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从锅里端出刚蒸好的鸡蛋羹,一岁半的小米急得从儿童座椅里站起来大喊大叫,妈妈怎么安慰都没用。
爸爸买来一个大西瓜,4岁的妞妞等不及妈妈回来,非吵着要立即切开。
妈妈在试衣服,7岁的小池看到喜欢的变形金刚非要买,妈妈说试好衣服再买,他不同意。
……
这些孩子不论年龄大小,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面对**,连一秒都不想等。美国斯坦福大学沃尔特·米歇尔博士曾在幼儿园里进行了一系列“棉花糖试验”。孩子们有两个选择,一个是立即吃掉得到的棉花糖,一个是如果愿意等待,可以再获得一个棉花糖。经过十几年的跟踪,研究人员发现,那些愿意耐心等待的孩子在毕业后,无论是社会适应能力、人际关系处理能力,还是面对挫折的抗压能力等,都远远高于那些不能等待的孩子。
但在生活中,为了避免孩子哭闹,或者尽快使孩子停止哭闹,父母采取的策略都是即时满足。比如,孩子口渴了,为了满足孩子马上喝到水的要求,父母通常都会用两三个杯子甚至更多的容器来回倒,试图让水尽快凉下来。孩子在旁边急得直跺脚,大人则在忙乱中不断地安抚着:“快了,快了,马上就好了。”
如果父母一味被动地满足孩子的每个需求,就会使得孩子在面对**时没有一点抵抗力。**无处不在,但不是所有的欲望都能立即被满足,父母必须教孩子学会等待,学会控制自己的情感和行为。
父母可以利用“延迟满足”来锻炼孩子的耐力,针对不同年龄段孩子的应对策略各不相同。
不同年龄段的延迟满足
0—1岁
1岁之内的孩子还太小,一般来说,他们吃喝拉撒睡的需求父母都应该给予及时满足。延迟满足可以选择在孩子心情放松或玩耍的时候进行。比如孩子把玩具扔在地上,自己够不到,急得大喊,父母可以一边说“宝宝,等一等”,一边去捡玩具,稍停一下递给孩子。这一阶段的延迟满足时间要以秒计算,不可以超过一分钟。
1—2岁
1岁多的孩子已经能听懂简单的话了,父母可以用简短的语言让孩子学会等待。比如,水太烫,孩子着急喝,可以尝试着这样做:“宝宝,你摸摸,烫不烫?等一会儿凉了才能喝哦。”注意要让孩子轻轻触摸,不要烫着。
2—3岁
2岁以上的宝宝,已经有了自我意识,多半都能听懂大人讲的道理,也能明白“等”字的含义。这时父母要有意识地带他多体验,比如,带孩子去超市,买了吃的,孩子迫不及待想要拆开吃。父母可以尝试这样说:“宝宝,现在不能吃。要等妈妈付了钱才能吃。”再如,孩子看着桌子上的蛋糕非要打开,可以这样说:“今天是爸爸的生日,咱们等爸爸下班回来一起吃吧。”
这一阶段的延迟满足时间,可以从几分钟延长至一两天。比如,孩子徘徊在幼儿园门口的玩具摊前不肯走,非要买一张恐龙贴画,父母可以尝试着这样说:“宝宝,你看今天妈妈没带钱,等明天,妈妈带钱了再给你买。”
3岁以上
3岁以上的孩子已经能明白很多道理了,延迟满足的时间可以再长一点。比如一个星期,或者等到元旦、春节、生日等一些有纪念意义的时间。
让孩子确定自己会被满足
延迟满足的最终目的并不是不满足,而是等一等才满足。因此,父母要注意尽量避免直接拒绝和否定,要让孩子意识到稍等一段时间,他们的愿望就会得到满足。
比如,当孩子说“妈妈,快来看我画的画”,不要直截了当地说“不行,我正忙着呢”,可以换成“好的,等妈妈两分钟”。当孩子说“妈妈我要**秋千”,不要直接说“不行,你没看别的小朋友正在玩吗?”可以换成“可以,但你要排队,等等前面的小朋友”。
如果只是简单粗暴地甩给孩子一句“不行”,孩子反而较真儿,从而更想要坚持自己的主张。父母要先接受孩子的请求,让他们明确自己的需求什么时间可以被满足,孩子逆反心理就会减少,并且更加愿意去等待。
需要注意的是,父母一定要说到做到,不可以欺骗孩子。不能答应孩子第二天去吃肯德基,结果第二天找理由不去。当孩子失去对父母的信任,会更加不愿意等待,因为他们知道等待根本没有结果。
让等待不那么枯燥
单纯的等待总是枯燥和无聊的,容易让人不耐烦。当孩子表现出不耐烦的时候,父母可以运用各种小游戏将孩子的注意力转移到他们感兴趣的事情上去。比如,鼓励孩子背一首古诗,唱一首儿歌。
有些经验丰富的父母也会在这个时候和孩子玩“猜猜看”的游戏。让孩子选出一个东西,再描述它的样子,父母通过孩子的描述猜它是什么。还有的父母会让孩子从周围的环境中找出一些有特殊特征的事物,比如写在墙上的孩子能够认出的字等。
玩这些小游戏的目的是转移孩子等待时那种不愉快的体验,让他觉得等待也可以是一件充满乐趣的事情。久而久之,孩子的耐性便能逐渐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