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缺点的纠正方式(1 / 1)

细节一:不要采用压制的方法

王希自从上初中以来,对钢琴练习就不那么认真了。妈妈要求王希只在周日练琴,练琴的时间是上午30分钟,下午30分钟。可是,孩子到练琴的时间了,就磨磨蹭蹭的,妈妈催了几遍都不愿意弹。由于每周练琴的时间短了,孩子的弹琴质量明显降低了,可是妈妈希望孩子能坚持下去,毕竟这是一项特长。

看着女儿实在不愿意弹的样子,妈妈耐着性子说:“最近弹的是肖邦练习曲,是不是难度太高了些。写完英语作业,弹弹琴可以放松一下,不是劳逸结合吗?”

王希听着妈妈苦口婆心地劝说,非常不情愿地做到钢琴旁,有气无力地弹着。妈妈轻声说:“腰要直,手要放松,看看你的坐姿一点儿都不优美。”

妈妈也知道,孩子带着情绪练琴效果不会很好,可是,如果这一次妥协了,不让她练琴,就很难坚持下去。等王希练完琴之后,妈妈给她削苹果吃,还从冰箱里拿出来一杯酸奶递过去。妈妈用温和的语气对女儿说:“练琴是一定要做的事,为什么不开心一些呢。学习的时候,有好的学习态度才会保证学习质量。自己学习上的事情,要对自己有要求才对呀。每天都让妈妈催促着学习,怎么能进步呢。”

女儿听了点点头,妈妈没再说什么。妈妈知道,道理讲多了就成了唠叨,女儿听着也是心不在焉。所以,就尽量挑重点说,让女儿知道妈妈的意图就可以了。

初中的孩子都已经有自己的想法了。家长就要尊重孩子的想法,放手让孩子自主学习,指导孩子从实践中积累经验,当孩子需要家长帮助的时候,就会提出来,家长可以提供合理的建议,不可以强迫孩子服从。

案例中,妈妈让王希练琴,王希非常地不情愿。妈妈已经非常生气了,压抑着自己的情绪没有训斥孩子,而是采用了交流的方法鼓励孩子练琴,让孩子知道自主学习才能保证学习质量。琴是一定要弹的,如果练习效果不好,一切都是徒劳的。

为了孩子的健康成长,家长要与孩子平等相处,尝试着做孩子的朋友,提高孩子对家长的信任度,不可以用权威压制孩子。孩子对家长持有尊重的态度,就会考虑家长的建议,遇到问题主动与家长交流,孩子才能更好地成长。

指导方法:

家长采取高压的教育方式,孩子不能反对的情况下就会选择服从。当孩子养成了服从的习惯后,不仅思考能力和独立判断能力被压制,而且还不具备自我分析能力,做事情上缺乏自信心,就变得优柔寡断。

家长要与孩子平等相处,对于孩子的问题要与孩子商量解决,让孩子产生参与感,针对自己的看法积极与家长交流,这样孩子也会更努力地投入到学习中。

孩子的思考能力对其成长的影响非常大。家长作为孩子的辅导者,要注意培养孩子的思考能力。随着孩子思想的成熟,对于问题的分析能力和判断能力就会有所增强。所以,家长采用与孩子沟通讨论的方式,鼓励孩子发表自己的观点,让孩子观察自己、了解自己,对自己准确定位。孩子的心智全然放开了,思想上就会逐渐成熟,与人合作的能力、协调的能力就会增强。

细节二:用自言自语的方式暗示缺点

王献之在书法上继承了父亲王羲之很深的造诣。王献之在很小的时候就对练字情有独钟,特别喜欢向父亲学习书法,非常勤奋。王献之在隶书方面更为突出,还有绘画的天分。王羲之看到王献之在学书法时专心的样子,就夸奖儿子将来一定会在书法上有成就的。王献之听了父亲的夸奖,就有些骄傲自满了。

一天,王羲之的朋友来做客,听说王献之的书法很好,就让王献之在折扇上题字,一不留神,一滴墨水将字迹污染了,王献之就利用墨迹画了一头栩栩如生的小牛。在场的人都说王献之的绘画功夫很好。王献之有些飘飘然了。

王羲之意识到了这一点,就让王献之练五年的书法。等王献之将写好的字给父亲看的时候,父亲都不太满意,就在最后的一个字上点了一个点。王献之将自己所写的字给母亲看,母亲看了很长时间,当看到最后一个字的时候,就自言自语地说,我的儿子为了练字用尽了三缸水,只有这一点像父亲。

王献之听到母亲的话,心里很惭愧,就开始刻苦练习写字了,共耗尽了18缸水,写的字笔力遒劲,达到了纯熟完美的境界。后人将王羲之和王献之并称为“二王”。

王献之从小就展示出了书法和绘画的才华,在众人的夸奖下不免骄傲自满。王羲之夫妇为了将儿子的“骄傲”情绪磨掉,母亲就用自言自语的方式暗示孩子的缺点,让孩子知道自己的功力还不够,还要努力学习。王献之是非常聪明的孩子,通过母亲的话语就领悟到其中的含义。

孩子在学习中得到夸赞而产生骄傲情绪,对孩子的成长是非常不利的。明智的父母就要将孩子的这种缺点及时指出来,指导孩子纠正错误,让孩子踏实学习。

当家长将孩子的缺点指出来的时候,如果孩子对自己的要求很高,就会过于敏感而伤了自尊心。家长采用这种自言自语的方式,不仅可以维护孩子的自尊,而且还让孩子认识到自己的缺点,可以引导孩子及时改正。

指导方法:

父母是孩子最可信赖的人,孩子对父母也会产生依赖感。父母的语言暗示对孩子的指导作用是非常大的。采用自言自语的方法将孩子的错误指出来,可以偶尔使用,不可以过于频繁,如果让孩子感到父母是有意为之,就会产生厌烦的情绪。太多的“自言自语”就成为了唠叨,孩子一旦对这种教育方式反感,就难以发挥暗示孩子改正错误的作用。

家长在纠正孩子错误行为的同时,还要严格要求自己,让自己成为孩子学习的榜样,成为孩子效仿的对象。孩子为了成为家长一样优秀的人,就会更加努力完善自己。

家长用自言自语的方式暗示缺点,要用鼓励的语言,不可以责备孩子。自言自语的目的是为了让孩子接纳,用责备的语言就会让孩子反感,很难接纳。

自言自语是为了暗示孩子,起到教育孩子的作用,注意不可以将别的孩子与自己的孩子比较,避免孩子认为父母嫌弃自己而自卑,不利于孩子的身心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