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人做事的效率非常低下,一件很简单的事情,做了半天还完不成。通常情况下,这种情况会让人非常苦恼。而当苦恼情绪越来越严重之后,人们便失去了做这件事的兴趣,结果导致拖延。而对事情的拖延,又会反过来引发烦躁和焦虑的情绪,使得做事的效率更低,如此周而复始,循环往复。
这样的恶性循环,在某些拖延者身上非常常见。他们很难有好情绪,也很难不拖延。而那些做事比较高效的人,则很少出现这种情况。当一个人做事效率比较高的时候,他的心情会相对比较愉悦,这件事情在他心中的难度也没有那么高,于是他便更有兴趣完成它。有时候,虽然我们对做某项工作没什么兴趣,但是我们有能力很快地完成它,我们会对自己说:“尽快做完这项讨厌的工作吧,然后就可以休息了。”如此,我们就会尽快把事情做完,而不会拖拖拉拉让自己难受。
有意识地提高做事效率,可以很好地帮我们改掉拖延的毛病。
一个叫洛基特的人发明了一种很有效的提高效率的方法:将工作时间重新做一个安排,把1个小时分成6个10分钟,每个10分钟对应一些工作内容,例如:第一个10分钟,清理文件;第二个10分钟,把文件归档;第三个10分钟,备份重要文件……在每个10分钟内都集中精力尽快完成任务。1个小时过去后,你会为自己做完了那么多事情感到惊奇。
这个方法同样适用于处理生活问题。把1个小时分成6个10分钟。第一个10分钟,清理冰箱;第二个10分钟,把收纳篮中的脏衣服放进洗衣机清洗;第三个10分钟,整理茶几上的杂物……所有让人讨厌的家务,在1个小时之内就完成了。
这种方法经过反复使用,就会固定下来,像一个习惯一样自然。一些重要的、看似很小的事情,就在这1个小时内做完了。你的压力会减轻很多,而且剩余的时间用来处理其他事情也会绰绰有余,再也不会焦头烂额了。
有效利用这1个小时的要领就是不想其他的事情,只要你心里想着“只有这10分钟”,你就不容易被其他事情分神。
在提高效率方面,有些人会有不同的认识。比如某些人认为,提高办公设备的工作效率,整体工作效率就会跟着提高。例如加快电脑运行速度,缩短打印机打印时间等。可是我们会发现,随着各种设备运行速度的提升,我们工作的效率并没有提高太多。原因在于我们可能利用那些时间干别的去了,所以提高效率关键在于自身,而不在于外部设备。
在统筹学里,有一个讲述了如何有效利用早晨时间的例子,大致就是说,利用煮牛奶的10分钟,可以完成洗漱。也就是说,同时执行多个任务,效率就提高了。单纯从时间上考虑的话,这种方法并没有错,但是忽略了人的因素,当一个人同时处理多个任务时,效率会更高吗?当然不是。
《精致生活》的作者萨曼莎·埃特斯曾经写过一本关于快速做事的书,她在书中指出,一个人面对多个任务,人脑就需要高速运转,在短时间内考虑多种执行计划,这可能会引起冲动和慌乱,对提高效率并没有好处。
为了避免拖延,人们都认为应该加快速度,提高效率,这固然没错,错就错在认为同时做几件事情就会高效。我们都只有一个大脑,如果几件事情同时挤进脑子,必然不如让大脑单一地处理一件事情更好。
由此看来,还是洛基特的那种方法比较好,保持处理任务的单一性,才能更好地提高效率。
当你处理好各种事情之后,必然会有一种轻松感,这种感觉可比拖着事情不肯做好多了。谁不想提高自己的生活和工作质量,获得一种轻松愉悦感呢?
用短短的1个小时把琐碎的事情都处理完,该有多惬意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