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徽的诞生(1 / 1)

对于自己热爱的建筑事业,林徽因往往有着别样的专注。她将自己诗人的美感与想象融进科学严谨的治学态度中,完成了一件又一件集艺术与科学于一体的精美设计。

1949年7月,梁思成和林徽因领导了清华大学国徽设计组的工作。从此,林徽因的生活就像上紧了发条的钟,每一天都以分钟计算。这个女子生来就倔强好强,从不轻言失败,更不会因为身体不适而放下手头的工作,辜负众人的期盼。自从学习建筑以来,林徽因就被它技术与美的完美结合所深深打动,并立志要用自己对艺术的感悟,来挖掘建筑里独特的“美”。

国徽设计对林徽因来说,是一件神圣且尊荣的事情,当下,没有任何事情能阻挡她拼尽全力。即使身体抱恙,她也拖着病体,默默忍耐。此时的她,仿佛一叶轻舸驶出江河,不愿屈服于命运的摆布,而是要用自己的力量向远方行驶,开创辉煌。

然而,不是所有的成功都会一帆风顺。历经两个多月的辛苦努力,清华送审的第一稿因为方案体现“政权特征”不足而没有通过。当得知审查小组希望在国徽图案中出现天安门的图案时,林徽因立刻派人去画天安门的透视图,并从营造学社那里找出测绘天安门建筑的图纸,分别是有百分之一比例和二百分之一比例的天安门立面、平面、剖面图。

在这次的设计中,林徽因始终主张放弃多色彩的图案结构,选择将中国人民千百年来喜爱的金、红两色作为国徽的基本色,这样,既富丽庄严,又醒目大方,象征了中华民族的气势。

在那段忙碌的日子里,林徽因家中几乎成了一个国徽的作坊。满地都是资料和图纸,还有各个国家的国徽,以及小组每次讨论后留下的草图,几乎没有下脚之处。拖着病弱的身体,她辗转于满地的创意和图纸之间,累得实在支撑不住,就回到**休息一下,起来再接着画。

经过三个多月的日夜奋战,清华小组的设计方案最终以庄严肃穆、独具气魄而胜出。消息传来时,林徽因已卧床静养了数日。这样的荣耀于她而言,是太过珍贵了。曾经颠沛流离的隐忍与寂寥,曾经无可寄托的理想与信仰,曾经不服输的坚韧与倔强,如今都已给了她的人生另一种想象。一支画笔,一页草图,一首诗歌,她为那个时代和文化留下了一个完美的背影,在旧时光里,摇曳生姿。

1950年6月23日,全国政协第一届第二次会议在中南海怀仁堂召开,林徽因被特邀出席会议。会议上,新政权要正式确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在毛泽东的提议下,全体代表起立,以鼓掌的方式通过了由梁思成、林徽因主持设计的国徽图案。同年,林徽因被任命为北京市都市计划委员会委员兼工程师。

这一年,是林徽因一生中最绚烂的一笔。她的努力与付出,不为财富,不为名利,不为荣耀,只是为了对得起热爱的祖国和钟爱的事业。

对于母亲在建筑方面的成就,梁从诫说:“母亲在测量、绘图和系统整理资料方面的基本功不如父亲,但在融合材料方面却充满了灵感,常会从别人所不注意的地方独见精彩,发表极高明的议论。那时期,父亲的论文和调查报告大多经过她的加工润色。父亲后来常常对我们说,他文章的‘眼睛’大半是母亲给‘点’上去的。”

林徽因有美学的修养,还兼具科学家的缜密,她总能赋予那些没有血肉的设计方案和建筑躯体以灵性,创造一种“建筑意”。这就是她对事业的追求,以一种近乎神圣的使命感,完成自我的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