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集(1 / 1)

夏成夷海滩

暮年的张学良坐在轮椅上,自我欣赏地眺望夕阳西下的大海,看着结伴而去的游客,感慨良多画外音:

“关于周恩来先生与蒋夫人、宋子文兄、蒋先生在西安会面的内情,一直被历史尘封在那里。由于蒋夫人和蒋先生不愿谈起这段走麦城的往事,周恩来先生也从未公开说出真相,我也只好回避。至于说到放蒋先生回南京的决策更是众说纷纭。这段历史公案转眼过去六七十年了,很多具体的事情全都忘了,但下边这些事情我怎么也忘不了!……”

如火的晚霞把大海映得分外娇艳,也渐渐把画面涂抹,随之又化出三十年代的西安古城。

叠印字幕:西安 一九三六年岁末

西安 宋美龄临时下榻处

宋美龄:“阿哥,你再对我讲一些关于周恩来的事情,好吗?”

宋子文:“小妹,我知道的都讲了呀!”

宋美龄:“可是我……”

端纳:“心里还是没有底。对吧?”

宋美龄微微地点了点头。

宋子文:“你现在呀,就像学生进考场。无论你准备得多么充分,在没看到考卷之前,作为考生的心是永远不会平静的。”

宋美龄轻声地叹了口气。

端纳:“只要夫人不罢考,或中途退出考场,凭着夫人的聪明,得个高分还是有把握的。”

张学良官邸客室

张学良:“近十年以来,你们和委员长的积怨太深了,我真担心你与蒋夫人的这次见面会不欢而散哪!”

周恩来:“请放心,我会控制自己的情绪的。”

杨虎城:“这一点我相信。但是周先生有所不知:她一向以第一夫人自居,就说她这次来西安吧,依然摆着第一夫人的架子。万一,她不把周先生当贵客看……”

周恩来笑答:“把我当成共匪头子,对吧?”

杨虎城:“对!我真怕周先生因忍不住而退席。”

周恩来:“我想不会发生这样的事情。她大姐宋霭龄的高傲是出了名的,当年我们在广州相见,还是十分愉快的嘛;她二姐宋庆龄是委员长封的国母,可她并不领委员长的情,和我却无话不谈。虽说我从未和这位宋家小妹打过交道,自信她绝不会把我当作敌人来看。”

杨虎城:“但愿如此!”

张学良:“我也希望出现和为贵的局面,”

张学良官邸门前

一辆轿车飞速驶来,戛然停在门前。

前车门打开了,戴笠从车上跳下,熟练地打开后车门,伸出右手,挡在车门的上方。

宋美龄轻移身体,步出轿车。

张学良一马当先走到轿车前,转身指着周恩来介绍:“夫人,这位就是周恩来先生。”

宋美龄循着张学良手指的方向一看:

周恩来大步走来,丰匕貌地握了握宋美龄已经轻轻举起的那只带着白手套的手,意味深长地说:“欢迎蒋夫人的到来。历史必将做出这样的结论:夫人的义举,功在国家。”

宋美龄肃然起敬,声音有些微颤地答道:“见到你很高兴。希望你们的行为也功在国家。”

张学良忙说:“好!咱们进到里面再谈吧。”

宋美龄微微地点了点头。

周恩来遵照西方女士优先的礼节,伸手示意宋美龄先行。

宋美龄感谢地点点头,走进官邸大门。

周恩来紧随其后,落落大方地走进大门。

张学良与杨虎城交换了个眼色,满意地笑了。

这时,戴笠关死轿车门,转身向大门走去。

张学良伸手拦住戴笠:“杨主任,你去陪蒋夫人和周先生会面吧,我陪着戴笠先生在此聊天。”

杨虎城:“汉卿,陪戴先生聊天的任务就交给我吧!”

戴笠愕然地:“你们二位这是……”

杨虎城:“尽地主之谊!”

张学良官邸客室

周恩来慷慨激昂地:“蒋夫人!国共两党曾有过第一次合作的历史,在中山先生的领导下,实行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并取得了北伐的胜利。”

宋美龄:“这些往事我都记得的。”

周恩来:“就我个人而言,无论是协助蒋先生创办黄埔军校,还是东征讨伐陈炯明,我们都合作得很好,决无私见!”

宋美龄:“对此,委员长也对我多次说过:恩来是个人才,可惜站在了我的对立面。”

周恩来:“这都是蒋先生逼得我和我的同志们另起炉灶,和他为敌。结果,一打就是十年,日本人乘虚而人,占领了东北三省,华北已成了第二个东北……”因过分动容说不下去了。

宋美龄:“我很难理解周先生讲的这些苦衷。不过,我以为解决这些分歧最好的办法,就是忘记过去,面对现实和未来。”

周恩来:“就说现实吧,为什么会引起西安事变的发生?为什么张将军这个盟弟要揭竿举义?这是蒋先生‘攘外必先安内’国策发展的必然,也是中华民族悲剧的必然!”

宋美龄怅然轻叹。

周恩来:“西安事变和我们共产党人没有关系!在有些人看来,蒋先生被扣西安,中共会第一个主张公审或处极刑。可是我们从不记私仇的,认为国难临头,舍蒋先生实无第二人为全国领袖。关键是蒋先生必须改弦易辙,高举抗日的大旗。.惟有如此,西安事变方能和平解决。”

宋美龄折服地点了点头。

周恩来:“令兄两度来西安,非常遗憾,至今尚未与之谋面。”

宋美龄:“我想,他一定愿意会见你这位老朋友。”

张公馆西楼二层客室

周恩来紧紧握住宋子文的手:“宋部长,你我自武汉一别就是十年,真是沧海桑田哪!庆幸的是,我们今天又走到一起了。对此,不知宋部长有何感想?”

宋子文:“一言难尽!”他感慨系之地说,“过去的就不说了,今天让我们都遵照先总理的遗教:‘世界潮流,浩浩****,顺之者昌,逆之者亡’来办事吧!”

周恩来:“我完全赞成!为了完成孙中山先生的未竟事业,我们共产党一如既往,奋斗不息!”

张学良高兴地:“好!只要大家真的举起了先总理的三民主义的大旗,失去的国土可以收复,日本侵略者也一定会打败!”

杨虎城笑着说:“让我们都遵照先总理的教诲,坦诚地进行会谈吧!”遂指着沙发,“都请人座!”

在严肃的会谈画面上送出暮年张学良的画外音:

“会谈开始之后,周恩来首先提出和我、杨虎城预先商妥的六条,并声明这六条如能保证实行,中共将赞助蒋介石统一中国,一致对外。经过艰难曲折的谈判,于十二月二十四日上午,三方终于商定了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十条协议。同时,宋子文提出,只要蒋介石下令撤兵,就应放他回南京。对此,我表示同意,杨虎城、周恩来表示再考虑。至此,会谈全部结束。”

高公馆蒋介石临时下栩处

蒋介石靠在床背上,认真地阅罢谈判条件,沉思不语。

宋子文:“这是我和小妹争取来的条件,大主意还得你来拿,请表个态吧!”

蒋介石继续沉思,默无一语。

宋美龄:“你如果还放不下架子,那就再想想南京的那些亲日派正在做什么梦吧!”

蒋介石低沉地:“子文,你立即去告诉汉卿,我同意中央军撤出西北,接受释放‘七君子’的要求,实施联红容共、改组国民党、联俄、联英、联美、抗击日本的方针。至于如何改组国民政府,首先由你和汉卿商定组阁名单。”

宋子文:“如何处置南京的那些亲日派呢?他们非常关注!”

蒋介石:“关于对亲日派的处置,一侯被扣在西安的中央人员回到南京,我就下令何应钦出洋考察。”

宋子文:“好!我这就去见汉卿他们。”转身离去。

蒋介石小小地喝了一口白开水,不无伤感地:“夫人,你对周恩来的印象如何?”

宋美龄啃叹地说:“难得的治国之才。”

蒋介石:“这也正是他的危险之处!”

宋美龄:“我自然懂得这一点。”

蒋介石满意地点了点头。

宋美龄啼嘘摇首:“原来,我难以理解二姐庆龄,她为什么要站在共产党一边和你为敌;如今,我从周恩来的身上似乎找到了某种答案。”

对此,蒋介石惟有再喝一口白开水压压火气。

宋美龄:“我一边听周恩来纵论国家大事,一边曾做过这样的自问:这样才华横滋的治国之才为什么不跟着我们走呢?”

蒋介石火气捧起:“无知的自问!他不把我黄埔的学生拉到共产党那边去,我就感谢上帝了!”

宋美龄生气地:“你……怎么连自我反省的意识都没有?”

张学良官邸客室

周恩来聚精会神地研读那纸条件。

宋子文:“委员长能做到这一点就很不易了!汉卿,你说呢?”

张学良:“就我个人而言,我是同意子文兄的见解的。”

宋子文:“杨主任,你有什么不同的意见吗?”

杨虎城沉吟片时:“我看,还是等我们三方研究一下再答复为好。”

周恩来:“我赞同杨主任的意见。”

张学良不悦地:“那就这么办吧!”

商公馆蒋介石临时下栩处

宋美龄:“达令,有人说你是靠黄埔起家的。依我看,这十多年以来,也正是你黄埔的这些部属、弟子和你为难。不是吗,周恩来、叶剑英、聂荣臻、徐向前、左权、陈赓、林彪……

蒋介石震怒地:“不要再说下去了!”他说罢痛苦地合上双眼,喃喃自语:“家有不孝之子,师有不义的学生啊!……”

宋美龄:“可你就没有一点自责的地方吗?汉卿曾为你统一全国立下汗马功劳,也曾帮着你剿共讨赤,可今天他为什么那样敬佩周恩来呢?他们到底有着一种什么样的凝聚力呢?”

蒋介石微微地睁开眼,近似自责地小声说:“安邦之道,恩威并举。看来,我是太有点迷信威力了。”

宋美龄:“恐怕你还缺少必要的灵活性。”她凝思良顷,突然问道:“达令!如果在西安事变中被囚的是周恩来,你将会如何处置他呢?”

蒋介石本能地:“杀!”

宋美龄:“可周恩来呢,他对你的被囚却力主放。一个坚持杀,一个力主放,恐怕人心就在杀和放上起了变化。”

蒋介石无以为答,遂又合上了痛苦的双眼。

宋美龄商量地:“达令,这位周先生有意想和你面商国家大事,不知……

蒋介石断然地:“不,不!我决不和他谈。”遂又以领袖的口吻说,“我是国家元首,怎么能和他坐在一起商讨国家大事!”

宋子文一步走进:“依我看,你必须和他谈谈。”

蒋介石动怒地:“为什么必须和他谈?你说,你说呀!”

宋子文:“你想回南京过圣诞节吗?”

蒋介石:“当然想置可现实呢?……”

宋子文:“也存在这种可能!换句话说:没有这位周恩来先生从中斡旋或认同,你连离开西安的可能性都极小。”

蒋介石沉吟良久,断然地:“我立即召见周恩来!”

在暮年张学良望着大海沉思的画面上,远方叠印出西安事变的画面,同时送出暮年张学良的画外音:

“回首蒋、周相会这段往事,不仅是极富戏剧性的历史片断,更重要的是,他促使我多年在暗自思索这是为什么?长年被视为共匪首领的周恩来,一夜之间变成了主人,国民政府的最高主宰者―蒋委员长却成了阶下囚。是怨怨相报吗?不!因为历史做出了抉择:它要求周恩来这些共产党人以德报怨,把剿杀自己同志的主宰者拥戴为抗日救国的领袖!这不很值得后人多想一想吗?好了,我又想起陪着周恩来去见蒋先生的历史往事了……”

随着画外音的结束,暮年张学良回首往事的画面渐渐隐去,一九三六年岁末西安的画面一统屏幕。

高公馆蒋介石临时下橱处

蒋介石倒在沙发上,苦颜难堪地望着屋门。

突然,室外传来杂沓的脚步声,且越来越近。

蒋介石本能地站起身来,腰伤疼痛,遂又咧着嘴坐下。

屋门打开了,张学良第一个走进屋来,礼貌地闪在一边。

蒋介石故作军人的坐姿,不自然地看着周恩来走进屋门。

周恩来款步走到沙发前边,豁达地笑着说:“蒋校长!你我一别整整十年,能有今天相逢的机缘,可真不容易呀!”

蒋介石一时不知如何作答,吸懦地:“这,这……这不是我的过错嘛!当年在黄埔,你是我的部属,我待你不薄嘛!”

周恩来一笑作答。

蒋介石进而又说:“你既然承认曾是我的部属,今后就应当服从我的领导嘛!”

周恩来郑重地答说:“请蒋先生放心,只要你停止内战,和我们一同抗击日本的侵略,不仅我周恩来服从你的领导,而且数万名工农红军也可以在你的指挥下抗日。”

蒋介石一时不知该如何答说,习惯地:“这,这……”

周恩来十分严肃地说:“这就是我们共产党人发自肺腑的真心话语。”

蒋介石:“我,我知道了。”

周恩来动情地说:“蒋先生,事至如今,难道你还坚持‘攘外必先安内’的国策吗?为什么就不能放弃内战的政策呢?”

蒋介石:“这,这……”整着眉宇看了张学良一眼。

张学良知趣地:“你们谈,我先出去一下。”遂大步走出,并随手关死屋门。

商公馆廊道

张学良边在廊道上踱步边听室内的谈话。

宋美龄:“请周先生不要误解,委员长已经明确表明:今后不再剿共了。这次,多亏周先生千里迢迢赶来西安斡旋,实在感激得很。”

蒋介石:“是的,是的。”

张学良漠然一笑,遂又加快了踱步的节奏。

商公馆蒋介石临时下栩处

周恩来:“我和蒋先生的夫人会谈的时候,昔日的朋友子文先生曾引述了中山先生的名言:‘世界潮流,浩浩****,顺之者昌,逆之者亡。’我愿意以此与蒋先生共勉!”

蒋介石:“我赞成周先生的意见。为了表示我的诚意,提出三点建议和周先生协商:一、停止剿共,联红抗日,统一中国,都应受我的指挥;二、继续由夫人和子文、汉卿代表我,和周先生解决已经商谈好的间题;三、一侠我回到南京以后,周先生可直接和我会商。”

宋美龄:“对此,周先生有什么意见吗?”

周恩来:“没有。夫人,我想借此机会说句题外话,不知是否会扫你的兴。”

宋美龄:“周先生怎么会说扫兴的话呢,请讲。”

周恩来:“屈指算来,也是整整十年了,不知蒋先生原谅了大公子经国先生的言行没有?”

蒋介石颇为动容地:“只有我最了解经儿,当年他在苏俄发表的那些声明,还有那些文章,我从不相信是出于他的手!”

周恩来:“我不想和蒋先生理论这件事情的真伪,因为我的同志中有不少是经国的同窗好友。”

宋子文:“那周先生为什么要提这件事情呢?”

周恩来巡视蒋介石、宋美龄的表情:“我的意思是说,如果蒋先生很想见到经国先生,我们可以从旁相助。”

蒋介石感激地看着周恩来,但只是轻轻地叹了口气。

宋子文:“我熟知周先生和共产国际、和苏俄共产党的关系,如愿意成全委员长父子团圆之美,当是受世人传颂的美德和佳话。”

周恩来:“我们一定尽绵薄之力!”

张学良官邸客室

张学良大步走进:“小妹,有什么情况吗?”

赵一获指着已经起身的杨虎城:“杨主任在等你。”

杨虎城:“我是专门和你商量放蒋委员长的事的。”

张学良有情绪地:“杨主任,我认为委员长既然要放,索性就早放。这样,我们不更主动一些吗?”

杨虎城:“我不完全同意你的意见!”

张学良:“那就当面说出来。”

杨虎城:“我还是那个老意见:扣个活蒋介石,还得放个活蒋介石,杀是不能杀的,放也是一定要放的。只要我们提出的救国主张能实现,中央军退出渔关,我们就放他。”

张学良:“他现在明确答复:同意团结抗日。另外,他还会见了周先生,谈得不错,那我们就应该放他回南京。”

杨虎城:“我以为他至少应先以谈话方式,向全国发表改变‘攘外必先安内’的国策,我们才能释放。”

张学良:“我看这有点为难他了!”

这时,谭海慌忙走进:“报告副总司令,你们的参谋班子―设计委员会听说你坚持放蒋介石回南京,一下子炸了锅!”

张学良大惊。

设计委员会所在地

设计委员会吵声鼎沸,“不答应我们的条件,我们就不放蒋介石”的声音快把屋顶冲破了。

马占山身着戎装,满面怒色地走进。

吵声渐渐平息,大家的目光不约而同地对准了马占山。

一位青年:“马将军,你是江桥抗战的英雄,你同意就这样把蒋介石放了吗?”

马占山:“我当然不同意!”

那位青年:“你说怎么办呢?”

“对,对!你说怎么办呢?”大家七嘴八舌地发问。

马占山示意大家安静:“我是军人,我采取的办法和你们不一样。你们的办法,应当向你们的上峰―设计委员会的主任高崇民先生要!”

高祟民特写:身着长衫,正襟危坐,目光灼然,一言不发。

恰在这时,张学良也大步走进,严厉地巡视与会人员。

室内鸦雀无声。

张学良:“高主任,你是咱们东北政坛有影响的名人,又是这次西安事变的重要谋士,我想再听听你的意见。”

高崇民:“好我代表设计委员会向副总司令再报告一次:蒋是一定要放的,但必须答应我们的三项保证!”

张学良急问:“你们还要什么保证?快说,快说!”

高崇民:“一、蒋介石离开西安前,必须把渔关以内的中央军撤走,解除对西安的威胁;二、蒋介石离开西安前必须先释放‘七君子’,以取信于全国人民;三、谈判所通过的条款,必须由蒋介石亲笔签名,公诸报端,使他不得反悔。”

张学良:“你们提的这些意见我都考虑过,行不通!”

高崇民:“为什么?”

张学良:“蒋现在关在这里,他说的话,何应钦不见得听,我们逼蒋下命令,但结果无效,怎么办?蒋回到南京以后,他要重新报复或反悔,怎么办?在我看来,签不签字没有什么关系,签了字要撕毁,还不是一样地撕毁?”

高崇民:“尽管如此,也不应过急,有保证总比没有好。一句话:签字是实在的,口头上的人格保证是无形的。”

张学良:“你们这样逼他,万一他一条都不答应怎么办?”

那位青年:“我们就不放他!一直等他答应为止。”

“对!一直等他答应为止。”室内又七嘴人舌地吵了起来。

张学良示意禁声:“你们这样搞会出大乱子的!你们不要想不通,我不仅决心尽早地放他走,还打算亲自送他回南京!”

与会者大惊。

离公馆 蒋介石临时下榻处

蒋介石安然地躺在**,轻轻地抓住宋美龄的一只手。

宋美龄感叹地:“诚如阿哥说的那样,历史是这样的无情!西安事变爆发以后,你的嫡系何应钦之流,变相地想杀你;相反,你的死敌周恩来却主张和平解决西安事变。”

蒋介石叹了口气:“患难之中见人心哪!除去政党之见,就人格而言,周恩来是无可指责的,可借他……”

宋美龄:“说之无益了!未来,我们和共产党打交道,恐怕还是这位周恩来。”

蒋介石:“夫人说得对呀!历史实在是太无情了……”

宋美龄:“达令,你不会忘记明天是什么日子吧?”.

蒋介石:“记得的,记得的。”

恰在这时,子夜的钟声响了十二下。

蒋介石:“夫人,明天就要过圣诞节了,难道上帝会安排你我在此聆听天使传报的佳音吗?”

宋美龄:“不!一定要回南京去过。”。

蒋介石:“谁会为我们传报这样的佳音呢?”

宋美龄笑了笑:“你的盟弟汉卿。”

西安大街

一辆轿车飞似的奔驰在大街上。

张学良怒气满面地坐在轿车里。

宋子文临时下榻处

马占山身着戎装,双手捧着一页文稿:“宋委员,我以一位打响江桥抗战枪声的老将士身份,代表在西安的东北军全体将士向您―并通过您向委员长转达我们打回老家去的决心!”

宋子文双手接过文稿:“马将军,你是全国知名的抗日名将,有什么事情就请说吧!”

马占山:“简单地说:委员长不答应我们的条件,就是汉卿主张放,我们也誓死反对!”

宋子文大惊。

离公馆蒋介石临时下椒处

宋美龄:“汉卿,结界怎样?”

张学良:“我没有说服杨主任。他认为:我与委座、夫人、子文交谊甚厚,放委座回南京投有危险;对他而言,如果委座无一承诺就释放,他等于自陷绝境。”

蒋介石震怒地:“岂有此理!”他蓦地起身,疼得“哎哟”了一声又倒在**,自语地:“难道真的要在西安过圣诞节吗?”

这时,宋子文手持那纸文稿慌忙走进:“是的!这是汉卿的部属联名给我写的信。”

宋美龄接过文稿,很快阅毕,遂又递给张学良。

张学良看罢气得不知所以。

宋美龄:“汉卿,你真的做不了部属的主吗?”

张学良:“请夫人和委座放心,我张学良说话是算数的!”

作战室

张学良:“我为什么一定要亲送委员长回南京呢?这次事变对他的打击很大,所以要给他面子,恢复领袖威信。其次,也有讨债的意思,使他答应我们的条件不能反悔。再其次,借此压一压亲日派的气焰,使他们不好再讲怪话。总之,人情要到家!”

王以哲:“副总司令,你这样做太危险了!”

张学良:“纵然有危险,我也必须这样做。”

“为什么?”众人异口同声地发问。

张学良:“我为什么敢冒天下之大不题扣蒋?为的是国内统一,一致对外。假如不把他放回去,国内还有更大的内乱,我就是天下的罪人,我就得自杀!”

于学忠:“一定还有其他的原因吧?”

张学良:“对!用咱们东北人的话说:好汉做事好汉当。有本事请神,就有本事送神。一句话,只要与国家统一有利,就是牺牲我张学良,甚至牺牲东北军,也在所不惜!”

与会的东北军高级将领被这掷地有声的话语震住了。

张学良:“为防万一,今后,关于东北军,大家听命于于学忠将军;关于抗日联军总部之事,都要听命于杨虎城将军;如遇到难以解决的国事,一定要和周恩来先生商量。”

“是!”全体东北军高级将领起身答说。

张学良官邸客室

赵一荻看着火气很足的张学良走进:“杨主任还是不同意放委员长回南京吗?”

张学良把马占山的信往茶几上一摔:“单单是杨主任就好了!马占山这些人做得也太过分了,竟然瞒着我给子文兄写了一封恐吓信,搞得我在委员长和夫人面前下不了台!”

赵一荻:“我想他们的心还是好的。”

张学良:“好心有什么用?连我的脸面都不考虑了!”他碎然冷笑:“我不仅放,而且还要亲自送,看他们哪个敢阻拦?”

赵一荻一惊:“像这样重大的事情,你和周先生商量过吗?”

张学良自信地:“用不着商量!周先生一向不计较私利恩怨,他会同意我的举动的。”

张公馆 周恩来下相处

刘鼎:“周副主席,张、杨在放蒋问题上有分歧。”

周恩来:“这我清楚。就我个人而言,也不赞成张将军这样做。可我是代表我们党的,没有接到党中央的明确指示,我是不能随意表态的。”

一位工作人员手持电文走进:“周副主席,中央回电了!”

周恩来接阅电文。

刘鼎焦急地:“中央是什么态度?”

周恩来:“有条件地放蒋。你听:一、国民党政府宣布国内和平,与民更始,蒋介石也发表同样内容的宣言;二、全部中央军向豫、绥两省撤退;三、部分地释放爱国分子与共产党员。”

刘鼎:“好!明天,我们就把我党这一原则立场通知张将军。”

周恩来赞同地点了点头。

张学良官邸客室

赵一荻优心仲仲地:“万一周先生有不同意见呢?”

张学良不耐烦地:“我说过,用不着商量,他一定会同意我的举动的!”

赵一获:“你把一切后果都考虑周全了?”

张学良深沉地点了点头。

赵一荻:“万一他不放你回来呢?”

张学良自信地摇了摇头。

赵一荻:“你有什么根据呢?”

张学良:“我张学良光明磊落、坦坦****的人格。”

赵一获:“告诉我,你到底是怎么想的呢?”

张学良:“通过兵谏囚蒋,世人―尤其是东北的父老乡亲都看清了我这颗跳动的心;我再冒险亲自送他回南京,又扮演一出从来没人演过的好戏;如果他是个大政治家,就一定放我回西安。这样,我们就把这出千古绝唱的好戏演完了!”

赵一荻:“万一他食言呢?”

张学良打了个哈欠:“随他去吧!休息。”

离公馆蒋介石临时下榻处

蒋介石、宋美龄、端纳坐在沙发上,焦急地在等待。

宋子文大步走进,未语先长叹了一口气。

宋美龄:“他们还是不同意我们今天回南京?”

宋子文:“对!东北军和十七路军的将士人心浮动,尤其听说汉卿要亲送委员长回南京的消息以后,有的将领又在摩拳擦掌,蠢蠢欲动!”

蒋介石:“我没有要求汉卿送我回南京嘛!”

张学良一步走进:“对!是我自己做出的决定。”

蒋介石:“取消这样的决定,我自己回南京!”

张学良:“不!我实有护送委座回南京的义务。一、向诸位将领证明:此次事变无危害委员长之恶意,更无争夺权位之野心;二、向国人表示,我愿担负此次事变的全部责任。”

宋子文:“可你的部属一再质问我:委员长能放我们的副总司令回来吗?”

端纳:“有道理,连我端纳也有这样的担心!”

宋美龄:“端纳先生,你、我,还有阿哥子文三人作保:汉卿送委员长回南京以后,委员长一定把汉卿送回西安!”

宋子文:“委员长,同意我们三人做这样的保人吗?”

蒋介石:“我同意!可我们何时飞离西安呢?”

张学良:“今天已迟,天黑之前飞不到南京了,明夭吧!”

宋美龄:“不!今天就走,勿再迟疑。”

张学良:“好!但要说明:我送诸位回南京,部下不知,一旦声扬出去,容易引发异动。因此行动要小心,最好不带随从。”

宋美龄:“那仁霖呢?”

黄仁霖走进:“哈哆!圣诞快乐。”

张学良官邸门前

张学良紧紧握住赵一荻的手:“回去吧!”

赵一荻泪眼模糊地:“早去早归!”

张学良:“放心,我会很快回来的。”

赵一荻:“保重!”

张学良深沉地点了点头,转身钻进汽车。

谭海左手拎皮箱,右手关车门,坐在副驾驶座上。

汽车启动了,向前驶去。

赵一荻泪眼望着远去的轿车。

一位东北军校级军官赶到急问:“副总司令他去什么地方?”

赵一荻:“护送委员长回南京。”

这位东北军校级军官大惊。

离公馆蒋介石临时下栩处

蒋介石、宋美龄、宋子文、端纳等在等待出发。

张学良走进,把皮箱往中央一放:“我一切都准备好了!”

宋美龄:“汉卿,又在说笑话,去南京就几天,也用不着带一皮箱日用品啊!”

端纳有意地:“我看哪,说不定还不够用呢!”

宋子文有意附和:“端纳先生这个保人信心不足,我看委员长有必要当着汉卿的面讲清楚。”

蒋介石:“汉卿,你如果怀疑我不放你回西安,请就此止步!”

张学良:“我相信委座的行为功在国家,利在中华民族!”

杨虎城一步走进,惊得一怔。

宋子文:“杨主任,你是来送行的吧?”

杨虎城茫然地摇摇头。

张学良:“虎城,出来一下。”

高公馆门外

杨虎城:“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张学良:“我准备送委员长回南京。”

杨虎城:“怎么连我都不告诉一声?”

张学良:“是我刚刚决定的。现在形势危急,不知道会出什么乱子。因此,我决定立即亲送委员长回南京。在我回来之前,你多偏劳几天;万一我回不来,东北军完全归你指挥。”

杨虎城整着眉头沉吟不语。

宋美龄亲自搀扶蒋介石由内室走出。

张学良碰了杨虎城一下,小声地:“现在就放他。”

杨虎城望着从自己面前走过的宋美龄、蒋介石、端纳、宋子文以及黄仁霖和戴笠,痛苦地说:“好吧!我陪着你一起去飞机场送委员长。”

张公馆 周恩来下棍处

周恩来伏案处理公文。

那位东北军校级军官慌忙走进:“周先生,你知道副总司令护送委员长回南京了吗?”

周恩来惊愕地:“不知道,他们走了多长时间?”

“有十多分钟了!”

周恩来命令地:“立即备车,去飞机场!”

飞机场休息室

数十名各界群众列队站在机场门口,手舞彩旗,高呼着“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的口号。

三辆轿车相继停在离机场门口不远的地方。

张学良走出第一辆轿车,冲着高呼口号的群众挥手致意。

蒋介石在宋美龄的搀扶下走出第二辆轿车,他一听抗日口号声,吓得忙问:“汉卿,这些人是干什么的?”

张学良:“是欢迎就要飞抵西安的傅作义将军的。”

蒋介石怀疑地:“为什么要欢迎他?”

张学良:“时下的百姓,谁抗日就拥护谁。傅作义将军在绥远打了一下日本人,连西安的人民都这样欢迎他。”

宋美龄:“等到南京以后再谈打日本的事吧!汉卿,快带着我们去停机坪。”

马路上

周恩来坐在轿车上,不停地催促着:“开快些!”

机场停机坪

蒋介石:“我答应你们的条件,我以领袖的人格保证实现。假如不能实现,你们可以不承认我是你们的领袖!”

宋美龄:“汉卿,虎城,你们都听见了吧?”

“听见了!”张学良、杨虎城同声答说。

蒋介石:“今天以前发生内战,你们负责;今天以后发生内战,我负责。今后我绝不剿共。我有错,我承认;你们有错,你们亦应承认。”

“是!”张学良和杨虎城同时答应着。

宋美龄:“好了!该上飞机了,天黑以前还要赶到洛阳过圣诞节呢!”

蒋介石:“好!我先上飞机了。”

宋美龄搀扶着蒋介石和端纳、宋子文相继向飞机走去。

张学良取出一张纸:“杨主任,这是我亲笔写的手谕,自今日起由你代理我的职务。万一有事,东北军全体将领听命于你和于学忠将军的指挥。”

杨虎城接过手谕,展开一看,特写:弟离陕之际,万一发生事故,切请诸兄听从虎城、孝侯指挥。此致:何、王、体、黄各军各师长。

张学良 二十五日

杨虎城感激地收好这纸手谕,用力地握住张学良的双手,深情地说:“祝你一路顺风,快去速归!”

马路上

周恩来坐在飞驰向前的轿车上,不停地:“快!快!”

机场停机坪

杨虎城怅然地望着离地飞去的飞机。

一辆轿车戛然停下,周恩来开门走出轿车,不安地问:“杨主任,张将军呢?”

杨虎城指着空中的飞机:“送委员长走了。”

周恩来:“咳!我来晚了一步。汉卿不仅要演‘摆队送天霸’,还要负荆请罪呀!”

定格 叠印字幕:

第五集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