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性的叙述稍嫌抽象。对于洛阳这样千年古都,有一个再好不过的案例。这就是当年以洛阳、长安为范本而建设起来的日本文化古都——京都。
世界遗产委员会这样评价京都:古京都仿效古代中国首都形式,建于公元794年,从建立起直到19世纪中叶一直是日本的帝国首都。作为日本文化中心,它具有一千年的历史。它跨越了日本木式建筑、精致的宗教建筑和日本花园艺术的发展时期,同时还影响了世界园艺艺术的发展。
这座千年古都的最初设计模仿中国隋唐时代的长安和洛阳,整个建筑群呈长方形排列,以贯通南北的朱雀路为轴,分为东西二京,东京仿照洛阳,西京模仿长安城,中间为皇宫。宫城之外为皇城,皇城之外为都城。城内街道呈棋盘形,东西、南北纵横有秩,布局整齐划一,明确划分皇宫、官府、居民区和商业区。
走近京都,让人感到一种回归自然的惬意,也体会到深刻的文化震撼。原来,京都古朴的外表下蕴含着丰富的灵魂、流淌着千年的文化血脉。
这里体现出天人合一的和美意境。自古以来日本人就相当重视季节的美感。而京都,则是“和”风之美的精华之最,这座城市骨子里渗透着经久积淀而来的美感,细致典雅、空灵禅意,虽历经千年的风雨沧桑,但古风古韵犹存,历久弥新。从最广阔的概念到最小的细节,一切经过精心规划和设计,街道狭窄而井然有序,低矮却干净的和式小楼被一尘不染的绿树映衬,显得格外幽静自然,呈现出一个高度和谐、秩序井然、很美的城市。春天走在这座城市中,满街摇曳的樱花,满街的白墙青瓦充满着浓得化不开的风月和禅意,宁静中释放灿烂,含蓄中展现眩目。
这里具有最浓郁古朴的日本风情。京都,这座1200年历史孕育出的优雅古都,千年风雨,仍洗不去它身上特有的风情,这样的风情,天下无双,让人感受到的是无穷的魅力,呈现的是日本文化最精致的一面,不仅是日本文化的集大成之地,更是日本的乡愁,是日本人的心灵故乡,是“真正的日本”。
它是日本纺织物、陶瓷器、漆器、染织物等传统工艺品的产地,有不少工艺好手,世代相传,使当地出产的丝织品、锦缎、漆器、陶瓷品、纸扇及娃娃等精美异常;同时,它又是日本花道、茶道的繁盛之地;此外,它仍旧保留着几个世纪以前的样子:柔软、平和、古旧,在这里你能发现所有渴望在日本找到的东西:几百年历史的老房子(你的邻居很可能是某支皇族后裔,没有上百年的家系不敢称京都人),狭窄错落的鹅卵石小巷(小巷深处尽是灯笼布帘),隐匿在竹林深处的诗人小屋,朱红色的神社大门拱廊,漂浮在碧波上的金色寺庙,以及踏着木屐在小径独步或碎步进入日式传统饭店玄关的艺伎??当乘车在这一排排古老的建筑中穿行,听那墙檐悬挂的祈愿铃铛,看那庄严矗立的“鸟居”(神社前的石门),感受碾过那细碎的沙石后的轻轻颠簸,方才能领悟到那种历史的厚重和古典的气韵给予人心灵的巨大震撼。
这里有着深厚的宗教与文化渊源。京都是世界史上连贯时间最长的首都,有“千年古都”之称,拥有全国最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是日本文化艺术的摇篮,佛教的中心,具有“东方传统文化博物馆”的美誉,有着非常重要的历史价值与宗教价值。
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京都被称为"三步一寺庙、七步一神社"——市区迄今尚存有1877个寺院和神社,平均每一个街区就有一座佛寺。满城的古寺,总有份淡淡的超然,淡疏的香火,萦绕在悠远空寂的殿楼,一千年的精气魂魄至今缭绕在古刹深宫的飞檐脊兽上。
京都有着璀璨的历史文化,这里不仅拥有日本三分之一的国宝,更有17处之多的世界文化遗产古迹(日本的世界文化遗产共35处)。无需任何矫饰,悠久文明的历史就写在京都大大小小的青瓦白墙上。或许可以这样说,日本的历史就是京都的历史。
此外,京都又是“中国化”极深的城市。日本城市中,京都受到中国历史与民俗影响最深远,不仅京都的城市建设模仿中国古时的洛阳和长安,许多寺庙、街名,甚至是店铺的名称,都使用汉字。
这里散发着悠然淡定的城市气质。在京都,仅是轻轻地一个回首,便有着说不尽的故事和遐想,而它所拥有的骄傲,也随着自己的年岁纷纷落在无数个明天的希望里,用适合的温度点燃着后世子民的活力和风骨。
在京都,常常会有一种困惑,穿梭城中,时有不知今夕何夕的恍惚。每家每户门前不大的庭院里,几棵简单的树木和几株幽兰,看似不经意,和着竹制的水管流出的潺潺水声,却足以打动人心。窄窄的街道上,行人稀疏,偶尔有装扮时髦的年轻人骑着单车擦身而过,或是迎面走来的路人,总是悠悠的,全然没有都市里的匆忙和奔波。京都那样一座生活着的城市,展示给世人的却永远是那份优雅,空灵,安然而清净。正是这样的气定神闲,诠释着京都这个城市的淡定气质。
对于居住在城市里的居民而言,城市是有生命的存在,如同一条从历史深处蜿蜒流淌至今的河流,叙述着往昔的岁月,延续着祖辈的记忆,伴随着一代又一代人的成长,承载着无数居民的欢乐和苦痛。在城市发展过程中,如何使之既保持历史所赋予的厚重又散发出时代的气息?这看似鱼和熊掌不能兼得,但京都做到了。
西安,洛阳等等所有这些历史文化名城,都不同程度地消失了它各自的特色和古朴的韵味。而京都乃至整个日本在历史遗产、文化记忆和传统的保护和利用等方面均有不少成功的经验。
日本古都发展之经验:日本对文化遗产的保护始于19世纪的明治初年。日本的传统文化遗产直到江户幕府时代,几乎保护得完整无缺。明治维新以后,资本主义的发展使日本传统文化受到了剧烈冲击,但是日本在发展经济的同时,没有忘记对传统文化的保护。京都对于传统的保护使得战争时期美国都不愿将其作为轰炸的目标。
总结京都的经验,对于今天中国的古都复兴,有着极为现实的意义:
一是明确合理城市定位。京都的发展关键在于其作为日本文化中心的城市定位。京都作为日本的文化古都而非经济强市,其行政单位为“府”,可以看出日本对于文化的重视程度。京都作为千年古都,市内高层的大楼也不多见,更多的是古香古色的殿宇寺庙,但日本人把京都视为自己国家的骄傲,逢人必夸。因为古朴是这座城市的特色,所以不会有东京人大阪人去拿自己繁华现代的城市特色去比较京都,或者认为京都落后。因为日本人很清楚本国不同类型城市的定位是什么。这一点与中国区别很大,中国几乎在用现代化的标准衡量所有城市。
二是建立多重保护政策。京都这样人与历史和谐相处的城市景观,应当归功于历史保护的城市政策。在今天的日本公众看来,从紫式部的《源氏物语》到川端康成的《古都》,古都已成为日本文化的象征,任何破坏行为都是不可容忍的反文明罪行。而这样的共识,正是政府和社会对城市化的反思后形成的。
日本自明治时期建立文物保护制度。1950年,在世界上率先颁布《文物保护法》,中国则是直到1982年才颁布。日本古建筑修复用传统方法,连斑驳剥落的地方也不加掩饰涂彩,刻意保留岁月的脉络印迹。日本政府随后又制定了《古都保存法》、《市街地景观条例》,设立“历史的风土保存区域”以及“传统建筑物群保存地区”。以物权保护为基础,政府只在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轨道上运行,这就杜绝了“大拆大建”的开发机制。而京都居民则纷纷用心把自己的家修得既古色古香,又融入进现代化的生活。
京都自然环境和城市结构始终如初,古迹保护和现代建筑创新巧妙地融合在一起,分为三个区域:自然和历史风貌保护区域、市中心新旧和谐混合区域、强化城市新功能区域。新发展的工业在城市西南部及卫星城里。高速公路、新干线铁路通过城市的地下。禁止6层以上建筑,屋瓦颜色大小也要审批。鲜艳的奶黄色麦当劳标志在世界上第一次被改成与京都色调统一的暗棕色,电视塔也被刻意造成佛寺香案上的蜡烛形状。17座建筑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单,1700多处国宝和重要文物。
走在京都街头,总纳闷,同样是古城,为什么这里见不到破败的危旧房屋?那些宏伟的寺庙、庄严的塑像令人震撼,而透过“民家”院墙看到的一座假山或一株古梅,也让人慨叹不已,如果蔑视物权的推土机可以随时碾过历史街区的话,又有谁敢用心修好自己的家呢?
此外,日本还制定了《文化财保护法》,日本的文化财(相当于中国的文化遗产)分为有形文化财、无形文化财、民俗文化财、纪念物、文化景观、传统建造物群、文化财的保存技术、埋葬文化财。目前,日本开展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主要依据此法。其中,2005年修订后,增加了“文化的景观”这项重要内容。所谓文化景观,是指人们日常生活的环境,包括农产品制作过程、道路、田园风光等。
反观中国,一些地区为了建造具有“影响力”的高地标性建筑不惜拆除刻有时代鲜明印记的传统建筑,可以在一夜内把重要文化遗产、文物拆个精光,就剩下几个文物保护专家痛心疾首;而我们在日本一路听了许多关于日本国民因为政府有可能触动某个上百甚至才几十年历史的文化古迹而上街抗议的事情,可以为了吸引投资而大肆掀起“故里争夺战”,可见日本在对传统文物的保护上比中国要高明得多。
三是规范合适保护流程。在保护流程方面,日本与中国略有不同。据了解,在日本,首先由地方居民或村、町等地方政府提出保护申请,划定好区域,然后上报国家,等待批准。值得一提的是,在保护过程中,除国家给予必要的物质奖励和精神奖励外,日本十分强调各级地方政府、民间组织、甚至个人的参与,并明确规定出各方的权利与义务。
比如,日本建立了从县市到乡村覆盖全国的保护重要无形文化财产的专业协会,凝聚了千万民俗文化艺术的传人,从事传承活动,对于这种无形民俗文化财产的传承工作,除国家给予必要的资助外,社会团体、地方政府也都给予一定程度的赞助。这样强调社会群体在保护文化财产过程中的重要性,提高了日本国民的全民保护意识,培养了文化财保护方面的人才。
在这样的财产权体系下,日本的文物法规无需写上“禁止大拆大建”的大字,只需着力对“民家”主人保护、修缮历史建筑进行规范和引导。从修好自家开始,街坊们又逐渐关注起街区来,自治会担当社区的维护、管理,商会负责街区的餐饮、住宿等服务业,同业公会则组织起漆器、陶器、织锦等传统手工艺的传承与展示,乡土文化社团建设起一个个小型博物馆、资料馆。文化遗产就不只是有物质、空间的空壳,而有了生生不息的生命。
四是推崇地域治理模式。现在,不仅是在京都,日本各地竞相推崇所谓的“社区营造”的地域治理模式。日文“社区营造”的直译是“城市建设”,但它与汉语中偏重政府主导的“城建”一词有着本质不同。它不单是冷冰冰的硬件建设,而是以居民为主体,通过行政和居民的协调合作,从硬件、软件两个方面解决地域、社区特定课题的过程。
五是制定“京都市民宪章”。京都市政府订有5条“京都市民宪章”,它们是:(1)唯美;(2)绝对保持环境清洁;(3)善良民俗之保持:(4)文化遗产国宝妥善照顾保存:(5)对于异乡人与旅客亲切招呼。
六是切实践行生态环保理念。所到城市都有园林或绿化景观。在日本,绿化是一种司空见惯的风景,河道边、房顶上、立墙面、街道边,到处都有精心布置的各式绿植、庭园和花盆。
七是推行城市精细化管理。京都的城市建设,无论是设计理念,还是施工工艺,无不透着精细与美感。城市建筑高层楼房不多,以两三层的住宅为主,街道上旧建筑的门面均经过改造和修饰,但绝不奢华。街面上一尘不染,没有污水和垃圾,就连下水井盖也光亮可鉴。城市狭窄的旧街道多为商业街,上空覆盖雨棚,既透光,且遮雨,非常人性化。街道很难见到警察,所有道口均布设红绿灯,人车分流、各行其道、各遵其规,秩序井然。
八是重视节庆活动。京都几乎每天都有庆祝活动和例行节日,富有浓郁的地方乡土风情。最为热闹的是7月份的祗园节和10月份的时代节。时代节是平安神宫的祭礼,人们将京都成为首都后一千多年来的风俗习惯按各个不同年代的风貌列队展现,使人感到亲眼目睹了日本美丽的历史画卷。日本的社会大众都喜爱节庆的气氛。多数佳节旨在祈祷神佑,赐予丰收与好运。神庙、佛教寺院附近已经发展成为大小的村镇,所以寺院方面主办佳节活动也相当频繁。这些活动使一年四季的京都都呈现出生机勃勃的风貌,传统文化也在这些活动中找到了具体的依托和承载平台。
中国古都发展之突破:对照日本京都古都发展的做法和经验,给中国很多有益的借鉴和启示,也为我们今天城市的决策者和开发者提供了颇具参考价值的信息和思路。尤其是西安和洛阳,在各自启动“皇城复兴计划”和“古都复兴计划”的同时,建议借鉴京都城市保护的成功经验,少走弯路,早日破解古都治理和发展困局,在保护历史城区整体环境和文化遗存的前提下,确定城市合理定位,完善市政基础建设,改善人居环境,探索小规模、渐进式、微循环、居民参与的地域整治方式。只有遵循原本特有的城市精神,才能凸显古都风貌,从而使千年古都在未来发展中更具活力和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