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可能都发现了这样一个怪现象:有些父母看似不怎么关心孩子的学习,孩子的学习热情反而很高,成绩自然也很优秀。而有些父母对孩子的学习事宜插手很多,孩子反而厌学,成绩也不理想。
安安每天放学回家都异常忙碌。他写作业时,父母在旁边看着并时不时地指导:“这个题有简便算法,你怎么没写啊?”“这个英语单词既可以做名词,也可以做动词,记住了吗?”写完作业后,安安还要做父母买给他的练习册,一直到很晚才能睡觉。
到了周末,安安也闲不下来。父母为他安排了3个课外班,学习数学、电子琴和舞蹈。数学是安安的弱项,爸爸说“不得不补”,妈妈说安安“喜欢”电子琴和舞蹈,报个班好好学,将来小升初,没准儿能加分。
尹建莉说:“人的天性都是追求自由的,任何为儿童所热爱的事情,当它变成一项被监督完成的活计,让人感到不自由时,其中的兴趣就会**然无存。”
辅导孩子的功课是很多父母心中的一件大事,很多父母为了孩子的功课,把自己搞得身心俱疲,叫苦连连。有的父母会说:“我的孩子注意力不集中,没人看着就不做作业。”的确,并不是所有的孩子都能自觉地写完作业。
此时,孩子需要的不是监督,而是陪伴。我们可以在孩子写作业的时候,去读一本书,写一点儿东西,安静地做自己的事。监督和管制只会让孩子失去学习兴趣,学习成绩反而越来越差。
在豆瓣上,一位妈妈的做法受到了父母们的广泛好评。
这位妈妈从孩子上学开始,就坚决不肯做孩子的“拐杖”。即使在小学低年级,老师要求父母检查作业、签字时,她也只管签字,决不检查作业。她告诉儿子,妈妈有自己的事情,而你的任务就是学好功课。作业的目的就是复习所学的知识,有了错误不要紧,那就是发现了自己的漏洞呀。只要把不会的、不懂的及时学会就可以了。
在学习奥数之初,孩子有点儿跟不上节奏,听老师讲似乎都会,可自己做题老出错。孩子就对妈妈说:“你和我去听课吧,人家的妈妈都去陪孩子。”这位妈妈回答:“我可不去。我的数学还不如你呢。要是你听完课愿意给妈妈讲一讲,我倒可以从头学习。”看到没有依靠了,孩子就只能努力靠自己了。
有时看到儿子的习题本上尽是叉号,妈妈就鼓励他:没关系,你的成绩是最真实的。别看有的同学作业全对,可那是父母的功劳。再说,你的作业能让老师了解你的学习情况,也能让你自己了解自己的掌握情况。哪里不会,不懂,就想办法去学会,弄懂。
在妈妈的鼓励下,孩子很快具备了及时发现自己学习问题的能力,也提高了和老师沟通解决问题的能力。
“不管”其实是一件比“管”更难做到的事。很多父母因为害怕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大脑的弦就整天绷着,精神也高度紧张,关注点一直在孩子身上,寻找孩子身上可能导致他“输”的各种弱点和缺点。
数学家华罗庚说过:“自学,就是一种独立学习,独立思考的能力。”自学能力培养最能体现孩子的主体作用。教孩子学习的目的就是让孩子学会自学,那么,父母应该如何培养孩子的自学能力呢?
给孩子自主学习的自由
我们可以引导孩子制订计划,自主安排学习,而不是每天放学回到家就听从安排,什么时候写作业,什么时候玩。绝对支配和被支配的家庭氛围对孩子学习是不利的。
未来社会所需要的人才首先是独立的人,所以我们要大胆放手,鼓励孩子积极地去决定自己的生活和学习,把跟他学习和生活有关的事情交给他自己去选择,逐渐培养孩子独立自主的意识。
相信孩子自己能够学好
每一个孩子都有巨大的潜能。父母的引导和启发能够使孩子自觉主动地学习和创造性地探索,主动地进行自我潜能的开发。想要真正把孩子强烈的求知欲激发出来,我们就要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孩子,首先要相信孩子有能力学好,受到父母的这种心理暗示,孩子会生起信心去自主学习。
对孩子的进步及时给予表扬
父母要对孩子的每一点进步都给予鼓励和表扬,使孩子享受到成功感。孩子年龄小,认知能力有限,我们不要对孩子提出过高的要求,以免孩子受到挫败而产生对学习的厌倦和畏惧情绪。我们也不要轻易责怪孩子笨拙,呵斥孩子无能。父母及时的肯定和鼓励对培养孩子的自信心非常重要。
“不管”并不是一味地放任,相反,摒弃一切事无巨细的“管”,有目的、有成效地“管”,才是科学的教育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