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习惯在于不断强化(1 / 1)

细节一:让孩子认识到自己有接受教育的权利

宋阳是初中二年级的借读生,很调皮。一天语文课刚下课,宋阳与同学就吵了起来,被老师叫到外面罚站。放学之后,教师将两名学生都领到教研室说:“同学之间要和睦相处,吵架是不文明的行为。”

宋阳说:“他说我家里都没有权势,没有钱,学习还不好,课上还打扰其他的同学,如果不愿意学习就退学吧,家长还省好多学费钱了!”

宋阳本来就是在这里借读的,被同学这样说,更自卑了,就不愿意在这里上学了。这件事情全校都知道了,宋阳感到很羞愧,家长觉得自己的孩子受到了侮辱,即便校长登门做家长的工作,也不愿意让孩子回来上学了。

宋阳的家长说:“孩子淘气扰乱了课堂纪律是不对的,但是对于孩子的错误教师应该教育引导,采用相应的惩罚错误措施也是必要的。可是,孩子在班里受到了同学的侮辱,还怎么在班级里学习呀?”

教师一再对家长说:“已经对那名学生进行了教育,他现在感觉很愧疚。”

教师还对家长强调:“按照国家的法律,每一名学生都有接受教育的权利,即便是没有钱,孩子也要接受教育。同学之间的歧视行为,用语言中伤是不对的,可是,孩子该上学也要上学呀。另外,孩子在班级淘气已经扰乱了课堂环境,家长在考虑到自尊的同时,也要让孩子知道在课堂上要遵守纪律。家长的言行举止都是对孩子潜移默化的教育。孩子的教育很重要,对吗?”

宋阳的家长想了想,觉得自己的做法确实不妥,就让孩子继续上学。宋阳到学校,那名与他吵架的同学和家长都诚心地赔礼道歉了。

案例中,宋阳扰乱班级纪律,同学与其吵架的时候用了激烈的言辞,让宋阳觉得受到了侮辱,回家后,家长知道了,不愿意让孩子来学校上学。每一名学生都有接受教育的权利,即便是孩子的家长也没有权利阻止孩子接受教育。教师面对宋阳家长的时候就强调了这一点。家长也认识到自己这样做是不对的。

孩子接受教育是为了能更好地成长,在人生道路上有更多的选择机会,家长要让孩子知道,读书不是为了与别人比较、给别人看,而是要在生存和发展中有更多的主动权,能够按照自己的方式生活,而不是被迫谋生。当学生在学校与同学之间冲突,家长就要起到协调的作用,让孩子知道自己是必须要接受教育的,有问题可以解决问题,不可以任何的借口逃避教育,那是对自己不负责任的态度。

指导方法:

家长要认识到学生接受教育的目的为了将来在社会上生存下去,这是底线。对于孩子的任性,家长就要对孩子予以正确引导,孩子在应该学习的时候就要好好学习,学校就是一个小型的社会,同学之间有矛盾是不可避免的。对于矛盾可以找老师解决,放弃学习是不对的。遇到小小的挫折就要放弃自己接受教育的权利,就是对自己的不负责任。

家长要将孩子遭遇的挫折作为教育资源充分利用起来,对孩子进行挫折教育。在与孩子谈话的时候可以举出一些名人的案例,中国从古到今有很多的名人在童年时期由于家境贫寒而被侮辱,但是他们都有勇气面对,而且发愤图强,最后都走上了成功的道路。让孩子从消极的情绪中走出来,以积极的态度面对各种问题,将自己的精力都用于学习,让孩子的挫折变成学习的动力,激发孩子的自主学习力。

细节二:让孩子有效获取知识的方法

陶渊明是东晋时期的诗人,他隐居田园,过着惬意的生活。一天,一名少年登门拜访陶渊明,让陶渊明介绍学习方法,希望自己也能成为诗人中的佼佼者。

这位少年说:“您的才华我已经仰慕已久,可否介绍一下您的学习方法,希望得到您的指点。”

陶渊明明确了少年来拜访的意图后,说:“学习有方法,但是都是笨办法,哪有什么捷径呀!”

少年感到迷茫,问:“您说说笨方法也可以,也许对我而言就是非常好的方法了。”

陶渊明没有讲话,而是将少年领到田边,让少年看看他种的庄稼,问:“你看看这些庄稼是不是在长高?”

少年看了很长时间,没有看出庄稼长高了,就说:“恕我直言,我没有看出来庄稼在长高。”

陶渊明说:“你没有看到庄稼长高,但是它无时无刻地不在长呀。庄稼如果没有长高,它怎样从小苗长到现在的高度的呢?只是我们用眼睛不能够看见罢了。学习的道理也是一样的,知识是需要不断积累的,要掌握足够的知识,就需要经历积累的过程。学习需要慢慢来。”

之后,陶渊明把少年带到磨刀石的旁边,说:“你看看,这块磨刀石是马鞍状的。”

少年说:“这是每天磨刀的结果。”

陶渊明说:“你说得对,每天都有人在上面磨刀,都是哪一天磨成的,你知道吗?”

少年说不出话来了。

陶渊明接着说:“长期磨砺才能让磨刀石变成这个样子,这是日积月累的结果。”

少年哑口无言,陶渊明继续说:“村里的人都会在这上面磨刀,磨刀石变成这个样子不是一天两天的功夫,只有长年累月的磨砺才会使它变成现在这个样子。学习也是需要日积月累的,所以要持之以恒。”

案例中,少年希望获得学习的好方法,上门请教陶渊明。陶渊明告诉他,学习是不断积累的过程,不仅要有心、要努力,还要持之以恒。细细品味陶渊明的话语,可以明确,学习是要长期坚持的,需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每天都进步一点点,长期积累下来,就会有很大的进步。

陶渊明的故事告诉我们,学习是没有捷径可走的。学习的唯一方法就是努力。努力的过程中要积累经验,寻求知识的规律,根据自己的学习条件和所具备的资源制定学习方法,有计划地学习。随着学习习惯的养成,就可以获得良好的学习效果。在学习过程中,无论是制定学习方法,还是养成学习习惯,都需要自主完成,家长可以从孩子需求的角度出发适当地指导。

指导方法:

家长要让孩子自主学习,就要花费点心思,让孩子自觉努力的同时,自己也要自律,不要干扰孩子,为孩子塑造安静的学习环境。关于学习方面的问题,家长不要给孩子讲过多的道理,当孩子学习大约半个小时左右,就要提醒孩子休息,放松一下有助于提高学习效率。如果孩子的功课比较多,家长可以指导孩子合理安排时间写作业,不可以一气呵成,作业写完了,既没有质量,也起不到巩固知识的效果,就无法发挥作业的作用。

孩子的学习进步缓慢,家长不要“急于求成”。吸收知识的方法有很多,让孩子有效地获取知识,就要了解孩子的学习习惯。家长是孩子获取知识的第一所学校,所以,家长做榜样,要不断地学习知识,孩子就会学着家长的样子去学习。日积月累,孩子的学习习惯养成,知识积累到一定程度,成绩就会快速增长。此外,家长对于知识的理解力比较强,可以为孩子适当地指导。

家长要带着孩子多接触自然环境,为孩子讲解有关的知识,舒缓紧张的学习压力,目的是让孩子劳逸结合,肯定自己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