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子是块招牌。
如何能把招牌变为手中的王牌呢?
这就要求朝廷重新树立起权威——唯有如此,当权者才能大义凛然地对诸侯指手画脚,恢复政治秩序。然而,这个任务是相当困难的。自从董卓入主朝廷后,只知武力,不知治理,皇城的官兵形同土匪,只会烧杀抢掠。三公九卿形同虚设,可有可无,毫无话语权,帝国的中枢机器基本上停止运转。
要重振朝廷的雄风,首先要整顿朝廷的重要官职。东汉常设官职,以“三公”权力最尊。自汉灵帝公开出售官职以来,三公的官位涨价了,人却大大掉价了,朝政因此混乱不堪。除了“三公”之外,尚书台主持宫廷机要,权势极重。曹操奉迎天子后,先杀尚书冯硕等人,后又尽黜“三公”。但他并没有草率地选择“三公”人选,而是采取宁缺毋滥的原则,除了自任司空外,太尉与司徒两个位置都空缺。
既然太尉府与司徒府空缺,朝廷中最重要的机构,便是司空府与尚书台。
曹操先提拔自己最为器重的荀彧为侍中,兼任尚书令之职。此前张邈勾结吕布叛乱,荀彧在寡不敌众的劣势条件下,保住曹操的老巢,非但智勇双全,且忠心可鉴。曹操又让荀彧推荐可用之人,荀彧推荐了两人,分别是荀攸与郭嘉。
我们且来了解一下这两个人。
荀攸是荀彧的侄子,出生于士族之家,他年轻时便聪明过人,有敏锐的洞察力。在大将军何进执政时,他以海内名士的身份被召到朝廷担任黄门侍郎。董卓乱政后,荀攸一直密谋刺杀董贼,为国除害。他与议郎郑泰、何颙,侍中种辑,越骑校尉伍琼等人组成一个小团伙,目的就是铲除国贼。他对众人说:“董卓无道,天下痛恨。虽然他兵强马壮,可充其量不过是个武夫罢了,我等应刺杀他以谢天下。辅佐天子以号召天下,这乃是齐桓公、晋文公之霸业。”
可惜的是,暗杀行动尚未开始,计划便泄漏了。他与何颙两人被捕入狱。何颙自知死罪难逃,与其受尽折磨而死,不如自行了断,便在狱中自杀了。荀攸则表现出乐观且大无畏的精神,在狱中谈笑自若,面对死亡,他从容不迫,令人佩服。
乐观的人往往更易受到命运的垂青,荀攸居然得以大难不死。董卓还没来得及杀他,就被吕布刺死了。董卓死后,荀攸先是弃官归隐,后来又被朝廷征召。因为朝政混乱,他便萌生离开朝廷之念,请求外调到蜀郡担任太守。得到朝廷批准后,他动身出发前往蜀郡,但是当时兵荒马乱,兵匪盗贼众多,只得暂时停留于荆州。
就在这时,荀攸收到曹操的来信,曹操在信中写道:“如今天下大乱,正是谋士施展聪明才智之时,您却还在静观时局,岂不是太保守了?”有志于干一番事业的荀攸当然不会错失良机,便动身前往许都。
曹操与荀攸促膝长谈,对其聪明才智大为叹服,不禁称赞道:“荀攸不是普通的人,我与他讨论筹划大事,天下还有什么可担忧的事呢?”便任用他为军师。
与荀攸不同,郭嘉当时并没多大名气,知道他的人也不多。他不喜欢与世俗之人往来,他的朋友虽然不多,却都是一时之才俊。郭嘉过了一段隐士的生活,他并非对世事漠不关心,而是当时天下太乱,群雄纷起,究竟谁才是真正的英雄豪杰,他还要细心观察。当时诸雄以袁绍势力最大,郭嘉便前往拜见这位关东盟主,结果令他大失所望。
他私底下对袁绍的幕僚辛评、郭图说:“有智慧的人会慎于择主,故而能保全自己、成就功业。袁公只是仿效周公礼贤下士,却不知用人的方法,不懂得在繁杂事中抓住要点,喜欢谋略却没有决断力。想跟他一起安定天下、成就霸业,实在太难了。我打算走了,另择明主,你们怎么不离开呢?”
辛评、郭图二人道:“袁氏有恩德于天下,在群雄中势力最强,天下士人多来归附,要是离开他,投奔谁去?”
东汉著名的军事家、外交大师班超曾经说过这样的话:“明者睹未萌。”就是说明眼人在事情还没露出苗头之前就可以看出其真相。郭嘉就是这样的“明者”,在别人都认为袁绍是天下至强时,他就看出袁绍绝非王霸之才。
这不仅是一个主择臣的时代,也是一个臣择主的时代。
作为一名领袖,袁绍有两个致命弱点:其一,缺乏洞察力,抓不住重点。就以奉迎天子这件事来说,他最有条件挟天子令诸侯,对于这个战略制高点,他不仅没有看到,甚至在沮授提出来后,仍置之不理。其二,缺乏决断力。这点从关东盟军讨伐董卓之战中可以看出来,作为盟主的袁绍,在战与不战之间犹豫不决,缺少雷厉风行的气魄。我们在曹操、孙坚、孙策等人身上都能看到高效的决断力,在关键时刻反应果决,这才是成就英雄伟业的优秀品质。
听了辛评、郭图的回答,郭嘉知道这两人仍执迷不悟,也不想多说,打点行李后就告辞离开。曹操以朝廷的名义征召郭嘉,郭嘉到了许都,与曹操见了面。这次见面,改变了郭嘉的一生。在郭嘉眼中,曹操思维缜密,在战略上有胜人一筹的见解,分析时事如庖丁解牛,能切中要害,是一位极有魄力,也极有魅力的人。他欣喜地别对人说:“这才是我的明主啊!”(真吾主也。)
郭嘉需要曹操这样的明主,而曹操也需要像郭嘉这样有着深谋远虑的幕僚,曹操对郭嘉的评价也很高,他不吝赞叹道:“能辅助我成就大业者,必此人也。”
曹操在用人上不拘一格,像荀彧、荀攸、郭嘉等人都有真才实学,当然得到重用,但也有一些人,虽然才能一般,却声誉很高,曹操同样来而不拒。
孔融就是这么一个人。
孔融属于那种志大才疏的人,这里说的才,不是指文才,而是指实际才干。他很早就成名,留下一段“孔融让梨”的佳话,可见是个早慧儿。他的理想很高远,志在靖难,想干一番轰轰烈烈的事业,中兴汉室。可惜的是,他终究是个眼高手低的人,若是坐以论道,当然属于第一流的人物;若是论及在战场上克敌制胜,绝非其强项。先前他任北海相,被黄巾军所围,若不是太史慈与刘备出手相救,恐怕早与刘岱一样落得个身首异处的下场。不过孔融并没有意识到自己的缺点,由于他是一代名士,也吸引了一些人前来投奔,他善于高谈阔论,谈吐倒是十分清雅,时不时妙语连珠,可论及时事,却大而无当,毫无可行性。天才也怕入错行,若是他潜心学问,必能成为一代大师,但他偏偏选择了政治。
其实在孔融身边,也有几个能人,譬如左承祖、刘义逊等人。但孔融却很少跟他们讨论政事,在他内心深处有这么一种观念:说政事乃是一种庸俗的事,高雅之人不屑于谈论世间俗事。在东汉末年形成的清谈时尚,在魏晋时代还要发扬光大。前来投奔孔融的人,多是想干出点事业的,岂知却被“束之高阁”。唐太宗说过这样的话:“有才而不用与无才等,用才而不信与不用等。”前半句可用来形容孔融,后半句可用来形容袁绍。
在东方诸军阀中,孔融的地盘很小,只是青州的一隅之地,被袁绍、公孙瓒、曹操等人的势力所包围。左承祖曾劝他投靠强者以自保,自视甚高的孔融不仅未听,反而把左承祖杀了。此举大失人心,刘义逊等人知道孔融干不了大事,纷纷离他而去。
果不其然,袁绍的儿子、青州刺史袁谭把势力扩张到北海郡,发兵大举进攻孔融。孔融坚守几个月,军队越打越少,最后只剩下数百人。袁谭军以集密箭雨攻城,守城士兵都毫无斗志,而孔融仍然摆出悠闲自得的模样,坐在案几前读书,谈笑自若。这种从容不迫的姿态让人想起当年孙坚面对董军突袭时那样临危不乱的样子,确实很令人佩服,只是孙坚是要稳定军心,孔融则未免有作秀之嫌。
都昌城终于被袁谭军所攻破,孔融这才落荒而逃,妻子儿女都成了俘虏。想摆出儒将的风范,结果只成为笑柄。
孔融走投无路之际,曹操伸出援手,以朝廷的名义召他到许都。曹操之所以要救孔融,乃是因为两人是老相识,有些交情。但更重要的是,曹操把持朝政后,希望能尽量吸引四方人才。孔融在当时是名人,有声望,曹操自然想招来充当门面。不过以曹操的火眼金睛,当然能看出孔融只是夸夸其谈之辈,曹操掂量得很清楚,他让孔融出任将作大匠,相当于建设部长,专门搞土木工程,没什么实权。
看来曹操确实十分会用人,知道什么样的人才应该放在什么位置。
群雄争霸,表面上看是拼武力,实质上是全方位的较量。其中最为重要的便是争夺人才。早在春秋战国,墨子就写过几篇《尚贤》,其中有一段是这样写的:“国有贤良之士众,则国家之治厚;贤良之士寡,则国家之治薄。故王公大人之务,将在于众贤而已。”
除了任用贤良之外,曹操对经济的重视程度,也是其他军阀所不逮的。曹操担任兖州刺史时,毛玠就向他建议:“修耕植以畜军资。”没有物质基础,军队哪来的战斗力呢?
黄巾起义爆发以来,整个国家分崩离析。各地纷涌的农民起义以及各路军阀之间的混战,对正常的农业生产起到巨大的破坏作用。像黄巾军、黑山军等农民军,基本上是走到哪吃到哪,所过之处,粮食差不多都要被吃光。其他军阀也好不到哪去,要战争就必须有粮食,于是四处征收,百姓苦不堪言。越来越多的人背井离乡,越来越多的良田被抛弃,杂草丛生。粮食问题,已经成为最为严重的社会问题。
实力比较强的军阀,如袁绍、袁术等,也备受粮食问题的困扰。袁绍的军队,不得不以桑葚为食;袁术的军队,不得不在河中捞贝类动物为食。至于平民百姓,更是惨不可言,人吃人的现象比比皆是。放眼望去,从城镇到乡村,一片萧索凄凉。
曹操在经济上的远见是其成功的一大因素。当初他之所以能顺利入洛阳奉迎皇帝,就在于杨奉看中他有粮食;后来曹操迎皇帝到许都,理由还是洛阳没有粮食,而他有粮食。可以说,若没有粮食储备,他“挟天子”的计划都可能泡汤。如今许县成了许都,朝廷人员庞大,对前来归附的人还得供吃供穿,粮食问题也渐渐紧张了。
羽林监枣祇向曹操提出屯田的主张。
所谓屯田,就是由军队开荒垦殖。在两汉四百年间,屯田现象十分普遍,特别在边疆地区,由于转输困难,军队自力更生,搞“南泥湾”工程,比如在西域轮台、车师、西北河湟谷地等,就有大量军队开垦的田地。但是内地屯田是比较少的,因为和平时代没这个需要。现在已是非常时期,必须要把边疆地区的屯田政策搬到内地。曹操对枣祇的建议十分欣赏,任命他为屯田都尉,同时任命骑都尉任峻为典农中郎将。
与边疆屯田有所不同,内地民力较多,所以曹操的屯田政策是军方主导,百姓耕种。刚开始时是在许都附近开荒,第一年便收获谷物一百万斛。屯田政策产生了巨大的经济效益,曹操遂把这项政策推广到所控制的全部州郡,若干年后,所有州郡的粮仓都装满粮食。
史书对曹操的这项政策给予了高度评价:“故操征伐四方,无运粮之劳,遂能兼并群雄。”如果说“挟天子以令诸侯”令曹操占据政治制高点,那么屯田政策无疑让他占据经济制高点,再加上军事上给力的配合,才成就了他的伟业。屯田政策能取得如此成功,与枣祇、任峻两人的努力是分不开的,故而史书称“起于(枣)祇而成于(任)峻”。
然而,对此时的曹操来说,要扫平群雄、一统宇内,依然任重而道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