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物质补偿带来的伤害(1 / 1)

“宝贝对不起!放下工作养不起你,拿起工作陪不了你。”这句话让多少人泪目,让多少人心酸。当父母内心觉得亏欠孩子时,就很容易拿物质给予补偿,比如给孩子买很多零食、玩具、文具、衣服等。父母以为这既能满足孩子的物质需求,又能弥补自己内心的愧疚。但父母忽略了这种行为背后的弊端。

一位爸爸出于工作原因常年在外面出差,有时几个月都回不了一次家,因为心中觉得对孩子有亏欠,每次回家他都会给孩子带很多礼物。每到这时孩子都会接过礼物,扑在他怀里开心地说:“爸爸是世界上最好的爸爸。”

然而有一次他回家的时候没有买礼物,孩子立马生气起来,对着爸爸吼:“你是个坏爸爸,我不喜欢你。”他这才意识到,孩子爱的是他带回来的礼物,而不是他自己。

除了不能陪伴孩子会产生的亏欠心理外,以下情况也会使父母对孩子产生亏欠心理:

1.弥补自己童年在物质需求上的缺憾。

2.离异夫妻补偿孩子。

3.讨好孩子,向孩子证明自己的价值。

4.炫耀自己有钱,有能力让孩子过上好生活。

5.因为爱孩子而迁就孩子。

当父母提供的物质超出了孩子的需求,多到泛滥,其实已经达到了溺爱的程度,只是自己尚不知道。父母用物质来补偿孩子,会使孩子歪曲对爱的认识。孩子会觉得,爱一个人就是给他东西,如果不给他东西,就是不爱他。

更重要的是,父母过少的陪伴也会让孩子将情感需求转移到对“物”的迷恋上,贪恋玩具、零食等。然后,零食和玩具带来的只是短暂的满足感,无法弥补内心真正的需求,如缺失的情感、孤独的情绪等。于是,孩子哪怕如愿得到想要的玩具,也并不知道珍惜,还没玩几天便要求父母给他买另一个玩具。事实是,无论孩子拥有多少玩具,都无法填补他们内心的空虚感。长此以往,孩子会越发地追求物质,变得更贪婪。

孩子的成长不仅仅需要物质,更需要父母的关爱、亲情的慰藉。因此,父母要时刻关注孩子的心理需求,适当地、及时地给予满足。

和孩子正确有效地聊天

父母在外辛苦打拼是为了孩子,但孩子却不理解父母的苦心。而孩子也很委屈,觉得别的孩子父母都在身边,自己的父母为何不能?其实,多半问题并不出在父母在不在家上面,而是出在沟通交流上面。常年不在孩子身边的父母,如果能经常与孩子聊聊天,保持正确有效的沟通,一样能让孩子感受到爱和温暖。

孩子长期和父母分居两地,容易生疏,甚至觉得没有什么话可以跟父母说。对于这种情况,父母要注意一些小技巧。不要每次都问“表现怎么样”“学习好不好”这样的问题。留守在家的英子说:“我妈好不容易给我打个电话,问的永远是考了多少分,在班里第几名。我不想接她的电话,不想听她教训我要好好学习。”父母可以多关心孩子生活的细节,比如问孩子“有没有什么有趣的事”“有没有受到老师表扬”等孩子感兴趣的话题。这样才能跟孩子有话可讲,才不会出现没话可说的尴尬。

给孩子写信

比起物质需求,孩子更需要与爸爸妈妈的情感联结。物质上的满足并不等同于陪伴,它无法填补孩子心中的空虚。如果出于经济和工作原因,父母不能经常回家陪伴孩子,就利用好电话、书信、网络等架起父母与留守孩子沟通的桥梁。

曾有一篇名为《一位打工父亲写给12岁儿子的一封信》的文章在网上疯传,这位父亲在信中叙述了孩子出生的艰难过程,妈妈当年本来要在家生他,可是预产期过了半个月没动静,只好去医院。因为没钱住院,爸爸只好去信用社贷了1000元钱。

爸爸给儿子讲当时的艰难,并不是诉苦,而是为了让儿子学会感恩。他说,在住院期间,有那么多好心人主动借钱给自己,这些值得铭记一生。为了还债,在儿子还没满月的时候,爸爸也背起行囊,远走他乡。经过多年奋斗爸爸已经在城市里拥有了自己的房子,自己的事业,他说:“苦难对强者来说是一笔宝贵的财富,对弱者来说,是前进的绊脚石。”

这真是一位了不起的父亲,虽然随着通信技术的发展,打电话、网络视频等早就代替了写信,但有些话用写信的方式说出来,会让孩子更觉得温暖。而且信的形式也容易传递爱,看到父母的字迹,孩子往往会有一些亲切的感觉,并且写信也方便让孩子保存阅读,反复翻阅回味,减轻孩子的孤独感。外出的父母应该多写信与孩子沟通,这是一种很好的沟通方式,既能赢得孩子的信任,让孩子感受到爱的存在,同时也可以锻炼孩子的文字能力,提高其写作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