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举落第(1 / 1)

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

对于读书人而言,十年寒窗,并非为了独善其身,而是为了有朝一日,能够功成名就。或为富贵权力,或为扬名立万,也或许如杜甫般为了家国天下。

只要能够达成理想,十年的寒窗苦读终究是值得的。

杜甫结束吴越之旅,回到了洛阳。他请求乡里保荐,再经州县甄选,参加进士考试。杜甫这样通过保荐路径参加考试的考生,叫作“乡贡”。

在唐朝,考生一般有四种。一种为“生徒”,即国学生。他们在各级官学学习,通过考试后被送至尚书省参加科举考试。这些生徒,是科举考试的主要力量,有时考生多达八千余人。二为州县设置的学堂学生,每个州县各自选出的学生,约在三十到六十人不等。当这些学生齐聚长安或洛阳,也是一个极为庞大的数字。三为自学成才,且得到乡里保荐,州县甄选后的考生,此学生被称为“乡贡”。四为名士推荐的特殊人才。

杜甫并非国学生,也并未在州县创办的学堂读过书,所以人们推测他是通过“乡贡”参加的科考。杜甫通过层层选拔,又得到州县的保荐,对于这次科考必是怀有信心的。

狂傲如他,屈原、贾谊、曹植、刘桢等人亦不在杜甫话下,区区科考,又怎会让凡夫俗子绊住他的才华?

考功员外郎李昂,是这次科考的主考官。此人出身寒门,是开元二年的状元郎。他告诉考生们,此番科考以才学作为选举标准,杜绝请托、作弊等不良之风。

此次考试,共考三场。一考帖经,二考杂文,三考策文。考试科目,有时虽会变化,但其主要考试内容多为经义或时务,选拔的是诗赋、帖经、墨义均为出众的才子。诗赋,为写诗作赋,墨义是指对经文字句做简单的笔试。而帖经则是指,考生须将经书任揭一页,将左右两边贴上,只亮出中间一行,再用纸帖盖三字,令考生默写经义。

写诗作赋,对于杜甫来说一定是志在必得。纵是默写经书,考的也不过是记诵能力,杜甫更是轻车熟路。他早已读书万卷,下笔有神,莫说记诵,破书功夫亦是了得。

可能科举太过简单,让杜甫太过大意,也可能唐朝科举,确实需要“请托”,无论何种原因,总之杜甫落榜了。

在他看来简单的事,做起来竟然如此不简单。

他已有真才实学,也曾少年成名,为何会事与愿违?

莫非,真是天外有天,人外有人?

这次考生共三千多人,上榜者有二十七名。在这个庞大的群体中,杜甫的才学并未得到考官的赏识。无论他多么心高气傲、踌躇满志,他都要学会面对现实。

“学成文武艺,货于帝王家”,这注定是一条被人拣选的路。它不因你心怀大志、才华横溢,便能步入官场。

那是一个关系、人心皆复杂,且又必须依靠斗争才能为自己赢得一席之地的地方。

杜甫的年少轻狂、自视甚高,若是被有心人看出,也自是要被人打压一番的。几乎没有人知道杜甫为何落榜,在这件事情上,他也从未谈及半分。

这好像是一根刺,刺痛着杜甫的心。他可写天,写地,写百姓,写历史,写自己的漫游之路,却唯独不写这一次的科考。

或许他无力再质疑,再为自己辩白,他只想继续遨游天地间,以此来疏散沉郁情怀吧。

杜甫似乎并不急于步入仕途,因为他并未到地方去任官员幕僚。科举落榜的人,通常会先去地方任职,再通过自己的努力,争取得到朝廷的重用。

这虽是一条曲折之路,但胜过主动放弃。然而,对于杜甫来说,他不屑于走这条路。他依旧轻狂着,并坚信这次的落榜,一定会换来下一次的及第。五代的王定保在《唐摭言》中说:“缙绅虽位极人臣,不由进士者,终不为美。”意指,一个人虽已位极人臣,但如果不是进士出身,仍是美中不足。薛远超虽为三品官员,也因自己并非进士出身而深觉遗憾。可见,科举对于唐朝读书人来说,是一件至关重要的事。

杜甫最为自信之处,自然不能成为他的痛处。他宁可失败、落魄、从头再来,也不愿让它成为自己的软肋。

俗人易贪,才子易痴,杜甫也不过是犯了才子们都会犯的错而已。

在历史上,开元二十四年(736)的考试中,还发生了一件大事,被后人称为“两李事件”。

李昂性格刚毅,为人清廉,对请托之风极为痛恨。当他对众考生刚刚宣布完才学决定是否高中后,李昂的岳父不巧找上门来。

岳父得知李昂为这次科考主考官,便写信给李昂,说他的邻居李权前来“请托”。李昂读罢信件,气得将信丢到地上,认为此事极为荒唐,并公然对李权说,他要将李权请托之事公之于众。

说完,他将李权带到贡院,并将全部考生聚集到一起,公开了李权请人代写的信件。李昂的“大义灭亲”之举,一时间虽得到了考生们的喝彩,但却让李权彻底失了面子。李权并不承认自己犯了错,甚至狡辩道:“做人理应有自知之明,以我对李大人才学的了解,你还配不上我来请托。”

李昂听完勃然大怒,辩解说:“孔夫子文章至善至美,我等凡夫俗子自是不能与圣人比肩,但古人言瑕不掩瑜,也请你把我文章中的‘瑕’指出来,让我也好虚心讨教一番。”李权知道自己弄巧成拙,只好说文章之事,他日来论。

李昂暂时的胜利,换来的是李权的蓄意报复。李权挖空心思,四处搜集李昂的文章、诗句,并从中摘抄,附会注解,上纲上线。他指出李昂所作“耳临清渭洗,心向白云闲”之句实有谋反窜乱之意。李权解释说:“三皇五帝时,尧年老力衰,已无力再统治天下,便想将帝位禅让于许由。许由听到这个消息,认为污染了自己的耳朵,便跑到渭水边清洗耳朵。可是,当今天子正年富力强,国力鼎盛,并无禅让帝位的想法,那‘耳临清渭洗’又是何意?”

李昂情性耿直,不善隐忍,听完李权的恶意曲解,气得写下奏折,向唐玄宗辩白。李权先有请托实证,后又侮辱朝廷命官,所以朝廷决定将李权逮捕,追究责任。与此同时,朝廷认为,李昂之所以会遭到学子的质疑,原因是他官职太低,不利于控制局势。于是,皇帝下令,进士考试由礼部负责,由礼部侍郎掌管。

世人常问,为何有才者偏偏怀才不遇、仕途不畅?且看才子们的性子吧。耿直、眼不揉沙、水清无鱼……这样的性格,倘若走向官途,果真能官运亨通、前途无量、位极人臣?在官场上,情性也很重要。在当时的政治环境下,对于性情纯真、耿直的才子而言,怀才不遇反而成了他们保命的方式。

倘若,杜甫在这次科考中及第,日后有人求他请托,他该如何应对?如李昂般耿介,还是“成他人之美”,抑或是左右逢源?

无论他怎样做,都将不再是后人所了解的杜甫了。他也唯有不得志,才能无损这腔爱国热情,保住最后的名节。

得不到的,才会一直想要。但凡得到的,也便不会再去珍惜。而官场,进不去才会念念不忘;进去了,怕是只能在其中先学自保,然后才能再谈家国天下。

倘若,家国天下在先,以杜甫的性情,那递上去的本本奏折,必定要忠言逆耳,绊同僚之路了。命,可以为奏折舍一次、两次,却不能舍无数次。

二十几岁,杜甫还太年轻,他没这么多性命去舍,所以让他暂时落榜吧。

毕竟,他不是为了恢复大唐盛世而来,而是为了赋诗而来。

这一支笔,值得千秋标举、万世传颂。这贡献,同样能拯救苍生,拯救世道人心。

值得就不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