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隋597年,杨靖之父“随国公”去世。此时的皇帝杨靖正在江南行宫往回赶参加父亲的葬礼。
独孤皇后把自己的五个儿子全部召入宫中,另外让女侍官青薇通知自己的老父亲独孤信将军。
“告知父亲,让他集结兵马在阖闾门外待命!”
“青薇遵命。”左青薇是独孤皇后的侄女,自小就跟随她左右,自然得宠做皇后侍从女。她后退两步有些想不通,“姑姑,既然皇上快回来了,您又何必?”
独孤皇后大袖一摆,居高临下,想起自己日日夜夜喝着的汤药是他命人送来的毒药,她面色严峻道,“他对我无情,我何必对他有意。听着,我不希望我儿子的登基典礼上有任何多余的人出现!”
“是,青薇遵命!”青薇快步后退再不敢多问。
独孤皇后十四岁嫁给杨靖的时候,在新婚之夜,杨靖便对她发过誓“一辈子只爱独孤氏一个人,不纳妾,不滥情!”
可是前有大义公主叫他怒断夫妻情分,从此不来她宫中半步!后来居然连前朝逆臣之女都宠幸,公然册封为妃!叫她堂堂“二圣”之尊何在!
独孤皇后仰天长啸,“哈哈哈哈哈!”长舒一口气,眼中爱恨不能平,“杨靖啊杨靖!我们之间总算在今日有个了断了!”
随国公去世,皇上不在朝,皇后此时又携五子和大半兵权称霸朝野,朝政一时大乱!
太子杨永扶着独孤氏坐下,躬身而跪,“母亲,儿子自知不是当皇帝的那块料,而且父皇尚在人世,母亲这是在叫儿子犯上作乱啊!母亲从前教儿子的人伦孝道难道统统不作数吗?儿子请求母亲……”
不等太子说完,独孤氏一个巴掌过去,“闭嘴,我独孤家怎么会生出你这懦弱种!”说着独孤氏就往门外走。
其余四子统统跪地,“母亲!”
独孤皇后转身早已泪流满面,一边是亲身五子,一边是爱恨纠缠了半辈子的丈夫,此刻高高在上的自己,已经下不来了!
她泪水涟涟爬上坐台端起那碗汤药摔在五个儿子面前,“我儿且看!”
只见地上褐色的汤药滚起许多泡,随之摔在地上的银簪子即可见黑!
“母亲!这是!”
“这是你们的父亲每日叫我喝下的汤药!”独孤氏无力的做到在一旁,眼角泛着冷光说道,“现在他要你们的母亲去死,你们还要顾着他不成吗?”
二子杨邑面露凶恶之色,“母亲,大哥不干我干!”
独孤氏看着杨邑连连叫好,“可是孩子啊,次子登基名不正言不顺,登基的必是你大哥,他可是太子啊!就让我拼出这条半死的命去为我的儿子谋一个天下吧!”
杨邑听见这话慢慢收回自己的冲动,掉脸深深的看了自己的亲大哥一眼,再也不说话了。
“母亲!”杨永突然动容了,此时动也是死,不动依然是死,不如随着母亲拼去。
独孤氏下令,“刻日准备登基大典!”
一会儿的功夫青薇来报,说事情已经通达到位。
独孤皇后这才松下一口气,缓缓坐下去,一手拉着侄女青薇的手,“薇儿,我这么做,是不是太狠?”
青薇脸骨方正,有掌事风范,自能在皇后面前评说几句,“娘娘是被皇上以命逼上梁山,这山,可上不可下啊。如今皇后娘娘五子撑腰,兵权在手,朝野上下凭谁不服?”青薇说着附上她的耳朵,“再说娘娘派出去的皆是高手,大罗神仙也难逃出生天,何况皇上兵马未带!”青薇再想说下去的时候皇后拦住了她。
“我知道了。”她眼睛微眯,一丝寒光,抬头看看自己培养出来的侄女,她满意之极,温柔地抚着她的手问,“青薇啊,你自小就跟着我,如今姑姑还叫你做我殿中的侍女是否心有不甘啊?”
“姑姑折煞我了,能侍奉姑姑左右是我的福气。”
独孤氏勾起嘴角看着她,她早就看透了侄女的掌事雄心,又何必在这里绕弯子,“那内侍局掌事之位我只好托付其他人咯?”
“内侍局掌事?”左青薇陡然激动,拉着独孤氏的袖子撒娇,“姑姑,姑姑如此看重青薇,青薇定不负姑姑好意!”
“你这孩子!心口不一的,我看再留你历练两年再去吧!”
“姑姑……”青薇再度撒娇。
独孤氏这才罢口,“此番事成,姑姑必定叫你平步青云!”
“青薇多谢皇后娘娘信任!必不辜负娘娘厚心。”青薇正式的走下踏步朝皇后行礼。
大殿之上,皇后故意拿出一封密信哭哭啼啼的说,“随国公逝世举国同悲,现在更有噩耗传来,皇上在江南游玩之时遭到前朝余孽的暗杀,已尸沉长江”皇后悲痛,说出这个消息便再也念不下去了。
很快,朝野异声多出。左青薇之父左大人大喝一声,“皇上遇刺,举国悲恸,但首当其要的是要太子杨永继承皇位我大隋才不会乱了纲纪。”
丞相杨述却不同意,“皇上遇刺之事待查,只凭皇后娘娘一
封密信便要改朝换代,万一皇上活着回来了岂不是以为皇后娘娘谋反?”
“大胆杨述!你敢在皇后娘娘面前造次!”左大人与他对嘴。
“左大人爱国忠心日月可鉴呢!皇后娘娘尚未发话你这般急切,岂不是皇上不急太监急的道理?”杨述与他斗法不是一两日,简单便能应付。
“你!”
“咳咳……”皇后在殿上做哭泣之势,她质问杨相,“自大隋建国一来,本宫勤勤恳恳,管制后宫之严,只盼皇上用功朝廷;犒劳将士之厚,本宫即使舍了买珠宝首饰的八百万钱,也从未对我大隋将士不舍的一分!朝野上下将本宫的所作所为看在眼中,记在心里。这才将本宫和皇上并称为“二圣”,怎么?这番功劳本宫在杨相眼里竟如此一文不值。本宫与皇上相知相伴多少年,如此悲痛之中还要遭谋反之嫌?”
“皇后娘娘功德千秋万代!”一旁许久不发话的兰零夜将军抱拳称道,“若皇上确已遭难,早立皇位也是为了稳定纲纪。杨相便不要诸多阻拦了。”兰零夜将军向来不参与这样的政治斗争,今日替皇后一说,皇后倒对他感激几分。
这时兰零夜悄悄递了张字条给杨相,杨相大惊,原来左大人的兵马已经把自己的家给包围了,只要他反对,自己的家人将全部遭殃。太子登基一事板上钉钉不容他多言。
他感激的看了兰零夜一眼,不得已对皇后再言,“老臣拥立太子杨永继承皇位!”
随后众臣皆俯首跪地称,“臣等拥立太子继位!”
随后皇后独孤氏成足在胸的望着大殿外那一方小小的天空微笑,杨靖,你大势已去了罢。
不料此时兰零夜将军提出要解甲归田,说是在征战沙场旧伤复发,自愿将兵权交出去。独孤氏也不多做挽留,多得一方兵权岂不快哉!
下朝后,杨相不明白他为何这样做,追上去问他。
“大将军留步!将军年纪尚轻,为何这么早就退出朝堂?”
“丞相也说是朝堂了,我一介武夫,成日与你们呆在朝堂上晒太阳,兵无用处,等于死兵。”
“可现在皇后独揽大权,皇上的事根本不清不楚啊。”
“就是乱,所以我不想掺和了,心不在此啊丞相!”兰零夜这才黄金年龄,却与老丞相称兄道弟可见他多不屑这些繁文缛节,他奔走大呼,“此刻解甲归田,从此不问朝堂事,蓑衣酒饭粒粒香,岂不快哉!哈哈哈哈!”他再也没有回头去望、去留恋那座权势铸就的宫殿。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