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与现实之间(1 / 1)

说起历史来,洛阳竟然比十三朝古都的西安还要久远。从中国第一个王朝“夏”王朝之始,洛阳成为商、西周、东周、东汉、曹魏、西晋、北魏、隋、唐(武周)、后梁、后唐、后晋等朝代的都城,可谓 “千年帝都 ”、“百代帝王城”,是中国古都中建都最早、历时最长、朝代最多的古代都城。

依托历史文化资源,以节事、论坛等活动为手段吸引眼球、聚集人气、塑造形象、积累口碑,是许多城市必不可少的基本运作手段,洛阳也不例外,运作了很多年的河洛文化节和牡丹花会已经成为洛阳城市的标志性节事活动,而洛阳的旅游最最主要的旺季,就是每年四月牡丹花开的时候。所谓“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并非浪得虚名——“花开花落二十日,一城之人皆若狂”。数据显示,牡丹花会对洛阳旅游贡献率几乎占到40%。但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相同,观光旅游的性质明显,既没有普遍均衡带动洛阳旅游发展,也难以对帝都文化品牌形成强力支撑,更未形成国际影响力。

洛阳旅游的其他主力产品包括龙门石窟、白马寺、关林、黄河小浪底等也都是典型的观光旅游产品,休闲度假对于洛阳而言,路途尚远。当丽江已经是国际高端度假酒店云集的时候,在洛阳还难以发现国际酒店品牌的踪影,丽江多个高尔夫球场早已运作多年,洛阳还没有一个标准球场。最简单同时也可能是最典型的游客在洛阳的消费行为模式是:龙门石窟一小时,白马寺半小时,然后就可以赶去郑州了。游客走马观花,蜻蜓点水,洛阳成了留不住客的通风口。

洛阳文化底蕴深厚、历史遗迹众多、名人名家数不胜数,旅游资源极其丰富,但是,众多资源并未成为旅游产品,已有的产品无论内涵、能级还是规模,都不足以代表国际旅游之潮流所趋,不足以形成聚合辐射力。

洛阳人对此有清晰的认识,时任洛阳市委副书记、市长的郭洪昌先生认为,洛阳有什么?第一个历史厚重——文明史5000多年,城市史4000多年,建都史1500多年,十三代王朝;第二个文化厚重。第三是工业和科技厚重。洛阳几千年的历史,是一个令人魂牵梦绕的地方。洛阳旅游的问题很多,人均滞留天数最低1.5,人均消费496元,入境游客少,相当于西安二分之一;数量很多,景点,深度,质量不够;景点很多,滞留很短;历史遗存很多,开发不够;总体策划规划还不到位。旅游资源的多样性上,洛阳还是有一定优势的,从发展的眼光看,还有很多的空间,潜力很大。

简而言之,洛阳的文化旅游发展态势,可以说是:千年风流载于书本之中、五都辉煌藏于黄土之下,可阅读者众,可观览者寡,可体验者尚无。既缺少展现千年帝都的城市形象区,也缺乏规模化的古都文化休闲体验平台。这种状况,与西安、成都、杭州乃至开封相较而言,都令人惊讶。这其中必有原委。

当我们策划小组入驻洛阳的第一天就被带到西工区考察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留下的工业遗产建筑群落时,我们仿佛顿悟了洛阳文化旅游产业发展迟滞的历史性根源——城市定位与产业战略的错位。这有历史原因,而历史的包袱背到现在,才开始在思想意识上发生与时代融合的转变。这种转变也许晚了一些,但毕竟已经是可喜的开端。

时空倒转,洛阳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的起起落落,可谓极具戏剧性,而且是大起大落,极盛之际是当时的国际化大都市,极衰之时则仅为人口数万的小市镇了。所以早在北宋,司马光就感叹道:“欲知古今兴废事,请君只看洛阳城”—— 东周时期的周襄王二年(前650年),洛阳人口达到11.7万人,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出现的10万人口以上的城市。公元100年,城内居民达到51万人。到了汉献帝初平元年(190年),董卓强迁河洛百万之民到关中地区,洛阳“名都空而不居,百里绝而无民”。 唐初洛阳仅有3000户1.7万人。武周时期,武则天从关中强制移民到洛,人口达到历史最高峰,当在百万以上。

1954年1月,第一个五年计划中安排在洛阳西郊涧西区由苏联援建7个大型重工业:东方红洛阳拖拉机厂、矿山机器厂、滚珠轴承厂、铜加工厂、柴油机厂、耐火材料厂、热电厂;黄河冶炼厂。洛阳的历史角色悄然发生重大改变,成为一座重要的新兴重工业城市,而古都的背影,似乎渐行渐远。在十二五规划的回顾中,我们可以看到洛阳工业与研发的自豪:“2010年底,全市共有国家级各类研发机构16家,其中国家重点实验室4家、国家工程实验室1家、国家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家、国家级工程研究中心1家、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8家,位居河南省前列。科技成果丰硕,五年共荣获国家、省、市科技进步奖1513 项,其中国家和省级奖168项(特等奖3项,一等奖7项,位居全省第一)”…….

洛阳是一个科技重镇。但即便如此,在国家战略层面的中原经济区规划中,郑汴一体化的出台似乎暗示洛阳的边缘化的危险。

洛阳,魂在何处?路在何方?

尽管“千年帝都,牡丹花城”的口号也打了许多年,但是古都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却一直是波澜不惊。直到国际文化旅游名城战略的提出,古都文化旅游产业的振兴才显得空前的紧迫。

2011年5月14日,洛阳党政办公大楼21楼东会议室,洛阳市委书记毛万春、市长郭洪昌、副书记魏小东等一干领导与应邀从西安“战场”过来的王志纲汇聚一堂。此前,魏副书记已经专程到北京与王志纲进行过沟通。

洛阳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毛万春同志对洛阳如何发展有深刻的认识。他认为洛阳目前的城市发展目标是:富民强市。洛阳到底怎么着力,最根本的是解决两个问题。

第一个问题是,把机制转换成符合市场经济规律的动力,该成为市场经济主体的,必须成为市场经济主体,党委政府主要的任务,就是打通有关环节。

第二个问题,就是发展方式的转变,主要是产业结构调整。最大的结构调整就是经济的转型,就是由原来的231变成321。所以提出打造国际旅游文化名城这样一个战略目标。“国际旅游文化名城”决不仅仅是单从旅游单方面来说,而是洛阳整体经济转型的一个方向性定位。以此把三产做大,带二产,带一产。同时让二产为三产服务,让一产也能成为三产的支撑,三篇文章一起做。其次是搞规模经营和集约经营。

第三是观光、旅游、休闲度假、体验结合起来。如果整个区域一产、二产、三产都能够旅游的话,老百姓的幸福指数必然高。旅游决不仅仅是经济活动,它既是经济的一种提升,在某种意义上它也是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环境软实力和环境硬实力相辅相成。

为此,洛阳提出了自己的发展策略:文化为魂,水系为韵,牡丹为媒,产城融合:

首先是文化为魂。洛阳最大的优势和特色是文化。河洛文化是根。河出图、洛出书,伏羲八卦等,意义非凡。在唐以前,中国文明就是以洛阳和西安为魂的。一段是西安,一段是洛阳。真正从文化这个角度,西安和洛阳完全可以成为一个文化中国的缩影。在文化上,在产业上,洛阳和西安完全可以一起共享。资源共享、产业互动,集合优势就出来了。

其次是水系为韵。中西部一般缺水,但是洛阳不仅是五湖汇聚,还有五水汇洛。伊水、洛水、瀍水、涧水和黄河。黄河小浪底,我们要在明年把水引到涧河,这样洛阳就不比任何一个水城差。文化与水紧密相连,洛阳完全可以成为一个很有韵味的北方水城。

第三,牡丹为媒。武则天时期就把牡丹作为国花,“洛阳地脉花最宜,牡丹尤为天下奇,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改革开放以后,洛阳已经召开了29届牡丹花会了,升级为国家级节事活动。通过牡丹这个媒介,把田园生态城市真正打造好。

第四点产城融合。国际文化旅游名城,最后的落脚点是城。城市建设必须是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目标是生态宜居,还要宜游、宜购、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