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果”一词来源于《圣经》中的一个故事,上帝对亚当和夏娃说,这个园子里的果实可以随意吃,除了智慧树上的果子。夏娃和亚当的好奇心被激发出来,后来在蛇的唆使下,他们去偷吃了禁果。上帝知道后,就把他们逐出了伊甸园。
这种由禁止引起的逆反心理就叫作“禁果效应”,意思是越是禁止的事情,人们越要去尝试。生活中,越是单方面的禁止,越是容易引发个体的叛逆心理。
你是不是也有这样的体会:你正在打电话,孩子在一旁大声吵闹,你要求他闭嘴,孩子却越吵越大声;你正在厨房里忙着做饭,孩子把菜弄得到处都是,你一次次制止孩子,孩子却一次次故伎重演。你越是在孩子的世界里费力去做一个控制者,禁止孩子做这做那,孩子就越想要做。
心理学家做过这样的试验,把茶杯倒扣在桌子上,孩子对此往往不感兴趣。但是当试验者将茶杯倒扣,同时叮嘱孩子不要动这些杯子时,孩子反而忍不住把杯子打开来看一看。
对于孩子来说,越是禁止的事情,他们想要尝试的欲望就越强烈。所以我们可以看到,当父母禁止孩子做某些事的时候,他们反而会被好奇心和逆反心理驱使,冒险也要去做这些事情。
越禁止越要做,恰恰说明了他们本身所具有的强烈好奇心及求知欲。美国著名人类潜能开发专家、教授葛兰·道门曾说:“如果没有好奇心及纯粹的求知欲为动力,那么就不可能产生那些对人类和社会具有巨大价值的发明创造。”“禁果效应”并不总是消极的,父母可以巧妙地利用它,去激发孩子的好奇心。
苏轼和苏辙才华横溢,名列“唐宋八大家”之中,但在小时候,他们也并不喜欢读书。为了让他们爱上读书,他们的父亲苏洵想出了一个办法。
每次在苏轼和苏辙玩耍的时候,苏洵就会躲在一边看书,只要他俩一靠近,他就把书藏起来。他的举动,让俩孩子对书里的内容产生了好奇心,但父亲当时并不给他们讲解。没办法,俩孩子只好在父亲离开的时候,偷偷把书拿出来看。
久而久之,苏轼和苏辙渐渐收获了读书的乐趣,爱上了看书。
父母如果想让孩子做某事,或者培养某个好习惯,爱上某个才艺,就可以巧妙地利用“禁果效应”来激发孩子的好奇心理,可能会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
一个孩子不喜欢阅读英语读物,爸爸订购了一套英语儿童读物。他规定孩子每天阅读的时间有限,禁止孩子超过设定时间,不许多看。之后,孩子对英语的学习兴趣明显见涨。
一个孩子不喜欢吃水果,妈妈把切好的水果盘用盖子盖起来,放在厨房的角落里,并且告诉孩子不可以吃。然后,她发现,孩子隔一会儿就溜到厨房偷偷吃几块,再把盖子盖好。
对于一个好奇心强的孩子而言,有时采用“禁止法”去引导他做正确的事,反倒不失为一种好方法。但同时,父母也要注意防止用“不行”“不准”这样的禁止词去强化孩子的不良行为。
很多时候,父母喜欢对孩子使用命令式的语言:不许玩游戏,不许染头发,不许玩手机,不许吃零食……但是,越是禁止,这些事情在孩子的眼中就愈加有吸引力,**着他们去违反禁令。一旦脱离了父母的掌控,孩子就容易沉迷其中,彻底失控。
要避免“禁果效应”的负面影响,最有效的法宝就是减少“禁止”,那么具体该怎么做呢?
有条件地允许
很多时候,父母不允许孩子做这个做那个,并不是这些事孩子们真的不能做,比如,北风呼啸,雪花飞舞,你对孩子说“不许出去,外面太冷了”,不如改为“如果你想出去,可以穿上羽绒服,戴上帽子、手套”。再如,怕滑轮滑摔伤孩子,可以教孩子戴上护膝、头盔等保护好自己。很多事情,不要禁止做,可以有条件地允许做。
寻找“替代方案”
如果加上条件也不能做,那就寻找替代方案。比如,对宠物毛发过敏的孩子非要养一只狗,这当然不能同意,那也不要忙着说禁止。父母可以冷静下来,心平气和地蹲下来和孩子共同商量,找到可以替代养狗的选择,例如装上电池会叫会走的玩具狗,或者可爱的毛绒玩具狗等。
直接陈述禁止的原因
孩子并不是不懂事,也并不总是胡搅蛮缠,如果不能允许孩子做某事,不妨直接告诉他原因。比如,新冠疫情期间,不能出门,大人都在家憋得受不了,更何况活泼好动的孩子?对此,与其粗暴禁止,不如把不能出门的原因讲给孩子听,让他认识到情况的严峻性,主动理解并接受你的拒绝。
正确认识“禁果效应”,并且积极利用它,能帮助孩子朝着更好的方向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