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怕黑”“我怕妖怪”“我怕恐龙来吃我”“我怕坏蛋”……孩子惊恐的眼神、委屈的小脸,真的让父母感到既心疼又很棘手。
孩子为什么总是有害怕的东西呢?为什么天黑了之后就不敢一个人在房间了呢?为什么打雷孩子也会哭呢?其实,每个孩子的害怕都会有一定的理由。在孩子的世界里,有很多东西会让他们觉得不安全,他们在对新鲜事物产生好奇感的同时,也会生出一种对未知的恐惧感。这是孩子在成长中普遍存在的一种心理现象。
孩子所害怕的内容也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有所变化。比如孩子在5—9个月的时候会对陌生人产生恐惧心理;3岁以前很容易被巨大的声响吓住,害怕身边的人离开,或者因雷电、狂风等自然现象而害怕,孩子在7岁的时候充满“恐怖”的想象,对想象中的“鬼”“妖怪”“巫师”感到害怕;随着知识的丰富,八九岁的时候对自然现象的恐惧减弱乃至消失,取而代之的是害怕自己的成绩不好或假期作业没有完成。
很多父母很不理解孩子的这种恐惧。“有什么好怕的?那都是假的,看你胆小的样子,真没有出息。”当父母这样和孩子说的时候,不仅不能消除孩子的恐惧,还会让孩子感到孤立无援。
儿童心理学专家陈健兴说:“受刺激时产生恐惧、焦虑和紧张是每个人都有的正常心理活动,适当的刺激对孩子的成长有好处,能够锻炼他们的承受能力和胆量;相反,没有体验过恐惧感受的孩子,长大后容易胆小怕事,缺乏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因此,适当地让孩子体验一下恐惧是必要的。
沫沫开始的时候只是害怕黑夜,后来沫沫就连黑色的东西也害怕,妈妈决定帮助她战胜内心的恐惧。
一天晚上,沫沫和妈妈从奶奶家回到家,妈妈没有开灯。沫沫紧紧攥着妈妈的手说:“妈妈,黑,我怕,我怕。”
妈妈抱住她说:“宝贝,今天停电了,我们只能这样过了。”
“妈妈,我怕。”说完沫沫快哭了。
妈妈很快适应了屋内的光线,她拉着沫沫走向沙发,说:“妈妈在,来和妈妈坐在沙发上。”
妈妈让沫沫坐到自己的身边,接着问:“沫沫,告诉妈妈你为什么怕黑呀?”
沫沫紧紧地搂着妈妈的胳膊,说:“妈妈,黑夜里有穿白衣服的鬼,会吐长长的舌头来抓我。”
“那今天妈妈就陪你在这里坐着,看有没有鬼出现好吗?”
“好,可是妈妈我怕。”沫沫缩了缩身子。
“嘘,小声点,我们不说话,看有没有鬼?”妈妈不再和沫沫说话,她感觉沫沫的小身体有点发抖,就抱她坐在自己腿上。
“沫沫,有鬼了吗?”
“妈妈,没有。”沫沫很小声地回答。
“那你怕吗?”
“有点怕。”
这时候,爸爸进来打开了灯,问:“怎么和妈妈坐在这里呀?不怕吗?”
沫沫看着明亮的屋子,还有爸爸,突然大声说:“爸爸,没有鬼对不对?”
之后,沫沫常常主动要和妈妈在关灯的房间里坐一会儿,慢慢沫沫就不再害怕夜晚了。
适当的刺激可以激发人的内在潜能,体验恐惧的方式有很多,比如,看恐怖电影、爬很陡峭的山峰、坐过山车等。孩子如果能在愉快中体验恐惧,会变得更有自信、勇敢。但要防止过度刺激,那会引发孩子的恐惧心理,让他变得更加胆小。
恐惧的感觉在我们每个人的心中都是很难掌握的一部分。所以,孩子恐惧的时候,会瑟瑟地躲在父母的背后,也会拉着父母的手远离他们害怕的场地,他们并不知道该如何调节自己的恐惧,只能把求助的眼神投向父母。如果这个时候父母不予理会,那么就会间接地把孩子推向恐惧的深渊。
有心理专家说:“当我们把恐惧看作一扇窗子,从恐惧这扇窗子,我们可以看到幼儿必须经历的适应期。父母不需对幼儿的恐惧加以压抑,反而要试着在他恐惧时,教他如何面对以及如何处理。”这样才可以让孩子慢慢走出恐惧的阴影,战胜恐惧。那么,面对孩子的恐惧情绪,父母应该怎么做呢?
允许孩子害怕
有时候,父母不了解孩子恐惧背后的原因,所以当孩子只把“怕”说出口的时候,父母就大声制止:“有什么好怕的,一看你就是个胆小鬼。”父母不允许孩子害怕,会让孩子觉得“怕”很严重,会让他们产生巨大的心理压力。其实,父母应该允许孩子害怕。比如,有月光的晚上孩子看到黑影感到恐惧时,父母可以说:“孩子,别怕,和妈妈一起冲过去,我们不碰它就可以了。”然后对孩子解释影子产生的原理,了解了就不可怕了。
避免在孩子面前说怕
孩子看到父母对一件事情恐惧的时候,他们一定会认为这件事情非常可怕。比如,在打雷的时候,妈妈先喊了起来,接着你会听到孩子也喊起来。所以,父母也要给孩子树立一个榜样。比如,妈妈不小心划破手指的时候,一个人静静地涂上药水。孩子看到了妈妈不在乎的样子,再次遇到类似的事情时也就不害怕了。
对于孩子的恐惧,父母要及时引导,也要学会和恐惧中的孩子交流,避免恐惧长期停留在孩子的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