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一代帝王之兴,必有一代名世之臣。明朝的开国功臣之中,就有一位被描述得神乎其神的大臣——刘伯温。
至于神到什么程度,民间有“三分天下诸葛亮,一统江山刘伯温”一说。
“神童”不是吹的
刘伯温名字叫作刘基,伯温是他的字。他的曾祖父刘濠曾在前宋任翰林掌书之职,元朝朝廷派使者去调查那些反元复宋的人,刘濠用计将使者灌醉,然后放火烧了房子,记录人员的名册也因此被烧毁,才使很多被牵连的人幸免于难。刘伯温的祖父刘庭槐十分博学,上知天文,下晓地理。而刘伯温的父亲,也是一位饱学知识的人。
出身于如此优秀的家庭,刘伯温果然天资聪颖,他年幼读书时能七行俱下,十二岁就考中了秀才,乡亲父老都称他为神童。
他最神的地方要数过目不忘,相传他成年后曾到一家书店看书,店主为了讨好他,想把书送给他,刘伯温却说:“我翻过一遍后内容就已经了然于胸,还要书做什么?”
十四岁时,刘伯温到郡庠①读书,学习春秋经。此书是一部隐晦深奥的儒家经典,其他学生能读得流利就已经非常不错了,刘伯温却默读两遍就能倒背如流,而且还根据文章阐述自己的观点。老师十分佩服,背地里对人说道:“刘基真是位奇才,将来绝非等闲之辈。”
刘伯温十七岁时,跟随名士郑复初学习程朱理学。郑复初对刘伯温的父亲说:“您的祖上德行深厚,这个孩子一定会光宗耀祖。”
刘伯温博览群书,更喜欢研究奇门遁甲之术。他料事如神的本领,与少时的努力密不可分。
献策十八条
公元1333 年,二十三岁的刘伯温赴京赶考,一举考中状元。
不料元末战乱纷争,且元朝廷政治腐败,刘伯温只好蛰居隐退,韬光养晦,等待贤君。
①郡庠:庠,xiáng。郡庠,就是古代的学校。
朱元璋起义,攻下金华时听说了刘伯温的名声,派人带上礼物去聘请刘伯温,不料却被刘伯温婉拒了。后来朱元璋又找了风雅之士孙炎去劝说,刘伯温这才出山。刘伯温见到朱元璋后,呈上“时务十八策”,十八策的内容主要是灭陈去张、屯兵自养、严肃军纪等详细策略。
刘伯温给朱元璋分析天下形势,他说:“张士诚不过为了自保,不足为虑;陈友谅的领导之位是篡夺来的,名不正言不顺。我们应该先灭陈友谅,再顺江而下灭掉张士诚,就可以占据天下了。”后人将这次谈话称为朱元璋和刘伯温之间的“隆中对”。朱元璋有了刘伯温辅佐后如鱼得水,还专门建了一座“礼贤馆”供刘伯温居住。
不久,朱元璋听从刘伯温的计策,出其不意攻打陈友谅,拿下了江州。驻守龙兴的大将胡美想要归降朱元璋,但是想保留自己的军队。朱元璋有所忌惮,不知道是否该同意这个条件。这时刘伯温从后面踢他的床榻,暗示他可以收胡美作为自己的后备力量。朱元璋这才醒悟,立刻改口说:“我们未曾交战,你就来投降,可见你的诚意,我怎么会解散你的部队呢!”于是胡美心甘情愿地投降了。不久,江西各地也都投降了。
在朱元璋和陈友谅最后的鄱阳湖决战中,刘伯温更是展现了他的神机。当时交战激烈,朱元璋正在船上聚精会神地指挥,刘伯温突然箭步冲到他的身边,二话不说把他拽到另一条船上。朱元璋还没回过神来,就听见一声巨响,刚刚乘坐的那条船被弹药炸毁了。两军交战数日不分胜负,刘伯温经过推算,在金木相克之日再次出兵攻打陈友谅,陈友谅果然兵败。
劝君妥善
朱元璋登基后,总是保持着高度的政治敏感,有时一个梦都能让他惊虑万分。
一次,朱元璋梦到一颗沾满鲜血的头颅被埋在土里,从梦中惊醒。他觉得这个梦不祥,怕应验在自己身上,所以下旨让提前处斩一个死囚。刘伯温听到此事后,风风火火地来到宫里劝阻朱元璋:“梦和现实是相反的,况且您梦到血头在土里,不就是一个眾①字吗?头被埋在土里,说明将要获得土地。”朱元璋听了他的话后,将死刑犯重新押回牢里。三天后,张士诚投降,朱元璋果然获得了大片土地。
刘伯温做事运筹帷幄,人们都称他前知五百年、后知五百载。
朱元璋登基后三年,让刘伯温做了弘文馆学士。这年的十一月,朱元璋大封功臣,又授刘伯温为开国翊运守正文臣、资善大夫、上护军,爵位为诚意伯,食禄二百四十石。第二年,在刘伯温的请求下,朱元璋赐他还归家乡。
①眾:zhòng,众的繁体字。
相关链接:
中国历史上六个通晓天机的人
在中国历史上,有一些被传的神乎其神的特殊人物。
他们往往上知天文、下知地理,被当作智慧的化身,并在老百姓的口中被神化。
其中有六位最为出名,分别是西周时期的姜子牙、战国时期的谋略家鬼谷子、汉朝功臣张良、三国的诸葛亮、隋朝末年的袁天罡,再加上明朝的刘伯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