荒原生嫩草,险峰育青松。——霍兰德。
贫穷有些可怕,甚至能扼杀我们的灵魂,但是,只要心存斗志,贫穷可以作为你向上的阶梯使你达到成功的顶峰。——奥维达。
贫穷是你的第六感。——德国名言。
困难窘境与灾祸并不一定都是坏事,或许这还是上天的恩赐。当你渡过困难之后将会获得经验和信心,帮你完成今后的人生之路。——夏普。
要想得到社会的承认,首先要做的就是努力,那些成功者都是贫穷出身,靠自已的努力获取成功。——塞思洛。
众所周知,卑微的地位往往可以激发你向上的斗志。——莎士比亚。
“我出身宫廷,”在丹麦的一次儿童聚会上,一个长相漂亮的小女孩傲气的说道,“我父亲是国会议员,官可高了,你要知道那些名字以‘森’结尾的家伙是没出息的,我从来不接近他们,你看着我走路时叉着腰就是要让他们离我远点!”。
“可是,我爸爸会买一百元的糖果,然后分发给小朋友们,你爸爸行吗?”富商彼得森的女儿不服气的说道。
“这有什么!”一位报社编辑的女儿不以为意地插嘴说:“我老爸可以把你们的爸爸和别人的爸爸放在报纸上,所有的人都怕他,因为我爸爸可以利用报纸做任何事情。”
就在这时,没有人注意到在门旁一个男孩藏身在门外,透过门缝观看着这一切。“噢!无论如何我也要成为他们中的一个。”他是跟随着一个厨师来这里的,而这时厨师正在外面燃放烟花。但是他的父母身无分文,而且名字是以森结尾的。
多年以后,当年参加聚会的孩子们都以长大成人,一次偶然的机会他们又聚在了一起,为的是参观一座豪华的别墅。屋中摆满了各种各样精美绝伦而且价值不菲的珍品。赏玩结束以后他们见到了房屋的主人,谁也没有想到他就是当年那个躲在聚会门外的男孩儿。他就是当世著名的雕塑家托尔瓦森。
这段故事摘自一个丹麦故事,而这段故事据说是一个穷鞋匠的儿子所著。他名叫汉斯﹒克里斯帝安﹒安徒生(森),他的名字当中也带一个“森”,可是,这并没有妨碍他扬名于世。
“爸爸,我不怕挨饿。”耳聋的男孩儿基托面对着他的父亲如此恳求着,因为他想为自己争取到受教育的机会;“我们现在生活充裕,我知道怎样不让自己饿着。霍屯督人仅仅靠一块口香糖就能生存很长时间,而且实在饿的时候,他们会用带子裹紧肚子,难道我就做不到吗?林边可以采到草莓和坚果,地里还能采到地瓜,干草垛还是一个很好的床铺呢。”
这位可怜的男孩儿虽然有一个酗酒的父亲,在别人看来这对父子除了做鞋以外根本什么也干不了,做鞋已是他们最好的谋生之路了。令人没有想到的是这个男孩儿现在已经是最有名的《圣经》学者之一,而他的第一部著作就是在他的鞋铺里面完成的。
克利翁是一个希腊农奴,但他同时也是一个很具有审美天赋的人,他的作品时常发表在凯特·斐尔德的《华盛顿》上。他爱美如命,以美为神,对美的追求以达到如痴如醉的程度。然而就在波斯人侵略他的国家之后,颁布了这样一条法律:本国之内除了自由人以外,其他任何人不得展示个人的艺术作品,如有违反者将被处以死刑。他却全然不以为意,就在法律颁布的同时,他刚刚参加了一个艺术群体,为的是有一天能接受大艺术家菲迪亚斯的指点,因为菲迪亚斯是在世的最著名的雕塑家,他曾受到伯里克利的赞赏。
他的妹妹克莱恩感受到了哥哥的压力,她常常这样祈祷:“万能的阿芙罗狄蒂!(爱与美的女神),永远的女神、万能的宙斯、我的女王、我的女神,在众神的庇护下我得以存活到今日,希望你们,我祈求众神稍加恩赐对我的兄长加以庇护。”
她对她的哥哥说:“克利翁,你还是到咱们房子下面的地窖里去研究吧!那里虽然黑了点,但是,我给你装上蜡烛,给你送食物,继续你的研究吧!主会保佑你的!”
就在地窖里,克利翁继续着他的辉煌的但却带有危险性的工作,他的妹妹在门外为他站岗放哨。
与此同时,雅典城内举行了一次规模浩大的艺术作品展,展览在市中心举行,由伯利克里主持。在他的身旁围聚着社会名流象阿斯帕齐娅、斐尔达斯、苏格拉底、索福克勒斯等人,所有的希腊人都聚集在这里等待着观看这场别开生面的展览。
艺术大师的作品尽数在此得以展示,但是,有一个更加出众的展群,好似太阳神阿波罗亲临,吸引了所有人的注意,这些完美的创作让所有的艺术家钦慕不已。
“这是谁的作品啊?”。展会的评委重复着问道,但却没有人知道。“一件神秘之作,不会是农奴的作品吧?”就在人群喧闹不已时,一个漂亮的少女被硬生生的拖进了展会中心,她衣衫不整,头发凌乱,目光艰定,双唇紧闭。拖她的官员大声喊到“我敢肯定这个女人知道雕塑是谁做的,可她就是不说。”
无论别人怎么问克莱恩,可她始终保持沉默。因为她知道雕塑的作者将会受到什么样的惩罚,她紧闭着双唇。见此形势,伯里克利说道:“即然法律是无情的,我作为法律部长宣布,把这个女人带去地牢。”
在他传令的同时,一个长发飘逸但却面容憔悴的年轻人冲进了场内,他的目光炯炯有神,闪烁着艺术之光,他马上站在伯里克利和那个女人的中间,说道:“敬爱的伯里克利,请饶恕这个女人,她是我的妹妹,我就是那个雕像的作者,作品全部出自我手,不过,我是一名奴隶。”
愤怒的人群狂噪地打断了他的话,并且高喊到“给他判刑,把他送进地牢里。”可这时伯里克利从坐位上站起,面对众人:“只要我活着,我是不会这样做的。请看他的作品,他的艺术完美性已超出了法律的界线,上天安排用他的手来使众神降临雅典;法律的最高目的是发展美的艺术,如果雅典人都能接受他的启发和引导,他的创造将美长久的延续。我要说的是他不会被送去地牢,年轻人请到我的身边来。”
就在这个广场上,阿斯帕齐娅作为群众的代表将一个由橄榄枝编做的花冠戴到了克利翁的头上,就在人群发出阵阵的喝彩时,她轻轻地亲吻了一下克利翁的妹妹,表示对她的敬佩。
雅典人为伊索树立了一座雕像,他虽生来是一个奴隶,却受到全国乃至全世界人民的敬仰。在希腊,无论你是谁,只要在文学和艺术方面,或是在战争中为国家做出过显著的贡献,他就可以获得丰厚的财富和不朽的声名。世界上没有任何一个国家象希腊这样鼓励人们去从事文学和艺术的创作。
“我出身贫穷,”副总统享利·威尔森这样回忆道,“当我还是个孩子的时候,我深深地体会过向母亲要一块面包而她什么也给不了的那种滋味,我十岁的时候离家出外打工当学徒,一直干了十一年,在这期间我每年仅能接受一个月的学校教育,在学徒结束以后我得到了一头牛和六只羊,卖掉它们我总共收获了84块钱。我从来没有乱花自己打工挣来的钱,然而,就在我21岁那年,我用这些钱参加了一次长途旅行。这次长途跋涉让我了解了外面的世界,我决定放弃学徒去闯**外面的世界……接下来,我组织了一个伐木团队,来到了森林当中砍伐松木。早晨,太阳还没有出来我们就开始工作一直干到太阳下山,一个月下来我挣到了6美元,当我手里拿着这些钱的时候觉得每一块硬币都犹如今晚的圆月一样大,高兴极了。”
威尔森先生从不放弃每一次令他得以提高和上进的机会。没有人象他这样会充分的利用空余时间的。他惜时如金,不放过每一次可用的时间,甚至在工作当中挤出时间来学习。他在二十一岁之前读过的书已达上千册,这对农场上的孩子来说是多么了不起的课程啊!他离开农场之后,步行来到麻省内蒂克,这次他足足走了一百多里,为的只是学习鞋匠的手艺。他还曾穿过波士顿去见识邦克山上的纪念碑以及其他一些历史遗址,整个旅程他节衣缩食总共只花了一美元六美分。接下来的一年里他大有发展,成为内蒂克一个辨论俱乐部的带头人。随后的八年里他多次发表以反对农奴制为主题的演说,并进入了马萨诸塞州的立法机关工作。又过了四年,他成为国会的议员。对他来说这每一次都是一个伟大的时刻,他珍惜生命当中的每一次机会,并充分的利用它们获得最后的成功。
“没我的话不要到那艘破船那去,衣服穿得规整些,荷瑞斯!”荷瑞斯·葛雷利低头看了一下他的衣服,在这之前,他从没有觉得自己的穿着有什么不妥,所以,他回答到:“你知道的,斯特雷特先生,我父亲初来乍到,我想尽我的所能来帮助他。”在七个月里花掉六美元,但是,因为他在伊利公报做了一份替补工作,所以他将获得一百三十五美元。然而,他只留了十五美元,其余的给了他的父亲,因为他知道父亲的苦衷,他父亲带着他从佛蒙特州来到了美国西部的宾夕法尼亚州,为了他,父亲经常夜宿在羊圈,防止羊群遭受狼群的袭击。他快20岁那一年,尽管个子很高却显得很笨,一副苍白的面孔,留着微黄的长发,说话还带有颤音;这副姿态的他只身来到了纽约,开始了他的创业历程。他肩头扛着一个木棒,上面挑着他的一包衣服,就这样步行了六十里穿过森林来到了布法罗,随着一个驼队来到了奥尔巴尼,坐客船穿越哈得逊河,就在一八三一年八月十八日的清晨,他终于到达了他梦昧以求的目的地——纽约市。
他以每周二点五美元的价格在一个酒巴间里面找到了住的地方。他的旅程长达六百英里但却只花费了五美元。接下来的数天里他在城市的街头巷尾转来转去,不时的走进店铺里询问着:“你们招人吗?”,但得到的回答是一样的“不,我们不要人”。他的这种表现使很多人觉得他是逃工的学徒。然而,却发生了这样一件事,那是一个周天,就在他的住处,他听说西部的印刷公司正在招聘印刷工人。第二天,他五点钟就早早地起来,七点钟来到了招聘处询问负责人是否招人。他们负责印刷的多语遗嘱当时正需要人手,但负责人怀疑这个农村来的生手是否能胜任这项工作。他当时没有答复,只是说到:“嘿!拿份活来给他,看看他行不行。”就在他出色的完成给他的工作之后,印刷业主恰巧走了进来,他告诉负责人拒绝了荷瑞斯的应聘。那天晚上回到住处的荷瑞斯并没有因为白天发生的一切而感到不快。相反地,他的心情十分畅快,因为他完成的工作已经充分地证明了他的个人能力,为他的今后奋斗增添了信心。
在接下来的十年里,他不仅创办了属于自己的印刷公司,而且创办了美国最畅销的周刊《纽约人》,尽管利润微薄。就在一八四零年哈里森被提名为总统的那一年,格里利创办了《小木屋》,它的出版达到当时不可思议的九万份日销售量,然而,每份的利润仅有1便士,在这之后他又创办了每份1美分的《纽约论坛时报》。为了使报纸得以发行,他筹借了一千美元,首次发行就印刷了五千份。万事开头难,起初报纸只有六百户订阅者,发行不是很顺利。可谁也没有想到在短短的六个星期之内,报纸的订阅量达到了一万一千份,并且还在迅速地增加中,让人感觉现有的印刷工具已经无法满足订阅者的需求,《论坛时报》绝对是一份公开公正大受欢迎的报纸。
詹姆斯·高登·班乃特起初为人所知的只是一个印刷机构的编辑,他一九二五年创办的《纽约游报》以及一九三二年的《环球报》,还有后来的《宾夕法尼亚人报》都以失败而告终。当时的他个人所剩只有几百美元,而这些就是他十四年辛苦创业的结果。在一九三五年他邀请荷瑞斯·格里利来加盟创办新的日报名曰《纽约先锋报》,当时的荷瑞斯日渐末落,但他还是推荐了两名年轻的印刷工给他,而就这三个人在一八三五年五月六日开始了《纽约先锋报》的创办工作。当时,他们拥有的资金只够维持10天的运作。谁也想不到这份报纸的编辑、定稿是在地下室里面完成的。那是班乃特在华尔街租的一间地下室,那里只有一把椅子和一张桌子,而桌子腿不过是两个大木桶,在这之前所有的日报都是以团体的名义发行的。在这样简陋的环境里,一份出名的报纸诞生了。年轻的人们为了实现他们的目标而不懈努力着,他们收集信息编辑社会趣事,并不断地拓展信息的收集范围,慢慢地他们的报纸因为报导信息快速、完整、准确而在同行中卓然领先。在获取信息方面他们不惜花费人力和物力,力求满足大众的需求。然而,这是一份步步高的工作,你现在做的很好,可读者的口味永是得不到满足的,直到有一天被其他报纸所取代。他们不遗余力地关注着大众的兴趣和信息的真实性,为此不惜花费巨资。当然,办报的过程也不是那么一帆风顺的,起步阶段也是困难重重。但是,当那栋当时气势恢宏的新闻办公大楼在纽约百老汇与安街交汇处的繁华地带落成的时候,《纽约先驱报》在报业中不可动摇的地位也就已经形成了。
当我们走进乔治·蔡尔德在费城的办公室时,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墙上的一条格言,那也是激励一个一名不文的男孩最终出人头地的信条:“当你一无所有的时候,唯一的选择就是拼搏进取。”在年轻的时候,蔡尔德就期望办《费城纵横报》,并且拥有出版报纸的办公大楼。但是,一个每周只赚两美元的穷孩子怎样才能办那么著名的报纸呢?然而他意志坚定,孜孜不倦地为了他的梦想努力拼搏着。他在一家书店作会计,积攒了几百美元。随后,用这些钱作了出版。他是从出版图书作起的,由于他出版的图书视角独特、内容新颖,很快就获得了很好的销路。由他编辑出版的《凯恩的北极远征》在当时就非常畅销。他秉持着对吸引公众注意力图书的高度敏感性,最终,他的事业蒸蒸日上,在商界获得了巨大的成功。
当时,《费城纵横》这份报纸每天都在赔钱,他还是不顾朋友们的劝说,毅然决定在一八六四年买下了这家报纸,实现了他童年的梦想。他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将订购这份报纸的价格提高了一倍,同时缩减广告的版面。这样一来,《费城纵横》就靠着丰富的新闻内容和贴近实际的新闻评论逐渐地吸引了公众的注意力。在蔡尔德的不懈努力下,这家报纸终于得以起死回生,他的事业也变得更加繁荣兴旺。几年之后,这份报纸的年收入达到十四万美元,迅速成为美国新闻界的佼佼者。蔡尔德坚守自己的原则,不管同行如何削减雇员的工资,他从来都不会那么做。