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献忠此番入川,主要是采纳了军师王自贤的意见。
公元1643年(崇祯十六年)11月,张献忠占据了湖南全部和湖北、江西各一部。这是他造反生涯中占地最为广阔的一次。张献忠正打算以此为根据地,图谋霸业。可这年正月,却突然传来了李自成开国于西安的噩耗。
让姓李的在称帝这件天大的事情上抢了先手,迫使张献忠不得不改变既定的进取方略。张献忠不仅已经非常清醒地认定李自成已经成为他图谋霸业的头号对手,除了在李自成的后院放火,他还须分兵提防在武昌虎视眈眈的左良玉,故将湖湘水陆大军全数调来。除留守岳阳、临湘者外,分为水陆两路,浩浩****向着荆州杀来。
而此时的李自成一心盯着北京城,根本没有提防张献忠会在背后捅他一刀,所以在荆州留驻的兵马不多。
张献忠的大军未到,守军自知难敌,便弃城一轰而逃。
张献忠进入荆州,在崇王宫驻下,见李自成未派军来战,遂分兵将附近州县占领,暂时休整,厉兵秣马,准备进攻襄阳。
然后传王自贤进宫,命他发檄到各营,召集汪兆龄和孙可旺、李定国、刘文秀、艾能奇、刘进忠、马元利、狄三品、张能第等一班将领,速到崇王宫议事。
飞骑四出,远近将领奉檄后,立即驰赴崇王宫候驾。
得知众将领已经到齐,张献忠才由王自贤陪着,出来与大家见面。众人依次进殿,向张献忠磕头献礼。礼毕,张献忠兜头便是一通臭骂,骂李自成不知天高地厚,不单抢先在西安称帝,还妄图对自己发号施令,拿自己当他的枪使。
接下去,他对众将说道:“现在闯贼已在西安称帝,左良玉又占了武昌,我军所占之地,与他二人接壤,我想进攻襄阳,怕的是左良玉夺我长沙,若是先打武昌,又怕李闯派大军前来抢夺荆州。要想两路进攻,我军兵力又不够,要想联合一个打垮另一个,又担心两个都是我不共戴天的死对头,不会与咱联手。实在想不出一个万全之计。你们看,当下应该怎么办才好?”
众人争相发话,多数人建议大西军顺江东下,正位金陵,养威蓄锐,然后挥师北伐,夺取全国。
张献忠听后表示赞同,说他已带甲兵百万,战将千员,飞渡长江,有何难事。正在与众将领说话,没想李定国霍然起立,急不可耐地发言了。
陕西榆林人李定国是个苦出身,十岁时因饥饿倒毙路旁被张献忠收留,随即参加农民军,随张献忠转战各省,杀敌无算,屡获战功。这年才20岁出头,却已经是大西军中一位身经百战,无人敢不敬畏的杰出将领。
李定国驻军咸宁,接到传檄后,才飞骑赶到荆州崇王宫议事。
“父王,”李定国道,“那左良玉之军虽众,大都是招降各路残败农民军而成,其老兵宿将除方国安等少数外,全已战死。左良玉现已年老,精神颓败,各路降兵降将,不甚受他约束。现在我军已据大湖南北,武昌尚为左军所据,不可不取。儿意请父王暂缓攻襄阳,先取武昌为上。既得武昌,则九江、南昌不攻自下。那时下取金陵,划江而治,进可与李闯争霸中原,退可倚江南财富而自我发展。若先攻襄阳,闯贼必以大军来争。但如果我军趁闯贼倾巢进取北京之际,攻取武昌,闯贼便无奈我何了。”
张献忠见自己的养子年纪轻轻,便有如此大局观,心中暗暗高兴,表面上却拿出严父派头佯嗔道:“你一个嫩水水娃娃,懂得些甚哩?才打了几个胜仗,就骄狂放纵如此。且把嘴巴给为父闭上,先听各位长辈说话。”
汪兆龄道:“确如定国所言,左良玉部下将军除了战死者,活着的也大多是过去投降官府的农民军首领。今见李闯称王,难免不生二心,左良玉此刻军心不稳,先行击之,乃上上之策。”
汪兆龄乃安徽桐城进士出身,因受一富家巨室污害,身陷大狱。张献忠率部攻打桐城之际,他发动犯人暴狱,杀了看守,打开城门,放大西军入城。
此人工笔札,有口辩,第一次与张献忠见面,便不卑不亢,朗朗开言,天文地理,五行兵书,无所不通,让张献忠极为敬佩。每次入对,二人都会密谈良久,深获张献忠信任,张献忠对左右慨叹:“恨用卿晚!”
张献忠招呼着:“大家都说说,都说说。”
大家以为他是虚怀若谷,想听取更多意见。于是众位将领,争相发言,皆认为先取武昌为最佳之策。
偏偏张献忠因历次重挫于左良玉之手,在玛瑙山甚至差点儿被左良玉劈于马下,一大群妻妾也成了左良玉的战利品,心中总觉得冥冥之中,有着一股说不清道不明,却又生生存在着的生克制化的神秘力量,认定左良玉乃自己命中天生的一个克星,故而频频摇头,不肯接受李定国和汪兆龄的意见,却又不便明白说出心中顾虑。
唯有军师王自贤打小穿开裆裤便与张献忠在一起玩耍长大,对张献忠的心思可谓明察秋毫,起身说道:“李、汪所言,皆为人事,未曾考虑到天命。”
张献忠眼睛落到王自贤脸上,提高声音鼓励道:“说,自贤把话说下去。”
王自贤明确反对汪兆龄与李定国的意见,道:“江南未可图也,若欲改号正位,养精蓄锐,莫如秦、蜀。然欲取秦,必先得蜀,以为根本。根本既固,然后北伐,天下可定也。”
“说得好!”张献忠忍不住叫了一声,急不可耐催促道,“自贤,快些把你的主意都说给大家听听。”
王自贤继续说下去:“从前天赐大王金印,上篆‘西王之宝’四字,足见天意是要大王向西,而不是向东去与左良玉争斗,也不是向北去争什么襄阳,乃是向西去取西蜀。西蜀号称天府之国,地险而民富,汉高祖得之而成帝业,唐高宗得之而一统天下。刘备、李雄、王建、孟知祥、明玉珍皆倚此以开元建国。近数十年来,天下大乱,唯四川一隅尚称完好,我若不取,必为闯贼所获。那时我等即便胜了左良玉,雄跨大江南北,但闯贼若自巴蜀浮船而下,有高屋建瓴之势,大王也难以对付。”
张献忠显然听进去了,一边连连点头,一边急不可耐地问:“自贤的意思是……”
“今乘闯贼兵力未到,我大西军捷足先据四川,北取汉中,东下荆襄,犹如顺风张帆,便可事倍而功半。天时、地利、人和,一举三得,何必违逆天意,舍弃大利之地,与这帮穷寇苦苦纠缠争斗?”
并非王自贤目光锐利,能够透过躯体,看透张献忠内心。而实在是他对张献忠的为人做事太过了解。其他的原因不消说,单是他随张献忠率军打进四川,此前便已有了两遭,只可惜没能拿下成都,没能在四川站住脚。他太清楚四川在张献忠心里的分量有多重,所以他此刻说出的这番话,真可谓是对症下药。
果然,王自贤话音刚落,张献忠便眉开眼笑,拊掌说:“这才算得治国平天下的良谋妙策!当年咱从渑池渡河,便立下雄踞西蜀的主意,只可惜前两番入蜀,皆因那时明朝兵力尚强,咱的队伍太弱,差了一把火候。现在明朝已是一间被白蚁蛀空的朽屋,一捅便要垮塌。闯贼初到西安立足,量他一时尚难穿过秦岭栈道,攻入巴蜀。我军若是即刻挥师西进,只需两三月内,便可占领全川,那时进可以争天下,退可以闭关休整,的确比在这湖湘地区打转转合算。”
众将领见大王主意已定,也都一片声恭维西征入川,是英明决策。
张献忠兴致勃勃说:“我父玉皇张大帝,既然封咱为西王,明明是要咱先从西方建国,再图统一天下。”
不过,人说了还不算,还得由神来做最后决定。
张献忠让汪兆龄当着众将领的面问卜裁决。
深谙此道的汪兆龄稍微动动手脚,占卜的结果便成了去江南“不吉”,去四川“大吉”。
汪兆龄高兴地说:“人心固合天意也!”
张献忠当即决定:“大西军即刻进川,暂取巴蜀以为根,然后兴师平天下。”
其实,征求意见只是一种形式,求神占卜也不过是为了迷惑人心的一种手段,借用神魔鬼道的力量,来进一步统一和坚定部属们随他西征四川的信心罢了。
因为张献忠早就有了西进四川,建国称帝,谋霸一方的打算。当时大西军虽然已经攻占了湖广和江西大片地区,但四川显然远比湖广更适合建立稳固的根据地。与四川相比,江西、湖广(笔者注:宋明时的湖广,即后来的湖北、湖南一带)遭战火破坏严重,而且官军驻守严密,特别是左良玉拥有数十万官军,占据了长江中下游的有利地形,严重阻挡了大西军向东南推进。
四川素称天府之国,物产丰富,资源充足,经济容易恢复。在军事上,四川居高临下,进可东取吴楚,北上豫陕,南下滇黔,退可据险固守。自古以来,得四川者,便可乘危窃据,称霸一方,而由此一统天下,“秦得以弱楚,晋得以吞吴,蒙古得以亡宋”。
在此之前,张献忠曾经两次打入四川,对巴山蜀水的地形地貌和风土人情了如指掌。选择四川建立政权,正是张献忠心中早已勾画了多年的蓝图。
张献忠决心一下,西征四川的行动便开始了。数十万大西军很快便进入鄂川湘交界处的华容、公安、石首、监利一带,使之与荆州连成一片,摆开溯江而上,挺进四川的强大阵势。1644年正月11日,张献忠亲率水陆大军40万,军粮100万石,另有湖广所掠壮男壮妇20万,分装木船数千艘,扬帆西上。
20日便到了宜昌(笔者注:时名夷陵),征派民夫水手,挽舟而行,进入三峡。这一带除秭归(笔者注:时名归州)、巴东外,多是无人之地。原来部署在四川与湖广交界处各个隘口驻守的明军,纷纷被四川巡抚陈士奇抽调回去保卫重庆。而在此之前,著名女将秦良玉曾向陈士奇呈献《全蜀形势图》,警告说川鄂交界一带的十三大关隘,是进入四川的重要门户,必须发兵增饷,严加防卫。否则,夔门一开,整个四川都要易手。
然陈士奇固执己见,我行我素,将各路兵尽行收缩,只图死保重庆不失。秦良玉不死心,又转而向新任四川巡按刘之勃建议。刘巡按倒是同意她的计策,但他本人手中无兵可发,对秦良玉的防御之策,爱莫能助。这也导致秦良玉对大明王朝派往四川的官员,彻底寒心,不愿再与他们打交道。
张献忠当然不会放过对手主动送上来的好机会,立即下令弃舟登陆,以步骑数十万,突破巫山一险要隘口梅子坡,大举入川,抢占奉节、云阳等地。
曾英率军沿长江连番堵击,被大西军杀得一败涂地,节节后退。
秦良玉率领她年轻时便带着远征辽东打败过清兵,也曾跟随她参加平播战争,攻上遵义土司杨应龙盘踞的老巢海龙囤的著名白杆兵驰援。由于众寡太过悬殊,最终被孙可旺所败,只得退回石柱。一待回到家乡,秦良玉即号令全军誓师,并登台慷慨言道:“我秦良玉此番不幸败退,所有余生,誓不降贼。今与尔等约定,各守要害,贼至奋击,否则立诛。”
部众唯唯遵令。
张献忠占领四川后,只有遵义(笔者注:遵义时属四川管辖)及秦良玉控制的石柱地区,一直未臣服于大西国。慑于秦良玉威名,张献忠部无一兵一将胆敢侵犯石柱。大西国成立后,投降张献忠的明朝官员向各地土司送去伪政权印信,多数土司畏惧接受。唯秦良玉接到印信后,马上当众毁之,并慷慨对部属言道:“吾兄弟二人皆死王事,吾以一孱妇蒙国恩20年,今不幸至此地步,怎能以残余之年,以事逆贼!石柱一地有敢从贼者,全族皆诛!”
2月3日,张献忠率大军到了夔门峡口,奉节城中官吏守军,早已丢下百姓,只管自己逃命。百姓知道张献忠的大西军到,既不躲避,也不迎降,大都站在道旁城角,面无表情地张望他们下船入城的情形。
张献忠一改前两次入川大肆抢掠烧杀的做派,早已吩咐众将,“此次入川,必须严守军纪,收拾人心,不准杀戮**掠,骚扰百姓。”
奉节乃大西军此番入川后占领的第一座重要城池,将士自然十分严谨,无人敢拿自己的脑袋开玩笑。
张献忠入城后,又命四王子各率亲兵,巡视街巷,见有犯法乱纪之兵,立即斩首示众。
这四位青年将军,颇有远大志向,又与王自贤甚为友好,对于收拾人心四字,深能领会,众将士素来敬服他们。今奉父王之命巡城,谁人还敢以身试法?
不过,即便张献忠严令不准军队骚扰百姓,百姓也同样无法生存。
原因很简单,没有粮食。
在这次进军四川前,由湖广等地撤退时,大西军从各家王宫和官库抢得的金玉珠宝,堆积如山。所以在入蜀的大西军队伍中,不仅满载着抢劫的巨量物资,还行走着20万被强征入伍的以上诸省的青壮男女,或背或挑,负责运送他的巨量财宝。(笔者注:《巴东县志》载:“十七年(1644年)二月,张献忠尽驱荆州人民入蜀,男女扶携,鱼贯而进,越数月始毕。”)
再者,由于多年征战,此时的大西军已是带着家眷打仗,在浩浩****的入川队伍中,还有着众多大西军官兵的妻妾儿女。
而这所有的人,全都急需粮食吊命。
大西军逆江而上,两岸都是高山峻岭,山路崎岖险恶,队伍拉得很长。且所经地区,人烟稀少,打粮困难,队伍供应几乎断绝,一路上不断有人饿死。(笔者注:《巫山县志》载:“崇祯甲申春,贼张献忠尽驱楚民,大举入川,所掳楚中男妇,尽食麦苗草根,死者相枕藉,大江舟船络绎不绝,两月始尽。尸横遍野,江水皆臭,居民所遗无几。”)
此时,远在北京的大明朝廷已经无暇关心张献忠的动向了,因为李自成的大顺军正向着京师挺进,西边的重镇太原已经丢失,整个朝廷都被阴冷的气氛所笼罩。
张献忠占领奉节,进入四川之际,在农民军中的地位仅次于李自成和别号老回回的马守应。马守应同张献忠、李自成的关系尤为紧密。崇祯初年马守应起兵反明的时候,张献忠响应马守应起兵,投在他的部下,受到马守应赏识,号为“黄虎”,后来张献忠才逐渐坐大,独树一帜的。
不少文献提到,1638年,李自成在一次严重失利之后,部众失散殆尽,他单人独骑由陕西商雒跑到河南淅川马守应营里,养病半年多,后来由马守应分给他一部分人马,再度起事反明。
不过,到了明末农民大起义的后期,在各路农民军中彼此猜忌,倾轧事件屡屡发生而弄得来你死我活,视若仇寇之际,在大别山中坚持斗争的马守应,受李自成设计毒杀罗汝才和贺一龙的强烈刺激,临终之前还是选择了看上去性格相对豁达开朗的张献忠,而不是城府过于深沉难测的李自成。咽气之际,他命令分散在大别山中的麾下十万兵马,全部分道尾随大西军入川,归顺了张献忠。
这就是他最终对二人作出的评判。
2月11日,张献忠兵不血刃,进占万州,控制了万州至荆州的长江两岸广大地区。因队伍拉得实在太长,张献忠便屯军葫芦坝,对大西军进行短期休整,厉兵秣马,为进军重庆和成都做准备。
3月19日,就在张献忠休兵万州葫芦坝之际,李自成进入紫禁城,升座鼎新,改朝换代。崇祯皇帝则吊死景山,一命呜呼。
消息很快传到万州,张献忠怒火万丈——他怎么也不愿意相信,这偌大的江山怎么可能姓李,而不姓张!
想想1638年4月,他接受官府招安,蛰伏谷城后,李自成被洪承畴击败,部众走散殆尽,带亲信二十余骑往依张献忠。
张献忠身边幕僚徐以显、潘独鳌等均主张除掉送上门来的李自成。可王自贤却劝他爱惜自己的名声,决不能乘人之危,落井下石。
张献忠自己也清楚,此时除掉求上门来的李自成,虽然易如反掌,可一旦让世人知道,他今后在江湖上,或者中国的政坛上就再也无法立足了。左思右想后,他索性来了个好事做到底,送佛上西天,不仅没有杀掉李自成,反而送他百名精骑,一大笔银子,助他重整旗鼓。可哪里想到,李自成竟然似野火燎原一般,这么短的时间里,便死灰复燃,成了大气候。(笔者注:组织民兵与大西军抗衡的新繁县才俊,有儒侠之誉的费密在《荒书》中写得清楚:“为回子所败,其众皆没。自成二十余骑走匿四川太平山中依张献忠。张献忠以马百匹,卒百人与之。”)
大西军进入四川后,连战皆捷,势如破竹,但张献忠心里始终惦记着在北方把动静弄得越来越大的李自成,半点也高兴不起来。
公元1644年1月,李自成在西安称帝后,即刻派出钦差大臣,专送一道圣旨至长沙,诰封张献忠为鄂公,赐金印,命令张献忠马上率军讨伐左良玉。
李氏钦差带着八名随从进入湖南后,得知张献忠正在岳阳指挥作战,赓即赶来,要张献忠接旨。张献忠造反资格比李自成老,战绩与在农民军中的威望也在李自成之上,现在反而让李自成抢先登了大位不说,竟然还敢大模大样地派人来要他俯首称臣,这岂不成了天大的笑话!
张献忠见了钦差大臣,不仅昂然不跪,反而喝令钦差大臣给自己跪下说话。
待钦差被金甲侍卫强行按着脖子跪下后,张献忠大步上前,抓过所谓的圣旨一看,牙齿咬得“嗒嗒”响,将圣旨“唰唰”撕成几片扔到地上,喝令将钦差大臣押下去砍了,把首级装进木匣,又命卫士将八名随从的耳朵割去,各在背上黥刻文字如下:“李瞎子(笔者注:大顺军三打开封时,李自成被守将陈永福一箭射瞎左眼),西王张谕:咱老子与你舅舅高迎祥并肩起义,你娃娃何得拿官封我?是狠的亲来与咱老子见面!”
原来,李自成给张献忠下的圣旨上竟然有这样的句子:“老回回(马守应)已降,曹操、革里眼、左金龙(贺锦)皆为本王所杀,行将及汝也。”
待到这八名随从捧着钦差大臣的脑袋,如同丧家之犬般奔回西安,李自成已经率领百万大军出发攻打北京城去了,所以并未见着这封“大逆不道,犯上作乱”的复函,也就没有兴师动众,前来讨伐张献忠。
此时的张献忠已经有了心眼,李瞎子你不正忙活着到北京紫禁城里去当皇帝老倌么,那好,咱老子就背后捅你一刀,先夺了你丫的荆州城!
张献忠在农民起义军领袖群中的崇高地位,是在长期造反实践中自然形成的。而且虽然先后都做了皇帝,张献忠的个性和李自成却完全不同,张献忠骨子里透着一股子无法无天的**豁达劲儿。他身材高大,体格魁梧,足足比李自成高出一个脑袋,快人快语,雷厉风行,说不上三句话,就打一个哈哈。而且最爱爆个粗口,讲个黄段子,让部下感觉到他待大家亲如弟兄,既无城府,更无架子。
从文献中可以清楚看到,有着蒙古人血统的张献忠自幼顽劣,被他爹强扭着耳朵送进私塾读过几年书,无奈天性和书本不亲,坐不住。在私塾期间,和同学打了无数的架,三天两头不是把同学打得头破血流,就是被同学打得血流头破。
在张献忠的家乡陕西延安府肤施县,县民多为生活在具有浓郁军事化色彩的囤堡中的边兵之后,故而民风剽悍,人们农闲之余,酷爱舞刀弄棍,不仅仅只为防身,同时也是一个有助于提升男人社会形象的生活方式。
张献忠于此道颇有天分,他天性刚烈,大胆,史书说他“身材魁梧,剽劲果侠,声如巨雷”“阴谋多狡,及长,益无赖”,指他天生便是个恶棍,待至长大成人,便成手辣心狠,老奸巨猾,恶贯满盈的凶顽之徒了。
张献忠很快便打遍四邻无敌手,成了年轻后生里远近闻名的人物。时常纠集一帮毛根儿朋友,包括后来忠心耿耿追随他的王自贤,以及著名农民军领袖级人物射塌天李万庆、闯塌天刘国能,到镇上小酒馆,学着《水浒传》里的英雄好汉模样,切上几斤熟牛肉,来上一坛烧酒,吃得酒酣耳热,再神侃一通天下大事,吹吹大牛。他们最向往的便是《水浒传》里最有名的一句话:“大秤分金银,大碗吃酒肉。”
扯旗造反以后,张献忠也的确是用这样的态度和方式来对待与他出生入死的弟兄们的。
稍后,张献忠当过捕快与边兵,干的都是打三个擒五个的勾当。
古时的捕快通常是由地方上好勇斗狠之徒组成,个个心狠手辣,但又精明强干。因长期估吃霸赊,掌红吃黑,屡屡知法犯法的张献忠被延安县令辞退后,为生存不得已入了边兵。
中国自来便有“好男不当兵,好铁不打钉”之说,所以,做了边兵的张献忠心情肯定不爽。何况边兵不但被人看不起,连想讨个婆姨都很不容易,导致兵营之中,同性恋蔚然成风。兵饷还常常被长官贪污,队伍纪律极坏,烧杀掳掠,皆为常事。
进入军营,张献忠积习难改,很快犯下死罪,被推上刑场问斩。幸亏长官陈洪范见张献忠身高体壮,长相威猛,带有异象。身上的其他零件不说,单是一对手掌,便有常人两个那么宽大厚重,张开去像两把大蒲扇,捏起来如一对蒜钵,于是为其说情,张献忠才逃过一劫。
结果张献忠挨了一百军棍,两瓣屁股被打得稀烂,然后投入大牢。
那时候,陕西年年大旱,朝廷又加征剿饷,老百姓苦不堪言,日子实在没法过了,便纷纷造反。整个陕西,义旗高张,暴民如海。
关在延安大牢中的张献忠正如同在沙滩上被烈日暴晒了三天的鱼儿,离他咫尺之遥便是碧波盈盈的大海,近得他甚至都能够闻到清风掠过海面的那一丝儿令人心醉的尖啸声。他毫不犹豫地便跳进了“暴民之海”,紧随着他跳下去的,还有同村一块儿穿开裆裤长大的李万庆、刘国能。
在张献忠眼里,后来承袭了高迎祥“闯王”名头的李自成,和自己远不是一个档次的角色。论造反资历,他比李自成早了一年多,若论弄出的动静,两人也是此消彼长,不分伯仲。
早在1631年,便已拥有了俗称“十八寨”的一支私家军的张献忠,于这年4月与曹操罗汝才、闯王高迎祥来了个“三合一”,带着队伍浩浩****前往府谷县城,投奔大名鼎鼎的老龙头王嘉胤。见面后,三位好汉不敢在兵强马壮,地广粮丰的老龙头面前称兄道弟,一定要拥立老龙头为王。
王嘉胤心中高兴,却假意客气说:“全靠众位弟兄舍得拼命,与各路官军大小数百战,胜多负少,才打下了如今这片天地,延安、庆阳、宁夏各州县义军,都争相前来与我联络。今又承蒙三位英雄,前来与我合伙,一定要尊我为王。诸位都是后起的英雄豪杰,本领威名,谁不与我相当?像我如此德薄能微之辈,着实不敢僭越。若蒙不弃,我等在此拈香结盟,追踵桃园故事,且待占据数省,访得真命天子之后,再共同拥戴好了。”
三人拱手齐说:“大王谦让,某等不敢高攀。”
老龙头说:“宋江坐了聚义厅的头把交椅,也是大哥,刘备称了帝,仍是大哥。你们既要推我出来做大王,也就和众弟台一起来结了盟吧。”
于是传下令去,从速安排乌牛白马,香烛歃盆。通知众家首领,前往盟坛,歃血为盟。十位首领,以年龄为序,皆称大王。他们是:
大 王:老龙头王嘉胤,陕西府谷县人,44岁。
二大王:小龙头王嘉用,嘉胤之亲弟弟,43岁。
三大王:齐天王齐荣山,陕西神木县人,42岁。
四大王:白玉柱周逢春,陕西吴堡县人,40岁。
五大王:紫金梁王自用,陕西保德州人,36岁。
六大王:闯 王高迎祥,陕西保安县人,34岁。
七大王:曹 操罗汝才,陕西保安县人,31岁。
八大王:黄 虎张献忠,陕西延安县人,25岁。
九大王:射塌天李万庆,陕西延安县人,24岁。
十大王:党 家党小雄,陕西米脂县人,18岁。
领导暴动叛乱的人中,不少是当地土豪世家子弟,或者是明朝边军中的中下级军官,为避免事发后暴露身份连累家族,他们纷纷起诨名绰号。农民战争发展到中晚期,声势渐炽,首领们才纷纷以本来姓名示人,绰号使用也才越来越少。
从各地义军领袖的绰号就能看出,绝大部分农民起义军领袖个人素质都不高,他们一般都出身流氓无产者,之所以成为乱世枭雄,是因为他们有着常人所没有的勇敢和残忍。
早期的农民暴动,无非是一群想找口饭吃的乌合之众,无组织,无纪律,无任何明确的政治目标,看似成千上万,实际上是一大帮拖家带口的饥民流民,明朝正规军如果认真加以对待,这些人马上就会作鸟兽散。
张献忠虽然排名第八,但因他少时上过几年私塾,加之后来行军打仗也不忘读书撰文,所请的幕僚,也均为饱学之士,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对张献忠的文化水平提升也是不小。而且还敢于在大雅之堂,经常给人赠诗留墨宝,所以文化程度在文盲半文盲充斥的农民军统帅中,鹤立鸡群,一枝独秀。
在农民军中,张献忠凭着智力、勇气和彪悍魁伟、形象威猛以及天生的领袖气质,令人过目难忘;更重要的是他打起仗来从不畏死,以超出寻常人的进步速度,在农民军中出类拔萃,早早为自己挣得了“八大王”的名号,成为这支组织松散的农民起义联军核心领导班子里的一名成员。
而此时的李自成,还只是高迎祥手下一员能征善战的“八队闯将”,小荷才露尖尖角,远不具备称王的实力,更没有与十位早已名声显赫的大王坐在一起喝酒划拳、说话议事的资格与地位。
李自成进入农民军核心领导圈子,是在王嘉胤被刺之后的事。
府谷结盟后,老龙头王嘉胤打出“杀富济贫”和“只杀贪官、不杀百姓”的旗幡,率领各路农民军,一举杀入地肥水美、物丰民富的山西,把山西全省闹了个天翻地覆,人仰马翻。
农民军并非像口号所说的只杀贪官,他们关注的,还有山西的富人。
这就苦了山西无数的富家子弟、巨室千金与小家碧玉。这类男女平时养尊处优,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奴耕婢织,颐指气使,享尽人间富贵。一听农民军杀来,便要扶老携幼,背包提篓,离家逃难。亡命途中,饥疲颠簸,寸步皆难。一旦落入农民军之手,更是勒金索银,敲骨吸髓,吃尽千般苦,受尽万般罪。待到金银勒尽,男的大抵一刀杀掉,女子命好的,被作为奖品,赏给作战勇猛的农民军头目做婆姨;运气差的,则沦为公共性器,人皆可夫。
崇祯四、五、六年间,山西105州县的缙绅大户,商贾地主,遭遇大抵如此,难出其外。
老龙头王嘉胤号令九位大王,各自率部去山西各地攻城略地,抢钱抢粮,自己则遂率领大营,前去攻打阳城县。阳城墙垣坚固,官兵勇健。更主要的是县令杨钲原听说农民军杀来,既不投降也不逃避,临危不乱,率众固守,让挟威而来的农民军吃尽苦头,碰了个头破血流。王嘉胤指挥队伍把县城围起来,打了四天四夜,死伤了无数弟兄,可县城依旧稳如泰山。
这时,四大王白玉柱周逢春与五大王紫金梁王自用闻知大王攻打阳城受挫,急忙率部赶了过来,争着请战,前去夺城。王嘉胤心中熨帖,便让二位兄弟前去拼命,自己将大营扎在阳城南山之中,坐等二王捷报。
这时,其余各王塘报纷至沓来,奏报各地官吏或闻风而逃,或争相打出白旗做了顺民。各位大王知道老龙头极喜女色,不仅将抢得的珍稀之物派专人奉上,还不忘挑选出漂亮年轻女子,送来供他享用。最多一天,各位大王送到他跟前的年轻女子竟有16人之多!把个老龙头,忙得来左拥右抱,只争朝夕,不亦悦乎。
王嘉胤志得意满,举动也不免愈发地轻狂起来,只要是他喜欢的女人,不是封个贵妃,便是封个嫔妃。其中有一个盐商的小妾周某甚为漂亮妖艳,王嘉胤破格封她做了皇后,当成个心肝宝贝百般宠爱。
谁知这样一来,却让一个俊俏尤物,打翻了醋坛坛。
此人姓丁,名四宝;其父是神木县城里一家妓院里的龟奴,母亲是妓女。四宝一出娘胎便在红粉堆里滚大,虽然裆下带着把儿,妓女们却都叫他丫头,一张脸儿嫩白中透着点儿微红,恰似白花桃一般,美貌无比,人见人爱。
15岁时,丁四宝便被白玉柱周逢春掳来做了娈童,待到18岁,已经出落得临风玉树,好一副转世潘安模样。
这次王嘉胤兵发山西,未带家室,一次在周逢春帐中偶然看到丁四宝,笑着说了一句:“这种好物儿,几时有机会,让老子也尝口鲜。”
周逢春听在耳里,知道大王这分明就是强索硬要了,心中再是怒火如焚,掏心挖肝,也不得不把自己的心爱之物乖乖奉上。
当天夜里, 周逢春把四宝带到老龙头帐篷里,对老龙头说:“大王洪福齐天,方有资格消受此等尤物。”
已经荒**无度到变态地步的王嘉胤也不客气,爽快笑纳。初试云雨过后,老龙头对四宝也是十分宠爱,还命四宝执掌大营亲兵。那官职相当于大王的贴身侍卫长,也就有资格不分白日黑夜待在大王身边,供大王随时享用。
从这以后,大营中极少有人敢不听四宝招呼,敢不看四宝脸色行事。
可自从周娘娘来到大营,王嘉胤的性取向马上又恢复了正常,这就把四宝陡地冷落到了一边。
四宝虽然在大王和周逢春跟前表现得千娇百媚,风情万种,可他毕竟从军已有好几个年头,早就见惯了杀人放火之事,该出手时,决不会犹豫半分。
当然,见了老主子周逢春,他也忘不了诉诉苦。
周逢春总是和他一边温存一边劝慰他:“军中女子,犹如瓶中插花,军情一紧,弃了便是。你现在带着大营亲兵,大王出战之时,妇女全在你手中,何消吃这壶闷醋?”
丁四宝领会其意,只盼着大王快些出战,他好寻机行事。
王嘉胤将攻城之事,一概交与王自用和周逢春打理,自己将大营驻扎在南山上,终日寻欢作乐。偏偏阳城犹如一颗铁核桃,周、王两路兵马接连打了一月余,也攻它不下。
时令也入7月,天气酷热难耐。
一天夜里,王嘉胤热得受不了,吩咐亲兵把帐篷移到南山顶上,当风纳凉。到了山顶,果真觉得凉爽许多,便让一侍卫回大营去叫周皇后上山,陪他饮酒。
来人向四宝报告,四宝觉得机会来了,便亲自护送周皇后上山。走到山道处,四宝怒从心头起,恶向胆边生,在后面一掌将周皇后推下悬岩,然后来向王嘉胤报告,说周皇后失脚掉下悬岩,摔了个粉身碎骨。王嘉胤大怒,吩咐亲兵将丁四宝痛打百鞭,摘去兵权,押回大营。几位亲兵知道四宝来历,借他们百个胆子也不敢真打,吼天动地做做样子,稍微触及一下皮肉,便将四宝押回大营。
可这丁四宝却气愤不过,索性一不做二不休,叫上几名亲信,连夜摸上山去,杀入帐中,将王嘉胤与周皇后一并砍了,然后径直向周逢春营中逃去。
周逢春闻知缘由,大吃一惊,说道:“撞下如此塌天之祸,你我在农民军中都没活路了,不如连夜撤营,逃到泽州向官军投降吧。”
紫金梁王自用天亮后得知大王被丁四宝所杀,周逢春和丁四宝已经逃往泽州投降官军,赶紧撤了阳城的围,将队伍带回南山,先将大营稳住,把大王遗体装殓。同时派人分头驰报各位大王,火速来阳城南山商议善后。
三天后,八位大王齐集南山。
王自用先将情况做了介绍,然后说:“如今大王已死,府谷道远,我等或降或窜,应马上定个主意才是。”
高迎祥起身道:“我们过去犹如一盘散沙,杀了数年毫无成就,幸得大王把各路兄弟纠合拢来,成为一家人。入晋之后,才能所向无敌,百战百胜。初时十营饥军,如今已扩展到四五十营,马腾士饱,大业可期。眼下官兵四面合围,军心浮**,若不速推头领,维护军心,一经溃散,我等皆无活路也。依我之见,共推紫金梁为大王,依照府谷约定,重新结盟,以后仍以老龙头旧规做去。”
众人皆以高迎祥意见为准,消息传出,竟有36家首领愿意结盟。依照农民军实力大小,排在前六位的是:
紫金梁王自用齐天王齐如山
闯 王高迎祥八大王张献忠
曹 操罗汝才射塌天李万庆
这前六位之中,与张献忠出自同一个延安府柳树涧村,在同一个老师开的私馆里发蒙读书的,还有排在第六位的射塌天李万庆和此后在农民军中崭露头角的闯塌天刘国能、大西军军师王自贤,他们均是张献忠幼时毛根儿朋友兼同出师门的蒙童——这一点,对凡事讲究实力的农民军首领来说,尤为重要。
李自成在36家中,排在最末一位。他要混到张献忠的位置上,还得一口气登上32级阶梯,任重而道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