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穆宗的治国秘诀(1 / 1)

明穆宗朱载①说:“我是大明朝最合适的皇帝。”此话不算吹嘘,穆宗在位期间,朝堂一片和气,百姓安居乐业。

而朱载垕治理朝政最大的秘诀竟然是——“懒”。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

①垕:hòu。

尴尬的童年

明穆宗的父亲嘉靖帝从术士那里得知:二龙不能相见。起初他并不在意,直到皇长子朱载基暴毙,嘉靖帝才想起此事,于是和次子朱载壑不再见面。有一次,朱载壑要出阁讲学,嘉靖帝必须出场参加仪式。不料仪式刚结束,朱载壑就一病不起,没多久就去世了。嘉靖帝经受两次打击,从此对剩下的两个儿子裕王朱载垕和景王朱载圳再不过问。朱载垕每次去给父皇请安,都被挡在外面。连朱载垕生母的葬礼,嘉靖帝也不许他来,原因是葬礼时父子二人都要出场。

直到公元1566 年,嘉靖帝重病卧床,将不久于人世。才将朱载垕叫到身边来,对他说:“为父这么多年不见你,并不是不疼爱你,而是怕害了你。”朱载垕哭着点点头,父子间多年的隔阂在一刻间烟消云散。

“懒”得有道理

朱载垕登基以后,并不比他的父亲勤快多少,不上朝也是常有的事。他唯一做的就是选举良臣、配合良臣,其他无所作为。

御史郑履淳曾写奏章质问他:“您在位三年,曾经召见过大臣吗?曾经主持过国家大事吗?您批复的奏章,是您亲自写的吗?”

御史蔡汝贤也上书说:“陛下您这两天又瘦了,肯定是留恋后宫的原因。”朱载垕看到这些奏章后,并没有生气,还给蔡汝贤回复道:“我这几天没有宠幸妃子,瘦了是工作累的。”

在朱载垕的宽松政策下,臣子们也较为放松,没有出现大的矛盾。不过,朝堂上拉帮结派的现象倒是经常出现。朱载垕对此也有些了解,不过他不插手此事。他觉得两个帮派互相遏制,反而比一枝独秀要强。有一次,他跟张居正开玩笑说:“你是属于哪个帮派的?”张居正回答道:“君子无党,臣哪个帮派都不是。”

朱载垕听了非常高兴,对张居正说:“这就对了,让他们吵去吧!

咱们看着就行。”

公元1570 年,鞑靼要求和明朝贸易往来,停止战争。朝堂上的大臣各抒己见,有的大臣认为这样做十分危险,会让鞑靼有机可乘,有的大臣则认为这是一个充盈国库的大好机会。两派僵持不下,最后只好让皇帝拿主意。朱载垕却回答道:“你们商量着办吧,商量好了告诉我一声就行。”

就这样,朱载垕要么不上朝,要么上朝后也很少发言。大家都说:“这位皇帝怎么这么懒。”其实,朱载垕的“懒”是有道理的,他觉得天下的贤人很多,自己只要知道如何任用贤臣就可以了。比如让精明能干的徐阶搞政治,让威风凛凛的戚继光搞军事,将朝政大事交给内阁和各部院。“圣天子垂拱而治①”就是这个样子。

①垂拱而治:垂衣拱手,形容毫不费力。治:平安。古时比喻统治者什么都不用做,却能使天下太平。多用作称颂帝王无为而治。

收拾烂摊子

朱载垕虽然将朝政都交给臣子们处理,但他也不是一点作为都没有,他要处理父亲嘉靖帝留下的一些烂摊子。

嘉靖生前迷恋长生之术,因此全国的道教活动十分活跃。其中不乏有一些滥竽充数的,假借道教谋取私利。朱载垕下旨停止一切有关道教的活动。

朱载垕登基之时,国库里所剩银两并不多。朱载垕不仅带头节俭,从牙缝中省下库银,还让军队自行筹钱。朱载垕犯难之时,一个叫姜子羔的大臣出了一个“好主意”,他对朱载垕说:“地方官员来京做汇报时,都要上下通融,免不了送钱送礼的。不如将这部分钱收敛上来,充实国库。”朱载垕看到奏疏后勃然大怒:原来地方官员来京时都要随礼,这钱不是从百姓身上搜刮的,还能是从哪来的!于是下旨禁止官员来京时送礼。

当初,明太祖为了防止海外来犯,实行海禁政策,在保护沿海人口的同时却阻碍了沿海经济的发展。朱载垕在福建开设经济特区,允许海外商民来此贸易。此政策一出,福建港口迅猛发展,海外的白银纷纷流入国内,解决了国库亏空的问题。

总的来说,朱载垕算得上一位贤明的君主。宽仁大度,不论是朝堂上的大臣还是民间的百姓,在他的统治下都感到毫无压力。

因此当朱载垕去世之时,朝堂上下一片哭声。

相关链接:

垂拱而治

《书经·武成书》里有一句话:“纯信明义,崇德报功,垂拱而天下治”,讲的是君主垂拱而治,垂指的是垂挂,把上衣挂起来就叫垂衣。拱手是行个拱手礼,表示不做什么事、不用花什么力气就天下太平,无为而治了。

《尚书·尧典》里有“平章百姓”的话。平的意思是公平正直,章通“彰”,有彰明、显著、鲜明的意思。两句话的意思合起来就是:君主坐朝临政,与群臣共商国是,垂衣拱手,无为而治,天下太平,政绩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