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小脑袋中总是会时不时地出现一些稀奇古怪的想法,一会儿是一个好奇宝宝,不停地问爸爸妈妈“为什么”,一会儿又化身为破坏大王,拆闹钟、拆玩具、破坏家里的东西……父母对此烦不胜烦。
其实孩子并不是故意去破坏某件东西,而是具有好奇心,对一些东西很感兴趣,这是学习探索的一种表现。孩子对这个世界最初的感知都是来自触觉,他们习惯通过触摸去探求未知的东西。等到了一定的年纪,他们又发明了新的探究方式,开始破坏周围的环境,摔东西,肢解玩具,撕书,其实这类行为都是再正常不过的了。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不具备破坏力的孩子才是不正常的。
但是,在父母的眼中,这却变成了一种问题行为。面对孩子的问题和“破坏”,很多父母会去敷衍、阻止他们。等到父母渐渐失去耐心时,就会训斥孩子。在父母的打击下,孩子会逐渐沮丧,失去好奇心和探索世界的欲望和动力,做什么事情都没有信心。
让孩子保持好奇心很重要,它是一种内在动机,刺激孩子主动去学习和思考。伟大的物理学家牛顿就是因为苹果砸在自己头上,而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
科学研究发现,好奇心不仅可以让人们主动去学习,在学习中获得快乐,而且它还能延长记忆时间,提高人们的动手能力。
小鹏将家里的电铃拆下来弄坏了。为了修复电铃,他翻了很多书,终于找到了电铃的修复原理。为此,小鹏找来了电池、小电机。但是,修复电机还需要用到盐酸,家里并没有。小鹏想:“我是不是可以用盐和醋来代替呢?”
接下来,小鹏进行了自己的试验,最后失败了。这时候,爸爸告诉小鹏,醋是弱酸,并不能与盐发生反应,所以不能生成盐酸。
小鹏觉得爸爸好厉害,什么都懂。爸爸趁机告诉他,如果想了解更多科学小实验的原理,可以一起借些书来看。小鹏高兴地答应了。
孩子的好奇心和创造力是天生的,动手能力也只是他们探索世界的一种工具。他们可能会将家里弄得乱七八糟,这时父母要学着去理解。父母与其责骂孩子,打击他们的积极性,不如对孩子进行积极的引导,和他们一起去摸索。那么,如何才能尊重孩子的好奇心,让他们不断地探索世界呢?
创造满足孩子好奇心的环境
孩子的好奇心是时刻存在的,日常生活环境到处都可以给孩子提供探索资源。当孩子到了一个情境中时,父母首先要做的就是消除环境中的不安全因素,然后就可以放手让孩子去探索。
鼓励孩子去验证奇思妙想
当孩子冒出一些奇怪的想法时,即使这些想法听起来很荒唐,父母也不要急着去否定。这是一个培养孩子创造力的绝好机会,父母可以鼓励孩子去验证自己的想法。父母可以根据孩子的兴趣,为他们提供实践奇思妙想的材料和工具,引导孩子提出相关问题,并且给孩子解惑。例如,孩子看到一个盒子,认为它很像一只船,妈妈就可以鼓励他去尝试一下是否真的能做成船,在水面上漂浮。
引导孩子弥补错误
孩子在探索世界的时候,可能会犯一些小错误,比如,打碎了碗、弄坏了小家具、拆了玩具等。这时,父母不要指责孩子,而是要引导孩子思考“如何能弥补错误”。例如,孩子将玩具拆开了,父母可以和孩子一起重新组装。对于损坏的一些贵重物品,比如钟表,自己不能修理的,可以带孩子去专门的修理店寻求帮助。
若父母引导得好,那孩子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就是无限的。所以,父母要善于挖掘和发现孩子的奇思妙想,给予支持。当孩子遇到困难时,也要给孩子合适的指导,并且鼓励他继续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