令》。
[75] 《令义解》卷3《学令》。
[76] 《令集解》卷15《学令》。
[77] 西冈虎之助在《庄园史研究》(岩波书店,1957年)中把日本庄园史分为三期:7世纪中叶至12世纪末是成立期,12世纪末至14世纪末是发展期,14世纪末至16世纪末是崩溃期。
[78] 《尚书通考》,卷7,《文渊阁四库全书》第62卷,第158页。
[79] 《扬州府志》,第2卷,成文出版公司,第1页。
[80] 《四部丛刊》,第3卷,《周礼》第8卷。
[81] 《春秋左传注》,中华书局,第1652页。
[82] 《史记》,卷15,《六国表》,中华书局。
[83] 《汉书》,卷53,《景十三王传》,第23《江都易王刘非》,中华书局。
[84] 《汉书》,卷6《武帝纪》第6,中华书局。
[85] 《后汉书》,志第21《郡国》,中华书局。
[86] 《扬州府志》,第2卷,成文出版公司,第8页。
[87] 《晋书》,卷15志第5《地理下》,中华书局。
[88] 《宋书》,卷35志第25《州郡》,中华书局。
[89] 《南齐书》,卷14志第6《州郡上》,中华书局。
[90] 《隋书》,卷31志第26《地理下》,中华书局。
[91] 《隋书》,卷31志第26《地理下》,中华书局。
[92] 《新唐书》,卷41志第31,《地理志5》,中华书局。
[93] 西乌定生:《中国经济史研究》,中译本第165页,农业出版社,1984年。
[94] 《新唐书》,卷53志第43《食货3》。
[95] 《旧唐书》,卷49志第29《食货下》。
[96] 《新唐书》,卷165列传第90《权德舆》。
[97] 《资治通鉴》,卷222《唐纪38》肃宗宝应元年条。
[98] 《新唐书》,卷41志第31《地理5》。
[99] 根据开元二十八年(741)户部账,全国人口48143609。《新唐书》,卷37志第27《地理1》。
[100] 《资治通鉴》景福元年(892)七月条。
[101] 《旧唐书》,卷182列传第132《秦彦》。
[102] 《隋书》,帝纪第3《炀帝上》。
[103] 清·李滢:《后芜城赋》,《扬州府志》卷30《古迹一》,成文出版公司。
[104] 《资治通鉴》,卷183《隋纪7》炀帝大业十二年条。
[105] 《全唐诗》,第301卷。
[106] 《全唐诗》,第524卷。
[107] 《太平广记》,卷345《孟氏》。
[108] 《旧唐书》卷88列传第38《苏瑰》。
[109] 《太平广记》卷290《吕用之》。
[110] 《康熙志》,转引自《扬州府志》卷14《物产》。
[111] 《旧唐书》,卷105列传第55《韦坚》。
[112] 《太平广记》,卷355《广陵贾人》。
[113] 《唐会要》,卷100《杂录》。
[114] 《新唐书》,卷54志第44《食货4》。
[115] 同上。
[116] 十三所巡院:扬州、陈许、汴州、庐寿、白沙、淮西、甬桥、浙西,宋州、泗州、岭南、郓、郑滑。
[117] 《天下郡国利病书》,第3卷。
[118] 《入唐求法巡礼行记》,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第7页。
[119] 八道州府:扬州、陈许、汴州、襄州、河东、浙西、浙东,鄂岳,《唐会要》第88卷。
[120] 《旧唐书》,卷49志第29《食货下》。
[121] 《新唐书·食货志》。
[122] 《唐会要》,第89卷。
[123] 《新唐书》,卷53志第43《食货3》。
[124] 《扬州三首》,《全唐诗》第522卷。
[125] 《入唐求法巡礼行记》,第12页,沈括的《补笔谈》中为南北十五里一百一十步,东西七里三十步。于邺的《扬州梦记》中为九里三十步。
[126] 安藤更生:《唐宋时代扬州城研究》,《鉴真大和上传之研究》,平凡社,1980年,第378页。
[127] 二十四桥根据安藤更生研究只有二十二桥,即茶园桥、大明桥、九曲桥,下马桥、作坊桥、洗马桥、南桥、阿师桥、周家桥、小市桥、广济桥、新桥、开明桥,顾家桥、通泗桥、太平桥、利园桥、万岁桥、青园桥、驿桥、参佐桥、山光桥(《唐代扬州城研究》)。
[128] 《入唐求法巡礼行记》,第14页。
[129] 李白:《秋日登扬州西灵塔》,《全唐诗》第180卷。
[130] 于邺:《扬州梦记》,转引自《鉴真大和上传之研究》,第359页。
[131] 《资治通鉴》,卷180《隋纪4》,炀帝大业元年条。
[132] 《资治通鉴》,卷181(隋纪5),炀帝大业四年条。
[133] 《资治通鉴》,卷181(隋纪5),炀帝大业六年条。
[134] 《唐大和上东征传》,第74页。
[135] 《李文公集》,卷18《来南录》,《文渊阁四库全书》第1078卷第189页。
[136] 《旧唐书》,卷110列传第60《邓景山》。
[137] 《入唐求法巡礼行记》,第26页。
[138] 《新唐书》,卷91列传第16《李袭誉》。
[139] 真人元开:《唐大和上东征传》,中华书局,1979年,第85页。
[140] 《入唐求法巡礼行记》,第200页。
[141] 安藤更生:《鉴真大和上传之研究》,第284页。
[142] 《入唐求法巡礼行记》,第202页。
[143] 《入唐求法巡礼行记》,第200—201页。
[144] 《入唐求法巡礼行记》,第200—202页。
[145] 小野胜年:《入唐求法行历之研究(上)》,法藏馆,1982年,第68页。
[146] 根据《隋书·东夷传》,600年(隋文帝开皇二十年)日本曾遣使到中国,但此事在日本史书上没有记载,故一般以607年这一次为遣隋使的开端。
[147] 《隋书》,卷81列传第46《东夷》。
[148] 木宫泰彦:《日中文化交流史》,中译本第56—57页,商务印书馆,1980年。
[149] 《隋书》,卷3帝纪第3,《炀帝上》。
[150] 《日本书纪》,卷22《推古天皇》16年条。
[151] 《日中文化交流史》,第51页。
[152] 《隋书》,卷81列传第46,《东夷流求国》。
[153] 王辑五:《中国日本交通史》,上海书店,第71页。
[154] 小野胜年:《入唐求法行历之研究》,法藏馆,1982年,第192页。
[155] 《入唐求法巡礼行记》,第14页。
[156] 《入唐求法巡礼行记》,第202页。
[157] 《入唐求法巡礼行记》,第203页。
[158] 木宫泰彦:《日中文化交流史》,商务印书馆,1980年,第73—74页。
[159] 平凡社编:《世界大百科事典》,遣唐使条。
[160] 《新唐书》,卷220列传第145《东夷》。
[161] 663年唐、新罗联军在朝鲜的西南白村江打败救援百济的日军。
[162] 《入唐求法巡礼行记》,第15页。
[163] 《入唐求法巡礼行记》,第24页。
[164] 《入唐求法巡礼行记》,第25页。
[165] 《入唐求法巡礼行记》,第31页。
[166] 《入唐求法巡礼行记》,第32页。
[167] 同上。
[168] 同上。
[169] 《唐大和上东征传》,第47页。
[170] 《入唐求法巡礼行记》,第24页。
[171] 《日中文化交流史》,第137页。
[172] 《日中文化交流史》,第109—116页。
[173] 《唐大和上东征传》,第38页。
[174] 《唐大和上东征传》,第42页。
[175] 《唐大和上东征传》,第47页。
[176] 《唐大和上东征传》,第83页。
[177] 安藤更生:《鉴真大和上传之研究·序》。
[178] 《唐语林》,卷一《政事上》,《文渊阁四库全书》第1038册,第18页。
[179] 《全唐文》,中华书局,第1761页。
[180] 《唐大和上东征传》,第43页。
[181] 《唐大和上东征传》,第62页。
[182] 《唐大和上东征传》,第47页。
[183] 《唐大和上东征传》,第47—48页。
[184] 《唐大和上东征传》,第51页。
[185] 《唐大和上东征传》,第39—40页。
[186] 《唐大和上东征传》,第51页。
[187] 《唐大和上东征传》,第62页。
[188] 《唐大和上东征传》,第85页。
[189] 《唐大和上东征传》,第83页。
[190] 《唐大和上东征传》,第80页。
[191] 《唐大和上东征传》,第80页。
[192] 《唐大和上东征传》,第80—81页。
[193] 圆仁:《入唐求法巡礼行记》,第9页。
[194] 圆仁:《入唐求法巡礼行记》,第35—36页。
[195] 圆仁:《入唐求法巡礼行记》,第189页。
[196] 圆仁:《入唐求法巡礼行记》,第190页。
[197] 圆仁:《入唐求法巡礼行记》,第192页。
[198] 同上。
[199] 圆仁:《入唐求法巡礼行记》,第13页。
[200] 圆仁:《入唐求法巡礼行记》,第36页。
[201] 圆仁:《入唐求法巡礼行记》,第27页。
[202] 圆仁:《入唐求法巡礼行记》,第198—199页。
[203] 圆仁:《入唐求法巡礼行记》,第7页。
[204] 圆仁:《入唐求法巡礼行记》,第8页。
[205] 圆仁:《入唐求法巡礼行记》,第18页。
[206] 圆仁:《入唐求法巡礼行记》,第32页。
[207] 同上。
[208] 圆仁:《入唐求法巡礼行记》,第16—17页。
[209] 圆仁:《入唐求法巡礼行记》,第22页。
[210] 圆仁:《入唐求法巡礼行记》,第24页。
[211] 圆仁:《入唐求法巡礼行记》,第28页。
[212] 圆仁:《入唐求法巡礼行记》,第9页。
[213] 圆仁:《入唐求法巡礼行记》,第189页。
[214] 圆仁:《入唐求法巡礼行记》,第12页。
[215] 圆仁:《入唐求法巡礼行记》,第10页。
[216] 同上。
[217] 圆仁:《入唐求法巡礼行记》,第4页。
[218] 圆仁:《入唐求法巡礼行记》,第5页。
[219] 圆仁:《入唐求法巡礼行记》,第9页。
[220] 圆仁:《入唐求法巡礼行记》,第14页。
[221] 圆仁:《入唐求法巡礼行记》,第30页。
[222] 圆仁:《入唐求法巡礼行记》,第35页。
[223] 圆仁:《入唐求法巡礼行记》,第18页。
[224] 圆仁:《入唐求法巡礼行记》,第29页。
[225] 圆仁:《入唐求法巡礼行记》,第22页。
[226] 圆仁:《入唐求法巡礼行记》,第36页。
[227] 圆仁:《入唐求法巡礼行记》,第190页。
[228] 木宫泰彦:《日中文化交流史》,第142页。
[229] 大庭修:《江户时代的日中秘话》,东方书店,1980年,第34—37页。
[230] 辻善之助:《日本文化史》第5卷。
[231] 1981年中华书局汇集其全部诗文,书札问答编为《朱舜水集》。
[232] 元赟烧:一种以濑户的陶土作原料,用蓝色颜料作画,涂以青白色釉,有透明感且雅致的陶瓷器。
[233] 辻善之助:《增订海外交通史话》,内外书籍株式会社,第669—670页。
[234] 王晓秋:《近代中日启示录》,1987年,第24—3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