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窝里横”怎么办(1 / 1)

朋友跟我聊天,她说:“隔壁店里的老板竟然夸我女儿有礼貌、温和,说是我女儿去找她家小孩玩时表现得彬彬有礼、进退有度。天哪,是不是老板搞错了?她明明是一个小魔头呀,那些礼貌用语是从她嘴里说出来的吗?”

其实不用怀疑,人都是有两面性的,不光是孩子,也包括我们自己。就像我,在外人眼里脾气超级好,但是在我老公眼里,我就是个“炮仗脾气”。

在外面,我是个挺“(上尸下从)”的人。去饺子馆吃饺子,老板把饺子全煮破了,我想着:花同样的钱,凭啥给我吃破的?我在家里都不吃破饺子的呀!但最后也只是自己心里不舒服,不会说什么,还要吃几个填填肚子。

在家里我就全然不同,从来都是“挺起胸膛做人”的。刚认识我老公以及结婚第一年,我常常是想发脾气就发,毫无顾忌。因为老公是我的初恋,之前也没真正爱过人,更没谈过恋爱,并不知道怎么去爱他。

结婚两年后,有一天我突然发现,老公一直爱穿运动休闲鞋,而我从未给他刷过鞋,都是他自己刷,于是我把他暂时不穿的鞋拿出来都刷了一遍。不过在这期间,我意识到最重要的还是控制自己的负面情绪,随意向老公发脾气,会让他心里难受。

大概是生完涵涵之后,我的脾气渐渐好了很多;学了心理学后,很多事儿也都看开了,脾气就更好了。

心理学上有个词叫“情感力”,指的是人真实面对自己,保持人格、态度一致以及共情的能力。

一个人“窝里横”,是因为他只有在自认为安全的环境里才敢展现真实的自己,这也是“情感力”不足的人的一种自我保护。

我想,我在老公面前横也是这样吧,觉得在他那里我是最安全的。小时候爸爸妈妈经常吵架,所以我从小就缺乏安全感,在外人面前会隐藏锋芒,反倒结婚有了自己的家庭后,才敢释放真实的自己。

倒不是为“窝里横”洗白,只是推己及人,我觉得很多时候我们眼中孩子的“窝里横”没有想象中那么可怕,只是因为人本身就是有两面性的,在家里和在外面会有不同的表现,在家里恣意,在外面收敛。

如果孩子仅仅是家里家外表现不一致,我们完全可以通过引导防止他“长歪”。

01 爱他,但有底线和原则

我们给孩子的爱肯定是无条件的,但要有底线和原则,不能一味宠溺,犯错就要管教,爱孩子不是纵容孩子。

所谓底线和原则,是不触犯他人利益、遵守公共秩序和公共道德、保证自己安全、不打骂父母等最基本的行为规范。

02 “窝里横”不如“窝里夸”

我之前经常“窝里横”,现在正在走向“窝里夸”的阶段,不过涵涵对此有些不适应。

那天老公在厨房做菜,第一盘端出来后色香味俱全,我就边跳边拍手喊道:“老公好棒,你是一级大厨吧,做的菜真好吃!”

涵涵看了我一眼,慢悠悠地说道:“妈妈,一般……那些脑子有些问题的老婆,才会做出这样的举动。对不起,我想说句实话,不是骂你哦。”

嗯,小丫头还需要好好影响,再加上她本身就是个“老成的小孩”,所以才会觉得我幼稚。

不过自从我“窝里夸”后,我自己都感觉自个儿变开朗了。

03 引导孩子合理发泄负面情绪

并不是孩子在家里发了脾气就是“窝里横”。

我现在也是会生气的,但每次情绪不好的时候不再是炮仗般一点就着,而是会告诉老公,我现在很生气,为什么生气,我需要你为我做些什么。说得明白了,他就不会无所适从了。

同样的道理,在孩子有负面情绪时,我们也可以引导孩子用语言表达出自己的情绪,一方面可以让孩子对负面情绪有清晰的认知,另一方面,诉说本身就是一种情绪发泄,说出来之后火气也能消去不少。

04 我们不必过度焦虑,给孩子负面的暗示

每次我出差的时候,涵涵就比我在家的时候听话,问她原因,她说:“每次你发火,我都知道是假的,爸爸一发火,那是来真的。”

你看,她什么都知道,所以会“看人下菜碟”。

有一次,放学后是舅舅去接她。她跟舅舅商量后,就跑到同小区的同学家里去玩了。到了那里,她又用同学爷爷的手机给我发语音告知了一声。我说不行,人家该吃饭了,你也回来吃饭吧,让爸爸去接你。她说:“你们大人总是自己想干啥就干啥,我们小孩没有一点儿自己的自由。”

我看涵涵又开始胡搅蛮缠了,就把电话递给了爸爸,爸爸说:“我现在去接你。”她一听是爸爸,沟通策略就变了,她说:“爸爸,现在是5点40分,我6点10分回去。你每次出去喝酒都要五六个小时,我就跟同学玩半个小时,应该可以吧?”

老父亲脸上一热(没看到脸红,我猜的),顺势就答应了,说:“好,那爸爸6点10分准时去接你。”

面对不同的人、不同的事,我们大人有不同的沟通方式,到了孩子这儿也是一样。有时候孩子所谓的“窝里横”并不是没礼貌、不懂礼仪,家长要做的是抛去焦虑,抛去火气,静下心来有针对性地合理引导。

一旦这样做了,你会发现情况并没想象的那么糟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