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停止催促 ——培养孩子的自主管理力 毁掉孩子的自主性,一张满满的日程表就够了(1 / 1)

一位妈妈给孩子制定的日程表在网上“火”了。每天6:30起床,22:30睡觉,除了在校时间外,剩余时间不是在家上课,就是在课外班上课。就连睡前和上学、放学路上的时间都被利用了起来。比如,睡前,孩子会听半小时英语,出门上学路上也会打开学习软件,到了学校门口才关上。

孩子的时间就像一根环环相扣的链条,完美实现了无缝对接。每天16个小时,每周7天,无休。

在教育的路上,没有父母敢偷懒。为了孩子不落人后,抢占人先,他们费尽心力把孩子的日程表安排得满满当当,连成年人看着都觉得快要窒息了。

父母认定养孩子不能只满足眼前即时的快乐,而是要“逼”孩子练就一身本领。也许孩子的确一路向着父母设定的目标去了,但父母有没有站在孩子的立场想一想,没有自由支配的时间,做的是父母希望做的事而不是孩子喜欢的事,孩子怎么会有自主性,又怎么会感到快乐呢?

孩子是具有独立人格的人,肯定想拥有自己的时间,做自己想做的事情,而不是完全遵从别人的安排和想法去做事。父母做出的安排更多的是站在自己的角度,而孩子的真实想法也许不是这样的。所以,即便他们按部就班地去做了,也一定缺少内在的热情和动力,甚至会激发出内心的叛逆,变得不合作。一个初二的女孩说:“我知道妈妈很爱我,但爱得我想去死,因为我一点儿自由也没有。”

一张满满的日程表看起来是在把孩子推向全能优秀,实际上毁掉的是孩子的自主性。父母要给孩子的时间留白,给他们自由支配的时间,让他们在自己安排时间的过程中激活内在的创造力。

1999年,德国公共卫生部门推行了一个“无玩具幼儿园”的计划。具体做法是把教室里所有的玩具收起来,只保留桌子、椅子和小毯子。

第一天,孩子们很迷茫,不知道该做什么,他们傻乎乎地互相看着,不知所措。

第二天,孩子们开始自发地用毯子和桌子搭房子玩,把椅子排成一排当火车开。

在接下来的三个月里,研究人员只是少量地为孩子们提供真正的玩具。

结果,孩子们总是能想出办法让有限的玩具发挥最大的娱乐功能,而且乐此不疲,热情高涨。

有心理学家说:“如果人们没有闲暇,创造力和想象力都会锐减,儿童更是,无论这些兴趣班是多么注重素质教育。”其实锐减的还不只是创造力,还有创造快乐的能力。

英国一位著名儿童心理学家曾说:“父母的作用是帮助孩子做好进入社会的准备。对于一个成年人,知道如何利用让自己感觉快乐的东西来填满空闲时间,是一种重要的能力。”如果父母总是帮助孩子充分利用他们的空闲时间,那么孩子永远不会自主安排时间,不会自主学习,更无法获得自己创造的快乐。

心理学家表示,一个具有健康人格的人是自由的人,而自由主要体现在这个人能够自由、有选择地支配自己的行为。这种自由感不是凭空产生的,其中,很大一部分来自童年时期对自由支配时间的体验。

一天只有24小时,父母要如何给孩子的时间留白呢?

砍掉一些兴趣班

兴趣班,不是报得越多孩子收获就越多。兴趣班太多,孩子时间有限,根本做不到每样都能很好地训练,再加上父母还有工作、家务要忙,精力和时间也会被分散,没办法样样指导。结果,孩子样样都学,但样样不精,这种“打酱油”式的学习,最终会让孩子丧失兴趣和动力。

砍掉一些兴趣班,很多父母都会纠结。孩子好像对每个兴趣班都有点儿兴趣,也没有表现出强烈的反感,再说,现在看起来不擅长的,万一以后擅长呢?但时间有限,广泛撒网不如精耕细作。保留一两个孩子更愿意专注学习的项目,就能省下不少时间,让孩子去自主开发自己内在的兴趣。

允许孩子“无聊”地玩耍

尤其是在节假日,让孩子的行程空一点,哪怕允许他在一个小水坑玩一上午呢。既然给了孩子一个小时的自由时间,就不要再去干涉他做什么。例如约定晚上八点半到九点半是他的自由时间,那么就不要安排他去阅读,或者刷牙、洗脸,提前上床。哪怕他只是无聊地坐着发呆,也随他。实际上很多时候并不是孩子无聊,而是成年人觉得孩子无聊,或者是不想给孩子玩耍的时间。

孩子的成长过程,不需要一直在父母视线之内,由孩子自己开拓出来的自由空间,是他们自我的扩大,也是身心健康发展的需求。所以,给孩子足够的自由支配时间,孩子才能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