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黄巾军帮忙,曹操最多是个处级干部(1 / 1)

01

尽管曹操大家都比较熟悉了,还是简单地做个介绍吧。

曹操(155年—220年),字孟德,小字阿瞒,沛国谯县(现安徽亳州市)人,东汉末年著名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诗人,曹魏政权的缔造者,以汉天子的名义征讨四方,对内消灭袁绍、袁术、吕布、刘表、韩遂等割据势力,对外降服南匈奴、乌桓、鲜卑等,统一了中国北方,并实行一系列政策恢复经济生产和社会秩序,奠定了曹魏立国的基础。曹操在世时,担任东汉丞相,后为魏王,去世后谥号为武王。其子曹丕称帝后,追尊其为魏武帝。曹操博览群书,尤其喜欢兵法,曾抄录古代诸家兵法韬略,还有注释《孙子兵法》的《魏武帝注孙子》著作传世。

看介绍,一个能文能武、纵横捭阖、一帆风顺的英雄人物跃然纸上。其实,曹操的人生道路并非一帆风顺,甚至还可以说有点坎坷,尤其是青年时期。

曹操虽然出身豪门,其父曹嵩贵为三公,但他的祖父曹腾却是个宦官,自己没儿子,就领养了曹操的父亲做儿子,所以出身豪门的曹操社会地位其实不高,属于人们眼中的“寒族”。他要想出人头地,只有付出比别人更多的努力。所以曹操很小的时候就酷爱读书,经史典籍广泛涉猎,尤爱读军事著作,且在诗歌、书法、音乐方面“天赋独具”,不少名家都不如他,他的武艺也十分高强。

凡此种种,使他在二十多岁的时候就有了名气。他所在的地方政府看好他,就把他举为孝廉。当时的规定是从二十万人中举一个,每郡每年只有两至五个名额,比现在考上清华北大艰难不知多少倍,加上还要照顾朝中大官的关系户,能被举上的概率更是小之又小。曹操能入政府的法眼,说明他的确出类拔萃。

而且这还没完,孝廉还要被送到洛阳,经三公府面试、审核后还要被淘汰掉一些,剩下的才会最终被送到皇宫做郎官。主要工作就是除了在皇宫内和各殿门站岗还是站岗,皇上要出去则须充当车骑;站岗一站就是一天,想出门溜达溜达?门儿都没有,除非贿赂看门的。如此这般,经两三年锻炼、考察,上级领导觉得你可以(否则哪儿来回哪儿去),便将你外放做官,先做个县令啥的。

02

站岗站得不错的曹操终于获得外放做官的资格,被派为洛阳的北部尉,具体负责洛阳北部分城的治安。

洛阳是当时的都城,天子脚下的人都很厉害,不好管。有的甚至不把王法当回事,有人犯法还不敢将其绳之以法,因为一不小心就会碰着个皇亲国戚啥的,最不济也是个达官贵人。一句话,洛阳人都惹不起。最好的办法就是不惹,结果就是法制涣散。

曹操却不信这个邪。

他到任伊始,就在北城门左右各挂了十几根五色棒,谁犯了不该犯的,抓住后一律乱棒打死。

那时候实行夜禁,夜禁期间不准任何人在大街上乱跑,否则就是个死。五色棒挂出去不久,汉灵帝的一个心腹宦官小黄门蹇硕的叔叔无视禁令,半夜在大街上乱跑,曹操说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何况不是王子,给我乱棒打死!这个把禁令当耳旁风的家伙被打死后,洛阳人再也不敢违禁了。

曹操得罪了宦官,宦官们都恨死了他,但一时又找不到报复的理由。

曹操后来承认这样做是想出名。他的目的达到了,打死皇帝心腹的叔叔后,“曹操之名颇震”,士大夫们不仅对他一不怕死二不怕报复的大无畏精神表示赞赏,有人还推荐他,于是他被升迁为顿丘(在今河南)县令。

03

人生是很有戏剧性的,大人物的人生尤其如此。曹操不久又倒了霉,不过不是因为杀了皇帝心腹的叔叔,而是由于其堂妹嫁给了汉灵帝皇后的亲戚濦强侯,宋皇后因故被废杀,濦强侯也被诛杀,曹操受连坐之害被免官,回到起点,变成了老百姓。

这样的人会一辈子当老百姓吗?当然不会,不然上天都不答应。所以上天很快就给这个失业人员安排了新的工作——议郎。议郎也是个小官,但再也不用站岗了,而是随时准备应对皇上的各种问题,既可以口头形式也可以书面形式,说白了就是当顾问。

当议郎不久,曹操就干了一件不小的事情。起因是汉灵帝给三公(司徒、司空、太尉)下诏说,你们别都在京城待着,都下去给我查一查,凡是州刺史、郡守不称职,导致老百姓编歌谣骂他的,都给我奏上来,统统罢官。

当时宦官的势力不小,他们的亲戚啥的依靠他们做州郡长官的不少,那些宦官就向三公行贿,三公对上述那些人一个也不举报,却给边远小郡二十六个郡守捏造了一些罪名,报上去后都罢了官。

偏偏一个叫陈耽的司徒人品不错,他虽然也位列三公,却看不惯其他人的所作所为,曹操对这事儿也深恶痛绝。他们两个就联起手来,弹劾那些收受贿赂的人,结果不仅没扳倒他们,敢于较真的陈耽还被宦官弄进监狱,找了个理由整死了。

陈耽好歹是司徒,说整死就整死,曹操也感到恐惧。虽然祖父是皇帝身边的红人,父亲是太尉,朝中又有不少支持者,皇帝看在上述种种的面上没有处置他,却也把他吓得够呛。

算了算了,这事儿不能管了,胳膊拧不过大腿,面对满世界的黑暗,一盏灯再明亮,也驱不走那些黑暗啊,要黑大家都黑着吧。

04

从此以后,曹操什么事也不管,什么议论也不参与,如有人问他对某某事有何看法,对不起人有三急,我得马上上茅房,转身就走。

《三国志》记载,从此以后,曹操再也没有参与过国事,再也没有给任何领导提过任何意见或建议,当了个只拿工资不干事的闭嘴议郎。

关于曹操的心灰意冷,有关史料记载“政教日乱,豪猾(豪强家族)益炽,多所摧毁(对不听自己话的行政长官颇多摧折)”,于是曹操觉得没法匡正了,不再献言。

“不再献言”的曹操就这样混着日子,感觉离他的人生理想越来越远,黑暗的现实又使他不得不收起自己的锋芒,仿佛一只被装在笼子里的雄鹰,渴望飞翔,却连翅膀都无法伸展,心中的苦闷可想而知。

终于,一个叫张角的人砸烂了囚禁这只雄鹰的笼子。

张角(?—184年),巨鹿(今河北平乡西南)人,太平道的创始人。当时社会腐败,政治黑暗,民不聊生,张角顺势而起,提出“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的口号,发动了黄巾起义。他们烧毁官府、杀害吏士、四处劫掠,一个月内,全国七州二十八郡都发生了战事,黄巾军势如破竹,州郡失守、吏士逃亡,震动京都。

黄巾起义给了曹操走向人生辉煌之路的机会。那一年他二十九岁,被汉灵帝封为骑都尉(皇帝禁军羽林军中的骑兵部队的长官,由良家子和战场孤儿组成),助皇甫嵩剿灭起义军。

从此以后,曹操与从前那个“闭嘴议郎”判若两人,在人生的战场上纵横捭阖,混得越来越有出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