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是会变的,但作为局外人,给当事人的永远是更多的批评。
这一次来到长安,杜甫真的变了。为了得到唐肃宗的认可,他开始“明朝有封事,数问夜如何”“避人焚谏草”。他变得小心谨慎,也写应制诗、奉和诗,过着闲散的生活。
此时的杜甫围绕在皇帝身边察言观色,渐渐看出,唐肃宗有些喜欢他了。因为杜甫陪着唐肃宗祭祀九庙,端午节时杜甫还收到了皇帝的赐衣。他在《端午日赐衣》中写道:“宫衣亦有名,端午被恩荣。细葛含风软,香罗叠雪轻。自天题处湿,当暑著来清。意内称长短,终身荷圣情。”
这一时期的杜甫,生活得没有重量,虽有“每愁悔吝作,如觉天地窄”的惆怅,但他的感慨终究有些轻。他偶尔也去东郊,写一写被士兵遗弃的瘦马,写一写鹘鸟飞来报仇的故事。
长安的生活,让他近乎忘记了,天下还有疾苦的百姓。
许是凤翔的生活对杜甫打击太大,也许是唐肃宗回到京城后清理旧臣做得太绝,使得杜甫也开始审时度势,懂得自保了吧。
唐肃宗回京后,曾接受安禄山官爵的官员们被召集到含元殿前,被人脱去衣帽,顿首请罪。后李俶又从各地运来降胡官员,他们先是朝堂前请罪,再是被押入牢狱。
昔日,王维被叛军俘虏到长安,被迫做了叛军的官员,他原本也在被处置的范围内。弟弟王缙说,王维曾在洛阳普提寺中写下过“万户伤心生野烟”的绝句,这才赦免无罪。
郑虔也已入狱,他装病不肯受安禄山的任命,但仍以次三等论罪,贬为台州司户参军。杜甫的这些友人,也是才华横溢,也曾为国奉献,可最终还是落得被贬的结局。
他们在关键时刻“投降”,晚节自然不保。杜甫在这个时期“投降”,又保得了什么?
所以,此时的杜甫,旁人褒贬不一。有人说,他开始懂得审时度势了,不再横冲直撞为友人进言了。也有人说,杜甫变了,因为他的心,不再记挂百姓,他的诗里不再有历史,不再有故事。
杜甫冒丢官罢职的危险为友进言,人们唏嘘担心,责他不懂做人。如今,他终于懂得做人,又责他忘记了自己使命,忘记了他的以诗传家。
唉,做人难,做个“诗圣”更难。
在那些平静的日子里,杜甫偶尔会与岑参、严武、贾至、王维等人唱和。他仍是唐肃宗身边的左拾遗,仍有着进言的责任。
唐肃宗在凤翔时的近臣,在他回到长安后大多得到了提拔。房琯也被任命为金紫光禄大夫,进封清河郡公。只是,房琯似乎对仕途已灰心,依旧不改其性,与宾客们常往来,且常常称病拒绝上朝。房琯还时常放出空疏放肆的言论,惹得肃宗大为不满,后又将他贬为邠州刺史。
房琯被贬,与房琯常往来较多的国子祭酒刘秩、京兆少尹严武、大云经寺僧人赞公等,都被贬出长安。
这又是一次旧臣的大清理,仍波及了杜甫。春天时,杜甫路过曲江,对景伤怀,似乎已看透世间名利富贵。他确实变了,知道自己再拧不过大腿,能安然无恙,已是最难得的了。
曲江二首(其一)
一片花飞减却春,风飘万点正愁人。
且看欲尽花经眼,莫厌伤多酒入唇。
江上小堂巢翡翠,苑边高冢卧麒麟。
细推物理须行乐,何用浮名绊此身。
曲江二首(其二)
朝回日日典春衣,每日江头尽醉归。
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
穿花蛱蝶深深见,点水蜻蜓款款飞。
传语风光共流转,暂时相赏莫相违。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命数,“物理”谁也改变不了。放弃挣扎也好,站起来斗争也罢,总之“物理”的力量都在推动着你,你自己也无法控制。
既然如此,又何必在乎功名,何须救人呢?
事实上,谁也救不了谁。
这一次,杜甫再次被贬为华州司功参军。这是一个管理华州的祭祀、礼乐、学校、选举、医筮、考课等的官职。杜甫不再涉政,彻底离开了唐肃宗身边,彻底离开了政治舞台,也彻底地离开了长安。
他又一次灰溜溜地走了。
为什么他已变得“圆滑”,却还是不得志?
当杜甫彻底放下名利,只求给妻儿温饱生活,只求平平淡淡地活下去时,这样简单的理想为什么还是难以实现?
走到金光门,杜甫的心突然痛起来。一年前,他冒着生命危险穿越叛军封锁去投奔唐肃宗,路过的正是金光门。那时,他的血沸腾着,心燃烧着,拼死也要做些什么。
如今再次离开,却是被贬。杜甫不知道自己还能拼什么。
他的心,已凉。
此道昔归顺,西郊胡正繁。至今残破胆,应有未招魂。
近侍归京邑,移官岂至尊。无才日衰老,驻马望千门。
出这道门时,杜甫心生感慨,写下了这首《至德二载甫自京金光门出间道归凤翔乾元初从左拾遗移华州掾与亲故别因出此门有悲往事》
杜甫不敢相信,贬他去华州的人是皇帝。看来,皇帝认为他是庸才,已是日渐衰老无用之人。告别长安,或许是上天最好的安排。
只是,杜甫舍不得,他驻马回望千门宫殿檐房,想将长安的样子永远留在脑海里。
离开长安,杜甫虽心有悲痛,但却并无悲愤。他已是一位老者,许多事已懂得坦然面对。他不仅失去了激昂的心,也失去了“再使风俗淳”的理想。
不是他的理想失去了,是他以为大唐已恢复往日的平静,百姓们也正恢复着往日的生活。哪里还需要他奔走呼救,哪里还需要他写诗记录?
他所见的长安,一片祥和气象,而他也不过是在太平盛世里,享受太平的快乐而已。
不是杜甫改了性子,而是他还未看到百姓的疾苦。
杜甫从洛阳去往华州赴任,在路上的所见、所闻,皆是剥削、侵略和摧残。一时间,杜甫再也忍不住了,他又开始忧国忧民,愤恨难平。
原来,捧起金碗,便会看到一片祥和,远离“高位”,才能体会人间冷暖。
两者虽看到的结果不同,但对于他们而言,所见皆是真相。
这世间,哪有什么真相,不过是人们只愿看见自己想看见的罢了。有人在杜甫身上看到他的失败,然后总结经验,以防自己走错路;有人在杜甫身上看到了人格的伟大,所以用以勉励自己;也有人,看到了杜甫的诗,被其才华所折服。
正如盲人摸象的道理只会出现在书中。观看书本时,每个人看到的皆是全部的大象,放下书本,每个人看到的都是局部,但却会认为自己看到的是整体。
这一路的所见所闻,再次唤醒了杜甫内心“再使风俗淳”的理想。
只是,他还有机会吗?
怕是杜甫自己,都失去了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