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的大脑中,前脑最为重要,我们做计划、定策略、控制情绪等都由前脑掌管。
大脑受基因与环境共同作用的影响,遵循“用进废退”的原则。它每时每刻都在受外界的刺激,会因为外界的需求而改变神经回路的连接,那些常常用到的神经被保留,并越用越活跃;而不经常用的神经慢慢会被“修剪”掉,想再建立就困难了。换句话说,大脑越用越灵活。
所以,很多用脑习惯,要让孩子从小培养。
比如,认真听讲、认真做作业。
小学的学习成绩有很大的迷惑性,就算孩子上课常常走神、做作业总是应付了事,在分数上与其他人也很难有太大的差距。但小学的一些基础知识没掌握牢,到初中知识点开始加深、拓宽的时候,孩子就会难于理解、疲于应对了。
因此,如果小时候没养成上课专心听讲、课后认真做作业的习惯,一天落下一点儿,积少成多,慢慢地,孩子与别人的差距就会越来越大。
很多孩子上了初中成绩跌得厉害,大人以为是初中的课程难度加大了,孩子消化不了。其实不完全对,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家长和孩子在小学时偷懒了。
再比如,认真思考的习惯,也需要从小开始养成。
几乎每一个孩子在逻辑思维的萌芽期,都会热衷于问问题。
2~5岁的孩子逻辑思维有了初步发展,最关键的变化是他们的提问由“是什么”变成了“为什么”。我们称之为逻辑思维敏感期,因为因果关系就是一种逻辑关系。
涵涵就是这样,从2岁多开始一直到现在,她都是一个行走的“十万个为什么”,在外面能走一路问一路,在家里也是不停地问。不过,只要耐心回答就能发现,她问的问题越来越有深度。所谓“有深度”,是因为她在不断地提问,也在不断地思考,下一次提出的问题是她思考后的结果,逻辑思维能力在这个过程中得到了锻炼。
逻辑思维能力是人的一项很重要的能力,无论在学习中,还是生活中,它都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当孩子提出千奇百怪的问题时,正是培养他们思辨能力的最佳时机。如果孩子不断提问的行为得不到鼓励和重视,错过这个年龄段,父母再想返回去培养这种能力,几乎是不可能的。因为孩子的成长是不可逆的,一旦思维方式形成,就很难再改变。于是孩子在学习中只会死记书本知识,不会活学活用,学习会越来越吃力,以后在工作中,也不会是一个主动思考的人,更成不了生活的有心人。
涵涵在课上学习了一篇关于端午节的文章,课后,老师让孩子们找一找关于端午节的故事。涵涵搜到一些资料,开始读第一句:“每年农历五月初五是端午节,它与春节、中秋节并列为中国民间三大传统节日。”
从小,在涵涵阅读的时候,我总会自然地加入一些问题,或是在读完后跟她讨论一些问题,因此她在阅读的时候愿意认真思考。这一次读完,她自言自语道:“咦,怎么没有国庆节呢?”
我听到后,感觉机会又来了,立马加入讨论,启发性地问:“你想想看,国庆节是什么样的节日呢?”
涵涵答:“国家庆祝的节日。”
我继续问:“庆祝什么呢?能猜到吗?”
涵涵没说话。
我解释说:“是庆祝新中国的成立。再想想,以前我们做过手抄报,新中国成立多少年了?”
涵涵答道:“70多年。”
我继续问:“那你再读一下那句话,看看为什么没有国庆节?”
涵涵恍然大悟:“哦,人家说的是民间传统节日!”
我再问她:“那么,为什么儿童节、劳动节、妇女节不属于民间传统节日?”随后又提出另一个问题,“如果要说民间四大传统节日,你觉得还应该加上哪个?”
从孩子提出的问题入手,循循善诱,让孩子自己推导出结果,再从不同角度提出新的问题,引导孩子进行更进一步的思考,这是很好的方式。
孩子一个问题接一个问题,烦吗?有时真的挺烦的。但一想到这是培养孩子思辨能力的最佳契机,我就愿意忍受这种烦恼——当你觉得在做一件有价值的事情,“烦”的情绪往往就会消失。而且,就算真的烦到不想回答,我们也可以告诉孩子:“妈妈(爸爸)很喜欢你的问题,但现在我的情绪不是很好(我有些累),咱们过一会儿再讨论可以吗?”
还有很重要的一点就是不要迷信权威,要在孩子小的时候就告诉他,老师、长辈乃至专家都会犯错。
比如,奶奶说无花果不会开花,涵涵就没有附和,而是把之前看过的一本科普书拿来给奶奶,把描写无花果的部分读给奶奶听。
当然,我们有时也得教会孩子顺从,但要清楚顺从和盲从是有区别的。有时迫于无奈,可以顺从一些权威的说法,但这并不妨碍成为一个有思辨能力的人,只要不是盲从式的人云亦云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