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在评判一个城市和地区的竞争力时,往往会提起很多显性的指标,最后再提一下它的文化基因和人文风俗,仿佛这些东西只能作为茶余饭后的谈资。实际上,一个地方的人文精神恰恰是支撑其发展的内在动力,从某种意义上,有什么样的人文精神,也往往能培育出何种特色的产业经济,造就什么样的城市气质,甚至影响到城市的未来。
在中国的政治经济版图上,成都自古以来就有着与众不同的战略地位,以至于历来有“天下未乱蜀先乱,天下已治蜀未治”一说,在武侯祠至今仍悬挂着“能攻心则反侧自消,自古知兵非好战,不审势则宽严皆误,后来治蜀要深思”这样一副对联,并深受毛泽东赞赏。只要稍微查阅一下成都的历史,就可以清楚地看到这里几千年来俨然就是一个独立王国,所谓“水旱从人,不知饥谨”,也造就了这座城市独特的文化生态环境,堪称一个最不像西部的城市。
也正因为此,成都人的盆地意识常常为世人所诟病,自给自足的农耕文明也一度束缚住了这个城市前进的步伐,人们在评判成都时常常带有某种矛盾的心情:一方面惊叹这里的物富民丰、生机勃勃,一方面对成都人骨子里那种小富即安,不知忧患的精神又不乏批评。成都人自己也似乎很难真正跳出成都来客观、理性地审视自己,说来说去还是个天府之国,乐土之邦。
2003年初夏,王志纲与时任成都市委书记李春城的一次短暂交流中,我们感受到了一种与传统成都人气质迥然不同的冲动和深思熟虑。
春城书记虽然话并不多,但至少流露出了几层意思:其一,城市化的机遇对于西部来说的确是千古一遇,但正因为此,也深感肩上的担子非同小可,如果没有科学的头脑一味蛮干,弄不好就成了千古罪人;其二,关于成都的美谈自己已听得太多,但成都骨子里还是有一种不思进取、自我循环的情结,怎么打破这个看不见的瓶颈;其三,成都下一步到底怎么发展,广大干部群众的思想还没有统一起来,应该有一套系统的城市经营的基本理念以凝聚、感召干群。凭借敏锐的直觉,李春城深深感到成都在整个中国都很有可能扮演更重要的角色,他甚至提出了能否把成都建设成为“国家级中心城市”的设想,但到底应该怎样诠释和演绎,尚未完全破题。
如果用一句话来总结,成都太闲,这种闲适和散漫相对于现代工业来说是不适合的,相对于中国日新月异的发展速度来说也是不合拍的。对于一个城市的主政者来说,他能够意识到这种差距,却不可能去改变一个城市的性格。有没有能够选择一种方式,能够把劣势变优势?
在工作室介入成都之前,围绕成都的城市定位可谓五花八门。成都人谈起成都,多少有几分陶醉,但这里的确是一片得天独厚的人间乐土;按照官方的说法,成都在1993年就被国务院定位为西南地区的“三中心两枢纽”——商贸流通中心、金融中心、科教文化信息中心、综合交通枢纽、通信枢纽,但这种提法与近在咫尺的重庆大同小异;后来在西部大开发的背景下,成都自己又提出要打造“西部战略高地”;也有很多带有城市推广色彩的说法,像什么“多彩之都,美食之都,成功之都”等。
与上述角度不同的是,工作室一开始就是跳出成都看成都,跳出西部看成都,站在整个中国城市竞争的版图上来定位成都,发现成都。
成都在哪里?随着城市化浪潮的高速推进,在中国的城市经济版图上已经初步形成了三大城市经济圈——京津唐城市圈、长三角城市圈、珠三角城市圈。这三大城市圈无疑是中国城市化进程中起步最早、发展最成熟、最具规模的地区,在相当长的时期内,仍将担负起中国城市化领头羊的角色。但显而易见的是,这三大城市群都无一例外地处在东部地区,占国土面积2/3的西部却是一个巨大的空白。
工作室认为,一个前所未有的历史机遇正摆在所有西部城市面前,时代在呼唤西部挺起城市化的脊梁。
中国非均衡发展的经济战略在几十年的倾斜之后,为了实现整个经济的均衡增长和可持续发展,关键在于中西部的崛起。没有西部的城市化,难以想象中华民族的集体复兴。而西部的崛起关键还在城市,特别是能否最终形成可以支撑起整个中国城市化版图的中流砥柱。
于是,在工作室眼里仿佛看到这样一幅画卷:东部三大城市圈为中国的综合实力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犹如一支强劲的长弓,而长江流域经济带则如一支利箭,张弓搭箭,确立了中国经济整体均衡发展的格局。但决定这支箭的射程和威力的关键不仅在于弓,更在于是否有强有力的支点。
也就是说,从国家战略出发,西部城市群则具备不鸣则已、一鸣惊人的可能。在城市中国这个引弦待发的格局上,幅员辽阔、发展滞后的西部亟需形成新的城市圈作为发力点!如果说中国城市经济的新格局是张弓搭箭的“3+1”,那么“3+1”格局中的“1”,只可能出现在西部!这是历史给予西部的一个没有任何理由拒绝的天时!那么放眼西部,在有可能竞争的种子选手中,谁能抢先一步、扮演“1”的角色呢?
毫无疑问,最有条件争当第一城的只有三个城市,即重庆、西安、成都。这三个城市三足鼎立,都有争当“西部第一城”的雄心壮志,正在上演一部当代西部的三国演义。
其中,重庆得天时。重庆具备中央直辖市的政治优势,同时享有三峡工程建设带来的机遇,已经成为国家拉动西部经济增长的战略基地,明确提出五年内投资6000个亿打造西部枢纽。
西安占地利。西安占据西北门户的战略枢纽地位,文化底蕴深厚,悠悠十三朝古都,在西部大开发的背景下,已提出争创“西部最佳”城市的发展目标战略。
成都则赢人和。工作室认为,成都在软性资源上拥有前两者的不可比拟之处。作为天府之国,成都几千年来就是休闲城市,富饶闲适,山川秀美,文化底蕴独特,从来都是西部最大的消费城市,只要成都在城市经营中把各种人和资源整合好,就很有可能成为中东部与西部之间的超级二传手,前途无量。
因此,成都的历史使命不应再满足于作为西南区域的经济中心城市,而是在“3+1”的宏观背景下,如何最大限度地发挥自身的潜力与优势,真正挑起城市中国“3+1”格局的大梁。
但提起成都就无法回避重庆。在成渝城市圈中,成都与重庆历来是一对欢喜冤家,谁也看不上谁,但谁也离不开谁。与此同时,在西部大开发的背景下,成渝城市圈的战略地位正日益凸显。
成渝城市圈作为长江经济带的起点、西部城市轴的中心,北拉西北,南带西南,东联华中,西引西藏,是西部目前唯一形成城市经济圈的区域。据统计,重庆与成都的经济总量占西部12省市区的1/4。成渝城市圈的人口总数超过6000万,2002年的社会商品零售总额达1473亿元,是西部地区最大的消费市场。无论从经济总量还是战略地位上讲,成渝城市圈在经济总量上远大于可能形成的大武汉城市圈;在战略地位上更强于沿海地区可能形成的辽宁、山东、吉黑、苏西皖南四大新生城市圈。
由此可见,以重庆和成都为两极的成渝城市圈,最有可能成为启动西部大开发的龙头,取得进入“3+1”格局的入场券。但目前的成渝城市圈只具备形态松散的雏形,成都与重庆之间并没有形成紧密的竞合关系,各自为政的格局导致这里只有城市群落,还没有真正意义的区域中心城市。对成都来说,机遇与挑战并存。
因此,成都欲成为“3+1”的“1”,必争西部之先,欲争西部之先,必先争巴蜀之首。工作室得出结论,成都市的战略目标应当是,使自己成为成渝城市圈的真正意义上的区域中心城市,担当成渝城市圈的领导角色,推进城市中国“3+1”格局的真正形成!
那么在与重庆的博弈中,成都怎样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各种优势资源,坐上西部的头把交椅呢?
事实上,当时的重庆正以空前的手笔实现着一个国际大都市的梦想。举世瞩目的三峡工程进入三期建设,吞吐1500万旅客的机场正在扩建,四通八达的高速公路和铁路系统初具雏形。重庆市明确提出5年投资6000个亿,要打造名副其实的西部枢纽和大西南地区无可争议的窗口与龙头。
重庆的定位几乎与成都如出一辙。1993年国务院将成都定位于西南地区的“三中心两枢纽”,重庆的目标也是“三中心两枢纽”,并且还多了一个“现代化工业基地”。
谁都想当中心城市,因为谁都知道中心城市是高级资源最集聚的地方,结果也导致了城市之间的同质化竞争愈演愈烈。但到底什么是中心城市呢?
王志纲认为,中国的城市尤其是大城市正面临着价值的回归与再造。城市作为各种产业的超级聚合点,其空间是有限的,如何在有限的空间里创造出尽可能大的裂变效应,必然涉及到城市空间布局和产业结构的调整。这也说明了一个简单的道理:对于大城市来说,首先是一个经济形态,其次才是一个空间形态,必须有别于其它城市,必须成为区域经济的增长极,充分发挥城市所应有的辐射和聚合功能。在城市圈中,这些大城市作为区域的中心城市如同心脏,心脏越发达,周边的城市作为四肢就越有活力,正如没有上海脱胎换骨的变迁,也就不会有今天华东经济圈的繁荣。
工作室经过研究发现,随着中国城市群的大洗牌和时代的发展,决定一个城市能否最终中心城市的动力因子正在发生着悄悄的变化,以前很多城市的目光只盯着GDP的总量,总是工业、工业还是工业。但到了今天,游戏规则开始变了。
首先,区域需求决定城市价值。在区域经济一体化的今天,区域城市间的竞争关系已从你死我活的竞争,转化为互为依存、唇齿相依的联动发展关系,城市的价值和地位最终取决于城市在区域经济中的影响和作用,及周边城市对它的依存度。
其次,消费规模决定经济规模,在生产过剩、需求不足的今天,城市的经济规模不再取决于城市的生产能力,而在于城市能聚合多大的市场需求,创造多大的消费市场。
其三,要素流通决定城市能量,城市的辐射能量主要体现于资金流、信息流、技术流、人才流、物质流等经济要素的流动速度和流动量。
其四,聚合能力决定城市地位。城市的领导地位首先取决于它的经济影响力,即它对外的经济辐射和集聚能力。
工作室认为,成都要想真正担纲“3+1”中的“1”,就必须增加成都的外向度,增强商务价值,提高城市辐射和集聚能力。否则,如果在单一工业化这条路上走下去,成都将长期局限于与西部诸强,特别是在和重庆的同质化竞争中无法超越,即使在未来规模上可能取得一定的优势,也难以成为区域经济的领跑者,更惶论领导西部诸强与中部、甚至东部群雄一争短长?
世界城市的发展规律表明:早期的城市化是工业化的孪生子,二者同频合拍,同步发展。这个时期的产业经济自然是以第二产业为主,随着第二产业的高速发展,逐渐催生出现代第三产业。当第二产业发展到一定程度,在GDP的比重中接近一半的时候,此时第三产业的比重开始与第二产业相当,城市化的发展出现了第一个拐点。但翻过这个拐点之后,第二产业的产值无论如何增长,其相对值开始慢慢下降,第三产业、尤其是现代第三产业对城市化的推进作用日益凸显,这个时候的现代服务业不仅服务于城市自身和周边地区,而是在更高的层面上辐射更广阔的地区。根据物流、资金流、人才流、信息流、科技流的集聚程度,城市在城市体系中所扮演的角色开始出现分野,于是出现了所谓的大城市、特大城市、国际都市等等。
因此,对于成都而言,与重庆的城市竞争与其说是GDP的竞争,不如说是软实力的竞争,与其说是工业的竞争,毋宁说是新兴第三产业的竞争。
正是在这样的判断之下,成都的劣势变成了优势。
成都无疑是中国最吸引人、最消磨人意志的城市,它独有的魅力使自古就有“少不入川”的说法,尽管有很多人对成都人的生活方式不无批评,因为在他们眼里,休闲就意味着懒散,就意味着小富即安,不思进取。但无论怎么批判,成都人与生俱来的生活习惯似乎无法改变。即使在其它城市的人们为了生存与发展“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地打拼之时,成都人依然我行我素地在遍布城乡的大街小巷里悠闲地喝着茶,搓着麻将,总归一个字:“耍”。
如果用传统的眼光看,成都人日复一日的休闲的确是有些不合时宜,但在工作室看来,这种人无我有的城市性格,这种被有些人所诟病的“少不入川”,恰恰是成都厚积薄发、打造城市竞争力的“胜负手”,关键看政府站在一个怎样的高度,用什么样的思路和手段去进行整合与引导。
事实上,当工作室提出成都要打造“休闲之都”时,立刻引起一片争议,以至于在最后的政府工作报告起草过程中,用举手表决的方式才集体通过。
成都要不要打休闲牌,一直以来存在着种种争论。有人说,休闲作为一种城市品牌已经被很多城市采用,不具备惟一性、排他性;也有人说,休闲的题材不利于提倡积极向上的城市精神,可能会令成都人更加“好逸恶劳”。
一个城市的气质和文化精神,是其最宝贵的精神财富和核心竞争力。任何刚性的政策和手段可能压抑之,扭曲之,但不可能强制改变之。
成都的气质就是休闲,休闲是成都最大的资源优势、最独特的魅力和个性。成都应该成为都市人心中的“后花园”,当城市经济高度繁荣,人们在事业成功的追求中更渴求生活梦想的时候,成都极富休闲个性的生活形态,必将成为倦游思归的城市人梦寐以求的“心灵桑拿”。如果因为担心人们的“过度休闲”而放弃了休闲产业的发展,那就无异于倒洗澡水时把正在洗澡的孩子也一起倒了。问题的关键在于,如何把成都人内向型、低价值、自发的、卡拉OK式的休闲行为,提升转化成为外向型、高价值、高品味、服务于全中国乃至世界的休闲经济。
有什么样的人群,就有什么样的消费,就有什么样的供应,也就有什么样的产业。就是这样一群喜欢休闲、懂得享受的成都人,造就了一个与众不同的城市。在即将到来的城市经济时代,成都完全没有必要再参与城市间的同质化竞争,而应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人文优势,寻找差异化的发展之道。
“西部之心,魅力成都”——这是工作室送给成都的八个字,也是成都发展战略的核心理念。
为什么是“西部之心”?在西部城市中,只有成都最适合承担这样的使命:传统工业向现代化工业升级换代需要知识经济的服务平台;商品要走出西部,走向世界需要会展经济提供舞台;资源、产品的流通需要区域交通枢纽和商业平台的支持,东部的资金、技术、产业向西部转移需要“二传手”;西部丰富的资源要展示于世人需要窗口和门户。
工作室进一步勾勒出未来成都应该重点发展的先导产业。成都要想打造真正的“西部之心”,就必须扬长避短,强化成都的聚合和辐射半径,大力发展新兴服务业,实施产业结构的战略转型,确立三大战略产业——知识型产业是孵化器,休闲产业是聚合剂,会展业是辐射器。
如果以知识型产业、休闲产业、会展业为主导,突出城市经济的服务功能,不仅可以推动“成渝双子星座”互动竞合、双星并耀的局面形成。而且,重庆的制造业发展速度越快,对于“西部之心”的需求和依赖性也就越大,最终有利于成都成为聚焦西部乃至全国的名副其实的区域中心城市。
因此,工作室认为,在西部城市强筋健骨的成长过程中,成都要做大脑和心脏;在全国追英赶美的城市开发过程中,成都要作一片文化绿洲;在与重庆投资制造业的竞争中,成都不仅要办厂,更要开“店”。
随后,工作室以不无**的笔墨描绘着这样的成都:未来3年内,成都应该掀起一阵会展旋风,营造一片知识沃土,建设一座休闲城市,推出一个全新形象。
成都要成为中国生命质量最佳的城市,成为西部最适于人居、创业和休闲的城市。
如果成都按照新思路完成自己的战略转型,那么人们将看到:
一年成势——在一到两年内,以会展旋风为龙头,树形象、造舆论、搭平台,形成“西部之心”的战略态势;
二年成形——在新城开发、旧城改造,以及休闲、会展、知识产业多方面形成亮点,构筑“西部之心”的战略格局;
三年成都——通过以上几大策略的突破,整个“西部之心”的基本框架已经构建起来,区域中心城市的打造将初见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