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你是否也曾遇到过这样的问题:孩子这也要,那也要,欲望就像是个无底洞,怎么也填不满。哪怕和孩子说好了“这是最后一块巧克力”“这是最后一个故事”,可孩子吃完、听完,立马“翻脸不认账”,非得缠着你“再来一块”“再来一个”。如果软的不行,孩子立马会开启号啕大哭、撒泼耍赖模式,父母为了尽快收场,不得不妥协。
导致孩子“贪婪”的一个最重要的原因就是父母的不断妥协。美国著名心理学家斯金纳曾做过一个小白鼠的试验。他将一只饥饿的小白鼠放入一个安装了小杠杆的箱子,一旦小杠杆被压动,就会掉落一粒食物。开始,小白鼠无意中压到杠杆,吃到了食物。反复几次后,小白鼠认识到了“按压杠杆”和“获得食物”之间的联系,就学会了持续按压杠杆,获得食物,直到吃饱。
同样,孩子最初也并不知道通过“哭闹”可以达到自己的目的。偶尔“无心”地尝试之后,孩子发现了两者之间的联系,从此就像小白鼠一样,学会了频繁使用哭闹打滚的行为,来达到自己的目的。比如,孩子哭闹要玩具,妈妈说:“别哭了,我们这就去买那个玩具。”结果孩子马上停止哭泣,高兴地去买玩具。等到下次想要买玩具时,继续哭闹。长此以往,孩子就会将“哭闹撒泼”当成达到目的的手段,并且不断变本加厉。
那么,遇到为达目的大哭大闹的“熊孩子”怎么办?
消除后续“奖励”
斯金纳后续的试验和发现,为我们提供了很有价值的参考。当小白鼠习惯了按压杠杆获取食物后,斯金纳将杠杆连接的食物取走,使得小白鼠在按压杠杆后没得到食物。数次后,小白鼠就不再去按压杠杆了。也就是说,小白鼠又进行了“学习”,明白了“按压杠杆”和“获得食物”之间不再有关系了。
这个道理放在孩子身上也同样适用。父母需要让孩子明白,即使他哭闹,也并不能达到目的。方法就是消除后续的“奖励”,当孩子发现通过撒泼耍赖不能再拿到自己想要的东西时,慢慢就会放弃这种没有用的行为。
提前亮出底线
一些父母在给孩子吃了一颗棒棒糖后,总是耐不住孩子的缠磨、请求,又给了孩子第二颗糖,第三颗糖。与其如此,不如在一开始就告诉孩子:“今天你可以吃两颗糖。”绝对不要给第三颗。
父母的让步妥协会让孩子误以为“哭闹”“央求”是他的“万能钥匙”。一开始就让孩子知道自己的底线,并坚决守住底线,孩子才会收敛贪心行为。
温柔坚定地拒绝
孩子太过贪心,我们最好的回应方式是温柔而坚定地表示拒绝。当孩子无理取闹时,父母可循循善诱,提出“谈判”,吸引孩子的注意力,平复孩子的情绪。拒绝并非直接说“不”,父母可以和孩子谈判。将姿态放低,平视孩子的眼睛,先冷静倾听孩子的理由。如果孩子不能说服你,理智地告诉孩子:“虽然你很失望,但谈判已经结束了。”孩子若是不接受结果,继续发脾气,要及时暂停。比如,留孩子一个人在房间里冷静。谈判次数进行得越多,孩子越能明白哭闹是换不来期待中的结果的。久了,孩子自然会学会按规则行事了。
冷处理后,再耐心讲道理
孩子撒泼耍赖,父母可以先冷处理,即忽略它,不做任何反应,久而久之,孩子就会觉得无聊、没意思。千万不要大声斥责“你冷静一下,不要闹了行不行?”父母的反应越是激烈,孩子哭闹撒泼的行为越是变本加厉。不妨告诉他:“如果你认为哭闹有用的话,就继续吧。闹完了,再来吃饭。”然后转身不理他。
孩子的观察力是非常强的。当他哭闹时,会一边哭一边观察大人的反应。父母越是在意,他们闹得越起劲。若是父母完全不理,那他们就会慢慢停下来。
等孩子情绪发泄完冷静下来后,再和他解释你拒绝的原因。比如,孩子提出想要多吃一支冰激凌,父母可以告诉他:“冰激凌吃多了,你会像上次一样肚子疼,妈妈就要带你去医院打针了。”联想到上次的惨痛经历,孩子多半就不会坚持自己的要求了。
让孩子做选择
孩子喜欢“撒泼耍赖”,可能是因为他不会表达,所以只能采用这种方式来表达自己的不满和愤怒。如果孩子的表达能力较弱,父母可以采用选择题的方式,让孩子选。比如,孩子吃饭时,提出想要看电视,可以给孩子两个选择:1.认真吃完饭,可以看半个小时;2.如果哭闹,一晚上都不能看电视。孩子肯定会选择第一个,长时间下去,就能减少撒泼打滚的情况。
妥协只会换来孩子暂时的快乐,并不能真正解决问题。等孩子觊觎起不属于自己的东西,哪怕不择手段也要得到的时候,父母再后悔就已经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