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打疫苗时,遇到的场面有些混乱。大家正排着队,一个男人把他老婆推到了我前面。我指着排得整整齐齐的队伍说:“我一直在那人后面排着,请不要插队。”
男人说:“哎呀,孩子嘛!你这人真是的,就一个人,就几分钟的事儿。”
我反问他:“谁不是一个人,谁不是几分钟的事儿?”话音刚落,他竟又把他老婆推到了队伍更前面,并说:“孩子打针呢。”
我很奇怪,这两个人一眼看上去就是中年,怎么还说是孩子?是他女儿长得太老成,以至于我眼拙了?
因为他俩是插队在队伍最前面,所以我还没思考出个结果,就轮到他们打针了。
预检的医生问:“前一天喝酒了吗?”
那男人说:“孩子打呢,是我孩子打。”
预检医生跟我一样,被眼前的两个人惊到了,看了眼站在一旁的女人,问:“这是你孩子?你孩子来了吗?”
男人这才从旁边拉过来一个十三四岁的孩子:“来了来了,孩子在这儿呢。”
这一家人长得本就不高,经过此番行动,我觉得他们更渺小了。男人把插队视为理所当然,而女人全程没说一句话,完全认同老公的插队行为,孩子在旁边也是一声不吭,十几岁了,排队都得大人帮忙,对大人插队也没觉得有何不妥。我当时就想,如果是涵涵,她肯定会觉得我丢她人了,非得让我排队不可。
排队还在继续。我身后的女孩想让妈妈帮忙排队,她妈妈嫌天儿热,躲进了车里,走的时候说:“这是你自己的事儿,你得自己来。”
有了这两件事儿,我顺势开始观察那天陪着孩子打针的家长们。我发现,大多数以孩子为主导来做事的家长,孩子看起来都很“清醒”,独立自主;而那些帮孩子排队、帮孩子看着队伍情况、帮孩子干这干那的家长,他们的孩子都显得“迷迷糊糊”,只在一旁玩手机。
连排队打针这种小事家长都不肯“放手”,私底下却还经常抱怨孩子独立性不强,你说该怨谁呢?
同样是爸爸,最近我看的《不一样的父亲》里的爸爸就和文章开篇那位插队的爸爸很不同,这虽然是一部微电影似的广告片,但确实具有教育意义。
短片中的爸爸每天陪着孩子走路,甚至为了锻炼孩子,让孩子走不同的路去上学。虽然这样的事不是每个人都能做到的,但从中我们可以看出爸爸陪伴的重要性——孩子不仅仅需要母爱的无微不至,也需要父亲的大胆放手。
父亲和母亲天生的性格、处事方式、知识储备很不一样,这就导致双方会教给孩子不同的东西。每次涵涵让我陪她做实验、玩游戏,我看着她来来去去地布置,总会忍不住上去搭把手或唠叨两句;如果是让爸爸相陪,他从来都是翘着二郎腿坐在沙发上,等涵涵把所有的前期准备工作都做完,他才来一起做。
让爸爸带着去上兴趣班时也是一样,涵涵要自己装好工具、水杯等东西,我不在的时候她还得记时间和路线,以便提醒爸爸。
有一天早上爸爸去送涵涵,临走时问我:“这是去上钢琴班还是英语班呀?”那是已经连续上了半个月的兴趣班,他竟然都不知道涵涵每天去干啥了。
每每这个时候,我就能看到涵涵的另一面——独立。原来,那些我以为她不会做的事,在爸爸面前,她都会。
当然,爸爸也不是一无是处、完全不操心的。我发现,很多我不知道的生活常识,或者地理、生物、历史等方面的知识,涵涵竟然知道,我问她,她便说:“爸爸告诉我的!”
我是一个胆子特别小的人,小时候被村里的公鸡、牛、狗都追过,很怕各种动物,对待它们相当谨慎。所以,有小动物在场的时候,如果不是有爸爸陪着,而单凭我,涵涵可就不能去探索和冒险了。
爸爸的耐性也比我好。涵涵从小就是个话痨,从会说话起就开始问“这是什么”“那个是干啥的”,到后来简直发展成了一个小小的“十万个为什么”,随时开启话题问爸爸,而爸爸从来没烦过。
我问涵涵爸,为什么你就不烦呢?他说:“我觉得孩子能问问题,证明她在思考,这是好事呀,为什么会感觉烦呢?”
生活是一部大书,孩子从生活中学到的东西往往比从书本中学到的更重要。在孩子探索生活这部“大书”时,妈妈很重要,爸爸同样重要。家长参与进来,多陪伴孩子,那些在陪伴路上接地气儿的学习和积累,能让孩子近距离地感知和观察世界,还能为孩子在书本和实际运用之间架起一座桥梁。最重要的是,家长积极参与,提高了陪伴的质量,让孩子感受到了更多的爱。
心理健康专家劳拉·德绍尔曾说:“不让你的孩子做决定,会把他们变成有依赖性的成年人。”虽然父亲有时不靠谱,但不得不说,爸爸有时比妈妈更容易“放手”,而他们给予孩子的陪伴,妈妈们也真的替代不了。
不要让父亲的陪伴成为一种奢侈品,爸爸们得行动起来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