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注意力很容易被周围的一些事情吸引,使我们放下手头的正事,从而导致拖延。在心理学上,人们把这种吸引我们的事情称为“刺激”(导致人的某些行为发生,另一些行为终止)。一个人的周围有很多的刺激,比如,办公桌上摆着零食,你很可能停下工作,开始品尝它们。但是我们可以用自己的理性,在这类事物引发拖延之前,将它们清除。既然明知道自己对零食没有抵抗力,那上班的时候干脆就不要在办公室摆放,免得不能专心工作。
在这方面,某些简单的方法非常有效。不会管理时间和容易被周围事物干扰的人使用这些方法非常合适。
首先,清单法。写一个任务清单,并简单地写出行动的步骤。这张清单可以是一周的任务,也可以是一天的任务。其实很多人都列过这种清单,可能坚持了一天、一周,之后就搁浅了。这个方法好像并不管用,因为能否完成任务还是要看你的自制力。所以,为了避免半途而废,使用这个方法有些注意事项:
第一,每张清单上的任务最好控制在五项,根据实践经验,这个数量比较容易完成,且会有一定的压力。在这五项条目旁边,注明重要等级,最重要的就是必须完成的,最不重要的即为可延后的。如果一天之内无法全部完成,可以把任务进行切分或者干脆用倒计时约束自己。这样,你对一个长期的任务就可以随时明确地知道进度,而不至于瞎忙了。
第二,事情的排序十分关键,有些拖延是因为人们把最容易完成的事情放在了前面,而有困难或者自己讨厌的任务放在了最后。这可不行,必须将马上该完成的、重要的事情排在最前面,即使它很难。
第三,对自己的清单负责任。如果完成了任务的80%,可以适当地奖励自己。比如跟朋友聚餐,或者到电影院看一场电影,总之要放松一下。为了明天更好地完成任务,你一定要保持轻松、愉快的心情。不过也别过度放松,如果放松不加节制,就会过度消耗精力,让你第二天一点精神都没有,那可就得不偿失了。
第四,要是完成量没有达到80%,就不要给自己奖励。一些能引起你的兴趣的放松活动,就不要去参加了。这种情况下,可能得找个人来约束你,因为你可能根本管不住自己。不过这并不是最佳办法,你若想战胜拖延,首先要战胜自己。
其次,清理环境法。要克服周围环境的干扰,就要对周围环境做些改变。
第一,让周围的环境整洁起来。办公室和家里,都要做一次大清理。除了工作要用的东西,所有可能分散你的精力的东西都不能放在办公桌上。暂时用不到的工作材料可以存入文件柜。
第二,物品要整理得井井有条。一些没用的东西如果不能扔掉,就放进储藏室。所有物品要存放有序,这样你需要用任何东西的时候,都可以在指定的地方拿到它。东西乱放的人,常常因找不到自己的东西而拖延。要是你想剪剪指甲,却怎么也找不到指甲刀,是不是只好暂时放弃?
最后,合理安排时间法。为了完成任务,要规划好自己的时间。
第一,每天抽出15分钟时间,把你讨厌的事情都“枪毙”掉。如果你讨厌打扫卫生和整理杂物,那么就在每晚固定时间调整出15分钟,迅速地把这些事情干完。这样,这些让你讨厌的琐事,就再也不会被拖延了。
第二,工作的时间要合理安排。工作的流程尽量不要打乱,在你正在进行一项工作的时候,如果有其他任务插进来,一定要检查自己的流程是否被打乱了。
第三,比较准确地估算出完成一个任务所需要的时间。如果对一个任务不了解,可能会造成估算的时间有误。因此,要在任务开始后的几天估算一下所需要的时间,然后尽量按照估算的时间完成该任务。
在生活和工作中从容不迫的人几乎都是那种看上去非常干练的人,他们把事情和物品都整理得非常有条理。你想成为那样的人吗?你需要做的仅仅是在自己的身边找到引发拖延的“刺激点”,让那些“刺激点”成为一种可控因素,你知道它们何时出现,就可以尽量避免和它们“碰面”。既然你都知道了,那就试着做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