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力之下,你绝不会表现更好(1 / 1)

拖延心理学 陈美锦 810 字 1个月前

“我在临近期限的最后一刻会表现更出色。”很多喜欢拖延的人都会这么说。这种错误的认识非常普遍。信奉这个观点的人认为,当期限越来越近的时候,压力也越来越大,内心的紧张带来的刺激可以激发他们身上的潜能,因此一定要等到最后一刻才行动。如果你就是这样的人,那无论生活上的事,还是工作和学业中的事,或者社交方面的事,你都会用这个方式处理。我们常常看见提交工作文档的那个早晨,有些人是黑着眼圈来上班的,这就是前一晚“奋斗过”的标志。

像这样完成任务的方式,是好的吗?我们都熟悉“压力下会表现更好”这句话,可是它未必是正确的,至今,也没有哪个研究能支持这个观点。显而易见的另一个观点是,拖延就是浪费时间。

相信压力下表现会更佳,就会让人产生一种心理,仿佛自己在和时间赛跑,这种紧迫感能唤醒懒惰的身体和涣散的神经,这样才有利于很好地完成任务。可是事实真的如此吗?心理学家将这种拖延称为“追求刺激”。这种拖延者需要时间紧迫带来的刺激感,最后期限带来的高压,能使他们获得这种刺激。

一个追求压力的拖延者,往往很难集中精力,任务不能让他们打起精神来,他们相信,只有最后期限带来的刺激感,才能唤醒他们,让他们暂时摆脱那种麻木的状态。但是,拖延者在追求刺激的过程中,真的能够摆脱麻木吗?寻求刺激是他们拖延的原因吗?

小吴的上司在周一的早上让小吴在周五上交下个月的销售计划。这样看来,他有四天的时间可以准备。周二的晚上,他和孩子约好了,要一起去上钢琴课。周三的晚上,他约好了姐姐,要去她家参加家庭聚餐。周四的晚上,他和海外事业部要召开电话会议。好吧,他唯一有空的时间是周一的晚上。因为白天还有日常工作,他不可能抽出时间写这个计划。

可是他习惯在最后的期限才动手,于是周一的晚上,小吴没有写。周二、周三、周四小吴都按部就班做了那些早就计划好的事情。如此一来,周四的电话会议一结束,他就应该立刻投入到写计划书的工作中,可是他没有。周五下午,一个同事刚刚出国回来,他想从他那里得到一些相关的旅游资讯,因为他正计划带着全家去国外度假。于是,小吴跟这位同事共进晚餐,谈旅游的细节。时间过得真快,晚饭吃完都八点半了。回到家已经九点,这时候他才开始考虑写计划书的事情。他相信自己在最后的几个小时里,会冒出很多创意的点子,因为他一直如此,他相信在压力下的刺激感会唤醒大脑。就这样,他花了几个小时将计划书赶出来了。

小吴宁可跟海外归来的同事共进晚餐,也不愿意着手工作,并且认为自己在最后的几个小时,会表现更好。拖到最后的期限,当然不会有太优秀的表现。在最后几个小时之中写成的计划书,当然不可能得到上司的嘉奖,因为它不可能是最棒的。

临场发挥永远比不上提前准备。针对一项工作,拖延和不拖延相比,拖延带来错误的概率会更高。虽然拖到最后一刻的人并不认为自己做得很差,可是实际上肯定没有心境从容的状态下完成的效果好。只是他们不能针对自己的任务,很好地规划时间,而且也不能将多项任务做好合理安排,他们老是不能及时进入工作的状态。

拖延不会带来优秀和成功。拖延者认为拖到最后一刻,在紧迫感下完成任务,才是最正确的选择。其实这恰恰是在犯一个错误,这样等于一次次地向后退,直到最后一刻才动手。在最后的压力下,得到的不是推迟任务后的刺激感,而是最后的期限带来的焦虑感。也就是说,他们把“焦虑”误认为是“刺激”。

在这种焦虑中,人的脑海中会出现一些闪光,让人误以为那就是被“刺激”唤醒的灵感,而拖延的真正原因是“我根本做不到”。在最开始的时间里,这类人完全没法投入到行动中去,因为他们精神是涣散的,不能被完全调动起来,很容易就被不相干的事情“勾走”了。

人们一再声称的“压力下会表现得更好”,其实是一种错觉,听起来似乎很合理,大多数人也会对这种说法表示认可,所以他们不厌其烦地以此为借口,而对拖延的真正原因绝口不提,也许他们根本不知道真正的原因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