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新闻报道,一对儿6岁的双胞胎女孩在火车站广场走失。很快,三名嫌疑人在入住的宾馆被控制。拐骗的过程也被曝光,听起来匪夷所思。当时三名嫌疑人上前和孩子搭话,并且问孩子:“爸妈对你们好不好?”当孩子说父母对自己有打骂行为时,嫌疑人一边递上雪饼等零食,一边承诺“会对他们好”。然后,嫌疑人将两个孩子顺利带走。而且俩孩子竟称呼三个犯罪嫌疑人为“爸爸”“妈妈”“爷爷”。在旁人看来,还以为他们是一家人呢。
为何一点零食和哄骗的话就能让孩子乖乖跟着走,甚至称对方为“爸爸妈妈”?新闻没有更多后续报道,但提到这对儿双胞胎女孩的父母平时在火车站附近做生意,有时候会把孩子独自留在家里。从这里我们大概可以猜到,孩子是缺爱的。缺爱的孩子,一点甜,一点暖,就可以打动他们的心,让他们心甘情愿跟外人走,甚至明知前面是火坑也义无反顾。
有人在知乎上提问:“你的父母爱你吗?”下面有人回复:“我不知道,也许爱吧,只是我感受不到。”
从小缺爱的孩子,心底渴望能有人陪、有人爱,因此总是用近乎卑微的姿态去讨好别人;在渴望又害怕的亲密关系、恋爱关系中,总是一遍遍去试探和询问对方是不是爱自己,患得患失,害怕对方离开自己;从小缺爱的孩子,对陌生人的态度非常敏感,他们不觉得会有人对自己好。
遗憾的是,不会有父母承认自己不爱孩子,他们总是认为自己给孩子的爱足够多,但问题是孩子能感受得到吗?
比如,父母长期加班,很少陪孩子,同时向孩子抱怨:“我这么辛苦为了谁?不都是为了你?你要是不好好学习,对得起我吗?”再如,父母认为应该给孩子吃营养餐,如果遭到孩子拒绝,就会呵斥:“你必须吃下这些饭,因为你需要这些营养!”还有,孩子的房间没有整理,父母会愤怒地说:“房间这么乱,你再不整理,就别叫我妈妈了,我可不喜欢这么懒的小孩。”
也许父母的初衷是为了给孩子更好的生活,让孩子变得更优秀,但孩子不懂抽象的爱,更不能理解“打是亲,骂是爱”。他们只知道自己需要陪伴和关爱,需要鼓励和夸奖,而他们从父母的行为和语言中感受到的是“管教”,而不是“爱”。当他们被爱的需求不能满足,亲子关系就会紧张和破裂,使亲子沟通陷入僵局。
爱是养育孩子的基础,如果孩子感受不到,父母的爱再多再浓烈又有什么意义?父母一定要有意识地用合适的方法表达自己对孩子的爱意,让孩子感觉自己沐浴在爱的阳光中。
给孩子爱的眼神和微笑
在孩子成长过程中,父母陪伴孩子交流玩耍时的面部表情非常重要。笑,是爱的语言。你冲孩子微笑,这等于是在对孩子说:“我爱你,我喜欢你。”做父母的无论再累、再烦,也不要忘记把微笑送给孩子。从小在父母的微笑中长大的孩子,容易形成乐观、积极的心态。
对孩子说“我爱你”
中国人的感情表达比较含蓄,不习惯直白地说“我爱你”。但爱不只需要行为表达,更需要语言表达。大声说出“我爱你”是传递爱的有效方式,不但能让孩子感受到来自父母的爱,也有利于孩子学会表达自己内心的爱。
送孩子爱的礼物
赠送礼物是父母表达爱的直接方式,偶尔给孩子一个惊喜,会让孩子感到被爱。礼物的形式多种多样,并不仅限于玩具,也不必是昂贵的。讲个故事、满足去动物园的要求、多吃一块巧克力、能开着灯睡觉、选一支自己喜欢的笔等等,任何你能想到的能让孩子开心的奖励,都是“礼物”。
在乎孩子的心情
和大人一样,孩子也有自己的内心世界,也有自己的开心和烦恼。看到孩子开心,可以说:“看你玩得那么高兴,爸爸也很开心。”看到孩子不开心,可以说:“今天心情是不是不好?可不可以告诉妈妈,发生什么事了?”父母懂得观察孩子脸上的“晴雨表”,等于是在对孩子说:你的情绪对我们很重要,我们很在乎你的心情,这就是关心。
爱抚和拥抱孩子
肢体的亲昵接触是父母表达爱最简单、最直接的方式,可以让孩子从中获得生理和心理上的双重满足。有教育家说过:“一个孩子一天需要4次拥抱才能存活,8次拥抱才能维持,16次拥抱才能成长,可见拥抱的重要性。”
对孩子来说,对他们表达爱的最好方式就是去拥抱和亲吻。研究显示,经常被拥抱和触摸的宝宝,心理素质要比缺少这些感受的孩子更健康。
尊重和支持
在美国,一个叫Matty B的小孩因为在Youtube发布的rap视频一炮而红,走在路上都会被粉丝要求合影,很多演出合约、商务合作也纷至沓来。他向父亲抱怨说,自己想做一个正常的小孩,自己的理想是做一个有自己rap专辑的棒球运动员。爸爸对他说:“跟着你的心走,做你喜欢做的事情。如果有一天你感到疲惫,你可以选择放弃!爸爸妈妈永远支持你!”爸爸的话,让Matty B感到很轻松,他试着让自己的心回归平静,平时正常上课玩耍,周末才和爸爸一起进行创作。父母的尊重和支持会让孩子格外自信和满足。如果善于引导,也许还能激发出孩子内心的潜能。
再忙也要抽时间陪伴孩子
不要找借口说自己忙,再忙都有时间看手机,怎么会没时间陪孩子?陪孩子一起游戏,一起阅读,一起聊天,这就是孩子心中最渴望的爱。
关爱孩子而不是溺爱
要区分正确的爱和溺爱。溺爱表现为对孩子一味地放纵,无论什么要求都去满足,而真正的爱是让孩子学会自己照顾自己,关注的是孩子的能力是否得到发展。溺爱关注的是当下,而真正的爱关注的是孩子长远的需要。
正确地向孩子表达爱,才能让孩子感受到家的温暖,感受到来自父母的关心和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