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袁绍兵力雄厚,但他出兵的时机并不太好。
在此之前,曹操接连发动对张绣、袁术、吕布的战争,倘若袁绍乘虚而入,曹操势必狼狈不堪。可惜的是,袁绍的眼光只盯住北方的公孙瓒,多次错失机会。其实消灭公孙瓒远非急务,因为公孙瓒已经毫无雄心,龟缩一隅,只图自保,可以说毫无威胁。
在袁绍一方,深谋远虑的沮授反对与曹操开战,他认为:“近讨公孙瓒,师出历年,百姓疲敝,仓库无积。”与公孙瓒几年战争下来,老百姓的日子苦得不得了,况且没有充足的粮食储备,不宜开战。
如果不开战,如何争取主动权呢?沮授认为要做两手准备:其一,抓紧农业生产,同时给百姓一个休养生息的时间;其二,通过政治手段与曹操斗争,派遣使者向皇帝献捷。依照春秋时代的“尊王”传统,诸侯向天子献捷,天子总要给予馈赠。当初公孙瓒擅杀刘虞,刘虞非但是朝廷大司马兼幽州牧,也是汉室宗亲,如今袁绍消灭公孙瓒,为朝廷立下的功勋,要远远超过曹操消灭吕布。只要派使者向朝廷献捷,朝廷能不给点好处吗?这就叫以合法手段获取利益。而倘若曹操有意阻挠,就可以上表弹劾他,赢得政治主动权,然后派出精兵驻屯于黎阳,逐渐向河南发展,并广造战船,修缮兵器。以骑兵不停骚扰曹军地盘,令他们不得安宁,我方以逸待劳,坐而可取天下。
沮授刚说完,郭图、审配两人便跳出来反对说:“以主公之英明神勇,率河朔精锐之师讨伐曹操,可以说易如反掌,何必这么麻烦呢?”
兵者,国之大事也,岂可以麻烦二字敷衍?沮授反驳道:“救乱诛暴,才能称为义兵;恃众凭强,只能称为骄兵。义者无敌,骄者先灭。如今曹操奉天子以令天下,我们却大举兴兵南下征伐,从道义上说,这是与朝廷作对。况且战争的胜负,并不在于军队的强弱。曹操令行禁止,士卒精锐,并不像公孙瓒那样只是坐以待毙。若是抛弃万全之策,而又师出无名,我很为主公担心。”
与曹操的战争还未开打,袁绍内部的口水战先打起来。郭图、审配继续与沮授唱对台戏:“周武王讨伐商纣,以臣子身份讨伐国王尚且是正义的,何况我们只是讨伐曹操,这怎么能说是师出无名呢?如今主公兵强马壮,将士们都急着要立功于疆场,倘若错失良机,就是所谓的‘天与不取,反受其咎’。”郭、审两人还以春秋吴、越故事为例,说吴国本来稳操胜券,吴王夫差偏要放勾践一马,以致后来勾践反败为胜,吴国反而被灭亡。一句话,该出手就出手,如今优势在我,不必畏首畏尾,不然就像夫差那样,原本稳操胜券最后却阴沟翻船。
郭图、审配两人油嘴滑舌,动辄吹捧袁绍如何英明神武,袁绍听了十分舒服,不消说也倾向于两人的意见,认为沮授只不过是杞人忧天罢了。
当时在袁绍军中,沮授的地位相当高,挂奋武将军头衔,职权是“监护诸将”。郭图、审配两人趁机落井下石,在袁绍面前说沮授的坏话,说他总管三军,权力太大,势必难以控制,既领兵作战,又主持内政,权力直逼主公。当领导的人,最怕被部下夺权,郭图与审配的一番话点中袁绍的死穴。于是沮授被削权了,原本总管三军,现在只领一军,其余两军分别由郭图、淳于琼统领。
袁绍秣马厉兵的消息传出后,许都大骇。尽管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但兵力尚不及袁绍,若袁绍以十万大军进攻许都,曹操能顶得住吗?
所有将领面面相觑,心里发毛。曹操仍镇定自若,笑着对诸将说:“我了解袁绍这个人,他志大才疏,色厉胆薄,猜忌刻薄又没有威信,兵马虽多却指挥无方,将帅骄矜而政令不行。就算他土地再广,粮草再多,也不过是留给我们用的罢了。”统帅的从容不迫,给诸将吃了一粒定心丸。
孔融见识过袁绍的厉害,当初他就是被袁绍之子袁谭打得落荒而逃,故而对战局相当悲观。他私底下对荀彧说:“袁绍地广兵强,手下有田丰、许攸一帮谋士,有审配、逢纪这样的忠臣,有颜良、文丑这样的勇将。我看很难打败他们啊。”
从这番话可见,论及军政,孔融确实不是内行。荀彧分析道:“袁绍虽然兵多将广,但没有纪律;田丰性格刚强,容易触犯上级;许攸虽有智谋,但为人贪婪;审配专权却没有谋略;逢纪果断但刚愎自用。这几个人,势同水火,互不相容,以后一定会生乱子的。至于颜良、文丑之流,不过是匹夫之勇罢了,可一战而擒获。”
与袁绍相比,曹操的行动迅捷果断。
袁绍大军尚未出动,曹操已经开始全面布局防御,他亲率大军进抵黎阳,派大将于禁驻扎黄河边上,又派臧霸统领一支精锐部队入青州。
臧霸本是泰山郡一股变民武装的头目,后来投靠吕布。吕布败亡,臧霸侥幸逃跑,东躲西藏。曹操悬赏捉拿,不久臧霸落入法网。曹操并没有杀他,而是让他去招抚同样归附吕布的变民武装头目吴敦、尹礼、孙观三人。在臧霸的劝降下,吴敦等人均归降曹操,曹操把这几人全部封为郡太守,驻守徐州北部琅琊等几个郡。鉴于与袁绍的战争日益临近,徐州很可能遭到袁谭青州军队的进攻,曹操未雨绸缪,索性派臧霸先行进入青州,以主动防御代替消极防御。
袁绍为什么迟迟未动呢?
他想拉拢一个人,这个人就是张绣。
倘若能与张绣联手,东西夹击曹操,则胜券在握矣。袁绍派人前往招抚张绣,他知道张绣对贾诩言听计从,便写了一封信给贾诩,表示希望与他结交。张绣自从杀了曹昂、典韦后,遭到曹操两度报复,狼狈不堪,如今袁绍伸出友情之手,他岂有拒绝之理呢?
张绣刚想应允,还未开口,就听到贾诩对来使说:“请您回去谢谢袁本初的好意,只是他连自家的兄弟都不能相容,还能容天下的英雄豪杰吗?”
这话大大出乎张绣的意料,他张大嘴巴,一脸惊愕地望着贾诩,讶异而不解地呼道:“你怎么这样说话!”
但是张绣转念一想,贾诩实有鬼才,料事如神,从来没有一件事说错的,他这样说,势必有自己的道理。于是张绣私下里问贾诩:“现在这种情况,我们究竟要投靠谁好呢?”
贾诩回答说:“应该投靠曹公。”
投靠曹操?张绣怀疑如果不是自己听错了,就是贾诩脑子进水了。他不高兴地说道:“且不说如今形势是袁绍强曹操弱,单说我们与曹操结下的梁子就够深了,怎么能归附他呢?”
“正是因为如此,我们才要归附他。”
这话简直是个悖论。
让我们看看贾诩如何解释这种悖论,他分析了三条理由:“曹操奉天子以令天下,可谓是名正言顺,此其一;袁强曹弱,我们这么点兵力,若投靠袁绍,他也不会重视,若是投靠曹操就不一样了,他定然大喜过望,此其二;曹操向来有霸王之志向,有雄心壮志的人,定会抛弃个人的恩怨以彰显自己的德行,赢得四方之心,此其三。因此,将军不必有所顾虑。”
张绣本来就没什么大志向,当初曹操一来他就投降了。若不是曹操好色霸占了自己的婶娘,他也不至于叛变。如今虽然投靠刘表,但刘表明显不是定乱之人,能争雄天下者,非曹操即袁绍,自己还是要及早选择东家。正如贾诩所说,现在投诚曹操,对兵力处于劣势的曹操是雪中送炭,以前的恩怨也可以一笔勾销,何乐不为呢?
张绣依贾诩之言,率部向曹操投降。
我想,对于一个杀死自己儿子的人,曹操不可能不怨恨。但是作为一名政治家,他考虑的是权衡利弊。连杀子仇人都可以接纳,还有什么人他不能接纳呢?这种气量若千顷之波,怎么能不把天下英雄招揽过来呢?但是,仔细对比曹操与东汉开国皇帝刘秀两人的胸襟,可以发现曹操还是略逊一筹。刘秀的气量来自他的宽仁之心,而曹操的气量来自权谋之术,并没有真正做到不计前嫌。也许正是这一差别,刘秀能一统中国,而曹操只能统一半个中国。
当然,曹操的表演还是不错的。他大摆酒席欢迎,紧紧握住张绣的手,拉着他一起入座。不久后,张绣被授予“扬武将军”,与曹操结为亲家,张绣的女儿嫁给了曹操的儿子曹均。曹操这样做,显然是要让张绣安心,以免日后疑心重重而突然倒戈。张绣归降的主谋贾诩自然也跟着水涨船高,被授予执金吾,加封都乡侯。
张绣投降,让袁绍先失一局,曹操则先得一分。
袁绍与曹操还在打太极。
在袁绍看来,张绣只是个小角色,就算投降曹操也无损大局。与张绣相比,荆州牧刘表才是大角色。袁绍与刘表关系一直不错,早几年两人便组成同盟,共同对付“袁术—公孙瓒”联盟。如今袁术与公孙瓒都死了,袁绍与刘表的关系也发生了微妙的变化。
大战在即,袁绍遣使到襄阳见刘表,希望得到荆州的相助。刘表与袁绍毕竟结盟多年,碍于面子,勉强答应出兵相助。可是说归说,他并不想卷入袁、曹之间的争斗,袁术是盟友,曹操代表朝廷,两方他都不愿得罪。因此,刘表只是虚张声势,并没有真正出兵威胁曹操的后方。
刘表的不作为引起了部将的不满。
从事中郎韩嵩、别驾刘先等人进言说:“如今曹操、袁绍两雄对峙,天下重心便在将军您身上了。如果想要有所作为,就在曹、袁斗得两败俱伤时乘虚而入;如若不然,就要选择一方归附。切不可拥有十万甲兵,却坐山观虎斗,对求援的一方不理会,对贤明的一方不理睬,到时两头都要把怨气发泄到您身上,想要中立恐怕也难了。”
话虽这么说,刘表仍不为所动,他的理想就是当一个“荆州王”,保住自家一亩三分地也就知足了。
袁绍想拉刘表入伙,只得到一张空头支票,没有任何成效。
在袁绍活动于荆州时,不甘示弱的曹操也频频在关中活动。
对于袁、曹之争,关中诸将持中立态度,既不倒向袁绍,也不倒向曹操。在两雄决出胜负之前,过早的表态容易引火上身。凉州牧韦端觉得有必要派个人前往关东考察,评估时局。从事杨阜接受任务,前往许都打探虚实。杨阜回到凉州后,关中诸将迫不及待地问道:“袁绍与曹操相斗,谁会是胜者呢?”
杨阜回答道:“袁绍宽厚却不果断,好谋略却迟疑不决。不果断就没有威信,迟疑不决就会错失良机。表面上看,他兵力强大,但是难成大事。曹操则有雄才伟略,行事果断,毫不迟疑,法纪严明,军队精锐,用人不拘一格,部下能各尽其力,定能成就大业。”
当时关中军阀,除了韩遂、马腾之外,其他实力都不强,原先把持长安的李傕、郭汜等纷纷败亡。曹操虽然尚不能完全控制关中,却也能以朝廷的名义不断把势力渗透到这里。他派治书侍御史卫觊宣抚关中,卫觊抵达后,发现这里完全是无政府状态。他向朝廷提出两个建议:其一,恢复盐专卖制度,以增加政府收入;其二,把司隶校尉留在关中,以削关中诸将之权。
曹操听从卫觊的意见,派谒者仆射主管盐政专卖,把司隶校尉的官署设在弘农郡,以加强管理关中事务。在曹操的一系列努力下,朝廷对关中的控制力大大增强,这样就降低了曹、袁开战后,关中军阀被袁绍收买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