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夏:偏安一方的党项人 西夏党项族的起源(1 / 1)

文献中记载,最早的党项人被称作“党项羌”,他们被归为汉代西羌的后裔。自古以来,羌人就占据着青海湖周围的草原和青海湖以南的黄河、大通河、湟水源头附近的山地。这一片地区的边缘地带,就是位于吐蕃东北部、人们习惯称作安多的地方。

党项族语言

党项这个名字最初是在鄂尔浑突厥鲁尼文碑铭中出现,时间是公元735 年。

这个字最初的来源是某种阿尔泰语系的形式。后来,党项就成了北亚和中亚地区对于某些居住在青海湖、甘肃等地区的部落群体的通称。

这个名称一直使用到19 世纪。在汉文、突厥文、阿拉伯文的文献中,以及19、20 世纪前,前往汉、藏交界地区的西方探险家的传记中,都广泛使用了这个称谓。

在党项人的语言中, 党项人自称为“Mi”“Mi-·lah” 或“Mi-·ag”。汉语意思是“缅药”或者“弭药”,“Mi-·ag”

则是藏族文字中对党项人的称谓。

公元7 世纪,唐史中曾明确记载:“其故地陷于吐蕃,其处者为其役属,吐蕃谓之弭药。”在吐蕃的文献中,“Mi·ag”则是指位于北方的一个王国,也就是青海湖以东及东北的地区。到了最后,这个词演变为对整个西夏领土的称呼。

公元11 世纪,青海湖的吐蕃人和于阗人在与宋朝君主的书信来往中,就以这个名字来称呼西夏的党项人。到13、14 世纪,“Mi-·ag”这个词就与蒙古语的“kashin”意思相同,指称原来西夏的臣民和属地。

在四川西部的地名和传说中的木雅和木讷,也属于“Mi-·ag”

的另一种称谓。“Mi-·ag”是一个得到广泛使用的名称,但是对于它的种族和地理属性,迄今为止也不是十分清楚。

党项人在发展过程中受到了周边地区文化的深刻影响,尤其是东亚大陆的吐蕃、汉、蒙古等文化,对党项文化的影响极大。

部落迁徙

公元4 世纪到7 世纪,青海湖地区处在吐谷浑鲜卑政权的统治下。鲜卑政权的缔造者吐谷浑是慕容部人,他在4 世纪初率部从东北迁徙到青海湖地区,创建了以他的名字命名的政权。

吐谷浑政权统治羌人地区的腹地,在青海湖周围水草丰美的牧地上过着游牧生活,族中的年轻人也和当地人结成了联姻关系。

公元581 到618 年,党项人是作为吐谷浑属部宕昌①和邓至的遗种出现在书中的。他们最初出现是在6 世纪末,这个时间恰恰是突厥第一汗国的崩溃和唐朝兴起的时间。公元628 到630 年,唐朝军队击溃突厥人,粉碎了突厥与吐谷浑的联盟。

此后不久,新兴的吐蕃政权的军队也开始从西南部进攻吐谷浑,并对党项造成了巨大压力。公元680 年,吐蕃人取代了吐谷浑在青海湖地区的地位,迫使众多党项人逃离故土。

这些事件引发了一系列民族大迁徙,生活在唐朝西北部草原和边缘地区的民族开始大批涌向东方,寻求自己的领地。其实,早在公元584 到585 年,就有一大批党项部落在其首领拓跋宁丛的率领下归顺隋朝,但是他们并没有提出重新定居的要求。

公元6、7 世纪时,党项社会是由“互不相统”的部落或“姓”

组成的,部落或姓的区别,以其能够召集的骑士数量为准。据文献记载,这时的党项部落的主要特点就是盗窃和掠夺其他部落的东西,并且还衣衫不整。

①宕昌:宕,dàng。宕昌,今隶属于甘肃省陇南市。

即使如此,他们之间却极为团结。虽然平时看起来他们对谁也不理睬、打打闹闹的,但是只要有异常的突发事件,他们便立刻团结起来一致对外。他们主要依靠羊、豕①、牦牛、马、驴等家畜来维持半定居生活。

西夏政权在很大程度上是由党项拓跋部及其联盟创建的。从一开始,拓跋就是一个有名的党项部族,与早期的党项部族不同,拓跋氏是高贵的鲜卑姓氏,而且是后魏皇室所出的部族。另外,在吐谷浑中也有姓拓跋的部族。

部分学者认为,党项拓跋部就是吐蕃化了的鲜卑上层,他们就像其先辈吐谷浑一样,统治着大量羌人。早在11 世纪初期,第一位西夏皇帝就提出了这种解释,他自称是后魏统治者的后裔。

但是其他学者认为,西夏皇帝说自己与后魏皇室有亲缘关系,不过是为了表明其统治的合法地位的一种手段。

在中国北方,拓跋这个姓氏曾经有着崇高的威望。而作为在党项政治上占有统治地位的拓跋集团,他们最初与吐谷浑结盟,然后摆脱吐蕃的统治归附于唐朝。到了西夏时期,又与契丹结盟反对吐蕃。尽管他们与中原有过长期的不和经历,但是党项族却始终与内地保持着密切关系。

①豕:shǐ,猪。

相关链接:

西夏人的宗教信仰

西夏统治者笃信佛教,西夏建国前,李德明曾遣使赴宋朝河东地区的五台山进香,并向宋朝求赐佛经。

景宗李元昊也向宋朝求赐佛经,还组织僧侣用新创的西夏文翻译佛经,并在首都兴庆府东修建高台寺。

崇宗乾顺时期,不仅在凉州修缮护国寺、感应塔,还在甘州建造崇庆寺、卧佛寺等;公元1090 年,西夏人还完成了西夏文翻译的《大藏经》。

仁宗仁孝时期,更是大量刻印散施佛经。黑水城遗址中发现的大量西夏文的刻本和写本大多是佛经,可见西夏佛教传播的繁盛。西夏佛教前期来源于中原佛教,中期是回鹘佛教,后期是吐蕃佛教。

李元昊治理西夏国

李元昊是西夏的开国皇帝,他的祖籍在银州,是北魏皇室鲜卑拓跋氏的后人。李元昊建国后,通过创立年号、修宫升府、设立百官、制定服装礼仪、创建擒生军、设立十二监军司等一系列举措,进一步巩固了国力。同时,又通过发动三川口之战、好水川之战、麟府丰之战、定川寨之战等一系列战役,正式与辽兴宗对战,奠定了宋、辽、西夏三分天下的局面。

建立基业

李元昊的远祖拓跋思恭在唐朝时因功被赐李姓。李元昊继承西平王的王位后,想认祖归宗,便不再姓李,而自称嵬①名氏,直到公元1047 年才又改回李姓。

①嵬:wéi。

公元1028 年,李元昊的父亲李德明为巩固和发展西夏政权,采取饱占河西走廊的战略,令二十四岁的李元昊进攻西凉。

李元昊接到这一重任后,采取突然袭击的方法,令回鹘可汗来不及调集兵力便被攻破。此后,李元昊又用同样的办法令瓜州、沙州相继投降。李元昊也凭着这显赫的战功,被册封为太子。

接着李元昊又遵照父亲的意愿,在率军回师途中,声东击西乘势攻下西凉。李元昊突袭甘、凉,不仅使党项的势力扩展到河西走廊,也给年轻的自己再次赢得声望。

公元1032 年十月,李德明病逝后,李元昊在兴州凭太子的身份和自己显赫的战功,登上西夏王的宝座。

这个时候,由西夏控制的地域有黄河东、玉门关西、萧关南,以及大漠北足足二万余里地,形成了宋、辽、西夏三足鼎立的局面。

巩固国力

公元1038 年,李元昊在亲信大臣野利仁荣、杨守素等人的拥戴下,在兴庆府南郊高筑祭坛,登上皇帝的宝座,国号“大夏”。

李元昊建国后,在疏通原有渠道的基础上,又修建了长达二百余里的水利工程,使首都兴庆府周围的田地成为西夏主要的粮食生产区之一。同时,李元昊还设置了“农田司”,以进一步加强农业管理。

畜牧业也是西夏的传统经济,河西走廊、平凉地区则自古有“畜物甲天下”的美誉。著名的“党项马”和其他牲畜、畜产品都是党项族与汉族贸易交换的主要商品。

但是,由于频繁的战争,大量牲畜和“党项马”在战争中被损耗。

为了使本民族的传统经济得到持续发展,李元昊专门设立了负责管理全国畜牧业的“群牧司”。

西夏建国初年,教育事业并不发达,李元昊便注重汉族的知识分子为自己效力。据《宋史·夏国传》记载,李元昊的智囊团有嵬名守全、张陟、张绛、扬廊、徐敏宗、张文显等。除了嵬名守全是党项人外,其余都是汉人。

为了拥有本民族自己的文化特色,李元昊还主持创制了西夏文字。并且规定,西夏国内所有的艺文诰牒,上自官方文书、下至民间日常生活,一律都用新制的西夏文字书写。这不仅加强了统一,更对巩固政权起了巨大的作用,这也是李元昊加强民族意识建设的又一突出贡献。

改革民风

李元昊为了强化民族意识、增强党项族内部的团结,也为了获得各部落人民的支持,首先抛弃了唐、宋王朝赐封给李元昊祖辈的李姓和赵姓,改姓嵬名,称“吾祖”。

“吾祖”是党项语,意思是“青天子”。李元昊认为自己的祖先是鲜卑拓跋,为了怀念祖先,便保持旧俗,令所有西夏人一律“秃发”。所有西夏人必须在三天之内把头发剃掉,否则一律处死。他自己率先以身示范,剃光头发,还在耳朵上戴上了重重的耳环。

公元 1034 年,李元昊改年号为“广运”,后又改为“大庆”。

同年五月,升首都兴州为兴庆府,并在城内大兴土木,扩建宫城。

兴庆府的布局仿照唐朝首都长安、宋朝首都东京的样式。李元昊还依照唐宋王朝的礼仪制度设立文武百官,且在皇帝之下设立中央政府机构。即中书省、枢密院、三司、御史台、开封府、农田司、群牧司、蕃字院、汉字院等;地方分别设州、县;同时还对文武百官、普通百姓的服饰做了严格规定。

强化军事

李元昊深知,没有强大的军事力量和严格的兵制,再辽阔的疆土也会成为别人砧板上的鱼肉。为此,李元昊在原有基础上进一步扩大兵力,使军队总人数达到五十多万;他还把十二个部落改成十二个军事行政区,在各驻地置十二监军司。

每一个监军司都设统军、副统军和监军使各一员,由贵戚豪右担任;下设指挥使、教练使、左右伺禁官等数十员,不管是党项人还是汉人都可以担任。

除步兵外,常备军还有骑兵、炮兵、“擒生军”、侍卫军等。

相关链接:

西夏人的舞蹈

西夏人能歌善舞,他们日常生活中的歌舞活动十分普遍。其中,还有不少吐蕃人和汉人的歌舞表演者。

舞蹈种类有皮鼓舞、跳麻龙、猫舞、盔甲舞等。

皮鼓舞是一种一手拿类似太平鼓的扇形单面鼓、一手拿鼓槌一边跳一边击鼓的舞蹈。

盔甲舞则是一种源于古代战争生活的舞蹈。跳舞的人手持戈与长弩,头戴头盔,身披铠甲。领舞者的肩上还挂着一串铜铃,一边跳舞一边摇动肩胛,令铃儿叮当作响。

西夏的舞蹈在碑刻和石窟壁画中都留有生动的图像。

如建于公元1094 年的《凉州护国寺感应塔碑》,碑额两侧就是用线刻的舞伎。她们**着身体和脚,手腕上还缠着佩璎,两两对称地舞蹈,于豪放中又显出妩媚的姿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