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 没有解决不了的问题,只有不会用脑的人(1 / 1)

在追求成功的路上,请相信没有解决不了的问题,只有找不到方法的人。正如美国的杰出演讲家、激励大师丹尼斯·魏特利所说的:“如果你觉得你可以,你就可以。”

无论你想追求什么样的大成功,达成什么样的大目标,在追求目标的路上,都必定会遭遇或多或少的问题、挫折与困难。如果一遭受挫折就退缩,一碰到困难就放弃,一遇到问题就逃避,那么你就注定与成功无缘,永远也实现不了大目标。

遇到问题、挫折与困难,最正确的做法就是寻找解决的方法。无论多么大的挫折、困难与问题,只要你开动脑筋去想,你就有可能找到方法,即使你绞尽脑汁都想不出来解决的办法,你还可以寻找能帮你解决难题的人,助你化解困厄。事实上,绝大多数时候,没有解决不了的问题,只有不会用脑的人。

有一家公司公开招聘销售骨干,由于给的薪资条件、福利待遇都非常诱人,所以前来面试的人非常多。这时,负责招聘的人事部经理当场给所有面试者出了这样一道“题目”:把梳子卖给和尚,以一周为期,梳子销量前三名的人会被录用。

试题一出,立即就有很多人大呼这事根本不可能,甚至有人当面骂用人单位不负责任,认为他们在耍人玩。然而,这其中也有三位敢想敢做的应聘者带着梳子去了寺院,准备按自己的方法去推销梳子。

一周以后,三个人一起回到公司。人事部经理问第一个应聘者卖了多少把梳子。应聘者回答道:“卖了1把。”然后他讲述了自己卖梳子的经过:寺院里的和尚一听说自己是来卖梳子的,二话不说就拿起棍子把他打了一顿,并且把他赶出了寺院。浑身是伤的他委屈地坐在寺院外面,这时候,有个脏兮兮的小和尚一边挠头一边走过来,他趁机卖了一把梳子给小和尚挠痒。

第二个应聘者卖了10把梳子,他卖梳子的经过是这样的:他去的是一个名山古刹,游客很多,但是风也很大,所以很多游客的头发都被风吹乱了。这时候应聘者找到寺院的住持,说服他买自己的梳子,然后送给游客。住持最终被他说服了,向他买了10把梳子。

人事部经理问第三个应聘者卖了多少梳子。后者回答道:“1000把!”经理大吃一惊,问他是怎么卖出去的,第三个应聘者说,他去的也是一所久负盛名的宝刹,朝拜者络绎不绝。于是他跟住持说:“朝拜的人都是带着一颗虔诚的心前来的,宝刹应该有所回赠,住持您可以在梳子上写上‘积善梳’三个字,然后回赠给前来朝拜的人。”住持听后大喜,立刻买了1000把梳子。听完第三位应聘者的推销过程,见多识广的人事部经理和在场的所有面试官都露出十分赞赏的神情。最后,这三位应聘者都被公司录用了,但第三位应聘者被公司委以了重任。

任何企业都希望招聘到善于解决问题的人,都希望公司里多一些将“不可能”转变为“可能”的员工。对于个人来说,想要实现自己的人生大目标,就一定要让自己成为那个将“不可能”转变成为“可能”的人。

1921年6月2日,《纽约时报》为纪念电报诞生25周年,发表了一篇评论。该评论透露了这样一个信息:现在人们每年接收的信息是25年前的25倍。

在绝大多数读者眼里,这只是一条普通信息而已,看过之后便忘记了。但是,一些喜欢思考的人抓住了话中隐藏的极具商业价值的信息。美国至少就有16个人对这条信息做出了反应,他们准备创办一份文摘性刊物,并先后到银行存了500美元,办好了营业执照。

当他们来到邮政部门要办理相关手续的时候却被告知,由于美国总统的中期选举即将举行,所有的文摘性刊物暂时不能办理许可证,而且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开禁。听到这样的话后,其中的15个人立刻递交了暂缓执行的申请,但是有一个人根本没有理会邮政部门说的那些话,他按照计划租了一间地下室,并且和未婚妻一起糊了2000个信封,然后装上征订单便寄了出去。很快,后来大名鼎鼎的美国《读者文摘》便诞生了。

据统计显示,到20世纪末,美国《读者文摘》拥有19种文字和48个版本,畅销127个国家和地区,年收入5亿美元,并且在美国期刊排行榜上稳坐第一把交椅。创造这个商业传奇的人名叫德威特·华莱士,他用实际行动把“不可能”变成了“可能”。

如果你在遭遇问题、挫折、困难的时候,能像华莱士一样换一种角度去看问题,而不是一味消极地逃避问题,能够看到事情好的一面,就能让自己很快冷静下来,然后想方设法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善于思考、敢于向困难挑战的人,在人才市场上始终供不应求;善于动脑解决问题的人,更容易把自己培养成为一个善于解决难题的人。当你成为一个很会解决难题的人后,你将拥有更多被机遇青睐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