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姬”的霸王是如何炼成的?(1 / 1)

01

对于西楚霸王项羽失败的原因,老对手刘邦可谓一语中的:“项羽有一范增而不能用,此其所以为我擒也。”

在刘邦看来,项羽败给他的原因很简单,就是因为没听范增的。

相对于项羽对刘邦的“无知”,项羽的谋士范增的确把刘邦看得透透的,认为刘邦是项羽夺取天下的最大对手,所以他才多次劝项羽干掉刘邦,不然他的伟大事业一定会被刘邦破坏,他将来还会死在刘邦手里。

可惜,项羽始终未听。

02

《史记》记载,范增是陈胜、吴广起义时方才出山的,那时他已年届七十。

范增投奔的是项羽的叔父项梁。

项梁是楚国名将项燕次子,陈胜、吴广起义爆发后,他也起兵响应,还当过陈胜政权的上柱国,成为统领军队的最高将领。

后来陈胜被章邯收买的车夫庄贾杀害后,项梁也因轻敌不幸战死,侄儿项羽接替了他的角色,掌握了军政大权。

作为项梁的主要谋士,这时的范增自然也被项羽“接管”,成为项羽的主要谋士,项羽尊称他为“亚父”。

刘邦和项羽,本为一个战壕里的战友,都是反秦的主要力量,也都是楚怀王熊心的手下,他们分道扬镳并成为对手,始于公元前208年。

之后,刘邦率军攻破了武关,进入关中地区,迫使秦王子婴向他投降。得到关中后,刘邦就像得到了撒手锏,竟然派人守住函谷关,不让项羽的军队入关。

项羽的屁股是老虎屁股,谁摸谁找死。大怒之下,他立即派英布等人武力破关。当时的项羽刚打完巨鹿之战,消灭了秦军主力,手中的军队多达四十万。

仅有十万人马的刘邦不敢与项羽抗衡,他只得率军撤出咸阳,驻扎在霸上。项羽和他的四十万大军则驻扎在鸿门。

03

就在双方都未想好下一步怎么走的时候,刘邦这边出了个叛徒——左司马曹无伤。

曹无伤派人告诉项羽:知道刘邦为啥不准你入关吗?因为他想在关中称王,还想独吞都城咸阳的珍宝。

范增了解到的信息却是这样的:刘邦在山东的时候既贪财又好色,入关后却既不取财物,也不取女人。范增认为刘邦变了,再也不是从前那个小流氓了,变得志向远大,有夺取天下之心了,若不趁早杀了他,将来定会后悔莫及。

项羽听了曹无伤和范增的话大怒,立即下令:明天一早就让士兵饱餐一顿,兵分四路围攻刘邦。

此时,另一个人物的出现不但破坏了项羽的计划,还改变了历史的走向。这个人叫项伯。

作为项羽最小的叔父,项伯也许没想过要当叛徒,他只是想救张良。张良是项伯的好友,当时是刘邦的谋士。

得知项羽要攻打刘邦的消息后,项伯不假思索,立即启程赶赴霸上去找张良:兄弟,大难即将临头,你赶紧和我一起离开吧。

张良不可能丢下刘邦不管,自然要告诉刘邦。

“天哪,项羽这块石头,我这个鸡蛋怎么碰得过他!”大吃一惊之下,刘邦立即认定,这个项羽的小叔父将是决定他能否转危为安的关键!

于是,他立即采取了拉拢项伯的一系列措施,甚至承诺愿与其结为亲家,让项伯相信之前只是一场误会,他刘邦根本没有那些想法,他对项王可是忠心耿耿,绝对不会背叛他。

一番出色的表演使项伯相信了刘邦对项羽的忠诚,并且愿做两人的调解人,让他们摒弃前嫌,握手言和。

项伯回去后对项羽说,刘邦不是你想的那样,他对你忠心耿耿,不会背叛你,你也别打他了。项伯还说,他已经说服刘邦明天来见他,届时刘邦会把问题说清楚。

后来,就发生了之前讲的“鸿门宴”的故事。

04

在第二天的“鸿门宴”上,刘邦巧舌如簧,成功骗取了项羽的信任。两人推杯换盏,尽释前嫌。而范增则没有放弃杀刘邦的想法,于是便找来项庄想借舞剑之机杀了刘邦。

结果大家都知道,因为项伯从中作梗,刘邦没被杀掉。同时,张良立即出去找樊哙,樊哙手持利剑和盾牌闯进来,“头发上指,目眦尽裂”地瞪着项羽,意思再明白不过——你敢动沛公一根毫毛,老子就一口吞了你!

……

刘邦等人离开后,计划失败的范增气得吐血,仰天长呼:“竖子不足与谋,夺项王天下者,必沛公也!”他还断言:“我们这些人,今后都将成为刘邦的俘虏。”

范增这话,看似在骂没有完成任务的项庄,实际上是对项羽说的。

范增明白,虽然项羽分封了不少诸侯,那些人的实力也都不弱,但其他人都不足为虑,能对项羽构成威胁的,唯有刘邦。

所以在他看来,无论采用什么手段,无论是在战场上还是在其他场合,干掉刘邦,是唯一正确的选择!

05

这样的机会,于公元前205年再次降临。

那一年,基本平定三秦的刘邦决定东出,正式与项羽争夺天下。碰巧,刘邦获悉毫无政治头脑的项羽杀了楚怀王熊心,这成了他讨伐项羽的主要借口。

假惺惺地为熊心大哭一场,举哀三日后,刘邦向各路诸侯发布项羽的罪状,号召他们和自己一起讨伐“大逆无道”的项羽。

长达四年的楚汉战争序幕,由此拉开。

刘邦旗开得胜,连打胜仗,还率领五十六万诸侯联军攻占了项羽的都城彭城。这么大的胜利当然值得庆祝,被胜利冲昏头脑的刘邦天天与诸侯喝酒庆祝,项羽抓住机会,急率轻骑三万回袭彭城。

刘邦的诸侯联军措手不及,被杀十多万,溺水十多万。刘邦虽然侥幸逃脱,但身边仅剩不到一百人。

退到河南荥阳后,刘邦虽然收集了不少败兵,但仍无法与项羽抗衡,便想与项羽讲和。当然了,讲和是假,这只不过是缓兵之计。

这时的项羽仍未意识到放过刘邦的严重性,也未识破刘邦的诡计,竟然打算同意!

范增急得跳脚,坚决反对讲和,他实在不明白,刘邦到底给了项羽什么好处,以至于他想再次放过这个最大的对手!

“汉易与耳,今释弗取,后必悔之!”这时候干掉汉王刘邦和他的军队是很容易的,如果放过他们,今后一定会后悔!

经范增力劝,项羽才同意攻打荥阳,与范增率军包围了荥阳。

06

刚刚经历过惨败的刘邦,既无援兵,粮草也坚持不了多久,被项羽干掉的命运似乎是注定了。

然而,关键时刻又一个人物横空出世,既挽救了刘邦,也把项羽打入了地狱。这个人物,就是谋士陈平。

陈平决定利用项羽自大、多疑的特点,玩一出离间计。

有没有把握、有多大把握,陈平实际上是心中没数的,但事到如今也没有其他办法,只好试一试,或者说赌一把。

项羽的使者到来后,按照陈平的计谋,在招待使者的宴会上,刘邦故意惊讶地对使者说,我以为你是范增的人,没想到是项王的人。然后,刘邦命人把好酒好菜撤掉,换上粗茶淡饭。

这简直是对使者的侮辱!

可想而知,受到如此对待的使者回去后会如何汇报。

项羽的心顿时凉透了:亚父啊亚父,我待你如亲生父亲,没想到你竟与刘邦私下勾结!

07

直到权力被剥夺,项羽什么事都不与他商量,范增才明白,自己于项羽而言已经是一个多余的人了。

“我始终对你忠心耿耿,你却怀疑我通敌!”悲愤交加的范增请求告老还乡。

范增此举,也许还含有“要挟”意味。那时的刘邦虽然新败,但人才如云,文有萧何张良陈平,武有韩信彭越樊哙。而项羽除了只有一个范增能为他出谋划策,武将也是屈指可数。

所以在范增看来,自己如果拍屁股走人,项羽就成了孤家寡人。项羽若足够聪明,必定会加以挽留,这时他再提出“既然要留我,今后就要听我的”之类的要求,项羽的命运也许还有挽回的余地。

不料,项羽竟来了个顺水推舟,一口答应他告老还乡。

范增气急攻心,背上生了毒疮,还没走到彭城就毒发身亡。

如果说,之前范增对待项羽像对待自己的儿子,因生怕他犯错误而对他说话的口气姿态都有些不留情面,有时甚至大声呵斥,令他很不舒服,从而认为这个老头子不但不可爱,反而成了他想摆脱的枷锁的话,那么现在,范增的离去,终于使项羽得到了解脱。

从此以后,他无论做什么都再也无人阻拦,想怎么做就怎么做。而没有了范增的出谋划策,此后的项羽可以说是打一仗败一仗,直到自刎乌江,一代霸王的传奇人生悲情落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