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一个班级,同一间教室,第一排的学生,课堂效率不一定比最后一排的学生高,因为每个孩子的倾听能力是不同的。
两个孩子同样在听大人讲故事,或者同样在看动画片,为什么其中一个就能记住故事里说的“氦气跟空气玩跷跷板,氦气在上面,空气在下面,所以氦气比空气轻”,而另一个看完就全忘了呢?这也是学习能力和倾听能力不同导致的。
倾听能力很重要,无论是学习、社交还是以后步入社会参加工作,都离不开倾听。
若是孩子的倾听能力不好,就会上课抓不住重点,或者左耳进右耳出,回家做作业时又得重新学一遍。有时老师刚布置一个任务,他转过头就忘记了。家长给讲题,刚开头,他就说:“我懂啦,我懂啦!”实际上却没有懂。
在人际交往中,倾听也很重要。跟朋友们一起玩耍时,需要商量好游戏规则、听得懂游戏规则;在跟人交流时,要能够明白对方是善意的还是恶意的,从而选择接受还是拒绝。
倾听能力如此重要,我们该如何培养呢?
01 给孩子做榜样
最近很多父母来问我:“有没有能够提高孩子表达能力的绘本,因为宝宝都两三岁了,还是不会说完整的句子,只会叫家里人的称谓。”
其实,语言是在交流中产生的,所以在初学话时期,最有效的方法是跟孩子多说、多交流,经历听—理解—模仿—表达的过程,这样才能让孩子开口,而绘本只是辅助作用。绘本是用来扩大孩子词汇量的,因为书里有很多我们日常交流时用不到的词汇,而且完整的故事可以培养孩子的逻辑思维能力,相对于说话,这是更高级别的能力。
父母在跟孩子交流时要有耐心。在孩子小的时候,我们可以看着他们的眼睛,放慢语速,多跟他们说这是什么、那是什么,从而促进孩子语言能力的发展。
想让孩子说话就要多对孩子说,同样地,想要孩子懂得倾听,父母要先学会倾听。
孩子跟我们说话的时候,我们要耐心听,看着孩子的眼睛,不要因为他说得磕磕绊绊,或者觉着没意思就急匆匆地打断他,否则这不仅是给孩子起了坏示范的作用,也是对孩子的不尊重。如果我们专心听孩子说话,有了正面的榜样,就可以要求孩子在别人说话的时候也看着人家的眼睛认真听。
陈忻老师在《养育的选择》一书中曾说:“父母经常耐心地和宝宝交流、做游戏,并且倾听他们说话,给予适当的回应,这样等到孩子上幼儿园后,就会认真听老师讲话,并有效地利用、加工听觉信息。”
在集体生活中,倾听老师的指令很重要。比如老师说:“现在收起你们的玩具,排队上厕所,然后洗手吃饭啦。”一句话里面有好几个指令,很多孩子听完就明白了,能够立马全部执行,有的孩子却“听而不觉”。对于这样的情况,不仅老师会觉得孩子难带,孩子自己也会感觉难以适应。
为了给孩子打好基础,要在家里多多锻炼孩子的倾听能力。
02 用有趣的正面指令培养孩子的倾听能力
去涵涵幼儿园参加活动时,我发现老师在孩子们吵闹时从来不会大吼:“别说话了,安静!”而是说:“漂亮的眼睛……”这时候孩子们就会跟着说:“看老师。”或者老师说:“小嘴巴……”孩子们立马异口同声地说:“不讲话,安安静静来坐下。”用诸如此类有趣的正面语言让孩子们安静下来。
前面的文章中我也讲过正面语言的魅力,这一点我在涵涵身上是切身体会到的。比如,爸爸说,涵涵洗澡啦!她会说不洗。我说,涵涵玩水啦!她会立马说好。
正面的语言可以告诉孩子可以做什么,同时,我们也可以通过这些简单明了的指令培养孩子的倾听能力。比如,我会在出门前对涵涵说:“你站这里别动,妈妈去看看火关了没,然后咱们就出发。”或者:“现在把积木收起来,妈妈穿好衣服,咱们就出门。”
这些指令可以慢慢地从易到难。一开始说:“请帮妈妈拿下拖鞋。”后面就可以增加指令的内容:“宝宝,去卧室床头柜的第3层抽屉里帮妈妈拿一下充电线。”这样的指令不仅能够培养孩子的倾听能力,还能培养他的空间感。
这些简单明了的指令,能够让孩子从家庭生活中学会倾听,未来可以更快地适应幼儿园生活。
03 听故事,多讨论
一些大部头的历史书和名著小说,涵涵都是通过听音频的方式学习的。我发现在孩子听故事的过程中,不仅能够培养倾听能力,还能锻炼获取信息的能力。
爸爸在家的时候,我会有意识地跟他讨论一些与涵涵近期听的故事相关的内容,比如《三国演义》和《西游记》,因为涵涵听过这些故事,有了背景知识,她就很乐意加入我们的讨论。
如果我专门对她说:“涵涵,你把昨天听的曹操的故事给妈妈讲讲吧。”她肯定不乐意。但若是我跟爸爸讨论曹操,她反而会积极加入。
讨论的过程,不仅是在用“大人有意识,孩子无意识”的原则检验孩子的倾听能力,还能锻炼她的思辨和表达能力,也可以督促她下次听的时候更用心。
04 小行为大用处
涵涵上小学后,作业里经常有默写和听写。一次她让我给她听写词汇,我就鼓励她:“你能不能让我念完三个词再一起写?若是没记住可以问。”
做英语作业时,她拿着不会的单词来问我,我给她拼一次,要她立马写出来,写得不对再改,而不是一个字母一个字母地念给她写。
生活中这些不起眼的小行为,真的能够培养出大能力。
讲过了培养倾听能力的方法,我还想再说一点:让孩子懂得倾听,能够“听话”,不等于让孩子没有主见。孩子在听到我们所说的话后,应该经过他的大脑加工判断,再选择是服从还是反对。若是不经过独立思考一味盲从,那才是不好的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