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我们看看他的宗教哲学。黑格尔的宗教哲学,他的总的倾向是宗教越来越走向哲学化。那么宗教走向哲学化,它的一个反面效应就是哲学走向宗教化。第三个环节就是哲学史嘛,哲学史也变成了一种理性宗教。所以很多人把黑格尔哲学称为理性宗教。它既是哲学又是宗教。宗教和哲学这两者究竟哪个要放在后面,哪个要放在前面,黑格尔是有过犹豫的。有一段时间他曾经把哲学放在宗教的前面,最后以宗教为归结点。但是最后呢,在他的《哲学百科全书》里面,他还是倒过来了,就是把宗教放在前面,哲学还是最高的。因为哲学用概念来表达绝对精神,而宗教呢,是用表象,用象征和比喻的方式来把握绝对精神。
1·自然宗教
那么宗教哲学也有三个层次,或者是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自然宗教。自然宗教包括巫术,自然崇拜,也包括祖先崇拜,祖先也是自然嘛,生殖崇拜,图腾崇拜,原始民族的那些宗教。黑格尔认为,中国的儒教以及佛教,都属于自然宗教这个范围,当然儒教和佛教与巫术还是有层次上的区别。他把儒教和佛教称为实体性的宗教。实体性的宗教还是属于自然宗教。因为儒教的这个“天”就是自然,它不是西方意义上的神。我们通常把儒教看作也是一种宗教,在某种意义上也可以这样说,但是你绝对不能把西方那种严格意义上的宗教概念引进来,认为它是那样一种宗教,那不是的。儒教如果说是一种宗教的话,那它就是一种自然宗教,它把天当作自然。它有没有精神性呢?有。但是这种精神性呢,仅仅体现在一个人身上,那就是皇帝。只有皇帝有精神,其他的人不得有精神,其他的人的精神都要跟着皇帝的精神,都要融化在皇帝的精神里面。其他人的自由意志都要以皇帝的自由意志为转移。所以这个宗教实际上是一种自然宗教。把天等同于自然,把皇帝看作是自然的精神方面的代表。东方人只知道一个人是自由的,那就是皇帝,每个人都模仿皇帝。所以在皇帝面前,每一个臣民只有恐惧和服从的份儿。皇帝代表实体,代表天,皇帝是天子嘛。所以这是一种实体性的宗教,皇帝就是一个实体。当然也有道德,皇帝的精神,天的精神,扩展为一整套的宗法道德体系,所以黑格尔也把儒教称为道德宗教。但是这种道德不是属于自由意志,而属于自然,一种自然的道德,天所规定的,天所生出来的,生生不息。天是一种生殖的实体,天生了皇帝,然后所有的臣民都是皇帝的子民,都是皇帝的儿子。是这样一种关系。所以它是一种自然的模式而形成的一种道德宗教。那么自然宗教还有一个更高的阶段,就是像埃及和波斯。埃及的这种宗教,阿顿神,崇拜太阳神;波斯教呢,像查拉图斯特拉,崇拜太阳,崇拜火。查拉图斯特拉是拜火教的创始人嘛。他们把火当作一种精神,但是它又是物质,又是火。所以在自然宗教里面,精神和物质是区分不开的。这是第一个阶段,自然宗教。这里头有对儒教的一些说法我们可以做参考。虽然黑格尔对儒教,对东方的东西,对中国的东西,可以说了解得非常肤浅,非常皮面,但是作为一个哲学家,他的判断基本上是准确的,是让人吃惊的。就是哲学家可以超越很多具体的感性的材料,一眼就看出它的本质在哪里。他只要听到几个说法,道听途说,他就可以判断出它的本质在哪里。当然是一种猜测,但是对我们是有启发的。
2·精神个体性宗教
第二种宗教呢,就是精神个体性的宗教。精神个体性的宗教是超出了自然宗教,在这里,自然宗教成了精神个体性的一种附属物。在此之前,在自然宗教里面,精神是作为物质的附属物。比如说埃及宗教里面的斯芬克斯,黑格尔就讲到,斯芬克斯的形象代表什么?代表精神想要从物质的肉体里面突围出来,冲出来,但是又冲不出来。斯芬克斯是狮身人面像,它的头已经是人了,但整个身体还是狮,还是动物。就是代表人的精神想要从一种物质束缚里面冲出来,但是还没有冲出来,精神还要附属于物质之上。那么到了精神个体性的宗教呢,反过来了,自然界的物质成了精神的一种附属品。比如说犹太教,上帝已经没有任何物质的载体,上帝无形无象,但他可以发雷电大火洪水来惩罚人。又比如说希腊宗教,不再有埃及的那种斯芬克斯的形象,当然也有,斯芬克斯是从埃及来的,我们知道,希腊宗教的很多成分都是从埃及宗教来的,但是希腊宗教里面的斯芬克斯呢,并没有埃及的斯芬克斯那样的至高无上的威慑性,它长上了翅膀,不再那么笨重,希腊的斯芬克斯飞起来了,而且它已经不是人们宗教生活的主要部分。埃及的斯芬克斯是非常神圣的,但是希腊的斯芬克斯呢,没有那么神圣,它就是打哑谜,打哑谜被俄底浦斯猜出来以后,它就摔死了。所以它一点都不神圣,成为人的精神的一种附属物。它打哑谜叫人猜,也就是打了一个人的哑谜嘛,一旦人猜出了这个哑谜,人就可以抛开它了,就可以独立了。所以它是精神个体性的宗教。罗马宗教更加如此,罗马宗教是一种实用的宗教,它把所有这些神都看作是一种实用的工具,政治工具。罗马的万神殿,把所有的、它统治地区的那些神,都放到万神殿里面来供着。为什么供着?为了征服那些地方的人民。你看你们的神都在我的万神殿里面,都在罗马,你还不服从罗马的统治吗?它是非常实用的,它是政治上实用的宗教,在这一点上,我觉得儒家好像也有这个特点。儒家讲“神道设教”嘛。儒家自己不相信神,孔子自己不相信神,子不语怪力乱神。但是呢,老百姓需要,于是呢,他就去祭神。祭神如神在。就是说好像有神在那里一样。其实你根本就不相信嘛,你只是做出相信的样子,让老百姓跟着你去相信,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所以它是一种神道设教的统治术。罗马宗教就有这个特点,他自己完全是不信的,我们说罗马人其实已经不信教了,罗马贵族都是唯物主义者,享乐主义者;但是他还是装作在信教的样子,信多神教的样子。基督教为什么后来能俘获罗马帝国那么多人的人心,就是因为罗马那种传统的宗教实际上已经没人信了。那么老百姓需要信一个神,所以基督教就趁虚而入了,就取得胜利了。这是罗马宗教。在罗马宗教里面,灵和肉从对立走向融合,并且呢,这种融合是以灵魂对肉体的支配作为它的模式的。就是精神的个体开始支配自然界,凌驾于自然界之上,使它为我所用。
3·绝对宗教
第三种宗教就是绝对宗教,绝对宗教就是基督教。基督教是宗教的最后一个发展阶段。那么基督教本身也经历了三个阶段,这三个阶段就是旧约、新约和宗教改革的新教。这三个阶段表明了宗教的三个不同的层次。在旧约里面,基督教表现出它是一种启示宗教,旧约里面很多启示录。然后上帝对人说话,上帝给人以启示,托梦给某某人,或者上帝吩咐摩西要对那些人讲些什么话。所以这是一种启示的宗教,上帝高高在上,然后通过种种手段,把他的话告诉我们凡人。那么我们凡人听到他的话就得到启示了,然后就按照上帝的话去做。这就是启示宗教。但是这些话都是通过一些奇迹啊,神秘的手段啊,比如说做梦啊,通过这种方式来获得的,你要查起来呢,查无实据。你怎么去查?他说他做了个梦,你怎么知道他是不是做了一个梦?你怎么知道他是编造的?你又怎么知道他对这个梦的解释是对的?这些都是查无实据。
那么第二个阶段呢,就是新约,特别是福音书。福音书就是耶稣基督降世,作为救世主,现身说法,他称之为实证的宗教。启示的宗教是没有实证的,查无实据的,但是在新约里面,那是有实证的根据的。耶稣基督是个人嘛,是玛利亚的儿子,他父亲是木匠,但是他不是他父亲亲生的,他是圣灵受胎,他母亲是未婚先孕,圣母玛利亚的儿子。他很实在,可以找得到,有根有据,他的出身,等等,都可以查到,而且他所做的每一件事情都可以查到。他的使徒,哪个使徒做了什么事情,哪个使徒亲眼所见。还有物证,比如说他死的时候穿的血衣,耶稣上十字架的那几颗钉子,或者是埋在哪里,他的墓,等等。所有这些东西都可以实证。它不像旧约里面都是讲故事,都是神话、传说、诗歌,都是些流传的东西。那么新约里面讲的基督教呢,都是查有实据。虽然有些不可靠,比如说耶稣基督行奇迹,他一个面包让五百人都吃饱了肚子,那个面包还在他的手里。他让瞎子复明,让瘸子走路,这些东西实际上都明显地可以看出来是编的。但是他毕竟有名有姓啊,哪个哪个,本来是瘸子,然后他能够走路了,都是有名有姓的,可以查到的。从福音书、使徒行传那里口口相传。而至少人们都把它看作是实在发生过的事情,现实中发生过的事情。所以它被称为实证宗教。一实证那就有权威性了,所以这个实证性,Positivitt,这个词究竟翻译成实证性还是翻译成权威性,有的人把它翻成基督教的权威性,其实它就是实证性。有实证你还不相信吗?那当然就有权威了。这就是新约里面、福音书里面讲的那个基督教。已经不满足于启示,而必须要活生生的,亲眼所见,亲耳所闻,而且有物证留下来。有很多教堂里面都有圣物啊,说这是耶稣基督留下来的什么什么,这是圣母玛利亚留下来的什么什么,这是耶稣基督的追随者哪个哪个留下的,圣徒的一些遗物,这些都属于圣物。这就是实证宗教。你不相信,你可以去看看。那么这还是属于第二个层次。
第三个层次就更高了,那就是自由的宗教。宗教改革以后的新教,黑格尔称之为自由的宗教。自由的宗教,就把这些东西都看得很淡了。为什么有自由的宗教?一个是基督教的堕落,天主教会的堕落;再一个呢,十字军以后,人们已经不太相信那些实证的东西了。十字军以后,人们跑到耶路撒冷去挖耶稣基督的墓,打开墓一看,什么也没有,不知道上哪里去了。有的人就说,耶稣基督升天了嘛,但升天了也应该有尸骨在这里。没有。所以虽然占领了耶路撒冷,打开了他的墓,但是没有意义。所以,人们对这些实证的东西已经开始淡化,而追求更高的精神生活。到了基督教的最高阶段,也就是新教的阶段,人们追求更高的精神生活,就是追求圣灵。
所以这三个阶段,启示的宗教,相当于把圣父看得最重要,把耶和华、圣父看得最重要。那么,实证的宗教呢,把耶稣基督、圣子看得最重要,依据于圣子。那么自由的宗教,是把圣灵看得最重要,最后的依据是圣灵。那么圣灵是什么呢?圣灵就是Geist,这个词有双重含义,一个就是圣灵,另外一个就是精神。基督教新教就是把精神看作是基督教的实质,是基督教的核心。圣灵才是核心。圣灵每个人都有,上帝的灵,每个人其实都赋有圣灵,只要你体会。那么,外在的东西都无关紧要了。实证的东西、启示,那些东西都不可靠。只有圣灵是最可靠的。那么圣灵就是精神。从这里呢,宗教就过渡到哲学了。因为外在的东西,启示也好,实证的东西也好,是宗教用来表达自己的一种手段,就是表象。需要外在的表象,需要象征,需要比喻,那就必须要有一个实实在在的东西在面前。那么这些东西都不重要了,人们就退回到自己的内心。退回到自己的内心是什么呢?如果把这些感性的外在的表象都去掉的话,剩下的只是概念。退回到内心,就是退回到概念了。退回到概念,那就是退回到哲学。退回到哲学,就是退回到哲学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