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德主要是讨论这样一个意义上的艺术。但是一般来说,艺术都要有目的,它跟鉴赏不同,鉴赏是完全没有目的的。我欣赏张家界也好,黄山也好,我花那么多钱,结果是白花了,我什么都没有得到,没有补偿。那么我为什么要花那么多钱呢?我没有目的,我并不带一笔生意去做,我就是好玩嘛,就是要走一走,看一看,这是完全没有目的的。但是艺术呢,都是有目的的。他要把它画出来,画出来就是一个作品,这个作品我拿给别人看,引起别人的共鸣。康德认为它在社交场合还有作用,比如挂在客厅里面,人家进来觉得这个家里很有品位。我们在一起谈论一些高雅的话题,我们谈论梵高,谈论毕加索,那我们的话题就很高雅了,我们都是上流人士了,不像一般那些老百姓谈的话,什么超女呀,快男呀,和那些东西比起来,高雅得多。艺术起这样一种作用,就是说,提高人的品位,社交场合中间,有这样一种交流的作用。艺术品是有目的的,艺术品不像单独的鉴赏,它包含有技巧,所以不管多纯粹的艺术,它都包含有技巧在里头。你随便一个人,你有很高的欣赏品位,你不见得能够画得出来,你不见得能够作曲,这个都要通过长期的训练,训练就必须要有强烈的目的性。我将来要当画家,我将来要当音乐家,那么我现在练习,从最枯燥的练习起,从最简单的开始练习。所以它有一种技巧性在里面。欣赏呢,当然也要有教养,但是它不需要长期地有意识地去练习。每个人都有欣赏的能力,欣赏能力也许有高有下,但是他这个能力不需要去刻意训练,只是一种兴趣。所以艺术是有目的性的,它不是无目的的合目的性,它是有目的的。但是如果它把无目的的合目的性当作它的目的,那么这种艺术就是最纯粹的了。最纯粹的艺术就是说,它虽然有目的,但是呢,好像是没有目的的。这就是艺术的特点。艺术都是有目的的,它是由艺术家造成的嘛,通过长期训练造成的艺术作品。但是呢,它又好像是无目的的。“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台上那一分钟好像很轻松,好像无目的,但是你是通过长期目的性的训练才达到那种境界的。
所以艺术跟鉴赏相比呢,一个是艺术美,艺术造就了艺术美。鉴赏呢,是欣赏的自然的美。当然他也可以欣赏艺术品,但是他是把艺术品当作自然美来欣赏。比如说一个人的肖像,或者一幅风景画,他是当作自然美来欣赏的,和他在看这个人或者看这个自然景色的时候,他的那种心情是一样的。当然还带上一种艺术的专业的眼光。比如说这个人的画,这个人的技巧很高明,那是另外一回事。但是一般的人呢,都没有那种眼光。所以,鉴赏主要是一种自然美的欣赏,但是艺术家呢,他体现的是艺术美。那么鉴赏和艺术相互之间的关系呢,就是自然美和艺术美的关系。康德对这两者也做了一个很好的规定。就是说,鉴赏所欣赏的那种自然美,什么样的才是最高的自然美呢?自然美要它像艺术一样才是最高的美。我们去欣赏九寨沟,这个时候呢,我们说这个九寨沟像画里面的一样,它就像是一幅艺术品一样,这个时候,这个风景就是最高的美。我们说它巧夺天工嘛,鬼斧神工。我们说九寨沟、张家界那些风景都是鬼斧神工,好像有一个造物主刻意地把它雕凿成那样的,我们说这个地方“风景如画”,这是对这个风景最高的赞扬。所以自然美必须像艺术品那样,才是最高的。但是艺术美要怎样才是最高的?要像是自然的。我们说看一幅艺术品的时候呢,我们说好像是自然天成的,没有雕琢的痕迹,看不出是人画出来的,好像它就是自然长出来的。这个雕塑放在那里,好像它就是自己长在那里的。这幅画呢,也没有任何雕琢,非常自然。这本小说的语言,非常自然,没有书面语言,没有雕琢的语言,好像就是我们日常的大白话,那是最高级的境界了。艺术美要像是自然的,才是最美的。艺术美和自然美相互之间有一种互相交融的关系。这是他对艺术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