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2003年开始,成都在“西部之心”的总体战略统领下,从谋划、策划到规划、计划,再到执行,开始了一连串好戏连台的“变脸”。
2003年,立足大城市带大农村的区域实践,在全市实施以推进城乡一体化为核心、以规范化服务型政府建设和基层民主政治建设为保障的城乡统筹科学发展总体战略。
2004年,众多媒体开始争相报道成都在城乡一体化方面的理论探索和成功实践:中央党校“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课题组专文高度评价成都为推进城乡一体化所作的努力;中国社科院与成都市委合办“成都论坛”,总结出了“政府创新政策环境、市场活化经济资源、城乡统筹和谐发展”的“成都模式”;随着“五朵金花”、“三个集中”、“蒲江模式”等关键词相继成为全国热点,城乡一体化的成都方式高调走上前台。
2005年,“新蜀风行动”成都文化产业发展战略出炉。这是打造成都“软实力”的大规模“造势”行动,是成都以文化为支撑领跑新一轮城市竞争的战略行动,是成都立足于中国、世界文化产业的发展、张显独特的文化内涵、引领文化时尚潮流的战略行动。这一战略的实施不仅对内升级传统产业,对外展示城市魅力,带来消费成都和投资成都的热潮,更使成都成为和谐社会以文化力实现城市竞争的典范和风向标。
2006年,成都获评成为幸福指数最高的城市。中国城市竞争力研究会公布2006年(第五届)中国城市竞争力排行榜。其中,在“中国十佳宜居城市”排行榜中,成都高居榜首;在“中国十大国际化都市”排行榜中,成都位居第6。
2007年,国务院正式批准成都成为国家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新区。城乡一体化改革进入深化和提升阶段。同年,成都获评成为中国最佳旅游城市和中国最佳商务城市。
2009年,成都启动《世界现代田园城市战略》,目光瞄准全球城市体系节点城市和世界二级城市。
2010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成都“美食之都”称号,并且正式批准成都加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创意城市网络,成为亚洲首个世界“美食之都”。
……
成都完成一个城市的全面再造,不仅有体现都市活力和繁荣的现代心脏,也有正在飞速发展和蜕变的县域空间,不仅有彰显城市力量的“钢筋铁骨”,也有一派原汁原味的古韵风情,不仅是正在脱胎换骨的老成都,更是城乡一体化下的新成都。
如果稍加总结的话,我们会发现其中最为有特色,也是最值得其它城市借鉴的,应该是成都“软硬兼施”的城市运营之道。所谓硬,就是成都在扎实地推进“城乡一体化”和“城市更新”这样的硬骨头,所谓软,就是指成都在积极推进成都文化产业发展,打造城市的软实力。
2005年,工作室为成都所做的文化产业发展战略报告《新蜀风行动》中就明确指出:文化产业的竞争不是成都内部产业的竞争,也不是国内城市的竞争,而是全球化的竞争,成都要实现自己的雄心,一开始就要将自己放到全球的平台上去做战略思考,用全新的思路、全新的视野、全新的方法、全新的平台去整合和经营成都的文化。
事实上,成都确确实实是把文化做到了极致。探索城乡一体化道路的过程中,在“三个集中”的思路基础上将成都人爱耍的休闲文化与农家乐相结合,于是有了三圣花乡的成功;在城市更新的探索中,将成都媒体、音乐文化与工业厂房的再造利用相结合,于是有了成都的798——东区音乐公园;将武侯祠与休闲街区结合起来就有了锦里……类似的例子还有很多。
如今探讨成都“城乡统筹”和“城市更新”的报道和文章已经很多,这里希望能从文化产业的角度,探讨一个城市可以怎样去经营他的文化,向发展工业一样去发展他的文化产业,像经营商品一样去经营他的文化品牌。在这个无形驾驭有形、文化主导经济的时代,无疑会是许多城市都需要去学习的一课。
今天的中国,各城市之间已经开始了以文化产业为核心的软实力的新一轮竞争。从深圳的文博会到杭州的动漫节,从北京、上海、广州等一线城市到西部的中心城市,文化产业的竞争俨然已经成为国内中心城市新一轮竞争的焦点。对于城市来说,发展文化产业可谓一石数鸟,一则是城市营销的绝佳手段,最大限度地张扬城市魅力,二则可以强化城市的聚合和辐射能力,三则可以加速产业结构的调整,保证城市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成都在打造城市软实力中抓住了文化产业这一核心因素,作为城市软实力再造之道。
为应对各大中心城市之间的文化产业竞争,成都市也把文化产业作为其提升城市综合竞争,特别是打造城市软实力的重要支撑,把文化产业作为战略性产业来培育和发展。2005年委托王志纲工作室制订成都市文化产业发展战略。
与其说文化产业是指一般意义上的文化产业化和产业文化化,不如说是一种城市发展战略,其意义丝毫不亚于人们所常提起的高新技术产业。成都市政府认识到,文化产业对成都城市软实力的提升有其它产业所不能比拟的优势,特别是对城市形象、城市环境、城市文化、城市精神、城市凝聚力、城市地位等方面的直接促进和价值提升的作用非常巨大,是提升城市综合实力和综合竞争力、并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也是成都近年来成功的城市营销的利器。
从城市整体战略的高度把握住了以大文化、大产业的思路来整合文化资源,通过文化产业化,嫁接其它产业、提升其它产业,并以此最大限度提升软实力。由此产生了成都市的文化产业战略“传承古蜀,演绎时尚”的总体理念。意在充分挖掘古蜀文明内涵的基础上,通过市场化的方式将这些要素转化成巨大的文化财富,以创意为引擎,以传媒为平台,以时尚为依托,其通过文化产业化、文化生活化等方式进行全新演绎和加工,对这些资源进行生产与再加工,用符合现代人思维方式和审美趣味的手段,搭建传统与时尚之间的桥梁,让成都生产的文化产品刮起一阵强劲的新蜀风。
文化资源不等于文化产业,传统文化本身并不会自发的复活。文化生产资料大国不等于文化生产大国,文化资源转化为产业经济并不是一件易事。正如成都虽然是“超女之城”,但超级女声的策源地却是长沙,如何实现文化产业化、市场化,是文化产业能否健康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和前提。成都深刻地认识到了文化市场化和产业化的重要性。
梳理国内城市文化产业发展,大多分成“动漫、传媒和文旅”三大板块,对于成都而言,应该结合自身的优势,整合产业链条,做强三大产业:即娱乐传媒产业、数字娱乐产业和休闲娱乐产业。
当今文化产业的竞争,早已不是“点式”的碰撞——即企业之间的单打独斗,而是“链式”的较量——即产业链之间的比拼。谁拥有更完善、更强大的产业链乃至产业群谁就可能呼风唤雨、成就王者。“整合为王”是文化产业的一条基本法则。成都必须通过不断整合,优化延伸产业链条,才能做强三大产业。
娱乐+演艺:请进来和走出去的结合
音乐剧《金沙》在宣传了成都作为古蜀文明的深厚内涵的同时,更显示出了这个城市在文化资源市场化运作、资本化运营的实力。
2005年,被称之为成都文化名片的音乐剧《金沙》首度领略到市场的魅力,让成都意识到特色文化资源只有通过市场运作,才能转化为文化资本进而发展成文化产业。为了充分挖掘金沙文化的价值,成都政府组织有关部门倾力打造的大型音乐剧《金沙》,宣称要“代言一座城市的文化雄心”,一经推出就风靡国内,以其独特的文化底蕴、奇异的古蜀风情、精美的现代演绎,被各界评为中国目前最好的音乐剧。
成都投入巨资打造音乐剧《金沙》这个品牌,就是以成都独特的金沙遗址和永陵二十四伎乐为题材,多角度展示成都三千年辉煌灿烂的古蜀文明及地域文化特色。此外,这部举世瞩目的音乐剧正在世界巡回演出,成都适时地做好文化衍生产品的开发和营销,借鉴美国“百老汇”的娱乐运作模式,向影视、图书、音乐碟片、动画游戏、旅游纪念、明星等产业延伸,以增加《金沙》项目的产业附加值。
初尝文化资源市场化、产业化和资本化运作甜头成都,在继《金沙》之后陆续推出了一系列以体现川风蜀情的文化旗舰项目。成都文化产业走出四川、走向全国乃至世界的“蜀风”正在吹起。
传统对接现代:成都文化旅游开发之路
成都文化旅游资源丰富,拥有172处著名人文景观,如杜甫草堂、武侯祠、青羊宫、都江堰-青城山、文殊院、西岭雪山、望丛祠等。这些文化与近现代成都平原物质文明的深厚文化积淀,共同形成了成都丰富多彩的文化旅游资源体系。
如何对待这些历史文化资源?对于历史文化旅游资源,保护是题中应有之意。保护之外成都成功地实现了对这些历史文化资源由资源到产品、由资源到资产、由资源到资本的转型,并且通过对接现代的休闲消费需求,使这些传统古旧的历史文化资源焕发了生机。可以说,成都文化资源的保护、利用和开发走的是一条“资源-资产-资本”的积极性保护开发之路。
有成都“新天地”之称的锦里是以武侯祠为依托的成都首座以传统川西古镇为建筑风格的旅游休闲街区。锦里功能上划分为餐饮文化区、客店府第文化区、锦绣文化区、民间艺术展示区,街区全长350余米,有茶坊、客栈、酒楼、酒吧、戏台、各种风味小吃、工艺品、土特产等等,集旅游购物、休闲娱乐为一体。
锦里的开发既不同于国内某些城市把文物保护单位直接进行破坏性开发,破坏历史文物,又不同于有些城市大造毫无历史文化根基的“仿古街”的庸俗化开发,也不同于上海新天地、宁波老外滩等体现中西合璧式的街区开发。锦里的开发,在严格保护武侯祠的基础上,由成都武侯祠锦里旅游文化经营管理公司为配合“2004成都三国文化节”仅投资1000万元打造的。其开发弥补了消极式的保护文保单位的财政支出,对传统的三国文化进行挖掘、提升和现代演绎,实现了对接成都市民休闲、对接旅游者文化旅游的综合性开发。将武侯祠进行全面保护,利用武侯祠的知名度、影响力和潜藏的三国文化,获取市场消费群的认同和追捧,同时利用旅游收入来反哺于文物古迹的保护。
无独有偶,成都对“中国第一都市禅林——文殊院”及周边街区的全面开发,改造成了文殊坊,既体现了成都人深挖传统、创新开发的“智慧圆融”,也体现了新时代新的需求对传统文化旅游资源的导向作用。如何将历史文化保护和文化传承与旧城改造有机结合?如何在弘扬成都的禅文化、休闲文化、民俗文化与经营城市之间找到平衡点?如何在保护传统文化,弘扬传统文化和发展休闲旅游形成合力?这些都成为文殊坊开发所面临的难题。
文殊院片区以“中国第一禅林”的策划理念进行旧城改造取得成功,成为成都的一张新名片。成都市文殊院片区在修复改造中逐步形成以禅宗文化、民俗文化为背景,以川西民居院落为载体,具有老成都特色的旅游休憩商业区,成为成都最具特色的商业中心、市民休闲的首选区域、中外旅客到四川旅游的集散中心。2006年国庆,已有1400年历史的都市第一禅林——文殊院历史文化保护区经过四年艰辛打造,总投资金额达22.2亿元人民币、规划总占地面积403亩的文殊历史文化保护区——文殊坊首次开门迎客。
成都市房管局局长周鸿德说:“我们最先请的是王志纲工作室,为文殊院片区量身定制了一个‘都市第一禅林’的总体规划。这是我们保护的魂,以后的规划都是按照这个魂在走。”
具有1400年历史的文殊院及其周边街区张扬着成都的历史文化、禅文化、休闲文化,全面展示成都的传统、休闲的生活方式。在这里,人们既可以探源成都源远流长的历史传承,也可以寻觅都市宗教文化的禅林古意、成都市民茶馆休闲民俗的怡然自得和川西建筑文化的深厚神韵。
作为在都市中的禅林街区,文殊坊面对的是都市多元、时尚的需求,在“修旧如旧”模式的基础上,附加现代的、时尚的甚至是国际化的生活方式,马祖现代人的都市休闲、文化观光、宗教朝拜、娱乐消费等需求,达到了现代都市生活与传统文化与习俗的完美结合。
文殊坊开街以来,其集中展现的成都人文风貌、民俗风情和休闲文化精髓,已经成为成都市民怀旧寻古、休闲娱乐的上佳之地,也是海内外游客认识成都、体验成都传统文化的最佳窗口,成为成都文化的一张名片。
除了锦里、文殊坊,成都发展文化旅游,对各种历史文化资源的开发,如望丛祠古蜀文化园、金沙遗址博物馆、宽窄巷子等,都是按照遵循传承历史,对接现代都市的多元需求进行开发的,融古迹、文化遗址的保护与开发于一体,走出了一条“不守旧、不破坏、建设性、创新性”的积极开发之路。
“文化+IT”:成都文化产业的创新实践
成都除了深挖传统文化,对传统文化进行产业化嫁接以外,也瞄准了世界潮流,对国际文化产业发展的前沿进行了有意义、有成效的探索。可以说,成都已经不满足于传统文化的保护、开发、提升和利用,而是与时俱进,正进行着继往开来的“文化+IT”产业创新实践,使文化产业和信息产业这两个“21世纪的朝阳产业”共同成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发动机”。
目前国际发展趋势是文化产业与信息产业正在实现“大汇流”,或者说世界各国越来越依托数字化、信息化平台来发展文化产业。以信息产业带动文化产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文化产业的数字化进程,将成为提升文化产业综合竞争力的主要趋势。成都是目前全国三大数字娱乐中心之一,是全国游戏玩家、电子竞技选手数量最多、人员最密集、水平最高、电子竞技赛事频繁、研发信息反馈快,市场相对成熟的城市。2002年成都市网络游戏份额居全国第三;2003年12月,建立成都市数字娱乐(试验)基地。成都科技人才和IT人才居西部第一,大量从事网络游戏研发和运营的企业家。数字娱乐产业将成为成都经济新的增长极和未来的支柱产业。
以信息产业带动文化产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文化产业的数字化进程,正成为成都提升文化产业软实力的战略选择。高新技术在文化产品生产领域(从内容到形式、从生产方式到传播方式)的广泛应用将极大地促进文化产品生产的发展和创新。
在此战略意图的指导下,成都积极地促进信息产业与文化产业的战略性合作,引导网络产业与内容产业相融合。成都正通过创新举措将文化生产过程(创意、设计、影视、纪念品等),信息产业部门(软件、硬件、网络、电信),文化市场环节(网吧、音像市场、竞技比赛、才教育)打包起来,实现文化产业复合内容产业的创新。
举措一:成立数字娱乐产业集团,将本土的内容产业企业与国内外知名企业联合打包,通过向外联姻,获取发展的空间。
以资本为纽带,实现内容产业与网络产业、IT业的融合,以高新区数字娱乐软件园为载体,将本土的内容产业企业(音像业、电影业、文艺演出业、传媒业、民间艺术业、设计业、文化旅游业、美食服务业、广告会展业)与信息产业、网络文化业等具有高新技术特征的新兴产业的融合,引导国内软件开发商、网络运营商、内容供应商等各类企业开发具有世界先进技术水平、自主知识产权和民族特色的高科技文化产品与国内、国际知名IT企业的实行上下游对接,建设基于移动3G业务和基于微软X-BOX的平台的网络游戏产业研发基地。
创新举措二:成立数字媒体产业集团,整合本土优势内容企业,争取产业发展本土化,融入国际竞争,争取外包市场。
在商务部将成都确定为首批“中国服务业外包基地城市”不久,天府软件数字媒体产业集团成立。成都本土的软件制作、测试、外包服务、产品运营和人才培训等将逐步实现本土化,通过抱团来争取国际游戏制作、测试的外包,力争开拓并稳定日本、中国台湾地区等订单。
目前,成都已形成以高新区软件孵化园为核心的数字娱乐研发、孵化中心;以武侯科技一条街为主要载体的数字娱乐应用、体验、竞技中心,以及“两集团一平台”(数字娱乐信息产业集团、天府软件数字媒体产业集团、微软XBOX平台)的发展格局。成都已经具备了国家级数字娱乐产业基地和中国动漫原创之都的条件,一条崭新的产业链条初具规模,一个西部传统文化城市的文化产业创新实践正在进行之中。
成都传媒集团:打造文化产业旗舰
依据国内外文化传媒产业发展经验,跨媒体、跨行业、跨文化、跨国界的文化传媒集团对整个文化产业的发展起着主导性、决定性的作用。成都文化产业的发展重点聚焦于企业市场化运作,从文化产业链上的关键节点寻求战略突破,实现“以点带面”的发展格局。
2006年11月,成都传媒集团成立,成都日报报业集团和成都广播电视台合并,成立成都传媒集团,旗下有6家电视台、6家广播电台、3家报纸、两家杂志、两家投资公司。
成都传媒集团成立之前,成都的文化产业企业以中小企业为主,真正具有现代企业形态的很少,没有形成在国内外有影响的大型文化企业集团。其中最大的文化企业集团博瑞集团年收入为7亿元,排全国前10位;最大的文化事业单位成都广电局广告收入为3.36亿,远远难以和国际上的大文化企业集团匹敌。
成都传媒集团组建不是“以小凑大”将劣质资产的简单合并,而是将原有的资产、机构、人员、设备等进行重新清理,并采取跨行业、跨系统、跨地区兼并、联合、重组的办法;不仅和行业内的强手联合,而且还与电子、通讯等科技含量高、资产增值快的系统外企业集团联手,确保成都文化产业在今后发展过程中的“优势组合、优势互补和优势扩张”。
资本化运作在成都传媒集团的组建中威力尽显。成都在政府主导之外,寻找到了资本化运作的市场手段的新路。通过对整个传媒集团的资本筹措、资本经营、资本增值等环节统一控制和管理,实现集团投资主体多元化和产业经营多元化,整合各部门的文化资源,突破行政区划限制,形成跨行业跨部门的整合力,真正体现了资本的“纽带”作用。成都传媒集团的博瑞股份1999年上市表明成都文化产业发展成功地走出了资本经营的第一步。在成都传媒集团的组建中,博瑞股份是以资本为纽带而非以行政隶属关系为纽带,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跨地区、跨行业、跨媒体的综合文化产业集团的组建。这种组织形式正成为我国文化产业体制改革的一个重要方向。
“内容为王,渠道制胜”。从全球传媒行业的发展规律来看,传媒的“一体化”经营趋势明显,有报纸、期刊、电视、广播、网络等多种媒体,但核心产品都是“内容”,同一信息在集团的不同媒体上传播,使新闻信息得到多次使用,价值得到增值发挥。成都通过传媒集团的组建和成功运作,将内容(新闻报道、影视娱乐、文广节目、报刊文章等)突破单一媒体、单一方位、单一时段,向多媒体、多视角、多时段同时多次传播,实现“内容”在多个“渠道”上的多次增殖,实现多重的经济与社会的“乘数效应”。
成都通过组建传媒集团,在成功地迈出市场化、集团化和资本化步伐时,同时不仅解决了原来计划经济体制下,文化事业单位、文化产业部门的二元分立结构,也为成都文化产品的核心品牌进行宣传推广,通过对成都文化产业的宣传使文化企业在业界树立起自己的品牌,取得了足够的地位和影响力。成都传媒集团所将承担起成都城市营销的执行者、成都文化营销的传播源、成都消费旅游的推动者、成都文化产业的先行官等角色。以大传媒、大文化、大产业为架构,打造在成都传媒集团,正成为成都文化产业发展的示范,在成都打造软实力的系统工程中将发挥“中流砥柱”作用。
成都文化产业的发展远远不止以上这些,已经呈现出多管齐下、百花齐放的良好状态。但成都已经不满足于自身文化产业的发展,而是通过文博会等会议、展览节庆等,充分整合国内外各种资源,对接国内外各种需求,在文化产业发展的道路上又迈出了新的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