停止用唠叨督促孩子做事(1 / 1)

自从有了娃,妈妈总是对孩子不断地叮嘱,不断地提醒,不断地督促。真恨不得把嘴巴都长在孩子身上,一遍一遍地督促孩子学习,听得孩子耳朵都“磨”出了老茧,使孩子的身心被折磨得烦躁不安。

有孩子说:“我妈真的烦死了,一天到晚唠唠叨叨,没完没了。放学我都不想回家。”另一个孩子说:“我也是,上次我考了99分,我妈还埋怨我没考满分,唠叨我一整天!我当时真想昏过去,我真是受够了。”

唠叨一般分为重复性唠叨、批评性唠叨、关心式唠叨和随意性唠叨四种。

重复性唠叨:有心理学研究证明,老调重弹,反反复复说同样的话,会让人产生一种习惯性的模糊听觉,也就是明明在听,却根本不往心里去。这是长期重复听同样的声音而产生的一种心理上的不在乎。同时孩子会对父母的唠叨产生依赖感,慢慢地,父母不唠叨,孩子的事情就做不好。

批评性唠叨:容易加重孩子的心理负担,让孩子对自己越来越缺乏信心,甚至产生强烈的逆反心理。

关心式唠叨:当孩子表现出烦的时候,父母也很委屈。“我明明是在关心你啊!”“我还不是为你好?换作别人,我还懒得多说一句呢!”比如,一个13岁的孩子在妈妈反复叮咛她穿衣服后,忍不住火了:“在你眼里,我是不是连穿多少衣服都不知道?我是有多蠢!”其实,父母没有意识到这种关心式的唠叨完全是因为担心孩子做不好,是打心底不信任孩子,认为没有自己的提醒,孩子就做不好或者做不到。这对被唠叨的人来说,是一种心理负担,意味着你不尊重我,不信任我。

随意性唠叨:容易让孩子养成注意力不集中的习惯,孩子对需要记住的重要事情也常常当成耳旁风。

正所谓“杯满则溢”,你说得越多,孩子越烦,越不想做,最后失去了做事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此外,父母在唠叨的时候,只是在单方面输出自己的情绪和看法,根本不是想要好好沟通的模式。一旦孩子想要表达自己的看法,就会被压制回去。久而久之,孩子干脆就沉默不再说了,但负面情绪都被积压在心里,终究有一天会大爆发。

孩子需要的是父母的指导,而不是父母的唠叨。而指导与唠叨也是有区别的:

1.指导是亲切的,是言简意赅的;唠叨则往往会有责怪、警告的成分。

2.指导是一种促进,是鼓励孩子独立处理问题;而唠叨表现出的是对孩子的不尊重和不信任。

3.指导的后果是孩子情绪稳定,心情愉快;而唠叨则是反复的单调刺激,使孩子厌倦、反感、苦闷。

一个人唠叨,首先是自己不相信自己,对自己讲出去的话,做了的事,由于不放心才会一次又一次地重复。再就是个性软弱和紧张型的人特别容易唠叨。那么作为父母,应该如何避免对孩子唠叨呢?

不要信口开河

比如,规定孩子做好作业再开饭,但有的父母话虽讲出去了,可心里又怕孩子肚子饿,就没事找事地说:“你饿不饿?”“快做快做,饭都凉了。你还想不想吃饭?”诸如此类自相矛盾的话,反映了自己感情上的摇摆,说话不算数,没有威望。克服唠叨,在对孩子讲话前首先要经过一番理智过滤,不能信口开河。

不要强行命令

多和孩子讲悄悄话,家庭语言的低声调是亲子关系和谐的一个重要因素,也有利于避免气氛恶化。如果让孩子做什么事,可以用亲切的语言在他的身边轻轻地告诉他,尤其对幼小的孩子,这既是命令,又是感情上的信任,轻轻的一句话比你大声呵斥的作用大得多。

不要事事叮嘱

父母对孩子讲的话虽然多,但许多都没有讲到点子上。事无巨细地反复强调叮嘱,搞得家庭上下不得安宁,大人为孩子不听话而气愤,孩子在繁杂的语言环境里定不下心来做功课。所以,做父母的不要老是怪孩子不听话,也应该静下心来想想,自己是否真的太唠叨。

父母应该做的是,围绕家中大事、要事与孩子做出明确分工,提出具体要求,让他们独立活动。而且坚持定期检查,及时表扬成绩,纠正不足。一些小事,可以做到忽略不计,因为孩子毕竟还小,过多指责会使孩子无所适从。总之,要学会长话短说,不必要的话不说。记住,当没有了外界的干涉,孩子的自主性就建立起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