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拖延是追求完美的心理在作怪。一个完美主义者有一套独特的价值理论体系,他们宁可拖延也不容许自己表现不好,因此,拖延常常发生在他们身上。
完美主义者最突出的特点就是追求完美。他们害怕表现不够完美,更害怕表现得没能力、没价值。因此当事情达不到自己要求的时候,他们宁愿把事情拖着不做。有时候他们也以此为借口:“因为我时间不够,否则我会做得更好。”
戴维就是一个完美主义者。他学的是法律,觉得要成为一名优秀的律师就得处处优秀,容不得一点瑕疵。在求学期间,他对自己的要求就非常严格,一定要门门功课都很出色。为了取得优异的成绩,他异常勤奋,常常熬夜,正如他期望的,他的成绩一直名列前茅。
可是,到了写毕业论文的时候,他却难以下笔,总觉得不管怎么写也达不到自己心里的那种完美要求。他想,或许掌握更多的资料就好了。于是,他花了很多时间去搜集资料,却一直没有真正动笔。就这样,眼看就要到交毕业论文的日子了,他还在构思。他越来越焦虑。最后,到了再不动笔就根本不能在最后期限交稿的程度,他只能硬着头皮开始写。幸好,他掌握了足够丰富的资料,有材料可用,最后总算把论文交上了。不过,他心里很不痛快,因为那篇论文跟自己心目中的完美论文差太多。他想,要是再多给我些时间,我肯定能做得很好。他觉得没能给自己的求学生涯画一个完美的句号,大学真是白上了,想到这几年的勤奋学习,更是令他十分懊恼、沮丧。
戴维要求自己有完美的表现,这本身是好事。然而,做任何事情都是这样,没有最好,只有更好,也就是说,完美是没有界限的。不管是谁,给再多的时间,也无法达到真正意义上的完美。要求自己做得更好一点反而更实际。如果只是单纯地以“完美”为目标,那追求完美就成了枷锁,让你变得束手束脚,这样的追求完美可就不值得提倡了。完美主义者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单纯地追求更好,他们把做任何事情都当作一种艺术,稍有瑕疵便心生不满,然后尽力去改正所有的不合心意的地方;还有一种是价值观带来的完美主义,他们把自己每一个细微的表现都和自己的能力等同起来,只要表现得稍不如意,便会觉得自己能力很低,同时也影响了自己在别人心中的形象。
在生活中,我们见到更多的还是第二种完美主义者。
他们有一套自己的价值逻辑,认为表现等于能力,也等于个人价值。在他们看来,表现欠佳,就等于没有能力,也就是没有个人价值。他们的理论是这样的:我做的事情直接体现了我的能力,我的能力水平决定了我的价值水平;只有我的能力强,才能体现我的高价值。
这种逻辑可以简单归结为,一件事做得好不好,直接被看作自己是否有能力的标志。表现出色就说明这个人出色,表现一般就说明这个人平庸。
因此他们声称:“如果我表现好,说明我有能力,我就喜欢自己;要是我表现差,说明我没有能力,我就讨厌自己。”
问题就出在这里,如果一个人的表现成了衡量能力的标准,那么其他方面就完全被忽略了。戴维把能写出完美的论文作为衡量自己是否出色的标准,也是衡量他个人价值的标准,所以才会如此执着于要写一篇完美的论文。他甚至因为自己没能写好论文,就否定了自己上学那几年勤奋学习的成果,认为那些都没有价值。正因为把自己所有的价值都凝结在最后的这篇论文上,才导致他迟迟没有下笔。他以为时间多一些,就能做到完美,可实际上真正的问题在于,某一次或某一件事的表现并不能代表一个人的全部价值。
拖延是完美主义者安慰自己的一剂良药。
没有全力以赴当然不会做好。可是完美主义的拖延者可不在乎这些。如果表现一般,他们会说:“我表现不够好,是因为我开始得晚了,如果再给我一些时间,或者我早点开始,我就会表现得更好!”如果表现得还可以,他们会说:“看我真是雷厉风行,要是我再多花些心思,我就会把事情做得更好!”
他们以此让自己相信,自己的能力大于表现,自己的潜力是不可估量的。这样的人宁愿在拖延之后承担后果,也不会接受全力以赴之后平庸的表现。在懒惰和没能力等评语之间,他们宁可被人说成是前者。拖延让他们的心里感觉更好些。
完美主义者的拖延心理是微妙的,他们害怕自己被看作是没有能力或没有价值的人,不敢正视自身的不足,不能用公正的眼光看待自己。
他们感到害怕,怕自己不受欢迎,不被接受。完美主义的拖延者心声是:“要是我没有能力,谁还会喜欢我、爱我呢?”仿佛他的工作能力决定了他是否值得被爱。如果没有人爱他,就说明他很失败或者不受欢迎,这是他无论如何也不能接受的。如果是那样,还不如拖延一些,即使表现差一点也没关系。完美主义者就这样掉进了拖延的怪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